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解釋阿德勒的「目的論」

時間 2021-06-01 07:30:43

1樓:

電影《卡薩布蘭卡》裡有有一句廣為流傳的台詞:「你現在的氣質裡,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和愛過的人。」所以,任何人都無法磨滅成長軌跡中過往經歷所施與的影響,這一點阿德勒並未否認過。

但是,阿德勒目的論觀點認為,不要過度關注自己「被給予了什麼」(弗洛伊德決定論關注焦點),而忽視了自己的主觀認知,即「如何利用被給予的東西」。這也是阿德勒為何會從弗洛伊德的擁護者轉而另立門戶的原因所在。

作為人類,我們感知的外部世界,其實是基於客觀世界A的基礎上,經過主觀信念B的解讀和翻譯,形成的認知判斷C。如果在這個抽象模型中來分析,弗洛伊德更關注的是如何對既成結果C進行干預和療愈,而阿德勒的觀點是對主觀信念B進行干預。

不妨舉個例子來模擬一下,某個學生已經出現了屈光不正的近視眼症狀,臨床表現為看遠處的物體視力模糊,於是來醫院求診。

弗洛伊德醫生建議,直接做個矯正近視的雷射手術,就是用雷射將角膜進行磨削,讓它屈光度回歸正常,也就是改變的是既成結果C(變形的角膜)

阿德勒醫生的建議是,不要製造手術風險,乾脆配個合適的眼鏡,來抵銷屈光不正的不良影響,也就是改變了解碼機制(透鏡疊加抵銷)

無論是弗洛伊德還是阿德勒,兩位心理學家都力圖對過去經歷給個體帶來的不良影響進行干預,只是干預的方式、方法關注點不同而已。我個人跟傾向於阿德勒的觀點,因為他的觀點更強調人的主觀意識,更能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2樓:

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阿姆雷特,每個人對目的論的理解都不盡相同,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說說我的理解:

目的論是相對於因果決定論來說的。以原生家庭為例,因果決定論是說每個人現在的樣子(結果)都是原生家庭經歷(原因)導致的。

目的論說的又是啥呢?

關鍵基於這兩個前提:

1.很多人或許並不知道自己潛意識中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真正的目的是什麼。你以為理性可以告訴自己正確答案,其實並不全是。

2.我們的所有行為努力都是為了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心理學上有自證預言一說。

然後再來看,還是已原生家庭為例。原生家庭對每個人的影響都不同,同樣糟糕的原生家庭對不同的人產生不同的影響。同樣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也大不一樣。

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潛意識中的目的不一樣,同樣的童年經歷,卻導致不同的結果。怎麼理解這個現象呢?

如果把原生家庭比喻為乙個函式模型,以上現象就好比:為同乙個函式輸入值都是x,但是結果卻不一樣的。因為看起來輸入值是一樣的x, 但是他潛意識中的目的是不一樣的,其實他們是不同的x1,x2…x n這才導致了不一樣的結果。

那問題來了:是什麼決定了我們潛意識中的目的或者說我們潛意識中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呢?怎樣修正呢?

嗯,也許在夢裡能找到答案

3樓:王孝威

過去是乙個不爭的事實,這裡的「童年陰影」可以模擬成作者舉得例子:「18°的井水」

夏天喝「18°的井水」感覺涼爽,冬天喝「18°的井水」感覺溫暖,但「18°的井水」就是「18°的井水」,它本身沒有發生變化

所以對「18°的井水」這一既定事實的冷暖感知是「現在」的主觀感覺。無論過去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現在的狀態取決於你賦予既有事件的意義。

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

回到題主的問題:

題主使用 Freud 的原因論解釋問題:比如你把害怕公共演講(現在)歸咎於「童年關於公眾社交的陰影」(歷史原因)

而 Alder 目的論是這樣解釋的:為了不去演講(目的),去尋找一些支援自己觀點(「童年陰影」)。

舉個極端的例子,你不回憶過去,或者是失憶。為了不去演講,你還是會找很多理由去支援自己的觀點,覺得能力不夠、覺得沒意義、覺得自己講不好、覺得無力回應質疑和挑戰……(倘若這時記憶突然出現,你找到了童年裡乙個關於演講的「陰影」,這對你來說是個拒絕演講好理由)

所以可以這麼理解:

你如果覺得「童年陰影」存在(原因論),那你就會把自己的種種不足(現狀)歸咎於過去,但過去是不爭的事實,你無力改變過去,最終惶惶不可終日。

如果你認識到「童年陰影」只是你現在達成乙個目的(不去演講/不社交/不喜歡)的手段,並且能有勇氣接受自己其實是在找藉口/找原因,這就是 Alder 想通過目的論傳遞給讀者的意思。

4樓:人間探索ing

其實阿德勒和弗洛伊德的觀念都是可以邏輯自洽的只不過看是你想去選擇哪個去作為「你的觀念」

弗洛伊德為你現在的處境找了辯解的理由

因為你以前怎麼樣所以導致了現在這樣的處境

而阿德勒告訴你

不要自欺欺人既然已經造成了這樣的結果那你就去改變別再沉溺於以前給你造成的影響了

5樓:業精於學

通俗的說,阿德勒的目的論,是讓我們不圄於童年、環境的對我們的創傷影響,坦然接受過去發生的事情,接納它們,然後將注意力集中在現在和未來,活在當下,這樣我們才不會籠罩在過去的陰影裡面,而無法追求真的生命、生活的「目的」和意義。

6樓:日漸發福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件事,我們所認知的世界不是客觀世界,而是我們主觀經驗得到的世界。

過去的「原因」對我們的影響是給予了我們經驗,我們的大腦又是非常懶散的,如非必要,就會對事件進行模式化,形成習慣性的反應。

比如有的人一遇事就會習慣性發怒,而有的人面對同一件事,卻會沉默不語。

那麼這樣的情況似乎又和目的論產生了一些矛盾,比如這種習慣性的反應是先有目的再有行為的嗎?

7樓:

我剛看完阿德勒的兩部書,這麼說吧,最好是結合弗洛伊德和榮格的一起,佛洛依德告訴你的是你現在被給與的性格,而阿德勒告訴你的,是你擁有的這些東西,你要懂得去利用和學會如何積極看待,不要受消極影響,他強調你過去和你個人的價值是你自己的給的,不需要交給別人去定義,因為把手裡的牌交給別人,你就沒法自由開心的做你自己,按照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不要以他人對你的期待和標準去生活,一句話,不要糾結過去,過去對於「現在」來說,已經是不存在的東西,你的記憶是主觀和經過著色的,所以你更重要的是過好現在,然後確定接下來該怎麼做就好。加油!

8樓:季來之

和「目的論」相對應的是「決定論」。

「原生家庭「的概念這兩年很火,意思是乙個人後天的很多心理問題是由早期的家庭關係和教養模式所決定的。

而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相信乙個人自身的潛能和發展的動力,這並不是對於「原生家庭」因素的全盤否定,而是說我們相信除了早期的一些家庭因素外,個人自己選擇的力量也是不容忽視的,在某種程度上更加關鍵。

如果一味強調「決定論」會使得乙個人在面對挫折時過分歸咎外界因素而沒有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舉個栗子。

乙個先天身患殘疾的人,可以選擇自怨自艾、自暴自棄,把所有的問題都歸咎給自己的父母把自己帶到這個世界上來,這樣的後果是一輩子抱怨下去。

而另外一種人,承認自己先天殘疾的現實,同時並不放棄追求自己的夢想,勇敢承擔起自己生命的責任。澳洲「海豹人」尼克·胡哲在喪失四肢的情況下,通過難以置信的勇氣、智慧型的頭腦、對生命堅定的信仰、風趣的幽默感,最終成為一名勵志演講大師。

坦然面對自己的出身、家庭和基因,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執著追尋自己心的方向,不在意別人的眼光,只有你才是自己的上帝。

9樓:功夫熊貓

首先,《被討厭的勇氣》裡面是這麼說的:

所以我首先懷疑你是不是有在認真看書了。因為這一章內容都是在解釋原因論的荒謬性,本身提倡原因論就是與阿德勒的思想方法背道而馳的。

原因論實際上說的是一種錯誤的思想方法,所謂原因論就是把現在個體的心靈狀態歸咎於過去。也就是說把人的心靈看做完全物質的,形而上的產物。

也就是說,答主其實是把自己現在的不幸都歸結於過去的不幸,以此來達到逃避現實的目的。所以你的行為延伸出來你的目的,而不是原因,你不會因為什麼而做什麼,你是為了什麼而做什麼,而這就是目的論。

目的論和原因論其實是兩種思想方法,只不過前者符合現實需要,後者活在自我安慰中罷了。我無法再解釋的比《被討厭的勇氣》更通俗了,希望你好好看書。

10樓:程小圓

阿德勒的目的論超出了心理學的理解範疇

即我們每個人都是有乙個靈魂藍圖,也就是靈魂預先設計好的想要體驗的藍圖。

很多人深受抑鬱焦慮痛苦折磨,生不如死,可當他人伸出援救之手,想要幫助他們擺脫痛苦時,他們卻會果斷的拒絕,原因是很難讓人接受的,因為這就是他們想體驗的,是他們靈魂的預先設計,去體驗這種痛苦,反映到個體身上,他們會說自己不配好起來,會說自己不值得擁有快樂生活,值得悲慘一輩子。

在現實層面這讓人心痛,但從更深層理解,這是他們體驗自身的必然路徑,即我們每個人都會體驗受害者的過程,這是讓我們藉以發現自己創造者的本質,有點偏了

繞回來,這樣就能從更高層面來看阿德勒想表達什麼意思,就是人都有靈魂預先設計好的想體驗的路徑,舉個例子,體驗自己是不值得被愛的,這就是目的。

當這個目的設定好以後,很多人擁有這個目的的人就會不斷體驗到自己在原生家庭中被父母傷害,或者感情中被拋棄,這樣他們就能不斷的體驗這個目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算命先生算得準的原因,但我們要清楚地意識到體驗只是乙個路徑而非結果,這樣才能很快的從體驗中學習成長,然而很多人陷入自己的目的無法自拔,無法擺脫設定好的目的,自怨自艾,不斷重複的體驗這個痛苦。

當阿德勒提出目的論時,就是讓人們意識到個體潛意識中的設定,即這深藏於潛意識中的信念,並擺脫這種目的(信念),這樣我們就能從中學習成長 ,並開始創造自己想要的人生.

更1.我所講的內容絕不是從心理學的概念來解釋的,有時候觀點不同不能說乙個對乙個錯,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來看而已。

接著我就進一步解釋下,我到底想表達什麼意思。無可厚非,原生家庭對我們當然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很多深受情緒折磨的人大多是在原生家庭受到的傷害導致的,但我們也無法迴避依然有很多人生長於殘酷冷漠的原生家庭卻有著健康的心理。

同樣很多人在感情中遭受折磨抑鬱想不開,比如遇到渣男渣女,一段舔狗歲月,這讓部分人從此生活在這樣的感情陰影中,重複著同樣失敗的感情模式,但我們同樣無法否認也有些在情感中遭受折磨的人,徹底的擺脫掉了舊有的失敗情感模式,遇到值得信任且靠譜的另一半開啟了幸福生活。

為什麼同樣的經歷對於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影響,以至於有些人深陷其中痛苦一輩子,而另一些卻看似瀟灑的走了出來,原因就在於目的。

不斷重複過去失敗遭遇的人都會有乙個極其負面的目的(信念),如在感情中總會遇到渣男的女生,她的目的-自己是沒有價值的,不值得被愛的,通過這個目的她不斷體驗到痛苦的情感經歷,如遇人不淑,對方玩弄她的感情。

這是一種正向分析,我們如何通過她的故事找到她的目的呢,通過她在感情中的體悟,當她被渣男傷害時,她是怎麼想的,通常有負面信念(目的)的女生會說「我很差勁,我沒用,我不值得擁有幸福的愛情,所以我才會遇到渣男」,瞧,我們發現了她的目的,即認為自己無價值,不值得被愛。

當我們找到她的目的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幫助她更改她的目的,即改成她是有價值的,值得被愛的。

當她改變了自己的目的後,她便會開啟不一樣的人生,就會不斷的和真心對待她的男生相處認識,藉以體驗她自身的目的。

那麼原生家庭又是怎麼回事呢,很多人說家庭不是我們能選擇的,如果過去在原生家庭中受到非常痛苦的經歷,出生在悲催的家庭裡,我怎麼能說只是因為我有這些負面的目的呢。

其實邏輯是一樣的,我就不重複推理了,太多的自強案例,講述了那些在痛苦原生家庭中遭受不幸遭遇的人們,依然創造了自己的幸福人生。

接下來要講的可能很多人無法接受,即我們的原生家庭其實是自己選擇的,沒錯,就是你的靈魂也就是你自己選擇的,藉以體驗你自身的目的(信念)。

何故有些人要體驗絕望痛苦,這是宇宙通過我們體驗二元性的一種方式(參考我的其他回答),匹配於地球生活的振動頻率,我們必須經歷受害者和加害者的模式,即我們傷害別人、被別人傷害,然後從意識底層逐步修改目的(信念),提公升自己的意識。

更2.其實更具體的分析,我們可以將目的進行相應的層次區分

第一層次目的:行為

舉例,乙個有社交恐懼的人不願意出門,按照原因分析,可能是因為以前在人際交往中受到傷害,所以會害怕社交、不想出門,但是按照目的論說,他有乙個行為上的目的,就是不出門、不和別人交流,所以他給自己想了很多原因,比如因為以前受到傷害,害怕自己再次社交受傷,或者出門對他沒什麼幫助。

那我們可以從行為這一層次幫助他改變目的,即讓他出門和別人交流,當他出門後,和別人開啟了對話,他就實現了改變的第一步。

第二層次目的:想法(信念)

還是這個例子,當他不願意出門社交時,表面看是有過去的原因,但實際上,他的頭腦裡全部充斥了負面的想法,比如沒有人願意跟他講話,不會有人和他成為朋友,他自己只是乙個笑話,他社交很失敗等等等,當我們進一步挖掘他更深層的信念想法時,會發現他更深層次想體驗的目的,如他想體驗自己很失敗。

當自己是乙個失敗的人成為他想體驗的目的時,我們就更能理解他的狀態,那我們只需要幫助他修改這一目的,比如提醒一些他曾經做過的成功的事情,曾經交過的好朋友,讓他知道在這些方面,他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不是他想的那種他是失敗的人。

第三層次目的:情緒

還是這個例子,當他覺得自己很失敗時,看他產生的是什麼樣的情緒,如果他感受到絕望、悲傷,那麼絕望這個情緒就是他想體驗的目的,他就是想體驗絕望的情緒。

改變情緒有很多方式,上面提到的改變想法是乙個方式,其他如做些喜歡的事情,或者看個搞笑綜藝、電影,或者吃些美食,當他通過轉換情緒,開心快樂起來,會發現出門社交根本不是難事了。

上述提到的這三個層次的目的改變都可以讓乙個人做出不一樣的改變,行動可以改變乙個人的狀態,然而信念和情緒才是最根本的,唯有調整了信念,轉換了情緒才能徹底擺脫掉消極的狀態。

阿德勒的「目的論」真的沒有bug嗎?

冬吳同學 他只是這樣表達,這樣形容而已。我也可以說,世間發生的任何事都有目的。佛洛依德也可以說,世間所有事情發生,都是有原因的。都沒問題。 你壓到我頭髮了 哲學觀點本身就不是嚴謹的,無法證實或者證偽的東西,屬於蘿蔔白菜。你自己也說了,過去和現在存在因果關係。當然這也不一定就能證偽目的論,但的確是乙個...

如何從目的論的角度解釋迴避型依戀

我猜題主說的目的論是阿德勒那種?的確,依戀理論最初也是脫胎於精神分析學派的客體關係理論,和弗洛伊德那種決定論是一脈相承的,所以大家今天看到的對不安全依戀型別的解釋都是嬰兒期沒有得到很好的照料 不好的原生家庭之類。阿德勒的目的論的核心就是追求優越感,如果用它來解釋不安全依戀風格,大概就是,高依戀迴避的...

怎樣理解亞里斯多德的目的論

蔡時中 人類的行為,或多或少都是有目的性的。但物質 非生物 的運動卻沒有。唯物主義哲學理論的乙個核心想法就是將客觀和主觀分開來。客觀 萬有引力存在的目的是什麼?光折射的目的是什麼?是因為需求麼?還是本來就是那樣子的?如果這個世界的存在,是基於需求和目的而存在的,那麼精緻的乙個世界,必然引導出乙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