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制漢字為什麼會有中文讀音?

時間 2021-06-22 19:30:51

1樓:七海千夜

教育部09年的草案有過相關規定大部分還是「讀半邊」

2樓:tzihou

個人想法,漢語讀音最好不要千篇一律採用讀半邊的方式,部分字的讀音可以用「比照通假」方式來「隸讀」,但含義還是日語裡原本意思不變,例如:

雫,讀成「渧 dì」;

凩,讀為「蕭 xiāo」;

凧,讀作「飄 piāo」;(補充:讀作「幡 fān」也不錯)凪,讀作「屏 píng」;

辻,讀作「叉 chā」;

辷,讀作「滑 huá」;

込,讀作「肏 rì」;

3樓:亜恵恵阿由

因為在中文裡,讀出日本人的名字(辻、畑等)、吸入日本傳來的詞彙(腺、鱈、丼)需要用中文讀音而非日語讀音,(韓文直接用日語讀音,所以不存在此問題)

所以和制漢字也需要有相應的中文讀音。

除「腺」這種少有的音讀字外,和制漢字多數僅有訓讀,且基本為會意字。制定中文讀音時有一部分是取半邊,取不怎麼像偏旁的部分讀音。

如「辻」讀「shí」,「畑」讀「tián」,「鱈」讀「xue3」這些讀音基本沒有爭議。

也有一部分有爭議的,

如「雫」,二簡字那套胡來的碰巧模樣一樣根本不在考慮範圍,至於是從「na3」還是作為「滴」的異體字讀「dī」,是有爭議的。另外日料常用的「丼」,中文讀音目前好像也沒定下來。

為什麼很多漢字都有兩種讀音?

青山先生 簡單來說,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1.正常情況下是語音演化的結果。包括同源詞意義分化產生新讀音,比如 好 的上聲和去聲兩音。還有同一讀音在演化過程中演變成不同的音,比如 給 血 等古入聲字。2.非常情況是漢字簡化造成多音。當初制定簡化字方案時,將原本不同的幾個字簡化為同乙個字,造成一字多音。比如...

為什麼 濱 這個漢字在日語中的讀音是 hama ?

Pteraoron 因為日語表示 海邊,海灘 的詞根本來就是。借用 濱 來表示只是最優方案。你當然也可以用 海邊 海灘 這種孰字訓或者造乙個日本會意字 氵邊 來表示,但意義何在呢? 多鄰國Duolingo 日語中幾乎不用 濱 這個字,與中文 濱 對應的日語漢字是 浜 沒錯,長得和漢語裡 洋涇浜 沙家...

為什麼會有這麼奇怪的漢字,這符合漢字造字規律嗎

布衣司馬 符合六書,此即會意。或與國為古今字,二或相違,即二國相違,二國相違,勢必干戈,亂也。正反 倒 字,造字一景。先有正字,再有反 倒 字會相對之意。如止為始 倒止為攵 終也,永為幹 反永為派,支也 欠為氣舒 反欠為旡,氣逆也。而正反合字,則會違迕之意。二國相迕,稱悖 二或 二人相迕,稱北 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