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對《曹劌論戰》的疑問?

時間 2021-05-31 19:23:30

1樓:軒轅裔

我這裡只分析最後乙個問題。

曹劌「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理論是否破壞了當時的規則,這種做法是否真的影響了長勺之戰的勝負

答案是存在的。

首先的,必須明確一點,我們不能因為曹劌一句「夫大國,難測也」而斷定魯國是小國、弱國,就說破壞了規則之類的,魯國也是強國、大國,為什麼曹劌卻主張反其道而行之?

魯國在長勺之戰前被打敗過,此時如果出擊,勝利了倒還好,但萬一失敗了呢?

這是一點,其次,勇氣這場戰爭發揮著不小的作用。

首先,「公將鼓之」說明魯莊公還算是一名貴族騎士,況且在乾時之戰,魯莊公被打得只能乘坐輕車跑路,在這種打了敗仗還能夠出戰,難道不算是一種勇氣?

其次,魯國不管這麼說在這一戰中都是作為被侵略國的角色,本土作戰自然不能主人先動手(萬一打敗了要付出不小的代價的,而且魯軍在去年被打敗了,需要調整士氣,不能夠隨便進攻)。

第三,齊軍的問題,齊軍雖然在去年打贏了乾時之戰,但需要休整時間,國君新上台也需要時間去辦妥新政,不能夠隨便發動戰爭,站在2000多年後寫《東周列國志》的馮夢龍借管仲之口認為你齊桓公在軍政未定之時輕啟戰端那就是要打敗仗。

我們不知道長勺之戰中齊軍、魯軍究竟投入了多少人(許多國內外歷史學家、史官寫起各自歷史時期的戰爭來,都存在數字不準確的問題,有的乾脆省略,而且又很少有後來人去認真考訂某次戰役的實際情況,以長勺之戰為例,此戰對於兵力資料是不明確的,而且也存在乙個誤會:魯國並非什麼弱小國家),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齊軍在打了三次鼓后就選擇跑路了,這可以從戰後曹劌的分析中看出:

視其轍亂,望其旂靡

車輪印都不整齊、旗幟也東倒西歪。

而且,這還不是留了伏兵。

此外,「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並沒有消失於軍事歷史中。

《孫子兵法》、《司馬法》、《尉繚子》都記載了與之相應的語句。

最明顯的是《左傳·昭公二十一年》有這樣的話:

冬十月,華登以吳師救華氏。齊烏枝鳴戍宋。廚人濮曰:

「《軍志》有之:『先人有奪人之心,後人有待其衰。』盍及其勞且未定也伐諸?

若入而固,則華氏眾矣,悔無及也。」從之。丙寅,齊師、宋師敗吳師於鴻口,獲其二帥公子苦雂、偃州員。

可以看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並非是曹劌的發明,二者都是後發制人。

最後,當然對後世軍事家存在影響了。《十一家注孫子校理》、《百戰奇法》均收錄了這個案例。

更重要的是,後發制人戰略在歷史的演變中確確實實啟示了我們,《論持久戰》中就有「長勺之戰」。

最後,我是不太贊成所謂破壞規則這種說法。國家利益、民族利益重要還是國家名聲重要?我們可以在體育活動中譴責南韓人「不講奧林匹克精神」,但是戰爭——這種關乎千百萬人性命的事情——有時候卻容不得我們死守「誠信」、「道義」。

司馬子魚說過:

明恥教戰,求殺敵也,傷未及死,如何勿重?若受重傷,則如勿傷;愛其二毛,則如服焉。

若死守仁義,不敢這樣那樣,還不如投降!

《曹劌論戰》中曹劌一介平民,為什麼能直接見到魯莊公?

大業十三年 春秋時期,一中國人口有數,生產力也很低,生活資源沒辦法養活更多的人,所以每個人都很寶貴。曹劌還是中國人,與野人有本質區別。另外,春秋時期的君主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麼大權力,因為君主的權力取決於他手中擁有的財富的多少,因為要打仗的話,贏了他得分土地,財富賞賜功臣,輸了一無所有,左右沒好處,所以...

曹劌論戰中齊國為什麼不射箭,難道當時也是方陣對戳嗎?

徐曉 那個時候是春秋初期,禮樂尚在,打仗打仗有打仗的規矩。曹劌論戰,實際上就是春秋時期戰爭中破壞禮樂規矩的開始,從此一戰,計謀叢生,禮崩樂壞。 已登出 首先,文章裡根本沒提射沒射箭,你怎麼知道沒射?其次,歐洲古典時期成熟的方陣是以重步兵為戰術核心,配以弓箭兵,騎兵的完整戰術體系。到羅馬時期還加入大量...

長勺之戰的曹劌與柯之盟勇劫齊桓公的曹沫是同一人嗎?

杜若致遠 是乙個人。其實異文等證據很多,過去讓我一直存疑的是音理。後讀孫玉文 試論跟明母諧聲的曉母字的語音演變 知道這有系統的對應,也就不成問題了。上古音叢論 孫玉文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1月第1版 叢論 韜韜梅林 據我的了解應該是兩個人,曹劌論戰中處劣勢,關於士氣還有時機的運用真是精確到了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