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樊登讀書,一本書半小時至一小時就聽完了,每天能聽一本書,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時間 2021-05-06 20:44:29

1樓:甘智仁

好事壞事。

你就看看你如果不聽這個你自己能不能讀完這本書。或者說你能不能每天安靜的讀乙個小時的書。

如果不行,那這個聽書挺好的。

2樓:EVENFAN

我一般都是把在樊登讀書聽書作為篩選書籍的方式的,花少量的時間了解一本書的內容,篩選出真正感興趣的書籍再去精讀,這樣省了很多看完全書才發現有很多無關知識的時間。

3樓:諾諾思考

《諾諾的100本讀書筆記系列 —聯盟

去年偶然機會,讀了一本樊登推薦的《聯盟》,其實這類的書籍通篇陳述的觀點不超過三個。

1、重塑雇主、員工的關係,通過形成聯盟共同體建立長期合作關係。

2、聯盟是團隊模式,不是家人模式,通過輪轉期、轉變期、基礎期的三個階段,明確員工的工作目標。

3、只有獲得員工忠誠,員工才會思考長期目標,而長期的目標才會在未來市場中形成競爭力。

我覺得這三個觀點在我工作中,可以執導和上下級的溝通技巧,就足夠了。

回到題主的問題,觀點的吸收並不在於半小時、半天、半個月或者半年,你覺得有道理並且在生活中知行合一使用,才是書籍的意義。

4樓:ayoungcynic

建議把某本書讀完以後再去聽此書。

讀書本身是乙個非常私人化的行為,每個人所處的層次、所站的角度、思維方式等各不相同,不可能會把同一本書讀成同乙個結果,而讀書本身也是需要深入思考的,如果先大致聽了一遍書,只是很淺顯的知道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卻完全沒有達到要理解從而獲益的高度,所以建議先把原著讀一遍,然後帶著自己的三觀和理解再去聽書,也就能夠知道自己的理解和書中真正想要呈現給大家的意義的差距,這才是能讓自己進步的方法。

5樓:橙子會變甜

好事,因為,哪怕每天只是聽一本書,都是有意義的

聽到一些內容,不管聽到多少,總歸是「好過沒有」的

因為書籍是知識的結晶,書籍所提供的內容,你獲取的越多,那就越好

當然了,也得有個前提:這本書是好的

在這個基礎上,哪怕你只是記住了很小一部分,這也對你是有幫助的

至於更深入的「親自讀書」,那是「聽書」之後的階段

直接讀書,需要一定的興趣、動力

但聽書可以培養興趣、培養動力,先養成「聽」的習慣,將來就有希望再養成「讀」的習慣

沒讀書興趣的人,一般是不會去讀的,你讓他坐下,他也坐不住。

至於更深入之後的更深入——重複讀一本書,卻能有多種收穫…

這種就是讀書的更高階段了,它需要你掌握「自己的體系」,你讀書是為了分析書中的內容,納入自己的體系。

但這個階段不是一日之功,暫時就不要去考慮了。

總之,聽書是好事,倘若一天能聽一本書,那自然是一件好事。

親自讀,也許確實能提高讀書的效果,卻未必能堅持下來,也未必能「每天一本」…

由此說來,聽書,確實是一件好事。

6樓:小橙子

我覺得這種方式只能讓我們能大概的了解,就像大綱一樣了解書的大概,想要知道的更多還是需要讀原著的,個人覺得這種方式可以段時間內讓你了解書的內容,看自己是否感興趣,是否需要去細讀,作為篩選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7樓:小太爺

我個人認為只要能夠學到知識都是好的。樊登讀書講給我們的都是人家認真讀書後總結的一本書的精彩片段,能夠吸引我們的 。 就真的像某位網友說的:

樊登讀書所講的就像是電影的預告片一樣精彩但是一本書的知識絕不是乙個小時就能學懂的吧。我們看完電影預告片,是不是還想要看正片。那就是這樣,我們讀書也不能只讀書中最中心,最精彩的部分。

樊登讀書我認定不了他是好事還是壞事,但是要學知識,靠樊登讀書講的肯定是不行的。

如何翻譯一本書?

首先該問題存在理解歧義 怎樣發現渠道成為一本書的譯者?已經有機會翻譯一本書,怎樣翻下去?先來回答第乙個問題 如果翻譯經驗不足,從出版社那裡獲得翻譯書籍機會是很困難的。可以循序漸進,低門檻翻譯一本書,有了資歷再去找大型出版商商談。我推薦Fiberead 書籍譯者專案,我目前在翻譯該專案下Murder ...

新人如何出版一本書

萬知教育 個人出版書籍流程 第一 溝通簽約,即你聯絡到出版社或者出版公司說明你要出版的情況 包含書名 時間 費用 作者的個人簡介等 雙方達成後簽約。第二 作品策劃,指書前期的方向規劃 市場調查分析 後期宣傳推廣,以確保書籍出版後的銷量。第三 擬定大綱。第四 細化目錄,指把一本書的目錄全部定下來,接下...

如何正確解讀一本書?

文火 閱讀技巧不外乎艾德勒的 如何閱讀一本書 而想要達到題主所說的從書中讀出一些獨到的東西就只有多讀,利用 閱讀 中的技巧。多讀,到底多少算是多呢?我的答案是每週至少一本書。齋藤本的 超級閱讀術 中的答案是將讀書融入生活,成為習慣。最低的標準就是每週一本書。 假蘇 語言和文字真的是不可執取的東西。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