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判斷一本書是否值得一讀?

時間 2021-05-07 04:55:40

1樓:King Monkey

最直接的方法,去讀。

初拿到一本書,可以選擇一段讀一下。值得你讀,你願意讀的書,在翻閱的過程,你自然會有自己的判斷。或激動、或感慨、或共鳴、或恍然大悟,或知曉新知識的興奮。

那麼這是一本值得一讀的書

翻著,就沒有讀的慾望,自然不值一讀。

不過,需要補充補充一點,同樣一本書,是否值得一讀,和讀者翻閱時的閱歷、職業、興趣等很多因素有關

現在不值得讀的書,不代表以後不值得讀;現在值得讀的書,以後未必值得再讀。

2樓:藍野

多讀,讀大量的各類書。

然後你會一會兒欣喜若狂,一會兒悵然若矢。

經常反思自己的閱讀史,從閱歷中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的閱讀趣味,編纂自己的經典文庫。

在這個過程中,積累起閱讀量,訓練閱讀技巧。

接著自然就有了判斷力。

困難在於,書海無涯,可能一輩子都處於迷失狀態。這個沒有捷徑,只能靠自己,去參悟,去感受自己,去認清自己和這個世界的關係。

比如,你會發現,每個人心中都想做英雄,有人耽於幻想,有人直面現實。但是每個人的心境、心勁不一樣,最後的效果也會千差萬別。

3樓:尋虎文學

讀書方能讀書。經驗越少,判斷力越差;體系越不完備,判斷力越差。

不能形成小體系,無法定位一本書的位置,就無法分辨這本書在自己知識體系中的價值。

各種知識型的書,需要先讀一本普及讀物,掌握全貌,就便於定位。科學類的自然不必說,哲學、社會學等書籍,也需要先讀一本哲學史和社會學概論。概論類的書,對進入一門學問是很必要的準備工作。

文學類的書,是需要審美經驗,因此基本的文學史要了解,基本的美學常識要知道,如此才能逐步搭建小體系。

文學類的書和所有書都不同,它的準備最多,否則你讀書破萬卷,也只是重複自己的老習慣,讀自己願意讀的,無法提公升審美經驗,審美視野依然狹小。

4樓:Melanie

當你發現,在讀的過程中,有種「這是本作者窺探了你的生活繼而寫出來的與你高度共鳴」的書的時候,這本書一定是本適合你讀,並且很好的書。當然這樣的書,值得讀。

5樓:dasyou6113347266

我記得在看《反脆弱》這本書時,那個作者就談到過要看什麼書才有價值的問題。大體上,如果你自己有喜好的,按照自己喜歡的來看,如果不確定,又想不費時,那麼你就現在那些出100年,現在還是暢銷榜的,最不濟,你就選這二三十年一直在銷售排行榜的書來看,準沒錯。想想也是,再有錢的商家,他也沒有辦法幾代人地去推一本書,那些一直在熱門架子的書,多少都是大家讀過而再推給後人去閱讀的好物。

6樓:笨猴杜平

把你所知道的書的名字全部列出來,首先還是分類,把這些書分成兩類:

一是要重複看的經典書,二是閱後即焚的書。第二種我們也叫泡妞倒數就是說沒有多大作用,主要是用來打發時間,讓自己無聊的一些書。這種事如何處理呢?要麼不讀,要麼在無聊的時間看一看。

我們把時間和精力都聚焦在重複的要看的經典書上。這些書最好每一年讀他個2到3遍,如果讀五年就會讀到15遍,你就會有不同的感覺。

真正值得讓我們用心去花功夫慢慢讀的經典的書,應該不超過30本。

7樓:頂咖網紅帶貨

對於這個問題吧,我是這樣覺得。

可能是我讀書太少了。對我來說,書只有兩種,工具型別的書和其他型別的書。

1、工具型別的書

這種書主要是為了提公升自己的能力,所以一般我讀工具書的方法是這樣:首先選定乙個主題,比如最近想讀【運營】類的工具書,然後我會去知乎上搜尋,有什麼推薦你的運營類的工具書,找到之後去豆瓣看評分和評價,都不錯的話就會開始讀。讀的過程也會很快,首先看目錄,如果目錄都不清不楚,邏輯混亂,這本書基本就可以棄了。

另外從目錄也大概知道這本書能不能給你想要的東西。我很少會跳著看,都會從頭到尾耐心的看完,不感興趣的地方就快快翻過,感興趣的地方會認真的記錄讀書筆記,摘抄知識點和句子。

然後整本書看完,自己對著讀書筆記再複習一遍,如果有時間還會整理一下整本書的框架邏輯。你會發現,其實很多書的框架邏輯都不太適合自己,自己重新整理一遍也當是重新複習的乙個方式。

如果有條件....跟別人分享是最好不過的,就像當老師一樣,重新講述的過程是對知識最好的重新理解和吸收的過程了。這樣讀工具書的方式,不一定是最快的,但是應該是效率不錯的。

2、其他型別的書

這種型別的書我就沒有什麼講究,只要是我覺得內容上有意思的我都會去讀。

我在流書上隨便截的圖,主要是想安利,哈哈哈,真的好用……

來流書,告訴你讀書的意義!

8樓:孫行者

書名根據書名,對書的內容做大致猜測,並給本書預歸類

封面&封底閱讀封面、封底營銷文案,初步了解書的內容

作者簡介一般書封面內頁會有乙個簡單的作者簡介,閱讀了解作者領域

序言序言一般有他序和自序兩種,無論哪一種,必然和作者和本書有關,如果是他序則更多地寫作者,簡單的介紹本書,也算是乙個概要,如果是自序,作者一般會講寫本書的目的、契機、本書結構等

目錄目錄是一本書的基本架構

參考文獻參考文獻是作者撰寫本書所參閱的書籍文獻,蘊含著作者水平、知識擴充套件等資訊

重點章節試讀經過以上閱讀,基本上已經掌握了本書寫什麼及其基本架構,找出重點章節試閱讀可以體驗作者文風是否與本人契合。

以上步驟過完,你還沒扔下這本書,就果斷買下來吧

9樓:一起去抓星星吧

多讀,多看書,等積累到一定的閱讀量,掃一眼作者、簡介和目錄就知道這本書適不適合自己讀。

只要和這本書產生靈魂共鳴,就一定值得!

10樓:王小鵬

判斷標準:

2、該書的內容,是否是在一定程度上面是正確的,或者說是具有拋磚引玉的功能的。

3、該書是否具備先進的思想,嚴密的邏輯,完美的論述。

4、是否滿足對大多數人都有教育意義。

11樓:賈文和

俗話說,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如何判斷一本書是否有用,就如同問這個女人或者男人是否適合我一樣。答案很簡單,只有去試了才知道。正如鞋子是否合腳,穿了才知道。

一本書對於你是否有價值,你必須去讀了才知道,從你一開始看書名就應該知道這本書是否是你需要的,對你是否有價值。從書名上就可以有乙個基本的判斷了,總之,開卷有益。

12樓:拿高腳杯喝白開水

經過時間檢驗的書,如果一本書三年五年十年五十年一直都被廣大群眾認為是好書,那它百分之99.9是一本好書。

至於讀什麼書,個人覺得只要不是提公升某種專業技能的書都可以讀

13樓:把書讀薄

當你明白,讀書就像流水時,你就知道該讀什麼書了。

每個人剛開始的時候,他知識結構是一片坑坑窪窪。

每乙個坑窪,都代表他的無知。

當他開始學習,就像前進的流水一樣,坑窪填滿乙個,又填滿乙個。

人生起點的坑窪,一般都淺,通過簡單學習就能解決。

這個時候,他因為工作、生活或者什麼別的原因,選擇了一條前行的路。

人生越往前走,深的、大的坑窪就越來越多。有的坑窪,必須通過讀書、思考來填充。

讀書有兩個好處,一是幫助你填充人生前進的坑窪,二是助你人生的流水更加壯大。

明白這個道理,就知道判斷書該不該讀了:

1.這本書,是否有助於幫助你,填滿眼前的坑窪,這是最直接的動因。

2.這本書,能否幫助你人生的流水變得更為壯大,這是長遠的動因。

所以,判斷書該不該讀的標準,不是絕對的。

每個人對一本書的需求度,都是不一樣的,因為,每個人在前行路上遇到的坑窪是不一樣的。

對乙個積極向上的人來說,雞湯書沒啥球用。

但是,對容易鬆懈、容易打退堂鼓的人來說,雞湯書是很好的流水動力。

14樓:堅冰果

1.看出版社,如《北京大學出版社》等;

2.看作者,如莫言等;

3.看內容;

4.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先大膽去看,再作總結。

15樓:青海裡皮蓬

讀書是一件私密而且極看眼緣的事情,因此我覺得,只要你覺得他有趣,你能夠讀下去,他就值得一讀。

功利性閱讀是十分愚蠢的事情,這種閱讀觀會讓你產生一種「我讀了一本好書」的錯覺,所以不如遵從本心,去讀自己真正需要,真正喜歡的書。

16樓:

堅決不同意@陳章魚的意見。

對於好讀書的人來書,的確是99%的書都不用讀。可對於好讀書的人,你壓根沒必要教他怎麼讀書,書讀的多了自帶篩選功能。

但問題是,現在不是可讀之書越來越少,而是讀書的人越來越少,養成讀書習慣的人越來越少。

所以,趕緊捧起書本,是多麼重要的事,哪怕是本《三字經》《百家姓》,哪怕是《小王子》,哪怕是張小嫻、張嘉佳、曾子航之類的。

記得我說的話,書,是不會害人的,除非你讀的太少。

去和判斷一本書是否值得一讀,永遠都只有乙個辦法:好好讀一遍。

17樓:555xxxx

說實話,請問你從小到大學了這麼多那麼多數學,語文,英語。更別說大學的高等數學,線性代數,力學等等知識。他們在生活中具體的應用才多大,甚至你學習的知識在工作中的應用有多大。

但不可否認,正是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你才有成為一名成功科研人員,一名成功的企業管理者的基礎與素養。

那麼,你為什麼要去判斷一本書是否有價值呢?

推薦典故,錢鍾書橫掃清華圖書館。

可能是個人心態的問題,始終懷著能多看就看的心態在看書。

18樓:小段家的曹先生

一言以蔽之,讀那些經過時間檢驗的書,至於那些還未來得及經過時間檢驗卻又值得讀的書,看作家就對了,(對於絕大部分人,這樣判斷簡單而準確)等你有了一定功力了,大可自行判斷,那時候就是在一種基於自己對文明體系文化認知的框架下,而批判地去讀了書,真到了那個時候,你會發現,還真是那些經過時間檢驗的值得讀。

以上是自己功力不夠的時候,在這個時候,不要讀那些雞湯厚黑成功學類的,同時盡量不要直接讀歷史,傳記類的,因為在你未樹立正確的價值體系前,容易從裡面得到些錯誤的東西,這時讀書應該以自然科學或以哲學形式體現的社會科學為主,同時可以讀藝術美學類的,這些從來書籍不涉及邏輯倫理價值觀。

19樓:tinfgjgjs

知識是無價的,你沒法去判斷一本書的價值。唯有書到用時方恨少時,你才能清醒的感知到它的價值,僅此而已。文字會影響人,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而緩慢的。

所以你這個問題本身是不恰當的,應該加上乙個限定條件,比如說適合自己的。

20樓:張莠

紀昀寫閱微草堂筆記的時候說世間所有的道理古人早就講完了所以他只記故事但不會去講道理

推背圖也說好把舊書多讀到義言一出見英明

21樓:

別聽那些高讚整的一套一套的,一本書值不值得讀看你自己的目的,拋開那些專業性和功利性,剩下的就只是個人喜好而已,一本書我喜歡那就值得,沒那麼多好算計的,讀書本來就是一件開心的事情是一種享受,如果你看名著覺得枯燥乏味那就別勉強自己,看網文也不是什麼羞恥的事情

讀一本書好?還是聽一本書的講解有用?

稚餘笙 一本書不是每乙個人都能百分之百的看完的,讀書中遇到比較難理解的時候,耗費的時間更久。而在聽講解的時候,能更好的熟悉書中的內容,對較難理解的詞語也能更好的理解。相比較而言兩種方法都有各自的好處,更重要的還是看個人的選擇。 水心子 讀完一本書需要很長的時間,有的人需要幾天或者幾個月甚至一年,並不...

如何有趣的讀一本書

踏莎行 邊讀邊和自己聊天吐槽,發揮中二體質,厲害點的,讀文言文都能邊讀邊笑,這樣做絕對有趣,還很好記書中內容。當然,在圖書館等公共場合就 探路者 推薦看看 如何閱讀一本書 該書按照閱讀深度和廣度將閱讀分為了四個不同的層次 基礎閱讀 檢視閱讀 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面對一本新書,建議你先花上一兩個小時,...

一本書讀一百遍還是讀一百本書?

莉莉婭 我的感覺如下 假設一本書所有的內容是5,讀一遍是1,讀第二遍是1.1,第三遍是1.3,第正無窮遍是5 對於一般的書,讀一百本是這樣1 1 1 1 1 1 1 1 1 100 而一本書讀一百遍最多不過5 所以你看,還是應該讀一百本書。就算對最鍾愛的紅樓夢,我都覺得讀一百遍的收穫不如拿去讀一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