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人沒有方言吹?

時間 2022-01-12 05:41:40

1樓:山海關

地域黑是綿延幾千年的優良傳統啊,不可不繼承。

邯鄲學步,杞人憂天,還有啥來著,反正地域黑在春秋那會就已經是普通人喝酒吹水時的重要內容。

2樓:孔濤羅

差不多得了,文化上面現代有的分類,古代肯定也有。

文化可沒有工業革命這玩意兒。

和現代比,最多也就是古代的文化產品數量相比起現代不豐富罷了。

3樓:deaf

你有沒有想過,在古代官場,來著不同方言區的狀元們,只能用文字交流,因為口語根本聽不懂。普通民眾一輩子也不太可能有機會遇到別的方言區的人。沒有方言同化,或者說方言同化很慢,根本看不出同化的趨勢,沒有方言同化就不會有方言吹了吧。

4樓:禁與千尋

因為古代人口流動很小,大部分人可能一輩子都生活在一小塊地方於是不想今天誰都知道東北話大概什麼樣子,四川話大概什麼樣子。

甚至很多年前,如果不是需要上學,會看新聞聯播,可能很多人就只會講方言了

這個時候頂多個別人是外地的,講的不是方言,而是外地話。而所謂外地,其實也是有限,不想今天天南地北。

5樓:曹潔萍

城中語音,好於他郡,蓋初皆汴人,扈宋南渡,遂家焉。故至今與汴音頗相似,如呼玉為玉【音御】,呼一撒為一【音倚】撒,呼百零香為百【音擺】零香,茲皆汴音也。唯江幹人言語躁動,為杭人之舊音。

教諭張杰嘗戲曰:「高宗南渡,止帶得一百【音擺】字過來。」亦是謂也。

審方音者不可不知。

——明·郎瑛《七修類稿》卷二十六《辯證》

明代杭吹、汴吹,鼓吹他們的方言是所謂「好」的方言,他郡的方言是沒他們「好」的方言,語言還有好壞之分,妥妥的語言沙文主義者。

6樓:葉小胖

又乙個「我不知道、沒聽說過=不存在」的主觀判斷。形容「我看到的就是全世界」有個什麼成語就不提了,單純建議:網路都這麼發達了,各級圖書館也免費了,發問之前能否自己先查點資料、想想問題對不對勁、是否經得起簡單推敲呢?

還是說又想匿名就「普通話vs方言」、「現代漢語vs古代漢語」、「甲方言vs乙方言」對立的無聊爛梗引戰一番?

7樓:古水

口音鄙視鏈古已有之,無非是爭誰更加正統,誰更加存古。

《顏氏家訓》音辭篇:

自茲厥後,音韻鋒出,各有土風,遞相非笑,指馬之諭,未知孰是。共以帝王都邑,參校方俗,考核古今,為之折衷。權(搉)而量之,獨金陵與洛下耳。

南方水土和柔,其音清舉而切詣,失在浮淺,其辭多鄙俗。北方山川深厚,其音沉濁而鈋鈍,得其質直,其辭多古語。然冠冕君子,南方為優,閭里小人,北方為愈。

易服而與之談,南方士庶,數言可辯;隔垣而聽其語,北方朝野,終日難分。而南染吳越,北雜夷虜,皆有深弊,不可具論。其謬失輕微者,則南人以錢為涎,以石為射,以賤為羨,以是為;北人以庶為戍,以如為儒,以紫為姊,以洽為狎。

如此之例,兩失甚多。

魏晉南北朝時各地「音韻鋒出,各有土風」,由於方音不同,於是「遞相非笑」,互相鄙視。顏之推認為要以皇帝所在的都城方音為基準,參考地方和古今發音折衷,這麼一看,只有金陵和洛下兩地方言用得最廣,也就是在北方說洛陽話,在南方說南京話。他認為南方話因為水土柔和,所以發音清舉切詣,但是很浮淺,用詞鄙俗;北方話因為山川深重,所以發音沉濁鈋鈍,但是很質樸,用詞存古。

然後重點來了,身為南方人的顏之推要開始他的地圖炮了:

然冠冕君子,南方為優,閭里小人,北方為愈。

要論冠冕君子,南方發音比北方強得多,閭里小人的發音,還是北方稍微強些。

對於這點,陳寅恪在《東晉南朝之吳語》一文中就指出:

南北所以有如此不同者,蓋江左士族操北語,而庶人操吳語;河北則社會階級雖殊,而語音無別故也。

渡江而來的南方士族仍然說著帶來的北方話,而平民說的是吳語,所以士庶之間很容易根據口音辨別出來,也就是上面說的「易服而與之談,南方士庶,數言可辯」,換個馬甲我照樣認得出你,就好比現在英國光聽口音就能辨別社會階層;而北方士庶之間口音差不多,隔著牆聽他們說話,根本分不清講話人來自哪個社會階層。

故而南方士族在語音上往往有種天然的優越感,那時的吳人(士族)常將中原人稱為「傖父」,比如吳郡(蘇州)人陸機到洛陽,給弟弟陸雲寫信,嘲諷臨淄人左思:「此間有傖父欲作三都賦。」,說洛陽這裡有個粗野漢子居然想寫《三都賦》。

被鄙視的還不止中原人,江西人也是鄙視物件,在吳人嘴裡江西人被稱為「傒(溪)狗」,《世說新語》容止篇:

別日,溫勸庾見陶,庾猶豫未能往。溫曰:「溪狗我所悉,卿但見之,必無憂也。」

庾亮犯了事,溫嶠勸他去見陶侃,庾亮害怕不敢去。溫嶠就說:「傒狗這老貨我知道,你儘管去見吧,沒事的。

」陶侃是鄱陽人,後來又遷到尋陽,反正都是在江西,所以被稱為「傒狗」,當然這裡的「傒狗」只是老友間的謔稱。

那麼這個稱號怎麼來的呢,也是跟方言有關,因為當時江西那邊人說話語音不正,總是把「傒」字讀成「雞」,所以稱「傒狗」實為「雞狗」。《南史》列傳第三十七講過乙個南昌人胡諧之的故事:

上方欲獎以貴族盛姻,以諧之家人語傒音不正,乃遣宮內四五人往諧之家教子女語。二年後,帝問曰:「卿家人語音已正未?

」諧之答曰:「宮人少,臣家人多,非唯不能得正音,遂使宮人頓成傒語。」帝大笑,遍向朝臣說之。

齊高帝蕭道成要給胡諧之家人賜婚,但是他家裡人說話江西口音很重,語音不正,便派了四五個宮人去他家裡教孩子說話。過了兩年,蕭道成問胡諧之家人現在說話語音正了沒有,胡諧之回答到:「宮人太少,家人太多,不但沒學會正音,反而把宮人口音也帶偏了,也跟著說傒(雞)語了。

」皇帝大樂,逢人便說這事。

還有次,胡諧之派人去跟梁州刺史范柏年要好馬,范柏年估計有點煩燥,便說:「馬又不是狗子,怎麼老跟我要。」也沒有好好接待派過去的那個人,這個人心懷不滿,回去便添油加醋報告胡諧之,說范柏年罵他胡諧之要個沒完,是個什麼「傒狗」,把胡諧之氣了個半死,後來找了個機會把范柏年弄死了。

口音引發的鄙視鏈可不止魏晉南北朝有,晚唐詩人胡曾寫過一首很有趣的詩,戲謔他老婆一家說話語音不正,題目叫《戲妻族語不正》:

呼十卻為石,喚針將作真。

忽然雲雨至,總道是天因。

按照《平水韻》來看,「十」屬於入聲十四緝,而「石」屬於入聲十一陌,「針」、「陰」屬於平聲十二侵,而「真」、「因」屬於平聲十一真,這幾個字在當時語音上存在區別,而他老婆一家人顯然已經不能區分了。

明代因為口音不正被貶官的事比比皆是,隨便從《明實錄》裡都能找到不少類似的記載:

戊戌,調禮科右給事中周監為四川崇慶府判官,以其奏對語音不正故也。

……調禮科左給事中陳謨為山東東平州判官,以其奏對語音不正也。

福建人可謂深受其害,《八閩通志》裡記載了建安人雷璲的遭遇:

永樂中進士,選為翰林庶吉士,纂修國史。拜監察御史,巡按雲南,奏劾內使十有九人,悉置於法,還朝覆命,以語音不正,出知蕪湖縣。

明明活幹得很漂亮,但是「普通話」說不好,官都給你擼了。

由上可知,口音鄙視這玩意兒還真就是中國悠久傳統,不分古今。

古代沒有方言嗎為什麼古代的古詩到了現代用普通話朗誦是押韻的?

Isagaya Saonn 請判斷下列詩句按今音是否押韻 可參考中華新韻 並使用普通話朗誦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陌上柔條初破芽,東鄰蠶種已生些。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五月漁郎相憶...

古代人為什麼大都守舊?

知行者 任何時代除了動亂時代,人民大多是維護舊有秩序的,在這個秩序下,才能取得自己的最大利益。因此大多數人是守舊的。奴隸時代奴隸維護奴隸制度,脫離了奴隸主的奴隸會沒有飯吃。正如現今的勞動者需要為資本家打工才能掙錢買房買包一樣。某種意義上來說,今人和古人一樣大都守舊。人天生都有好奇心,喜歡獵奇,有創造...

為什麼古代人不穿t恤?

愛新覺羅.鴻胤 乙個最簡單的問題,古代是封建社會,講究肢不露體。意思是無論男女,不可袒胸露臂,不可輕易在人前裸露出自己身體的某些部位穿衣服要講文明,因為中國自古乃文明之邦 露體者,乃是異端邪途,非正道所為 是以古代女子皆穿三寸金蓮鞋,內外嚴實裹衣,絕不輕易亂露哪怕只是在陌生男子面前露出兩隻雙手,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