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劌論戰》中曹劌一介平民,為什麼能直接見到魯莊公?

時間 2021-06-06 09:53:37

1樓:大業十三年

春秋時期,一中國人口有數,生產力也很低,生活資源沒辦法養活更多的人,所以每個人都很寶貴。曹劌還是中國人,與野人有本質區別。

另外,春秋時期的君主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麼大權力,因為君主的權力取決於他手中擁有的財富的多少,因為要打仗的話,贏了他得分土地,財富賞賜功臣,輸了一無所有,左右沒好處,所以後來公卿大夫們領土人口越來越多,實力竟有超過君主的,比如晉國著名的「曲沃代翼」事件,三家分趙事件,田氏代齊事件,這說明戰爭不是每乙個君主都渴望的事,起碼不能窮兵黷武,所以有了楚晉「弭兵之會」,互相承認對方的霸權。君主權力有限,那麼公卿中國人的權力相應就大了。

古時候,君主冊命大臣的時候,稱作「拜」,意思是,我把某某地某某事交給您了,麻煩您盡心盡責,國君的地位有的時候和臣子是互相尊重的,所以春秋時期如果君主有很多苛待大臣最後被弒殺的例子,比如齊莊公私通崔杼妻子,被崔杼殺死。你在漢以後能看到這種事?

衛懿公愛養鶴,封鶴為將軍,給予他們很豐厚的俸祿,引發中國人不滿,後來狄人入侵,衛懿公徵發中國人抵禦,結果中國人拒不應徵,衛懿公被迫將鶴放飛,大軍仍然不願為國君作戰,結果衛懿公兵敗身死,屍體都被狄人吃掉了。你敢信?

關於對《曹劌論戰》的疑問?

軒轅裔 我這裡只分析最後乙個問題。曹劌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的理論是否破壞了當時的規則,這種做法是否真的影響了長勺之戰的勝負?答案是存在的。首先的,必須明確一點,我們不能因為曹劌一句 夫大國,難測也 而斷定魯國是小國 弱國,就說破壞了規則之類的,魯國也是強國 大國,為什麼曹劌卻主張反其道而行之...

曹劌論戰中齊國為什麼不射箭,難道當時也是方陣對戳嗎?

徐曉 那個時候是春秋初期,禮樂尚在,打仗打仗有打仗的規矩。曹劌論戰,實際上就是春秋時期戰爭中破壞禮樂規矩的開始,從此一戰,計謀叢生,禮崩樂壞。 已登出 首先,文章裡根本沒提射沒射箭,你怎麼知道沒射?其次,歐洲古典時期成熟的方陣是以重步兵為戰術核心,配以弓箭兵,騎兵的完整戰術體系。到羅馬時期還加入大量...

曹劌為什麼要問何以戰?

懷劍聽雨 最早的軍隊都是民兵,屬於先給工資後幹活的人,錢都給了,就只能裝孫子求他們幹活了 左傳莊公十年 傳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 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管子匡君大匡 公又內修兵。三年,桓公將伐魯,曰 魯與寡人近,於是其救宋也疾,寡人且誅焉。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