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高效地讀完一本書?

時間 2021-05-06 09:42:13

1樓:箏小錢

作為職業讀書人,分享乙個高效閱讀的方法——檢視閱讀。

檢視閱讀就是讓我們在有限的時間裡充分了解一本書的方法。作者指出我們上學時所學的閱讀方法,只是基礎閱讀。檢視閱讀才算是真正進入了閱讀的層次,這種閱讀法分為:

系統的略讀和粗淺的閱讀兩個層次。日本著名的作家、書評家圃錦茵斯就說過:一本書如果沒有從頭到尾逐字逐句去讀,就感覺沒有安全感,覺得自己會錯過什麼重點。

它是病,得治。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經歷?花費了不少時間將一本書讀完之後才發現,這本書對自己的幫助似乎並不大。

是因為書寫得不好嗎?其實大多時候都並非如此,只是這本書對於你來說用處不大而已,可對於別人來說或許用處就會很大。

所以說,只是你沒有選對書而已。而檢視閱讀的第乙個層次--系統的略讀,就能幫我們快速選出自己想讀的書。

在我們並不確定自己要不要讀那本書 ,也不知道那本書是否值得我們花時間去細讀時,或許僅僅只是覺得書中的內容起碼對自己是有用的。其次,假設你想仔細閱讀一本書,但時間卻很有限。

那麼,我們可以先快速略讀一遍這本書。目的是讓我們判斷這本書值不值得自己花時間仔細閱讀。即使是「略讀」,我們也能了解很多關於這本書的內容。

當略讀一遍過後,如果你發現這本書並不值得自己花時間去仔細閱讀,但至少你已經知道關於這本書作者的主要觀點是什麼,以及它是本怎樣的書了。因此,你花在略讀上的時間絕對沒有浪費。況且,這一步我們根本不需要花太多時間。

似乎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對於一本難讀的書抱有高度的期望,以為它能給我們帶來很多啟發。結果,發現閱讀的過程中困難重重,最終還是沒能堅持把它讀完。

所以,我們就會下意識地覺得:當初選擇讀這本書就是個錯誤。可事實上卻是:

我們從一開始就對閱讀一本高難度的書,抱有過高期望。

接下來我們說說--粗淺的閱讀,它是檢視閱讀的第二個層次,能夠幫助我們攻克那些難讀的書。

在進行粗淺的閱讀時,作者不建議我們碰到不懂的內容就去查資料,非要去個弄明白。作者覺得這樣只會妨礙我們閱讀,因為會浪費我們大量的時間,消磨我們的閱讀興趣,導致我們很難把一本難讀的書堅持讀完。

對於一本難讀的書,檢視閱讀法建議我們可以採取先快速系統略讀一遍全書,然後再進行粗淺閱讀的方法。不要被書中讀不懂的地方困住,而是應該跳過那些難讀的部分,一直讀下去,直到把一本書全部讀完。哪怕最終收穫的不是書中全部,也比困在那裡一無所獲要強。

那我們該如何進行檢視閱讀呢?檢視閱讀的具體步驟是怎樣的呢?

(1)先認真看下封面,如果有序言就接著看序言。當我們拿到一本書之後,首先要認真看下這本書的封面,包括書名和封面上的一些小字,都要略讀一遍。因為通常圖書主編會把這本書的亮點擺在這裡,同時還會把這本書適合什麼人讀,能解決什麼問題寫在這裡。

(2)如果有序言,在看完封面之後,我們還要接著看下序言。因為序言裡有作者寫這本書的初衷,作者會在序言部分羅列出的書中重點以及最想說的話。找到這些重點,我們就可以去目錄裡找對應的章節閱讀了。

(3) 認真看看目錄。目錄相當於是一本書的骨架,通過看目錄,我們除了能找到這本書的結構之外,還能快速找到自己想要閱讀章節的頁碼。

可很多讀者是沒有看目錄這個習慣的,他們往往會跳過目錄頁直接開始看正文部分。

(4)如果書中附有索引,我們也要閱讀一下。索引可以幫助我們快速了解這本書寫了哪些方面的內容,以及這本書屬於哪個種類?同時索引中還會例舉出一些重要詞彙,我們可以看下書中引用到這些重要詞彙的部分寫了些什麼內容。

這些部分的內容很有可能就是這本書的關鍵點,或者是作者重新整理我們讀者認知的部分。

(5)如果是本包著書衣的新書,書衣部分的內容我們也要看一下。一般都是作者親自撰寫的,作者一般會將書中重要內容概括成簡短的話寫在這裡。

完成以上五個步驟,你就能掌握一本書足夠的資訊了。這時對於這本書,是要花時間仔細閱讀一遍,還是覺得不值得自己浪費太多時間去讀,你現在就能做出判斷了。

關於系統的略讀,我們可以先從目錄中挑幾個自己覺得重要的章節讀一下。

然後,把書開啟隨意讀個一兩段,碰到自己覺得寫得好的地方,就連續讀個幾頁,但不要太多。

就用這樣的方法把整本書快速翻閱一遍,一邊翻閱一邊尋找主要論點和主題。這樣你就能大概知道作者在這本書中闡述的主題以及他的觀點了。

到這裡,你就系統性地略讀過一本書了。雖然花的時間不多,但你對這本書的內容已經大概了解了。對於這本書是否值得你花時間去細讀,你也比之前更清楚了。

接下來我們該如何進行粗淺的閱讀呢?那就是閱讀時碰到讀不懂的地方,我們不用停下來馬上去弄懂它,只需要注意我們能讀懂的部分就好,略過那些讀不懂的部分,很快我們就會讀到能讀懂的部分了。當我們在讀到後面的時候,對於前面那些不了解的地方也會多一些了解。

我們只要堅持這樣一直這樣讀下去,直到讀完全書,不要被一些讀不懂的地方絆住。如果我們被那些讀不懂的地方困在那裡了,那我們就被打敗了。因為絕大多數時候,我們越想弄懂那些讀不懂的部分,就越難繼續往後面讀下去。

對於一本難度很高的書哪怕只是理解了一部分,也好過被困在那裡無法讀下去。如果我們被書中難懂的部分困住了,一直試圖去弄懂它,那樣浪費時間不說,最後就可能完全失去閱讀這本書的興趣了,或許後來的日子就再也不會拿起來讀了。

總之,想高效閱讀一本書,我們首先要改掉從頭到尾逐字閱讀的習慣。要學會掌控這本書,自己決定閱讀進度。先快速略讀一遍這本書,然後再選擇性地對於重要章節進行細讀,不重要的章節速讀就好。

如果你也在為不知道如何高效閱讀一本書而苦惱,就去看看《如何閱讀一本書》吧。願你能掌握高效閱讀的方法和技巧,從此愛上閱讀、享受閱讀,不斷提公升自己、精進自己。此生與書為伴,不負韶華。

2樓:鄭好

你可以試試唯讀自己感興趣的點,可能收效會更大。其它部分嘛,要麼你早已熟悉,要麼離你太你,在你的認知圈外。如果你在成長,那麼感興趣的內容會逐漸擴充套件。

有沒有這樣的書,你只能懂其中乙個點或者一部分。可你卻把全書啃下來了,還做了筆記、畫了思維導圖!

結果呢,書中有兩個觸動你的故事也記不清了,內容更是早在大腦裡清空掉了。

原因是:因為我們過於在意形式上的完整了。

你可以試試這樣做:尋找觸動點。這個點可以是乙個理論、乙個案例,甚至是一句話,只要它真正觸動你,並能讓你發生真實的改變。

你可能會想,那麼好的書,成體系閱讀不更好?若我們就取觸動自己的點,裡面的精華不是浪費了嗎?

認知也是一種能力,那處於認知圈邊緣的知識與我們的實際需求貼合得最緊密,也更容易讓我們產生觸動。

也就是說,一本書裡能讓你產生觸動的點是你的認知圈邊緣的知識,和我們比較匹配,更容易讓我們發生真實的改變。另外那些特別有道理,但無法觸動我們的內容,是離我們認知圈太遠,無法和我們自身認知和需求相關聯,學了也記不住。

所以,觸動是最好的篩選器,可以幫我們識別與自身認知和需求結合最緊密的內容。抓住這些內容,你就可以讓自己快速提公升。

3樓:Joy考研英語二

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抽樣閱讀,不需要全書閱讀,只抽取書中最核心的章節來閱讀,自然可以做到快速。

新手讀書慢是因為分不清權重,什麼都當做重點來抓。

4樓:雲悠水澈

讀書不應該追求速度,讀書的目的不是閱讀量,知識面不是閱讀量,而是自己至少初步理解的方面。雖然會有些許技巧,但注重技巧而忽視閱讀的本質目的,得不償失。

當然質量不是絕對的,比較好的方法是,對於注重的閱讀,有乙個合乎自己目的的質量標準,達到這個標準後,再考慮速度。這個質量標準合乎自己的目標,最好有較高的志向,較高的自我要求,如此才能真正的高效益,帶動自己的進步。比如理論類書籍:

能清晰地複述主要概念、論題;梳理出作者的論據、主要論證;初步了解此主題的背景,以及提出的意義;相關的論點的比較.....

在乙個階段,集中閱讀乙個方面的書籍,記憶、理解的規律如此,對乙個方面越是熟悉,就能越快速、高效地閱讀。

整潔、清晰、有序的筆記。筆記好像耽誤速度,但肯定是更有效益。沒人過目不忘,知識從來都是多次的重溫、思考、運用才能理解、深入。

而筆記不止於備忘,可以協助自己梳理知識、思想,利於快速地重溫,指引自己的深入。

為什麼樹形筆記有助於高效的學習、積累、進步?

5樓:一束光

一、先快速地閱讀完這本書,只要知道大概的內容就行,先有個印象。(即使這樣做 ,你還是能記住許多內容的,因為大腦是個異常勤奮的機器,你不用來思考,它就用來胡思亂想了。所以,先快點閱讀完一遍,有利無弊。

)二、再重讀一下這本書,畫下你認為的重要內容,因為第一遍時,有了印象,這遍讀書,速度和質量都會高很多。

親測有效,不妨一試哦~~

6樓:俐哥在雲遊

會讀書的人,懂得把書讀薄,抓到重點,不沉迷細枝。下面直接切入主題:

二、準備好心無旁騖專注的去讀了

三、讀書最前面部分:寫書背景作者前言等,找出本書主要解決乙個什麼問題,使命是什麼?

五、讀完用一句話概括本書使命是如何解決的,再自己畫出腦圖,隨後可以根據導圖去講述一遍書。

簡單來說就是這樣,不說太複雜,方便大家理解。

7樓:張天瑞

目前自己大概看了30多本書吧,剛開始就是不記筆記,時間長了,大多數內容都忘了,只能說個大概,所以改變了自己的方法。

1~必須記筆記,電子化和手寫都OK,最好是電子化,筆記要有框架,有自己的思考

2~不可略讀,遇到模稜兩可的一點要細看

3~置身乙個好的環境

4~有條件的可以看兩遍。

8樓:張山水

一、如何高效閱讀

二、閱讀高階&習慣養成

成功人士不僅知道如何高效閱讀,他們還把讀書分為三個階段。

先閱讀100本以上自己業務領域的書,使自己成為該行業的專家。

再用1年時間閱讀365本自我啟迪書籍,培養成功者思維。

最後閱讀大量人文古典書籍,培養哲學思維使自己成為領軍人物。

讀書的三個階段對剛剛接觸閱讀人來說還有些寫難度,我個人建議前期不妨先培養閱讀習慣和基礎,嘗試完成100天讀33本書的讀書目標:先購買對自己產生吸引力的33本書,再制定閱讀行動計畫。規定自己早晚閱讀各一小時,並利用零碎時間閱讀例如下班坐車時間。

要求自己每週必須閱讀完兩本書。

三、如何克服倦怠

成長是乙個漫長的過程,正所謂十年種樹,百年育人。那麼如何克服學習途中產生的倦怠感,成功者們總結了一下經驗:

先找初衷,問問自己當初為什麼開始做這件事,要達成什麼目的。再去見那些能夠幫助你的人,這類人經歷類過似事情,會告訴你他們的處理經驗。

去幫助別人,幫助他人的同時自己會獲得許多新的體會和認知。學會正向激勵自己,給自己設定任務完成獎勵。

四、總結

通過閱讀學習實際上是在訓練我們做事的底層能力,什麼是底層能力?簡單說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邏輯思維能力、模仿與學習能力、自我反思能力等。擁有底層能力能幫助你更快抓住事物本質。

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如何高效地讀透一本書?

Demon DX 有句話說,讀書就是一場高質量對話。基於這個觀點,讀書應該是乙個動態辯證,吸收篩選高質量資訊的過程,簡言之就是讀書這個過程是 活的 是需要推敲思考對方講的話對不對的乙個加工過程。把書本看成是作者坐在你的對面,一字一句的講述他的思想,他的人生閱歷,他的種種想告訴你的一切。讀透,就是反覆...

怎樣高效地閱讀一本書

豬葛蘿拉 我理解的高效 盡可能短的時間達成目標.那麼拆解它.1.明確目標.帶著問題去讀書 2.輸入 Mark喜歡的句子和段落,隨時記錄想法3.輸出 歸納心得,摘抄句子.畫個腦圖都搞定. 黃海強 拿到一本書,先把目錄全部看完,了解整本書的脈絡,把人家的推薦看看,看看人家怎麼推薦這本書,再把作者前言讀讀...

如何高效的閱讀一本書

大夢想家公尺粒er 讀一本書,要想有最大收穫,最關鍵的是帶著問題有目的的去讀,甚至是以用促讀,這是第一原則。第一讀書首先要讀書的目錄 前言和後記,特別是書的目錄,以把握全書的思路 結構和邏輯框架,以及寫作背景和重點內容。第二搞清楚楚這本的主旨或主要內容是什麼,要用一句明確的話歸納概括出來,這點非常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