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不合一怎麼辦?

時間 2021-09-09 10:16:10

1樓:

要在具體事上、從小事談知行合一,比如每天喝2L水,每天寫100個字短文,每天讀3頁書。一定要小,從每天能做到的最小動作開始。

2樓:杏林小僧

堅持走下去呀,每個人都會經歷三個階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的階段,哪有那麼多怎麼辦,做下去就只知道怎麼辦了,時間會見證一切!

3樓:

知行合一的知,是指內心的覺知、對事物的認識,行是指人的實際行為。

乙個人的行為,受多個因素影響,主要有生理因素、文化因素和認知因素。認知,是指人們獲得知識或應用知識的過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過程,它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像和語言等。

我認為,人都是知行合一的,不會出現知行不合一的情況。

有時候我們會說說場面話,其實不會去做,比如,有空來我家吃飯、我愛你一萬年之類的,這跟知行合一並不矛盾。

4樓:走在路上的人

你可能會感興趣的話題,大資料瞬間給我推薦了這樣乙個標題知是內心明悟,為何要這樣做的原因,但是這並非是完美的知,當你經歷時間的沖刷,當你又因為各種東西而不去做時,你會發現各種原因,比如自己內心根本不想要去做,比如有些因素可以影響你的思考,讓你得到乙個錯誤的認識,於是你又以乙個錯誤的認識為基礎做出了乙個錯誤的舉動:不做了

我想要告訴你的乙個大前提是 :不要認為你什麼都可以控制,知行不合一的原因可能有很多,若你偏偏想要無視這些原因去達成這個形式上的目的,那麼注定不可能實現

我不是神,我只能從我看到的景色給予其中乙個答案:經歷了許多事情後,有的事情我不做了,有的我還在做著,但是我願意做下去的事情都有乙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值得我去做,我覺得值得,知行合一第一點就是你的潛意識是否認為這是值得的,做這種事情,潛意識是否覺得值得,若是符合那麼就會產生動力,若是不覺得值得,那麼就會很痛苦,精神上的痛苦。經歷了很多的事情,比如我無意間偷了一次懶,認為這沒什麼,覺得這一次偷懶算不了什麼,不會有什麼影響,這樣的事情發生了很多次,你認為沒有影響的事情卻會給你想不到的威脅,當你審視自己時,會發現已經千瘡百孔了,其實這也就是人的本能在發揮作用,也就是在偷懶,而這種偷懶會影響你的認知,讓你覺得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於是這樣的次數一次次增加,沒有終止的增加(這也就是設定底線的乙個原因,警惕線),你也沒有發現自己已經在被影響了,人的敵人不只是外物,還有自己,這是第二點:

知行合一是一種過程,就像是你活著注定會遇到很多的事情一樣,這個過程,也是需要不斷學習,不斷鑽研的過程,看似只有乙個本能在影響人的認知,其實這樣的事情發生了很多,幾乎每天都有,而且敵人還各不相同,因此知行合一始終沒有終點,它只是乙個相對的概念,就像是和平一樣,它相對於戰爭而存在的,和平也不是永恆的事情,有時候和平,有時候戰爭,唯有「對立」才能看到一方的景色

5樓:高齡少年

知而不行等於不知,所謂的都懂的道理不過是看到過或者聽到過的別人的認知,這是由外而內,叫知識或者見識,真正的認知是見到過,實踐過,思考過以後悟出來的,是由內而外的。

6樓:知世分子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陽明《傳習錄》第5條)陽明並不是告訴人們要知行合一,而是告訴人們知行本來就是一。

而如果你認為你自己知道,但是行不出來,陽明就告訴你,你那不是真知。

有真知必有真行。

7樓:道一先生

問題就不成立。知行一定是合一的,你的疑問就像那句話說的「道理我都懂,可我就是做不到。」就像讀書很苦,可是未來就很美好,很多人因為當初沒有好好讀書而後悔。

當初為學生的時候,我們也會誤認為自己知道這個道理,只是讀書真的很苦,所以才沒有成績,但是,學生時代的你對「苦」的理解跟步入社會後對「苦」的理解哪個更深刻,更能接近真實的「苦」?顯然是經過社會捶打之後的苦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知」,跟學生時代體會到的苦顯然不是一回事,也就是說學生時代根本就不是真的「知」。假如經過社會捶打之後再返回學校就讀,想必大部分人會盡全力,這便是真「知」,真「知」之後必然有「行」,這個「行」便是經過社會歷練的「苦」之後(真「知」)盡全力的學習。

所以,陽明先生說:「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是未知也。」學生時代的知「苦」便不是真的「知」,社會毒打之後的「知」苦才是真的「知」,真「知」之後必然有「行」,這便是奧秘所在。

我因做不到知行合一而痛苦怎麼辦?

心火 這個沒有必要痛苦啊,90 左右的人都做不到,不缺你乙個。境界這種東西,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你越痛苦越達不到。與其痛苦,不如放下執念,用心去感受世界,感受生活,用心對待每一件事,每乙個細節。說不定哪天就頓悟了。真正頓悟也就是一瞬間的事。 山在那兒 知行合一,是乙個陳述句。它陳述乙個事實。人們的知和...

知行合一有多難?

印極 1.有沒有明確的意願。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在學東西後很忠實的去實踐,或許懶,或許忙。當你再想起的時候,說不定已經忘了學過的知識了 2.有沒有能力。你忠實的想去實踐所學到的知識,但是就算在大學,你學過機械製圖,你怎麼用?3.能不能堅持。有人實踐是為了更好的掌握,那完全掌握之後呢?還會不會繼續實踐了...

為什麼現實中存在這麼多知行不合一的現象?

大學生 因為人有七情六慾,這是理性最大的敵人。人在關鍵時刻往往感性地活著,誰都知道沉迷遊戲不好,但就是忍不住想玩,很多時候理性是戰勝不了慾望的。如果乙個人有慾望,那就不會完全理性,如果乙個人沒了慾望,那就是 佛 弗人。玩精神分析的弗洛伊德也說,人最大的動力是潛意識的,而不是意識的,而潛意識裡都是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