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慾之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 佛祖說的燒手,是誰的手呢?

時間 2021-06-06 02:46:21

1樓:齊天大聖

勝義諦和世俗諦沒分清就會問這樣的問題,比如無我誰輪迴?或者無我誰有手?這樣學出來的佛法只能混淆是非,本來很直觀的問題,會以種種奇思妙想而提出,比如每個人都有手,為什麼會問誰的手?

難道題主不知道自己長著手嗎?佛經第一句「如是我聞」,倘若無我,佛經豈不是最大的笑話?無我誰來聞啊?

佛教中的我是指常一自主之義,並不一定是指自己,因此無我是指世間不存在常一主宰的事物,這是佛教中的勝義諦,通常在世俗中不會用到,因為太絕對了,就像運動是絕對的,這句話沒錯,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也算句廢話,沒任何用處,佛教講世間的事物沒有常一自主的,也同樣的道理,生活中基本涉及不到。而你我他等等分別這都是世俗中的名言概念,這才是我們常用到的,因此佛教講輪迴,講燒手,講聞法,都是從世俗諦講的,不可以把無我套用在世俗諦中,因為世俗諦中有我,並不是無我。

2樓:

燒的是凡夫的手,而且此愛欲是廣義的愛欲,也就是無明所產生的「愛」,而非世俗情愛欲愛。

因為未受教導的人習慣性的做出認同。五蘊是我,五蘊是我的,我在五蘊中,五蘊在我中。因為此構建的產生,導致五蘊的變化也會被認同。

因為五蘊的不堅固性、易被破壞。只要對五蘊或者其中一點點產生認同,就會住立其上。當那個住立點被破壞,變化時,就會收穫「Dukkha」也就是「苦、被迫性」。

至於禪宗的話頭,它的作用是「磨刀石」而非真實問題。因為它們是無解的。它們的作用只是形成乙個思維習慣,比如「狗子有沒有佛性」?

這個問題會在你做事的時候突然冒出,這就屬於「妄念」,也就是被動觸發的、帶有無明的念頭。

當行者陷入進去時,突然「知道」在打妄想,這就完成了一次法念處。不斷公升起的妄念模式與不斷切斷的覺知配合。形成了乙個「暴力法念處」,最後依靠這種模式來照見苦的集滅。

看一切事物猶如虛空性,猶如鏡中相,了無差別,是否就是佛法的無分別智?

天台太白子 虛空是猶如虛空,並非真空。實際事物不能空掉,若空只是斷滅空,小乘非究竟。猶如鏡中相,了無差別 猶如還是比喻,引喻說理,就還在幻真之中。還是有個有鏡相 無鏡相在。還是有差別。性相一如,對待法滅才是無分別智。 華藏淨流 無分別智是證得的。但要在禪定中證得,否則只是用心在緣無分別智的境界相。這...

多才之人必是善嫉之人嗎?

已登出 如果你看過射鵰英雄傳,你應該知道裡面有一段是這樣的 郭靖在苦思冥想要不要捨棄自己的武功。因為他看到很多人學武動機不純,是為了恃強凌弱,為了打人殺人。他覺得抱著這種心態學武,就算練成絕世武功又如何,還不如一點武功也不會的好。後來在洪七公點化下明白,善惡在人不在武,如果能將武功用於仗義行善,那又...

彼岸之人

野生葫蘆娃 戀人相處彼此信任很重要,沒有什麼事情不能商量,倒是你不能藉著信任去隱瞞或者欺騙,哪怕是善意的,因為當謊言被揭穿後,任何人心裡沒有芥蒂是不可能的,朋友相處亦如是。就像我和我家親相處,有什麼意見想法,都會在第一時間說出來,問題不隔夜,不埋怨不爭吵不過激不情緒化,因為愛情就是讓雙方變得更好,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