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詢師的隱含價值觀會不會影響諮詢效果?會對來訪者造成二次傷害嗎?

時間 2021-05-30 07:17:03

1樓:洪權

不會。諮詢師的技術本身就是隱含的價值觀。多乙個不多。少乙個也對諮詢結果沒有改變。

比如,想法多是好事嗎?是病。要以清醒來杜絕。

可是諮詢師是不會相信的。因為教科書裡就說想法是好的。

2樓:yoyo chen

取決於諮詢師的水平。

做諮詢的過程中一定會帶來一定的創傷,就像外科醫生,你得先割開來才能做手術啊!差別在於好的外科醫生可以在清理完傷口之後很好的縫合,而糟糕的諮詢師,可能完全不包紮甚至留把剪刀在裡面。

3樓:海東

理論上都是可能的!我可以舉出大量的可能性!

生病看醫生,吃醫生開的藥,可能對自己的身體造成傷害嗎?

你出生了,你的父母可能對你的一生造成傷害嗎?

你上學了,你的老師可能對你的價值觀世界觀造成傷害嗎?

你做任何事情,都是有很多這樣的風險!!那你還要做嗎?

所以,別人說的話,其實你都是過濾了再聽。包含我上面講的。那麼心理醫生也一樣!

心理醫生會講很多自身矛盾的話,原因就是看對方的需求和困惑點。沒有一套東西是絕對正確的,但是總有一些是合適的或者是有效的!

4樓:

一點見解.

首先.從心理諮詢師的角度.合格的諮詢師在做諮詢時.

從某種程度會拋棄主觀認知.進入一種角色之中.在這個角色下.

他的行為有固定的模式.其模式又基本來自於其所學知識.或者說方法與技巧.

與其本身價值觀無關.當然要想完全摒棄自己觀念的影響是不可能的.但基本可以做到不因自己而對病患產生影響.

心理諮詢師更多的是承擔乙個引導的任務.引導病患合理思考.包括積極的看待問題.

排解情緒等.也就是說他並不會告訴病患怎麼做.而是告訴病患這件事需要思考.

並且盡可能的引導病患從積極正面的角度思考.所以不存在病患因心理諮詢師主觀意識而影響的情況.

但以上結論建立在諮詢師合格且自身近期心理狀態正常的情況下.所以仍有例外存在.諸如諮詢師本身不達標.

亦或過程中諮詢師情緒被同化.產生自身立場等.在這些前提下必然會借由引導過程而產生問題.

但題主所說由於盲目聽信權威而一味的相信諮詢師個人認為屬於個例.因為.尤其對於國內來說.

由於該行業及相關知識的普及程度.導致民眾對該行業有些諸多誤解和理解上的偏差.所以本就對心理諮詢有所牴觸.

再加上保守觀念下對他人的牴觸.所以我認為盲目順從的情況應該不會有很多.

最後關於該行業相關的監管制度.老實說由於自己並不實際在這個行業從業.所以沒有太多了解.但國外的例子來看.過程中會有相關法律檔案及責任申明.來保障雙方相關權益.

5樓:

關注了這個話題,也是外行,說說自己的看法。

心理諮詢好了或者沒好,恐怕都沒法監管。某種角度上,宗教或者邪教,都有一點心理諮詢中的撫慰作用,然後因為撫慰產生的效果,被引導到了宗教或者邪教上面。

會遇到不好的諮詢師吧,比如說昨晚上就在知乎上看到某個諮詢師直接鼓勵某個案例的來訪者把自己表姐夫給睡了,頓時無語,默默覺得這不是乙個負責任的諮詢師。不在於價值觀的開放與否,正好是適合題主的一種擔憂,隱含的價值觀是不是會影響心理諮詢?會對來訪者造成二次傷害嗎?

你去做了就會沒有衝突了嗎?

或者反過來你不接受,你就沒有衝突了嗎?

自以為引導來訪者去思考,但這種引導方式是否太簡單粗暴了。

會過來諮詢的人,多少在認知上是沒有把握了,有多大能力去判斷這個建議真正的含義?這樣簡單粗暴的建議,無論用多少理由來粉飾,都是不謹慎的。作為心理諮詢,是否合適?

但對這種案例又能怎麼進行監管呢?恐怕監管真起不到作用,也沒有比較好的手段進行監管。

作為求助者,我想無論如何,無論什麼時候,都堅信自己的人生應該是自己負責,自己主宰的,任何人的建議都只是參考,應該可以有效的自我保護。只能這樣了。

最後,想想這個答案,匿名為佳。

家庭諮詢流派的心理諮詢師適合給來訪者做個人成長嗎?

內奔奔 很多回答都提到了說家庭諮詢與其說是乙個流派不如說是一種思考方式。從我自己的經驗 婚姻家庭諮詢在讀,馬上臨床部分就要結束了 來看我是很同意這一點的。我覺得我學習的過程中給我影響最大的東西是對於因果關係的思考。家庭諮詢強調的是迴圈型的因果 circular causality 相對於線性的因果 ...

諮詢師對來訪者將諮詢看做陪聊的看法是什麼呢?

immortelle 我的一位督導曾經說過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也讓我在臨床工作中時刻銘記並提醒自己 作為一名諮詢師,對來訪要有無盡的耐心。就像比昂說的諮詢師就像乙個容器 container 去涵容來訪的情緒和感受,進而跟這些情感工作。 心理諮詢師 遨遊 這是來訪者的表達方式,即然是心理諮詢師,面對...

諮詢師做諮詢的時候,會先讓來訪者做量表嗎?

阿明呀 一般不會 在第一次心理諮詢時,諮詢師會對來訪者進行乙個初評,全方面的了解來訪的主訴,以及家庭,社會支援等背景因素,一般是不用到量表的。除非來訪主訴中就提到了特定的傾向,例如抑鬱,焦慮等等,不過量表也只是乙個參考,根據咱們的精神衛生法,心理諮詢師是不具備診斷的能力的,所以諮詢師並不能告訴來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