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信的佛教怎麼看待不淨觀?

時間 2021-06-01 13:18:41

1樓:03shy

真修行人的基本功而已。不離欲不能證得正定。不能證得禪定,沒辦法修觀,對無常苦空的義理沒辦法真實體會,只能淪為理論層面。

過不了這關怎麼說只是解信,達不到證信,不是實證而來的,當然對離欲之後的殊勝功德利益好處都只能猜測或者迷惑。你以為離欲了就等於沒快樂了,但其實這種快樂爽到你想象不到……

2樓:智慧型女神阿庫婭

實際上,不淨觀的靈感,正是悉達多觀察淨觀而得。悉達多觀察外道修淨觀,外道觀女人是純淨的,純潔的,如水的。而我在體驗中也這麼做過,我觀男人是Sunny的,健康的,純淨的,有營養的,所以我才能對男人有貪愛——這是一種想蘊的本能,是人人都有的。

只不過悉達多指出了皇帝的新衣,逆人性操作,開發出了不淨觀。實際上不淨觀是悉達多早期研究的產物,不知道為何後來還推薦給僧眾。

3樓:micha chen

問得有意思,也許不淨觀太可怕了吧?

不淨觀應該有兩種:一種是觀身不淨,一種是身壞滅之不淨。

所謂觀身不淨,從頭髮開始,一直觀到腳趾甲,分析其不淨,從而遮止對自身的貪愛。(所謂的觀不是看,而是觀察分析思辨)

比如接吻,發生於男女愛慾,可以給予詩意美妙的描寫,但也可以說成這樣:兩嘴唇貼一起,彼此品嚐如同鱷魚垂涎般的唾液,伴隨些許脫落的牙垢和泛起的胃酸,大家很愉快的將之持續。哈哈。

因為需求不同,同樣的事就會有不同的結果。欲求增盛的時候,接吻是極美好的,很甜很暈眩。對於欲斷身貪戀的人來說,他可以是很骯髒的。

沒有對和錯,只是取決於自己的需求。需求變了,也許今天覺得美好的事,明天也會厭棄甚至於憎惡。人心就是那般反覆,看自己的到底想要什麼了。

觀身不淨是佛講的四念處之一(所謂的念處,就是心所安住的對境)。他是佛法。也許我們覺得這樣的佛法太無聊,無法接受,簡直太可怕了。

這也正常,佛法本來也沒有要求我們一定去接受、去實踐。但我們試圖憑籍自己人生經驗,或者自己所學的一點哲思去辯駁,去破斥他,那麼怕也難。佛法的信仰不需要被尊重,所謂的尊重宗教信仰是當權者和無信仰者自以為有的居高臨下的優越感。

畏懼質疑挑戰不是佛教的做派。

那麼為什麼要通過不淨觀去遮止身貪愛呢?這裡可以說明一下:

我們在沒有做觀察的情形下,我們的下意識是以為我們的美妙身軀是不會壞的,會長久持續的(身軀不美妙的人也會這樣想)。當我們觀察以後,我們馬上知道,我們會變老,美妙軀體會變得醜陋不堪。這個是正常人最粗分的觀察也可以得知。

問題是對於身貪愛執強烈的人來說,會因老去而苦惱。那麼身貪心弱的人就會好些。有些電影明星就是因為這樣,在花樣年華自殺了,美曰是給世人留下乙個美好的形象,其實是內心對於老去的恐懼,是因為貪愛自身心態引發出極大的煩惱,令其無法承受,最後一死了之。

佛法就是這樣,以不堪忍受的犀利,揭穿人心的假面,接著告訴我們,要以一種合適的手段去解除這樣無謂的煩惱——比如不淨觀。試想,假如那些自殺的明星能接受這樣的教法,她們會自殺嗎?我想不會的了,她們一定會繼續活下去,坦然面對老去,做乙個優雅的老女人不是也很好麼?

至此,我們還會懼怕不淨觀給我們造成的心理負擔麼?我們看到了佛的悲心——對於我們的人心有最最徹底的認識,對於我們的苦難有最大的感同身受,而給予正理的救濟。

觀身壞滅之不淨則是一種更猛力的辦法,具體不說了,那個更可怕吧。

不淨觀所要達成的目的是斷除對自身的貪愛,這個貪是基於常住人世的執實心,他所破的物件是這樣的心態,而不是破我們身體本身。即不是要我們輕視你的身體,糟蹋我們的身體 。這裡是有截然不同的區別的,也是佛法細微處,容易被誤會的地方。

也不可不知!

4樓:任天涯

謝瑤的確是很奇怪的問題

不淨觀、枯骨觀是佛陀親傳,這是三乘佛教公認的,你說正信的佛教怎麼看待不淨觀?

當然,對於某些根性的人不太適合修不淨觀或枯骨觀,那佛陀還親傳了安般,足夠了。

5樓:公尺良

很奇怪的問題。不知道題主到底想問什麼?

如果只是就問題的字面本身來說,『正信的佛教怎麼看待不淨觀?』,那麼很簡單,不淨觀三個字本身已經說明了態度甚至方法。

佛教的修行法門除了入出息和不淨觀還有什麼法門?入出息的作用是什麼?不淨觀的作用是什麼?

普波居士 你現在遇到的是小乘法門。一般流傳於東南亞一帶,又稱南傳佛教。中國是大乘國度,基本修行道場都是大乘佛法,稱作漢傳佛教。修行法門很多禪,靜,律,天台,華嚴,唯識等等五宗八教。還有藏傳佛教,也是大乘究竟法門。小乘佛教一般不契漢人心機中中國人更喜歡參禪,一念直入如來地,當下明心見性。 正性離生 你...

佛教怎麼看待慈不掌兵

護法居士 復次菩薩摩訶薩離三障已。應當修習十種淨戒。雲何為十。所謂 身三淨戒 口四淨戒 意三淨戒。言身三者離殺盜淫。云何不殺。若見有情被損害時應以悲心往救其命。或以資財贖令得脫。設不免者以身代之。何況自殺。不偷盜者。菩薩摩訶薩 於他財物。乃至夢中不生盜想。況於寤吾告寤而起盜心。應於自財以清淨心。無所...

現代印度人是怎麼看待佛教的?

印度人方面,一種雙標的看待 現實生活中存在感不強,到了網路上體現民族主義,話語紛飛。而中國方面,傳入中國的佛教被中國化了。大部分人都是實用主義,即使是真正信佛的,也都在中國學佛,對於印度並沒有什麼感情。別處乙個關於佛教的問題,一位知友提到了,佛教在印度幾乎被排擠光了,更沒有類似於梵蒂岡的聖地,在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