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小時候《娘道》這種劇大行其道,現在還拍就是群嘲?

時間 2021-05-07 03:41:47

1樓:

因為以前沒有知乎啊。以前這些劇也被群嘲,沒有知乎,也就沒地方宣洩。

其實很多人都吐槽啊,只是沒地方給你發現「原來也有這麼多人討厭這類劇」。

這裡的知乎不僅僅是指知乎,包括微博貼吧一類平台也行。總之乙個公眾平台就算。

現在《最美逆行者》這樣的劇也是大行其道啊。

而且,什麼叫做「小時候《娘道》」?

這部劇是2023年上映的,難道你2023年時是「小時候」?

2樓:許廣新

因為曾經中國很多婦女理念就是親愛的丈夫

我願意為你奉獻一切

所以他們看這個電視劇集

是有一定共鳴的

而現在的女性很多人理念是

親愛的老公,我是你爹

3樓:夢醒時分

因為受眾不一樣啊,過去看的都是上了年紀的大媽,她們的婚姻和家庭觀念是這麼樣的?離個婚都覺得丟人那種。

現在看劇的都是什麼受眾?不就是新時代的女性麼,她們的婚姻和家庭觀念是怎麼樣的?中國離婚率為何越來越高?

受眾不一樣,對同一事物的感受自然不一樣,所以這沒什麼好奇怪的。

4樓:

其實娘道這種劇目標人群就是父母輩,反正我這種年紀的人估計看到題目就對這個劇毫無興趣了。

父母輩估計看這個劇能夠接受,不會群嘲吧。想想他們都是看渴望、瓊瑤劇過來的,習慣了這種型別的劇情了。我媽媽總是教育我要學會忍讓,吃虧是福之類的,她看劇裡壞人會恨得咬牙切齒,看好人也會怒其不爭,但她應該也能理解那些人的無奈吧,所以她看這個估計不會有太多不滿。

我們現在提倡的是個性化,勇於保護自己的利益。所以面向年輕人的劇就會更YY爽劇一點,估計老年人又會不習慣了吧…

5樓:日常修仙就差渡劫

小時候那些苦情劇也就上了年紀的長輩愛看吧,年輕一點的不都是吐槽的嗎。我媽看苦情劇我都覺得我媽不正常,雖然我媽也覺得那個劇挺不正常的(所以母上大人為啥你還要看啊)

6樓:暮去朝來

啞巴新娘都知道吧,當初我媽看的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我問我媽,「她(女主)為什麼不走,這個大少爺好煩。」然後挨了我媽一爆栗,讓我別打擾她專心看劇。

為什麼《娘道》遭到了群嘲,是因為我們長大了,說話不會挨大人打了,敢說話了。

7樓:一人一口酥

這就是先有行業內的利益黑,然後網友跟風黑,只能說網友挺好煽動的。

你要說娘道是腐朽落後,那甄嬛傳這種既宣揚美化封建統治階級,物化女性、美化一夫多妻、三宮六院的的後宮具一年出一部,怎麼就沒人說?

其他的電視劇集不說了,你隨便說兩部,都能套出點不正確的價值觀出來。

提醒廣大熱心網友,別被人利用了。批判不正確的價值觀的事要不要做?當然要,但是不是被人當槍使,任他們指哪打哪。

8樓:

原來瑛娘是女主???我特麼看了個假娘道???我不是從頭看的,從中間插進去看的,我一直以為那兩個當了兵的女兒是女主,順便還把瑛娘當成了頑固的反派(以為是傳統的惡婆婆角色),我的視角就是,最後有個女兒找了個喜歡的男的結了婚有了孩子還是跟女方姓,最後就非常正統的he了。

我全程按女兒是女主看的,還覺得這個劇挺好的,沒毛病。這麼多人噴的時候我還奇怪來著,弄半天她媽才是女主啊。

這。。。不知道該說啥了。

9樓:

因為這電視劇集的主要受眾不是我們。這些劇的受眾大多是無聊的退休後老人和瀕臨退休的準老人或者根本沒上過班的農村小老太太。這幫子人沒上過什麼學,思想也很老套,就愛看這個,所以娘道誕生了。

就像把上述受眾的性別換成男,所以抗日神劇產生了,手撕鬼子也不足為奇。

所以啊,和這娘道較什麼真,受眾也不是我們,我能保證的就是等我變成小老太太的時候不會喜歡這樣的電視劇集。

10樓:沈硯之

……不知道題主的年齡,但是,我記得我小時候映像最深的苦情戲也就是余華的活著了……

娘道真比不上活著……

是思想深度問題,不是劇情問題……

11樓:辭鏡

我一直覺得主角有毛病啊!

聖母心完全變成了貶義詞,反正就是為了別人燃燒自己,至於自己過得怎麼樣完全不重要,違揹人類天性。

最重要的是為了不值得的人去奉獻自己啊!

12樓:牛兒和螺螺

這個編劇拍的歌頌抗疫英雄德《最美逆行者》,也是男性搶著上一線,女性推三阻四找理由,主題就是惡婆婆、小媳婦、生兒子。拍娘道也就算了,好歹娛樂為主。但是把抗疫英雄拍成這樣實在是可惡。

13樓:持久力超強

感覺還是多麼媳婦熬成婆

以前的苦情劇討好的是媳婦兒,媳婦兒看著裡面的女人辛辛苦苦,感同身受,(以前的苦情劇女主並不會一天到晚叫兒子)。現在討好的主要是中老年婦女,很多人都當了婆婆了,愛看這些媳婦兒為家庭付出很多的劇,尤其很多地方還是存在重男輕女。

導演自己的想法不知道是啥,但是他很精明就是了,精準的找到目標受眾,所以他的劇網播不行,但是收視一直很高。而且苦情劇就算還是以前的那種,收視率依然不會很高,畢竟現在的年輕媳婦兒也不愛看苦情

14樓:Cile Phantom

其實我也不是很懂為什麼中國產劇喜歡拍那種沒啥正面意義唯一的效果就是讓你氣得肝兒疼的東西。小時候確實跟著長輩看過一些苦情劇,經常就是婆婆後媽親戚啥的對主角(一般是女的)很刻薄很壞,主角逆來順受忍辱負重,最後主角的忍讓感動了壞人,主角也通過「努力」迎來了生活事業的轉機,然後被壞人刮目相看,之後壞人人和主角一起享受主角的勞動果實。

似乎這些劇的目的,就是要向群眾傳達乙個毒雞湯精神:「吃虧是福」「你要感謝曾經傷害過你的人」。

可是我一直覺得,「吃虧是福」這種話,就是那些喜歡佔人便宜的人講出來忽悠老實人的。放現在就叫「996是福報」。

我經歷過的痛苦,現在回想起來,確實讓我成長了,但是問我重來一遍我還想不想再經歷一次,那我打死都不願意。

苦難確實可以開拓人的潛能,但是這些潛能有必要嗎?就比如,現在你能生活在現代化的社會中,享受著高科技和經濟繁榮帶來的衛生,安全,和便利,你本身就可以這樣普普通通地度過一輩子,現在讓你去像貝爺一樣荒野求生一趟,或者送你去中東打仗的地方溜一圈,你可能是能從這一番苦難中學會在野外生存,學會用ak47,身體變得更能承受細菌病毒和蟲咬,但是這些從苦難中獲得的東西有必要嗎?

我的理解是,過去普遍大家過的都很苦,所以這樣的電視劇集能給人一種安慰,你現在吃的苦是有價值的,是對你有好處的。現在大家生活改善了不少,已經開始追求溫飽以上的東西——尊嚴和夢想,過的有尊嚴已經是一種必需品了,再看這種主角被人侮辱壓迫還那麼沒有尊嚴地逆來順受時,就看不下去了唄。

現在人們都喜歡看快意恩仇的劇情。尤其是現在資本家對韭菜們的話術和套路已經太多了,大家看著這種苦情劇,彷彿又看到了「996是福報」的名場面,當然不願意看。

15樓:骨竹

以前的苦情劇也是女主真善美一直受苦,這個只涉及女權問題,女性覺醒。

但是這種劇的錯不只在此,它是宣傳封建思想,這種涉及封建領域但是不反封建的劇在過去怕是比現在還受打擊,會被上面當典型禁掉的

16樓:居爾

以前這種苦情劇印象裡都有一股濃濃的灣灣風,劇情沒有太多代入感,只有眼淚是相通的。比如劉雪華的「春天後母心」,原版就是台灣的,據說還有真實背景,主題倒可以和娘道比一比。

完了,我覺得春天後母心劇情三觀正的多,劉雪華演的這個角色,好歹真心善良,撫養不同血緣的孩子,大家是真的當苦情劇看的。

至於現在這種夾了私貨還不賣乖的,也不能怪群眾眼睛毒了。

17樓:雨桐

《幸福還會來敲門》這種劇都能大行其道,你這算什麼?

如何評價吳謹言、聶遠主演的新劇 《幸福還會來敲門》?

《幸福還會來敲門》原本劇名叫《幸福一定來敲門》,大致劇情:

未婚妻婚前出軌非洲黑人,生下小黑人後就死了,戴了綠帽的鳳凰男主動擔負起了撫養小黑人的責任,一開始還要被小黑人種族歧視和看不起,經過努力終於得到了小黑人的認可。

哦,對了,現在把黑人改成白人了,因為製片方覺得黑人不如白人高階。還有,男主角叫「黃自立」,女方叫「鍾意」,女方的爹叫「鐘正道」。

最後,微博全是叫好的,認為中國男人能給洋大人當龜公養孩子可太光榮了。

18樓:兔子

不太知道您小的時候是什麼時代,但是您很可能眼界窄了點兒,沒有嘲諷或歧視的意思。我今年45,我們家老人快80了。我家裡人和同學從來都沒想過在49年之後會有人拍還會有擁簇者,我們確實覺得可能教育在某個時期或某些地區出現了極大偏差。

然後我們認為拍片兒的導演就是算好了這個會有爭議會有收視率。

19樓:聖者所羅門

小時候沒有這種劇,小時候有的是《孽債》《媽媽的紅圍巾》《金色年華》《血色浪漫》《渴望》《紅蜘蛛》《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20樓:小牧真船

因為你沒發現嗎?90後00後愛國主義思潮復興,自然看不上「只要是兒子漢奸我也維護,如果是女兒就算是革命義士我也看不上」的思想了

這才71年啊,有些人就忘記革命先烈的付出了,我看真是袁隆平把他們喂太飽。

21樓:素七

沒毛病,二十年前的思想價值觀和現在的大有不同。

二十年前女性什麼狀況,現在女性思想又在什麼水平。

不光是娘道,現在要是照著當年台灣Quattroporte類偶像劇再來一部,一樣會被罵。

觀眾都成長了,可以編劇和導演沒有……

可能他們不需要,反正這樣也能掙錢

22樓:

不知道題主年齡多少歲了。假設是和我一樣的95後,那麼在我們「小時候」,公元2023年時:

中國的城市化率是36%,也就是說,還有64%的人是農業人口,其中除了少數機械化農業地區之外,絕大多數(也就是超過一半的中中國人)都生活在小農經濟和與之共生的家族秩序當中。

中國的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是11.2%,也就是說,即使是2023年前後出生的人,在當時是不折不扣的年輕人,都只有九分之一有機會上大學(其中還有一大半是知乎上沒有人權的大專)。更不要說50-60年代出生的人在當時還是社會中堅力量。

在小農經濟秩序中成長起來,並且不曾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基本不會對《娘道》一類的作品宣揚的價值觀有任何懷疑。而在20年前(以及之前任何時代)的中國,這樣的人是社會的絕對主體。即使是現在,《娘道》也只是在網路上的年輕人群體中被口誅筆伐,線下看不到的地方還有不少人看得不亦樂乎。

而在當時,厭惡《娘道》價值觀的這一代人還沒有成長起來。

很幸運或者很不幸,我們是第一代普遍不接受《娘道》承載的封建價值觀的中中國人。

23樓:

小時候什麼劇沒有?

台灣家庭倫理劇有,日漫美劇港劇也有,所謂大行其道,不過是各取所需。就像有人看啞巴新娘,並不妨礙我看壹號皇庭。有人迷娘道式女主,不妨礙我喜歡當年的宣萱。

而現在本來就談不上百花齊放,那麼既然要收斂,各方都得收斂些吧?《娘道》還依舊這麼露骨,不是找罵是什麼。

2020了,給郭導洗地說娘道是批判劇的,自己去看看最美逆行者:)

為什麼我們總是會懷念小時候?

首先反駁一下那些說我們想回到小時候是因為小時候無憂無慮,多爽多美好的。請回想一下,你在小時候會認識到你的生活是無憂無慮的,每天很開心很快樂嗎?不會吧。很多小朋友盼望著長大,小朋友要上學,要做完作業才能出去玩,有時候做錯了事情會被爸媽責備。這種看起來很小的事,在小朋友眼裡足夠引起他們的不快樂。可見小時...

為什麼於正這種人還能大行其道?

考試永遠不掛科 因為他確實能出爆款啊,常常以小博大,用幾千萬的成本賺幾個億。聽說當初於正拍大清後宮的時候沒錢,乙個朋友處於友情給他投了五千萬,結果這部戲讓他賺了三倍。而且他最可怕的就是永遠都在學習,當業內某些人酸溜溜 李大爺 也許讓你失望的是,圈內人並不討厭於正,而且很多職業的編劇,甚至你認為寫出過...

為什麼我們小時候會喜歡看天線寶寶?

墨影 因為他們就是孩子的樣子。他們就是四個特化的小孩子。沒事抱抱,說話重複,得到個新帽子到處炫耀,有啥好玩的大家一起玩。這些行為其實都是小孩子常有的行為,小孩喜歡和小孩一起玩,他們喜歡重複乙個動作或事情,而天線寶寶就是這方面的行家。 桃花源記 記憶中是一年級的時候看的天線寶寶,那時電視上的動畫片都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