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吾之道一以貫之,而現在的說法曾子的忠恕而已並不正確,那麼夫子之道到底是什麼呢?

時間 2021-05-29 22:43:35

1樓:

這句話出於《論語·里仁》:子曰:「參乎!

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

」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關從這句話,孔子沒有對曾子的回答進行直接評點。但孔子曾對子貢說過:

《論語·衛靈公》: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這句話,算是孔子對於一以貫之的註解。那麼曾子的答覆,似乎並沒有什麼問題。

回顧孔子的一生,你會知道孔子一直在周遊列國宣傳自己的思想。但是遺憾的是,當時沒有人認可他的思想。但是他沒有因為別人不認可自己的思想而放棄自己的主張或者修改自己的主張,這就是忠於自己。

儘管到處不被接見,孔子沒有過多怨恨要求別人一定要去改變自己的想法,這算是寬恕別人。他的一生就是在致力於忠於自己,寬恕別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孔子對於「恕」的直接解釋。這句話可以理解如果別人的慾望跟自己不同,儘管自己也許不贊同,但也不會強求別人改變自己的立場來迎合自己。

這是一種不得已的寬恕,就好像:我不同意你說的話,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2樓:黃潔

吾道一以貫之,這個「一」就是仁

曾子年青時和同學們聽孔子講課,關於仁的內容。下課後,同學們問曾師兄(曾子)關於老師的仁是什麼意思,曾子就說了他當時自己理解的仁,也就是所謂的「忠恕「。

3樓:伍老師

《論語斬件》2.11 溫故而知新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孔子說過,吾道一以貫之。意思是說,他集周禮之大成所創的儒學,有乙個核心,儒學所有的理論知識及行為準則,都是圍繞這個核心開展的。

曾參把這個核心理解為忠恕,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孟子頂曾參的見解,曰:「忠恕二者,乃求仁之至要也」;孔門第二任掌門有若,則把這個核心理解為孝悌,曰:「孝悌為仁之本」……

這些儒學大牛的見解不盡相同,但都直指儒學核心。

事實上,孔子所說的核心,是「仁」。

「仁」是孔子一生的追求,是由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七種理念所組成的道德體系,其終極形態為「大同世界」,即乙個天下為公、選賢與能、友愛互助、安居樂業的理想社會。

孔子這樣描述仁:「克己復禮」和「愛人」(《論語·顏淵》12.1和12.22 )。「克己復禮」是強迫自己遵行各種禮法,這是仁的內在修煉方法;「愛人」是跟所有人和睦相處,相敬相愛,這是仁的外在表現形式。

孔子認為,當乙個人接受了儒學的教化,遵行各種禮法,就會表現得彬彬有禮、敦厚可親,能夠跟所有人和睦相處、相敬相愛。而當所有人都接受儒學教化,並都達到自覺遵行各種禮法的境界,那麼世界就大同了!

這明顯是一種理想,近乎於永遠不可能實現。

故而儒家的仁,永遠都是在路上,只能努力去踐行,盡量去接近。孔子在另一部儒學經典《中庸》提到:「力行近於仁」,就是這個意思。

「仁」的理念大而化之,作為乙個學說的主體思想和框架,是完美的,若作為個人的追求目標,就可望不可及了。

故而歷代儒學大牛,都默契的選擇其中部分理念專精發展。

他們在各自的專精領域,發前人之未發,領悟創造各種新知識。這些新的知識理論均緊扣「仁」核心,卻各有偏重,形成了各種儒學流派。這些流派組成了發展中的儒學,推動著儒學兩千年來蓬勃發展。

那麼,歷代的儒學大牛是如何推陳出新,創造出新知識的呢?

本章闡述的就是這個問題。

更多的論語註解,請參見本人專欄《論語斬件》。

4樓:月半微

那位說到中庸的答主回答的很好,就是中庸裡面的那一段,古今學者,大多數都有了定論。

朱熹是這麼解釋的,聖人之心,渾然一理,而泛應曲當,用各不同,譬則天地至誠無息,而萬物各得其所。

朱熹說曾子是覺得難以表達,同學們難以理解,所以說了易於理解的知識。

我覺得單純就是曾子太笨了吧······

畢竟當時曾子還很年輕,並且平時就很笨。

5樓:

是率性。

答案很清楚,《中庸》開頭就是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吾道一以貫之的道就是率性之道。

率性就是盡性、循性,循的性就是明明德的明德,就是自誠明的誠,就是文質彬彬的質,就是從心所欲而不踰矩的心,就是忠恕的忠。

《中庸》中說「惟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又說「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

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 」《易經》說「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天生萬物,各有其性。盡人之性得到仁,盡物之性得到知,兩者都得到就是合外內,就可以參贊化育,與天地參,也就至於命了。

所以率性才是那個一以貫之的道,但也不能說曾子的忠恕就是錯的。忠是盡心盡性,說的是盡己之性,恕是如心推心,說的是推己及人,將心比心,性人之性。總的來說還是在說盡性的事,只是這是曾子自己理解出來的,而不是孔子明說的。

6樓:徐曉軼

當時曾子比較小,同時夫子也說過:參也魯。曾子屬於夫子所說:

剛毅木吶近於仁的型別。夫子之道就是仁道,但具體到底什麼是仁道,夫子從來沒有給過確切的定義,而是因材施教,這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特點。所以在曾子來說,仁就是忠恕,這是曾子自己的體悟,在他老年的時候還在說:

士不可以不弘毅,以仁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這也可見仁就忠恕對於曾子來說也基本上是一以貫之了。

不過這是曾子的體悟,無所謂對錯,就像你認為是經世致用一樣。這是個人的體悟,就象當年的朱熹和陸九淵一開理學一開心學,一場大辯論下來,誰也說服不了誰一樣

為什麼說「聖人之道,吾性自足」?這裡的「吾性」真的與「吾心」外的一切都無關嗎?

清暑殿 剛出生的孩子也叫赤子,那個狀態也就是天性使然,有原始慾望,但無私慾的狀態,其實非常接近於王陽明所說的理想狀態。其實人有好多特性是天性使然,包括羞恥之心和惻隱之心,並不能說是後天形成的,這個題主可能認知上稍微有點主觀了,所以預設了乙個主觀的前提,得出了與陽明先生矛盾的結論。 明省 先說吾性自足...

孔子說 大學之道在至於至善,什麼是至善。至善能讓人感到快樂幸福嗎?

北川愚不可及 關於 至善 儒家和孔門的很多解釋,都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種是普通意義上的字面理解,譬如 至善 就是做乙個好人,止於至善,就是有生之年的人生目標,要做個有德行的君子。這個層面是一般大眾比較容易理解的。當然,如果儒家只是教我們做個 好人 或者 君子 的話,那 善 就可以了,何必要 至善 呢...

孔子說,巧言令色鮮仁。那麼,孔子還說,察言觀色以慮下人,這是不是「令色」呢?仁還是不仁呢?

學習 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特點是注重動機,行為需要以動機為根本。儒家思想本質是一種道德實踐,這一點與康德的理論較為相似,都重視道德行為後的動機。如果乙個人文質彬彬,對人和善,那麼他表面上是滿足了儒家君子的要求了,但是如果他內心是為了當官 巴結他人,那麼他就完全不是君子而是 偽君子 了。這是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