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師的心理是 健康 的嗎,抑或他們自己也有心理問題?

時間 2021-05-05 16:46:08

1樓:唐以群

每個人都有心理問題,心理諮詢師並不能獨善其中。所以乙個好的精神動力取向的諮詢師需要數年的「自我體驗」「自我成長諮詢」。他們需要對自己的問題有所了解,並可以比較快速覺察和反思。

如果說心理諮詢師和非職業的人的區別,就在這裡。但有一點你要清楚,並不是每個心理諮詢師都有大量臨床個案的工作經驗並做過個人體驗。所以,我指的是乙個真正的執業心理諮詢師的素質(擁有大量臨床和數年的個人分析)。

2樓:黃才課

先說說準心理諮詢師的心理健康狀況,即心理諮詢師培訓學員的心理健康狀況。

我們來看看中科院2023年7-9月在北京做的乙個研究:

結果顯示:1.學員的總體心理健康得分與全國常模沒有顯著差異;可以簡單理解為沒多少特別的。

2.有50.6%的學員參加培訓的動機是了解自己,這部分學員的心理健康水平低於全國常模。

我們再來看中科院和回龍觀醫院在2010-2023年的另乙個研究:

結果:研究組工作相關的抑鬱得分及倦怠量表得分均高於對照組。即心理諮詢師學員群體工作相關的抑鬱情緒較對照組更加嚴重,說明雖然大部分諮詢師學員為在職人員,具有正常的社會功能和人際關係,但很多人處於心理亞健康狀態。

再來看乙個心理諮詢師學員的研究:

結果顯示:心理諮詢師學員群體心理健康狀況與全國標準樣本一致,並沒有更加不健康。結果也顯示這個群體總體上有較好的才智與能力,心理素質較好。

未完待續

接下來寫關於執業心理諮詢師的心理健康狀況研究

3樓:

首先要問一下每個人是如何定義「健康」的。

諮詢師是人不是神,人都會生病的。理想化諮詢師其實也是不能接納自己不健康的一種投射。沒有人是真的健康的,心理諮詢師是一群接納自己「不健康「的人

4樓:

從三個層面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越來越多的諮詢經歷讓我越多地發現我能夠在每乙個來訪者身上看到我自己,一方面是我自身或多或少也有他們受困其中的問題,另一方面,也是「共情」能力(是先能夠共情,所以看到自己,還是先看到自己,所以能夠共情,可能是乙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且那些我總是看不明白或在他身上看不到自己的來訪者,一般脫落的機率比較大);

其次,有研究表明大部分願意選擇諮詢這個行業作為終身職業的人,首先自身非常喜歡和渴望與人的深度鏈結(這跟早期的依戀模式有關係),其次,有所謂的「付出性/討好性人格」特徵(兼帶先天自發自覺的傾聽他人的能力),所以,從這個角度講,每乙個諮詢師或多或少也有自己自身的議題要去處理;

最後,從理智/甚至寬泛的「心理健康」的定義來講,每個(普通人)人都是亞健康/神經質水平的,每個人會在成長過程中以及生活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只是諮詢師會用自己所學的心理學知識去看待自己所經歷和面臨的一切,知道自己正在經歷什麼,以及採取合適的應對措施。

在原答案上再補充一點(也是很重要的一點),

不可否認的是,好的諮詢師,或者是能夠給來訪者帶來療效的諮詢師是個人狀態穩定的諮詢師。也就是說,以上描述的情況是諮詢師也跟來訪者遇到同樣的心理困境,只是程度較輕,但因心理諮詢師擁有較高的覺察力/感知能力(即我們平時說的,敏感sensetive),使得他們能夠做到在程度較輕的狀態下,也體會到來訪者複雜而矛盾的心理困境,從而做到共情。

5樓:

心理諮詢師這個職業比較特殊,乙個合格的心理諮詢師需要具有相對健康的心理,否則TA的諮詢效果就會打折扣甚至給來訪者帶來二次傷害。心理諮詢不像內科醫生或者中醫,自己感冒了仍然可以幫病人看病開藥治感冒,自己拉肚子了仍然可以給病人開藥止瀉;心理諮詢師若是自己心理問題沒有解決,想幫來訪者解決類似心理問題很難,就像乙個抑鬱狀態的心理諮詢師無法幫助抑鬱的來訪者,自卑的心理諮詢師很難幫助自卑來訪者建立自信一樣。

理想的狀態是心理諮詢師心理十分健康,而實際中難免會因為這樣那樣的事情狀態有個起落;在諮詢過程中,也會不斷接收來訪者的負面情緒,諮詢本身會消耗諮詢師的心理資源,所以心理諮詢師的心理其實是在動態調整的,而合格的諮詢師要讓自己維持在乙個較高的健康水平。

有相當一部分心理諮詢師最初是因為自己有明顯的心理問題尋求幫助,後來轉而從事這個行業的,即使是成長環境比較好,乙個人多多少少在心理上都有一些負面問題。這不是有無問題,而是乙個程度問題。

根據我的個人經驗,國內現狀是大多數心理諮詢師都是考個證、讀個書,在哪參加個什麼培訓,學了點什麼技術,就開始做諮詢,但是他們都缺乏系統的個人成長,沒有去充分面對自己過去的種種問題、充分的接納自己並處理好每乙個心結,結果就是開始做諮詢有一定效果,到後面接收的負面情緒太多,自己本身就有問題沒解決,又被來訪者給觸發了,然後就去找督導緩解,不斷迴圈到後面就枯竭了(通俗的講,就是「練武不練功、等於一場空」,大多數諮詢師的「功」沒有練夠,可以說有些還差了很遠)。

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心理諮詢師自身的成長要到位,才能夠及時有效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維持在乙個相對高水平的健康水平。我看到有其他網友比如 @小姨媽 提到要覺察,都是很好的方式,當然還要提公升認知、冥想等等各種方式調整自己,前期找個靠譜的督導必不可少。

心理諮詢師的確比普通人對心理要更了解一些,當自己有心理問題的時候會採用一些方法來調整自己心理,至於調整的速度和效果就要看諮詢師本人的情況了,有時候也需要督導諮詢師來幫助哈。總體來講,對自己接納程度越好的諮詢師調整的越好、認知水平越高的諮詢師調整的越好,「內功」練得越紮實的諮詢師保持心理健康的能力越強。

6樓:貝殼

跟普通人一樣,各有各的故事,童年也不一定幸福,也有不自信,也有減不下去的肥,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只是,她們知道自己為什麼這樣,要麼接受,要麼努力改變。

7樓:傾聽者雨桐

簡單粗暴地回答其實就是:除了死人,誰心理都有點毛病。

但是有相應知識且積極把知識和技能用到自己身上的人,會最大可能地降低由於自己的問題給別人帶來麻煩的可能性,也有最大可能把自己心理搞得健康點。

但是,要心理健康不見得只能靠心理學,關於「覺察」「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並正視它了解它,進而嘗試改變和完善自己……關於這些,心理學只是其中一種途徑。

8樓:Jing

他們接受別人那麼多痛苦負面的情緒浸泡在這些來訪者的心理問題當中,作為普通人他們也需要有排解的途徑和適當的心理輔導,才能保證自己心理的健康狀態,這種狀態肯定不是天生的或者心理強大到百毒不侵

所以我覺得這個職業某種程度上來講有獻身的意義

9樓:朱曉輝心理諮詢師

人無完人,所以非常健康談不上。

但是至少我有個人體驗式,一直在成長,一直在改變,乙個情緒問題不會持久的困擾我。真的有了心理健康上的問題,我們也不會諱疾忌醫。

要說完美無瑕,我想如果真的能夠達到完美無瑕,精神分析的鼻祖弗洛伊德老爺子就不會和他的同行們鬧掰了。

10樓:Donnie

從某種意義上說,心理諮詢師會對也應該對自己的心理有更好的了解,這原本就是心理諮詢師的成長中屬於個人體驗的一部分,但是換乙個角度來說,乙個不是心理諮詢師的普通人,接受了和心理諮詢師同樣程度的個人體驗,也會達到這個水平,所以,諮詢師對自己的深入了解很大程度上不是因為學習了多少心理學知識,而是,接受了多少次個人體驗(個人體驗就是心理諮詢師作為來訪者接受另一位心理諮詢師的諮詢)。

此外,心理諮詢是諮詢師與來訪者之間不斷建立諮詢關係並內化諮詢關係的過程,所以心理諮詢之所以起作用,也是因為,諮詢發生在一段關係中間,這也是為什麼心理諮詢無法通過學習心理學知識來替代。所以,心理諮詢師遇到自己需要解決的問題,也需要去尋找自己的諮詢師接受諮詢。

而對於自己的問題能否可以在諮詢中更快速的解決,更多的會受到諮訪雙方關係的匹配程度的影響,而不是,來訪者有多少心理學的知識。

11樓:司紀元

心理諮詢師的健康問題與其他人群無異。。。

都需要學習和實踐健康這個事情,學不好、用不好就會有困難。。。

學好了,用好了,也要面對複雜環境。。。

從這個角度來看,大家都一樣。

假如心理諮詢師有病了,心理諮詢師的心情是怎樣的呢?

首先,心理諮詢師是乙個人,不是 神 其次,是人就會有生病的時候,生老病死 大多數人都逃不了的定律。最後,心理諮詢師生病的心情和大多數人的心情差不多,沒什麼區別的。 半個孩子 我覺得,心理諮詢師也是正常的人,生病的心情會怎樣?會焦慮,會擔心,恐懼抑或其他。這個和個人的心理狀態有關。同時作為心理諮詢師,...

和心理諮詢師進行心理諮詢 諮詢師如果沒有懷疑進行諮詢者有抑鬱症,進行諮詢的人是不是就沒有抑鬱症

天源心理 心理諮詢師可以通過量表和諮詢評估確認你有抑鬱或焦慮情緒,程度如何,但是真正確認是否存在症狀還是要去醫院,不要說你的家人覺得你怎麼樣,你的朋友覺得你怎麼樣,術業有專攻,還是要問詢專業人士。 楊過 你也很正常,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你喜歡放鬆喜歡看電視,喜歡不努力的這種狀態。那麼另乙個頻道下面...

如何成為國家心理諮詢師?成為國家心理諮詢師的前景如何?

徐豔青 首先目前沒有乙個考試或者標準能夠證明你是一名國家心理諮詢師。你再學習在學習,培訓,得到來訪的認可,得到同行的認可,得到行業的認可,就是一名諮詢師了。至於心理諮詢師的前景如何,心理諮詢師的大前景肯定是不錯的,但是學到領悟到什麼程度了。 愈見心理研習社 不說廢話,先給結論。1.大專學歷,可以報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