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德經裡說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前識者是指那一類人,具體是什麼樣的人,最後幫我舉個栗子?

時間 2021-05-29 23:38:32

1樓:歸無先生

這句話的原文是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前識者指的是主張「德、仁、義、禮」的人。

2樓:遲程陽

行不言之教。大道悶悶。

前識者就是第乙個把道說出來的人,具體化的人。

大道本未定,但是不定怎麼說?!

但是,一說就錯了。

所以。。。。

3樓:無奇之道

單句翻譯:

把「禮」擺在其他行為之前,來作為依據來辨別事物是否符合自然法則的人,只是得到了「道」華麗的皮毛而忽視了「道」的根本,所以說他開始變得不懂如何分辨事物是否符合自然法則了。

例子:乙個人表現的很遵守禮儀,我就認為他是乙個好人。乙個人表現的不符合禮儀,我就認為他是個壞人。那麼我就是只看到了事物的表象,而很愚蠢。

全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故去彼取此。

全文翻譯:

本質的「德」,沒有固定的形式,所以它能包含所有的「德」的行為;

表象的「德」,講究的是遵守「有限的固定形式的德」,所以失去了其他所有形式的「德」。

本質的「德」,它的運用沒有「形式」和「物件」的相對性。對待所有事物,只要是符合「德」的行為,不論什麼形式,都會一樣的去運用。所以說它的運用沒有「固定的憑藉/準則」。

表象的「德」,它沒有「物件「的相對性,但是有「形式」的相對性。它有:是否符合「有限的固定的形式」這個憑藉/準則。符合這個準則的,它才去運用。

本質的「仁」,它的運用有「物件」的相對性,但是沒有「形式」的相對性。對待所有適用的物件,只要是「仁」的行為,不論什麼形式,都會一樣的去運用。所以說它的運用沒有「固定形式的憑藉/準則」。

本質的「義」,它的運用有「物件」的相對性,也有「形式」的相對性。它對待其適用的物件,要看是否符合「有限的固定的形式」才能去運用。所以說它的運用有「固定形式的憑藉/準則」。

本質的「禮」,它的運用有「物件」的相對性,也有「形式」的相對性,還有「互相回應」的相對性,但沒有「回應方式」的相對性。所以運用「禮」的雙方,不管對方如何回應,都會一樣的去運用。既然雙方都不在乎對方回應的形式,那就無所謂有沒有相互回應了。

沒有了相互回應,就沒有「禮」的定義了。那還要這個名存實亡的玩意幹啥?不如把它抱過來全扔了。

所以說,正是因為人們不能遵從「道」,然後才搞出了「德」這個行為類別;不能遵從「德」了,然後才搞出了「仁」這個行為類別,不能遵從「仁」了,然後才搞出了「義」這個行為類別;不能遵從「義」了,然後才搞出了「禮」這個行為類別。

「禮」這個行為類別,它所含的誠心和真實度是最低的,所以是最易導致天下失衡而動盪的。把「禮」擺在其他行為之前,而作為依據來辨別事物是否符合自然法則的人,只是得到了「道」華麗的皮毛而忽視了「道」的根本,所以說他開始變得不懂如何分辨事物是否符合自然法則了。

所以符合自然法則的人,行為處事會遵從所含誠心和真實度最多的法則,即「道」這個絕對真實無假的法則,而不會執著於含誠心和真實度很少的法則;會遵從「道」的根本作用,而不會執著於「道」的表現形式。

這就是人應該只遵從「道」,而不該搞那些「德」、「仁」、「義」、「禮」的原因啊。

有興趣,可與讀全文詳解:

無奇之道:徹悟道德經 38章神髓骨肉皮

無奇之道:世人不懂道德經,竟因不懂這3個字

想讀透徹, 可讀道德經真解專欄:

相對性學

4樓:解語道德經

前識者,毫無疑問都就是仁義禮嘛。在道德之外仁義禮是屬於比較下層的事物。具體來說就是工作生活中執著於仁,執著於義,執著於禮的人。

這些人看似吃得開,事實上要麼他是假正經,要麼他其實是沒有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是個人的悲哀。

5樓:小韓同學

自身體會為看起來很有思想,很牛的人。他們有的僅僅是知識,人生的知識而非智慧型,單純從表述來分析,他們很牛,比普通人牛的多,但真正去做的時候就和說法有差距了。老子所講的道超越禮法和法律,是世界的自然規律,是萬物通過自身進化或適應環境所得到的最好的生存狀態,其中世界本身什麼都沒說,萬物自然而然去順應。

相對的禮和法,或者是道德和法律,都是人為規定的,具有人為行和約束性,不是人通過自身發展而順應出的產物。人類作為有思想的動物想順應自然很難,更多的是通過改造自然來順應人類本身,所以這算是反其道而行之,短時間內或許沒什麼事,長時間下去,人類會為自身的做法而付出慘痛的代價。

道德經,德經裡說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前識者是指那一類人,具體是什麼樣的人,最好是幫我舉個栗子?

這裡的者不是指人,而是指代前識本身。前文的禮就是例子了。前人之禮,是前人應境總結的精華,但是後人刻板遵從前人之禮容易生亂,所以需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究其原因,道名非恆而已。仁義禮智都是德。 小茄獾 直接舉例,奮鬥逼。從現在的時代來看,奮鬥逼們無疑是其中一類。他們的 前識 就是為了獲得老闆的的賞識,為...

道德經裡「善人者,善人之師 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如何理解?

勁松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 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 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這是修道進德的 心法 前提。聖人的使命是什麼?是常善救人救物,傳遞光明 襲明...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章如何理解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螢火流光 有無 陰陽 大小 上下 動靜不是二元對立的,是二元融合的。對立互補的兩方共同存在於同一事物之中,兩方的彼此消長是此事物發生與發展的動力。如同 矛盾論 裡所說的 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內部,在於事物內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內部都有這種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運動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