父母準備離婚,男孩兩歲半,會對孩子產生哪些影響?

時間 2021-06-08 04:32:31

1樓:

本人女,爸媽在我一歲多就離婚了。生父出軌。如果涉及出軌等原則問題即使明知對孩子會有影響,也是不建議苟合的,畢竟在乙個沒有愛的家庭裡、甚至乙個充滿負能量和爭吵的家庭裡,對孩子更不好。

言歸正傳,心理學有個研究證明8周歲以下的孩子會把父母的離婚歸因到自己身上,進而導致自閉、自卑、性格憂鬱的可能性公升高。我初讀這個理論時是不信的,那時候還沒有談戀愛,也一直覺的自己被養父照顧、呵護的很好心理上沒有什麼缺陷。直到開始談戀愛,我才發現,我無法忍受男朋友丟下我自己出去吃飯、喝酒。

大部分時間他出去都是應酬,我男朋友很少出去玩兒,和朋友聚會都會帶著我,但是,即使我知道他是在應酬、他也很辛苦,還是會非常難過,直到回來晚一點點,我就會情緒崩潰。和男朋友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可別不要我」,其實我們感情穩定、偶有爭議都能理智解決,但是,自己還是有深深的自卑和害怕被拋棄的情緒。

最後,男孩子可能更需要父愛,男子漢氣質、男性的行事作風、與爸爸的互動中學會的能力,是媽媽或者另乙個男人替代不了的。所以,如果夫妻兩個人沒有犯原則上的錯誤並且都有孩子了,還是不勸離的。

2樓:

離婚對孩子的影響遠遠小於婚姻不和帶來的影響!我自己的親身經歷!從小到大沒有一天不在盼著我的父母離婚,可是我媽就不願意離,說是為了我能有個完整的家庭,我爸倒是很想離,我理解我媽這種做法並且很心疼她,但是我又無能為力,勸分過沒用。

孩子越小離對其影響應該越來越小,離異家庭的孩子並不是都桀驁不馴,也有很優秀的,看你怎麼教育,比如周杰倫,父母離異還不是很優秀

3樓:小小

我覺得中中國人就是因為有這種所謂的爸爸媽媽的家庭觀,所以才會覺得對孩子有影響。明確告訴你,沒影響!前提是,你教育到位。

小孩子,2歲,他根本不知道離婚這個概念。他只知道爸爸跟媽媽。如果兩個人處理好對孩子的教育,別在孩子面前打打鬧鬧的,別對孩子態度有變化。

讓孩子感覺到爸爸媽媽關係不好了,或者對自己不好了,才會對孩子有影響。完全可以說,爸爸媽媽都愛你,只是爸爸或者媽媽因為工作問題,不在一起住了,但是還會每週來陪你,還是這麼喜歡你。這樣,孩子有什麼影響呢?

4樓:晨曦

兩歲四個月的時候離的,對我兒子來說看似沒有什麼影響,因為已經分居兩年,兒子一直是我和我媽媽在帶,那邊偶爾,很偶爾的來看一下孩子。實際影響還是很大的,比如說看動畫片的時候裡面有叫爸爸的,他自己就會悶一下,然後嘀咕一聲爸爸……還有尿尿,他不知道怎麼站著尿,還有出去玩的時候別的小朋友有爸爸陪,他會有些失落……當然,我說的這些,如果換成是有責任心的父親,這些情況都不會產生的。離婚是大人的分開,並不是孩子缺了爸或者是少了媽,只是我兒子爸比較奇葩,我相信正常人都做不出來的。

5樓:嚮往的平靜

我自己覺得肯定會有影響,但是,我覺得,不管是結婚還是離婚,都要把小孩安頓好,照顧好,讓小孩,快快樂樂的成長,上學,像別家小孩一樣。

6樓:黑眼圈

單親總比不幸福的家庭好吧?擺脫了不幸福的婚姻,所有的安排都可以接受。坦蕩蕩面對就行了,不可能把一切都設想好了再離婚的。

對孩子最小的傷害就是不要詆毀他的爸爸及其他的親人。

7樓:哈嘍

不管是因為什麼離婚,孩子受到影響是一定沒法避免的,你要做的是盡力減小這種不好的影響,孩子小的時候千萬不要當著孩子面說說他爸爸包括男方家庭的壞話,更不要說你爸爸不要我們了拋棄我們娘倆等等之類的,要告訴他就算父母由於一些原因不住在一起了也會像以前一樣愛他的,現在兩歲可能都不懂發生什麼,但是長大點如果處理不好會讓小孩產生是不是我不好所以父母才分開,是不是不愛我才離婚的自我懷疑,如果離婚了再重組家庭更要處理好另一半和孩子的關係要給更多陪伴和關懷,離婚對孩子的不利影響無法避免但是也比為了孩子不離婚天天吵架強,其實我不太懂這些也就是我自己的理解,如果有人想反駁我可以文明發言

怎麼教兩歲半的孩子學習

嘉芙蓮魔導師 教孩子學習,陪伴開始。兩歲半孩子,建議每晚睡前固定時間親子閱讀,也就是大人讀孩子看圖聽,先讀一些故事書 網上可以搜搜這個年齡段孩子愛看的書 可以抱著孩子在懷裡,或者兩人依靠在一起,慢慢的不僅僅培養孩子學習閱讀興趣,也是親子的親密關係。故事書慢慢過渡到一些低幼科普書。每晚親子閱讀,我們已...

兩歲半孩子離開養育人會對他造成心理影響嗎?

粟公尺 挺難的。小寶寶都是在晚上最需要媽媽,而姐姐恰恰是晚上下班後才有時間。所以,白天媽媽帶 晚上姐姐帶,這個設定本身難度係數就爆表 相當於反覆地讓孩子體驗分離。長期帶和帶幾天差別很大,倘若弟弟不哭,讓姐姐每天晚上帶其實也很夠嗆,搞不好還影響到小夫妻關係。不妨在假期的時候帶弟弟去玩,不是回老家那種,...

兩歲半男孩 頭撞地求關注如何改正?

伊威嬰幼兒輔食專家 寶寶異常的求關注行為多與父母的教育和期望有關,關鍵在於日常生活中給予孩子有效的正面引導,爸爸媽媽平時對待孩子既要和藹可親,也要避免過分溺愛,造成孩子心理上 性格上的偏差。反之,如果不顧孩子本身的特點,忽視孩子的要求,經常使其處於激惹狀態,對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是不利的。一般來說,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