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孔子要述而不作?

時間 2021-05-30 19:29:27

1樓:曹必成

昨天學習馬哲的時候突然對這個問題有了些頓悟。

孔子述而不作是因為他沒有治國的實踐經驗。由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缺乏實踐的情況下,強行進行理論推導,理論就得不到實踐的檢驗,就有可能越來越偏離客觀現實,最終得出完全錯誤的理論體系。

而古聖先賢留下的文字,大多出於有實踐經驗的作者之手,並且被後人廣泛實踐過,可以更好的判斷理論的正確性。

孔子一定嘗試過自己創作,但是創作的實踐經驗會告訴他,不基於實踐的創作是無效的。

這個感悟對我自己今後發表言論也有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對於沒有足夠實踐經驗的領域,採取述而不作的學習態度,會遠好於發表一些自己不成熟的想法。

孔子也許沒有想到的是,正是由於不斷的述而不作,不斷地講學,他在長期的講學實踐中,慢慢構建起了一套理論體系。這又再次驗證了理論必須基於實踐才會有生命力。

2樓:超人

1,我想說的,已經有人說了,並且我再說也不可能比前人說得更好,所以我把前人作的道理 ,用我的道理篩選一番,就當做是我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吧。

2,本來我們作的東西 ,目的是要讓人明白道理,明白道理是為了解決問題,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道路問題,因為只有道路問題才會治未病。從根源上避免問題出現,所以我們要講道。因為我認為自己是有道的,所以我才認為自己能去做 1 。

3 ,如果每乙個人都把他的道理作出來,人們遇到問題的時候,這個道理想一想,那個道理學一學,就會無所適從。就會迷茫。產生了新的問題,這就與本來講道理的目的相違背。

所以我們不能支援每乙個人都把他的道理作出來,但是我們同時不能禁止人們這麼做,所以就從我開始吧。

4,我有我的侷限性,在這個世界,這個時代適用的話,放在其他時候可能就沒有道理,所以我們要把握精髓,把握道的核心。我既然可以,後人為什麼不可以呢?

3樓:

孔子的道如若著述傳於後世,後世妄學,或必陷於虛偽,故孔子曰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但是他沒想到,他的學生記錄了他的言論..以後世的歷史來看....我認為還不如孔子親自著述好

這是乙個悲劇,但是我們後輩依然可以從記錄的言論看出孔子的思想

4樓:

我認為高人都有這個習慣,述而不作。

尤其是有道高僧和聖人們。

為什麼呢?舉個例子,如果你已經學會了微積分的知識,你還會記錄乘法口訣嗎?

你流傳下來的乘法口訣人們認為太厲害了,太偉大了。但是這些小兒科的東西對你來講,只繫毛毛雨而已的啦!

5樓:EVERYANG

述而第一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子說我所說的所有理論,不是我首創的,我只是在闡釋和解讀周禮。周禮已經盡善盡美(先王之法斯為美),我無法也不需再也有創見了;我對周禮有崇高的信仰並且,我對上古的一切都十分喜好。

我的幾點粗淺理解:

乙個是關於認識論中,對事物的認識總是由簡單到複雜、再從複雜到簡單的過程,所謂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最後看山還是山,大概是人的思維總會迴圈使用歸納、演繹兩種方法,試圖把握事物真正的本質特點。對事物本質的認識越深刻,就越能夠歸納出事物核心關鍵,而捨棄形式上或階段性的表徵,把握最本質的內涵。最初的時候是學習知識,到最後是要摒棄知識,摒棄所謂事物之間乃至認識之間的差別。

金剛經說:如來說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佛家認為世界不過是風雲際會(也就是緣起)的暫時形狀,事物只是人所強行定義的,並不真的存在有所謂的事物,只是給他取乙個名稱罷了。

道家認為,人的原始狀態的無知是自然的恩賜,而人達到無知之知是心靈的最大成就。所以,哲學家都喜好追溯上古,來把握最初的本源。

第二,人類社會的本質沒有變化。人類社會的發展,若捨棄外在形式下的不同表現,就從把握社會的本質—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來說,自古以來並未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因此可以認為古代的很多東西仍然在現代有效,只不過隨著物質、環境的變化而演變成為新的形式。

因此,用古代的理論來解釋社會,並不過時,這是孔子述而不作的原因,也是我們現代人要學習國學的原因。

第三,社會改良的驅動。上面已說了為何先賢都好古。另一方面,中外歷史上都發生過復古運動,那是以古代的藥來治現代的病。

不過是因為資訊記錄或者刻意的美化,在印象中相對顯得古代比當時的現代要美好。從這些哲學家和政治家角度出發,一切對現狀的不滿,大體上都由歷史上去追尋理想社會。而上古時代,由於物質簡單、民眾純樸、關係簡單,先賢們認為回歸原始,就是解決當前社會痼疾的良藥。

6樓:邢大壯

這個是孔子作《春秋》時的原則。「春秋」本就存在,是魯國專職史官一代代做的歷史記錄。有些史官當時認為重要記錄下來的,從學習整個歷史的角度未必重要,孔子編輯整理「春秋」,做成一部學習歷史的史書《春秋》,必然要有所刪減。

雖然不作,但在陳述歷史上,孔子為尊者諱,有所謂「微言大義」,在這個意義上,孔子還是「作」了。事實上,歷史是人記錄的,不可能做到完全不作。

7樓:天霜凝刃

韓非有一篇《說難》,簡單說就是,隨便你怎麼說,都會被人誤解。而「作」又是比「說」低一層的,說就像車輪,作就像車轍,就更容易讓人誤解了。

道可道,非常道,說已經很不得已了,作是完全沒有必要。

8樓:連板

二十四年春,穆叔如晉。範宣子逆之,問焉,曰:「古人有言曰:

『死而不朽』,何謂也?」穆叔未對。宣子曰:

「昔匄之祖,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御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週為唐杜氏,晉主夏盟為范氏,其是之謂乎?」

穆叔曰:「以豹所聞,此之謂世祿,非不朽也。魯有先大夫曰臧文仲,既沒,其言立,其是之謂乎!

豹聞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絕祀,無國無之,祿之大者,不可謂不朽。」

按照以前的的價值觀,立言,是不朽的最低層次。孔子,被稱為聖人,他定是一生都在立德的。

9樓:東方未明

引用馮友蘭先生的乙個解釋。

《論語》記載,孔子說他自己"述而不作"(《論語·述而》)。就是這個原故。不過這只是孔子的乙個方面,他還有另一方面。

這就是,在傳述傳統的制度和觀念時,孔子給予它們的解釋,是由他自己的道德觀推導出來的。例如在解釋"三年之喪"這個古老的禮制時。孔子說:

"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論語·陽貨》)換句話說,兒子的一生,至少頭三年完全依賴父母,因此父母死後他應當以同樣長的時間服喪,表示感恩。

還有在講授經典時,孔子給與它們以新的解釋。例如講到《詩》經時,他強調它的道德價值,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論語·為政》)這樣一來,孔子就不只是單純地傳述了,因為他在"述"裡"作"出了一些新的東西。

這種以述為作的精神,被後世儒家的人傳之永久,經書代代相傳時,他們就寫出了無數的注疏。後來的《十三經注疏》,就是用這種精神對經書原文進行注釋而形成的。

10樓:UDKen

子曰:

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災及其身者也。

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雖有其位,茍無其德,不敢作禮樂焉。

雖有其德,茍無其位,亦不敢作禮樂焉。

蕅益大師:

述而不作,只因信得理無可作,既信得及,自然好古,此夫子真道脈,真學問也。

十方三世佛,所說無異法。諸佛與聖人,皆述而不作,何況於凡夫?愚人不知此,紛紛而妄作,厭故而喜新,不知妄語罪,死墮拔舌獄。可不戒哉!

朱解:述,傳舊而已。作,則創始也。

故作非聖人不能,而述則賢者可及。孔子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皆傳先王之舊,而未嘗有所作也;故其言如此。蓋不惟不敢當作者之聖,而亦不敢顯然自負於古之賢人。

蓋其德愈盛而心愈下,不自知其辭之謙也。然當是時作者略備,夫子蓋集群聖之大成而折衷之;其事雖述,而功則倍於座矣。

11樓:月半微

笑死了。一堆人強答。

孔子在生前,親自教授。尚且不覺得有人理解了自己。又怎麼會抱希望於文字。

能理解孔子的人,像孟子。自然能理解,不能理解的,當然教了也沒用。說白了,是人能弘道,不是道能弘人。

後生可畏,何必代其作文?

12樓:凱凱

因為孔子認為周王朝的禮制已經是解決當時社會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了,只要大家都克制自己過分的慾望,按照周禮制定的規則做事,就天下太平了。所以孔子認為他的使命就是重新闡述和宣傳周王朝的禮制。

以後的儒家基本上都是這個路子,如果天下不太平,肯定是有人違反規則,只要大家都照規則來,就又回歸正常狀態了,不用重新制定規則,所以儒家才會動輒就嚷嚷三代之治。

13樓:六華

述而不作主要是因為有前人範例在那擺著,只需要教大家正確認識相應的範例就行了,而且更具有說服力,平常人都有乙個思想,那就是尋找更多的外例來證明此例,而不是簡單的相信這乙個人的話,說一些大家所共見的人、物、事,也容易理解得更快。

還有就是孔子他述而兼作的話,他的時間不好分配過來,今天這個來請教,明天另乙個來請教,這樣非得把他累個不行。

再者就是他的經濟是否允許他這樣去做,孔子那個時候還主要是以竹簡之類的為記載文字工具的,光讓孔子本人刻個字就要費不少時間的,以前可不像現在這樣的書寫便利。

14樓:「已登出」

述而不作有兩個含義,乙個是關於學術行為:敘述而不寫作,另乙個是關於學術著作的文體:採用對話體而不是著述體。

上古時期還沒有形成系統的理論化科學。跟人類認知和智力發展有關係。

都是想到哪兒說到哪兒,上古著作以對話體為主。

像歐洲的《會飲篇》和《論語》的文體是一樣的,那時候古希臘智者都是述而不作。

15樓:「已登出」

孔子為什麼這樣「好古」呢?他的另外一番話透露了玄機:「大哉堯之為君也!

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堯舜之道,是則天法地的根本大道、是人類社會的終極法則,所以無法更易、繼承即可。

16樓:桑椹卿

我覺得孔子想要做個榜樣,願意跟他學習的人,他會因材施教,所以道理都是針對某個特定問題來說的,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大道。他說過一句話吧,「朝聞道,夕死可矣」,他當時問老子也只是問了「禮」。如果後人真的死記硬揹他的語錄,那就把他神化了,「夫子不語鬼力亂神」,就是這個道理。

孔子為什麼姓 子 ?那又為什麼叫他 孔子 呢?

solon 搞笑唄。子墨子聞之 出自 墨子 公輸 翻譯 墨子聽說這件事 分析 子墨子 指墨翟。前乙個 子 是尊稱,古人對自己老師的稱呼 這裡是夫子 即先生 老師 的意思,學生對墨子的尊稱。後乙個是當時對男子的稱呼。原來墨家說子墨子就是老師不是姓。到了儒家子孔子就成了大貴族姓氏了。如果我是大儒我能編的...

為什麼有人要各種手段歪曲儒家呢?因為孔子說的話都對,不歪曲沒法批判。你能找出更多被歪曲的孔子語錄嗎?

So long 一句話可以有很多話解釋,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解釋。就好像以德報怨,可以是用恩惠來對待和你有怨恨的人。也可以已符合道德的方式來處理怨恨。那麼什麼是以直抱怨呢?有人說別人打你去一巴掌,你就一巴掌打回去就是以直抱怨。所謂以其人之道 還治其人之身。有句俗話叫做冤冤相報何時了,以直抱怨如何了恩怨呢...

孔子為什麼泣麟?

西元前四百八十一年春,魯哀公狩獵於山東巨野縣一帶,貴族叔孫氏駕車人子鉏商捕獲到一頭怪獸,大家認為是不祥之物,就賜給了下人。可是,孔子看到,曰 麟也。繼之悲傷而言 你為誰來的!你為誰來的!於是掩面而泣,淚水沾濕了袍子。這就是歷史上頗為著名的 西狩獲麟 事件。是年,孔子七十一歲。文王猶鳳,仲尼猶麟,物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