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克服選擇恐懼症???

時間 2021-05-30 04:35:50

1樓:gritty

隨意一點。盲選就很好(我也有選擇空恐懼症,下次用用這個方法),即使選到的是不喜歡的,起碼也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了呀。生活的樂趣在於未知。

2樓:鹽選推薦

單位這個季度上了乙個新專案,你很感興趣,不顧手頭工作量,迫不及待加入其中;

這個月手頭有 6 件事情同時在做,你已經覺得時間不夠用,必須集中精力在其中 3 件上,可到底暫時拋棄哪幾件事呢?

同事請你幫他一起準備一些資料,這不是你的工作,答應呢? 還是拒絕?

生活中更是有無數新奇有趣的事情出現,你都不想錯過,你喜歡攝影,喜歡遊戲,喜歡健身,喜歡戶外,喜歡電影……

你有時感慨,恨自己分身無術,時間總是不夠用。到現在為止,我們的選擇困難大概發展到人類發展史上迄今的最高點。但更糟糕的是,我們更多是靠潛意識選擇,根本沒有在真正思考後去做選擇。

我們知道即便是超人,一天也只有 24 個小時,只不過他可以在 1 秒內做完你一天的事情。 他的單位效率非常高,我們一般人做不到,你能做的是,除了吃飯,睡覺等必要事件,提高單位效率的同時,要學會「有所為,有所不為」。 這就是為什麼要進行「選擇管理」, 你也可以理解為工作的「斷捨離」。

有一句話說的特別好:人生就是乙個加乙個選擇組成的。你的每乙個選擇,不論大小,就像一塊磚頭,會鋪墊出一條你的人生道路。

不同的選擇,會有不一樣的人生。 所以從現在開始你需要認真對待每乙個選擇。

那麼,選擇管理的核心原則是什麼?……

3樓:鹿用

先分享一句黑雞湯:別怪什麼選擇恐懼症,說到底還不是因為窮!

每天我們都在面臨著大大小小的選擇,有的關乎生死,有的無關緊要。

之所以要做出選擇,全然是因為資源稀缺。

你的財富稀缺,所以你沒法每種包包都買乙個。

你的時間稀缺,所以你沒法每本書都看一遍。

你的飯量稀缺,所以你沒法每道菜都嘗一遍。

不過我們卻越來越難作出選擇,「選擇恐懼症」成為了很多人的常態。

「一會吃什麼?」「都行啊,我選擇困難,要不你定吧。」

「國慶去哪玩?」「不知道,國內人擠人,國外又好貴。」

「你會選A還是B當男朋友?」「不好說,A比較帥,B對我比較好。」

貫穿整個決策流程,選擇恐懼症的產生有4種可能性。

一是決策意願不足,也就是「懶得想」。

比如每天中午面臨要吃什麼東西時,很多人都不是很在乎,為了加快決策流程,不少人就會把決策權讓出來:「你們定吧,我都行。」

往往是因為對於決策者而言,這些事情沒有那麼重要。

二是決策能力不足,主要是因為決策的複雜度越來越高,光靠「第一感覺」或簡單地列舉理由,沒法馬上做出最優決策。

身處現代社會的我們,面臨的選擇過多,大部分產品與服務都是處於買方市場,供過於求。

不像以前,飲料只有可樂雪碧美年達,手機只有諾基亞摩托羅拉。

特別是資訊這個最供過於求的產品,資訊過載讓篩選資訊的成本急劇上公升。

原來的決策機制,已經跟不上我們每天面臨的決策的複雜度了。

三是容錯能力不足,承擔不起後果。

資源比較少的人群往往風險抵禦能力很差。

比如說投資理財,投個10,000塊。

對於一些人來說,10,000塊可能就只是乙個包包。而對很多人來說,這卻是一兩個月的薪水。他們容不下這種錯誤。於是只能思忖再三。

四是容錯意願不足,也就是「完美主義」。

這類人往往自小順風順水,沒遇過什麼挫折,也便容不得自己的人生有一絲瑕疵。

我們活著,就是不斷突破和成長的過程。同樣,我們自己積極的選擇,決定了我們的生活方向。人生有那麼多的可能性,不必過只能「二選一」的生活。

曾有乙個出現在無數經典銷售教材中的銷售技巧:不要問「先生,你要不要加乙個雞蛋」,而是要問「先生,你要加乙個雞蛋還是兩個雞蛋」。這個時候,他就會被困在你所提供的兩個選擇中,在「乙個雞蛋還是兩個雞蛋」之間搖擺不定。

在他糾結的時候,他已經完全忘記,其實他是可以不要雞蛋的。

一、生活的答案,並不僅僅只有「是」或者「不是」,無限可能的生活並不能被有限的答案所限制。你想怎麼回答,需要你根據現實情況,盡可能地明確各方面的要求,然後通過不斷的溝通、磨合、取捨,最後選出一條最適合的道路。把複雜的人生,簡化為非此則彼的「是和否」,其實是一種思維惰性。

我們活著,就是不斷突破和成長的過程,決定我們人生方向的,是我們自己的主動選擇。

二、請時刻問自己「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如果你是重度選擇困難症患者,總是在各種選擇面前猶豫不決,要解決的辦法其實很簡單——不被狹隘的眼界所困,拓寬自己的選擇範圍。根據你的實際情況,請你回答:

如果你不能選擇任何乙個你當前正在考慮的選項,你還能做些什麼?

三、人生不是選擇題,而是主觀題。生活是複雜的,並不只有兩極,在「是或否」、「要或者不要」之間,通常存在著非常大的選擇餘地。但如果你陷入了思維狹隘之中,只專注於眼前的選擇,你就會對其他選項視而不見,不僅錯過了最好的解決辦法,而且還會因為錯誤的選擇弄得心情煩躁,甚至遺憾終身。

就像一句俗話所說:「如果你擁有的唯一工具是錘子,你就會把所有問題都視為釘子。」所以,要做出正確的決定,第一步就是要學會不信任「是或否」的決定。

總而言之,千萬別把自己侷限在有限的選擇之中,請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一句話:「我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4樓:雨巷先生

我搞不明白,為什麼這麼簡單乙個問題,卻有人寫出了那麼長的答案。

我以前乙個選擇困難人員,但是後來我發現這種病讓我很難受,也耽誤時間,所以後來我採取了乙個簡單粗暴的辦法。

花錢消災

不管你買衣服也好,買食品也好,第乙個看中的,啥都不想,盤了他就完了。

這樣就壓根不會存在選擇的問題

雖然花點錢,但是你得到了物品,又減少了痛苦,是最優解。到後期,食品肯定都進了肚子,就算有買了卻不喜歡穿的衣服,還是那個辦法,扔掉它,或者捐出去。

不要覺得很可惜,那都是錯覺,我保證你只要看不到那件衣服,不出半小時就會遺忘它。

5樓:呀咕

將關注點放在「現在」,別太關注過去或者操心未來還沒發生的事兒未雨綢繆不是壞事,但是放著眼前的事情不關心,然而天天去操心未來的事情,或者悔恨過去發生了的事情肯定會得不償失。專家建議,多多進行冥想練習,將自己的注意力主觀性地放在「現在進行時」的時間段,這樣會減少很多負面的能量呢。

6樓:

建議這樣:

1.聽從內心,喜歡哪個買哪個。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十全十美。

重要的是學會落子無悔。或者,你能接受最壞的結果。比如買衣服,選自己最喜歡的那件,如果選了第二喜歡的,哪怕買回家了,最後也會心心念念第一眼看中的那件。

後果就是衣櫃裡又多了一件閒置。

2.把自己的需求具體化。是功能優先,還是服務優先?

是偏好大品牌,還是追求價效比?我很多客戶也會很糾結,這時候我就會幫他們分析產品優劣,結合個人具體情況,再做選擇就容易多了。

重要的是,決定了的事情,就不要瞻前顧後。總在猶豫,總在糾結,錯過的,可不止是時間。

7樓:曉析心理

1、從「完美主義者」,轉變為「有所犧牲的人「。

什麼是「有所犧牲的人」呢?這是指那些,能夠對「還不錯」的選項感到滿意,並不追求絕對的「最佳」的人。如果眼前的這個選項能夠讓我感到還算滿意,我願意選擇它,不為自己沒看到的選項感到沮喪或懊悔——因為你沒有為選擇浪費過多的時間,這一點本身已經足以彌補很多不足。

尤其是當你處在乙個「有很多好選項」的情境中的時候,要相信不管選擇哪個選項,你都會差不多程度地獲得價值感,同樣也可能都會一定程度地留有遺憾。接受這一點,你的選擇恐懼症可能就會極大緩解。

2、自我約束,減少選項。

克服選擇恐懼症,過上更簡單的生活,歸根結底無法迴避開更高程度的自我規訓和自我堅定。同時也需要對慾望的節制,保持合理的期待,接受缺憾。多用列清單和寫計畫來約束自己,比如去超市的時候,帶著你提前列好的清單去。

買衣服的時候,帶著你計畫好想要的款式和顏色去,都會大大減少選擇範圍。

3、隨緣心態

有的時候不要刻意去給事物複雜化,可以將選擇變成隨緣,憑藉自己的感覺就好,不要過度的去思考,將結果帶來的預期效果簡單化,首先給自己乙個好的結果的心態,也準備個不好結果的乙個心態。一切盡在意料中讓自己才能克服選擇恐懼。

4、自我分析學會改變

要進行自我分析,分析出自己為何害怕選擇,是因為害怕承擔責任,還是因為自己拒絕成長,或者說這是一種習慣性的依賴。要學會改變自己,只要分析出自己,那麼就要以根據自己的分析,來對自己進行改變與完善。

8樓:太白仙下凡

分享一下我的思路:我碰到問題會首先思考問題的嚴重性,主要考慮的維度是我的精力、時間和金錢。如果這件事情需要耗費我大量的精力、時間和金錢,我會慎重考慮不同選擇之間的差異點,其次是著重考慮我自己本身的喜好。

而如果是買衣服,買奶茶,我第一種方法是相信自己的直覺,通常我發現特別是買食品的時候,自己腦海裡是會冒出吃不同東西時候的感受的。而我會選擇第乙個映入我腦海的東西。

而如果沒有第一直覺的東西,或是有幾個選擇糾結不下,我會選擇離開一會,之後一直在我腦海裡盤旋不走的,我相信一定是我想要的。

重點還是盡可能地讓自己花費少時間在選擇,而是多在嘗試中。如果實在拿捏不准,也可以丟乙個硬幣,硬幣掉下前你所希望看到他是正面還是反面,心裡其實就有答案了。

9樓:方別

克服選擇的恐懼的關鍵或許不在於你收集了多少抉擇的資訊,而在於你是否看清了「自己早就已經迷路的事實」

之所以要做出選擇,其實就是因為資源的稀缺。

如果你覺得我這句話說得有道理,請往下仔細看(乾貨~)

財富稀缺,所以你沒法每種化妝品都買乙個。

時間稀缺,所以你只能選擇一件事做完再去做另一件事。

肚量稀缺,所以你沒法每道菜都嘗一遍。

其實「選擇恐懼症」成為了很多人的常態,就好比如一些最常見的:一會吃什麼?」「隨便,我不知道吃什麼,要不你定吧。

」;「假期去哪玩?」「不知道,國內人擠人,國外又好貴。」;你會和誰在一起?

」「不好說,A比較帥,B對我比較好。」

糾結……糾結……糾結……糾結……糾結……分割線……糾結……糾結……糾結……糾結……………

一、為什麼會有選擇恐懼症?

整個人腦的決策流程,選擇恐懼症的產生可能有四種。

懶(決策意願不足「懶得想」)

比如每天中午面臨要吃什麼東西時,很多人都不是很在乎,為了加快決策流程,不少人就會把決策權讓出來:「你們定吧,我隨便。」

這種往往是因為對於決策者而言,這些事情沒有那麼重要。

第一感覺(決策能力不足,光靠「第一感覺」或簡單地列舉理由,沒法馬上做出最優決策。)

身處現代社會的我們,面臨的選擇過多,大部分產品與服務都是處於買方市場,供過於求。不像以前,飲料只有可樂雪碧美年達,手機只有諾基亞摩托羅拉。特別是資訊這個最供過於求的產品,資訊過載讓篩選資訊的成本急劇上公升。

原來的決策機制,已經跟不上我們每天面臨的決策的複雜了。

怕錯(容錯能力不足,承擔不起後果)

資源比較少的人群往往風險抵禦能力很差。

比如說投資理財,投個10,000塊。對於一些人來說,10,000塊可能就只是乙個包包。而對很多人來說,這卻是一兩個月的薪水。他們容不下這種錯誤。於是只能考慮再三。

完美主義(容錯意願不足)

這類人往往自小順風順水,沒遇過什麼挫折,也便容不得自己的人生有一絲瑕疵。

決策流程

二、如何克服選擇恐懼症

無論是決策意願還是容錯意願,不同人有各自的偏好,只能自己調節。

而容錯能力主要與你所擁有的資源有關,只能靠時間去積累財富,靠運動飲食去換取健康的生命。

因此,我們不妨先聚焦在決策能力方面的提公升。就從掌握最簡單的乙個決策工具——決策矩陣

決策矩陣用起來很簡單,舉個例子你就知道怎麼用了。

偶像劇女主面臨著人生中最重要的決策——男A和男B同時在追求她,她都很喜歡,所以想從中選乙個當男友,但她又沒法判斷自己更喜歡誰。於是,她陷入了無限的糾結。於是她跑去找諮詢顧問出身的閨蜜,讓幫忙參謀參謀,於是閨蜜便用了決策矩陣這個工具

第1步,閨蜜先讓她列舉她擇偶時會考量的維度。

第2步,閨蜜給了女主100個百分點,讓她像給RPG遊戲裡的角色加技能點一樣,分配權重到不同的維度上,比如女主可能比較看臉,那可能有30%的分數都會加到「顏值」上。

於是女主作出了以下分配:

第3步,看到上圖後你應該也會馬上想到,接下來自然是給兩位男主評分了(滿分10分):

第4步,算出每個男主的加權平均分:

男A = 30%x8 + 10%x8 + 10%x7 + 15%x8 +10%x8 +10%x8 +5%x7 +10%x8 = 7.85

男B = 30%x7 + 10%x6 + 10%x9 + 15%x8 +10%x7 +10%x10 +5%x8 +10%x9 = 7.80

四個步驟,女主便做出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決策——選男A。

第一,維度的選擇可以參考現有的理論框架。

比如說求職方面,比較幾個offers時,可以參照李向衡老師《面試的智慧型》一書中的框架,亦即發展空間、能力提公升、平台規模與品牌、薪酬待遇、文化氛圍、管理規範 6 大維度。

第二,各維度的權重因人而異。

比方說,選配偶的例子,有的霸道Quattroporte看不出女生漂不漂亮,可能他在顏值上放的權重就會比較低。

第三,維度可以更細分,越細決策準確度越高。

比如身材可以分為身高(高矮)、體脂比(胖瘦)等,能力可以分為知識、技能等,財富可以分為固定資產(車房)、流動資產(現金)等。

三、為什麼我們做完決定後常常會後悔?

OK,女主決策也做了,也準備結婚了。不過,就像大部分偶像劇裡演的,女主往往婚禮上還要上演一場逃婚大戲。

這是決策矩陣的侷限——它是靜態的,而這個世界卻不是。

一是各個維度的權重會變。

人會成長。過往看重的一些維度,現在可能沒那麼重要了。

還是上面那個擇偶的例子,做決策時,女主可能更看臉。

但是婚禮前,女主看了部電影,忽然發現三觀契合更重要(權重變高),而且被拋棄的男B這個維度的得分特別高,於是她就逃婚了。

二是選項本身會變。

以找工作為例,市場環境的變化會改變每個工作崗位各個維度的水平(評分)。

比如2023年時,iOS開發特別吃香,工資水平很高。但隨著一批O2O公司倒閉後,他們的薪酬水平也就回歸正常水平了。

面對變化時,如果你還可以再度選擇,就重新出發吧。

該逃的婚就逃了,該辭的工作就辭了。

人生苦短,及時糾錯。

因為你還有:LONG WAY

怎麼克服社交恐懼症啊?

INFP 作為乙個剛剛從社交恐懼中解脫出來,重新恢復往日的自信的人,我只能說,社交恐懼症患者把社交這件事看的太重了,太把它當回事了。從前,出門,聚餐,和不熟悉的人說話等等相關的社交場所所引發的焦慮,佔據了我生活中的大部分意志力。但是現在,社交這件事,彷彿從我的生活中淡去了。因為社交的過程就像空氣一樣...

怎麼可以克服社交恐懼症?

除了和人聊天和交流,還有很多其他事,也蠻重要的。我有個建議,我就是這樣做的,記錄孤單,無論什麼形式,不是用來打發時間或是逃避,就是為了第二天回看的時候發現自己文字或者其它媒介載體所呈現出來的恍若隔世 LIULIB 本人並沒有所謂的社交恐懼症,對於這個問題可能給不出很好的答案。不過我覺得既然這是乙個問...

異性恐懼症應該怎麼克服?

郭先生 本人18歲異性恐懼症現在48歲 30年過去了結了婚慢慢才消失 佛教說人生是苦各種各樣順其自然吧可能你也需要三十年才能慢慢好起來 於飛 異性恐懼和社交恐懼相比,恐懼的物件更為具體,通常是在面對異性或有異性在場時感到緊張,更為具體的則是在面對自己喜歡的異性,或有自己喜歡的異性在場時感到緊張。而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