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對於現在的意義?

時間 2021-05-12 14:16:08

1樓:

歷代儒家,都在重新闡釋,不斷革新,當代也是如此,也應如此。

如何闡釋,如何革新呢?主要根據當代人對當代社會的洞察和理解。

知識帶來思想,而非思想帶來知識。

最近讀一些大陸新儒家,略有感觸,也供參考:

kant li:儒家與現代社會

2樓:中醫吳醫師

中國幾千年的儒家文化,講究君臣父子,尊卑之序,使得人生而不平等的觀念根深蒂固,與當今西方主導的人人生而平等的價值觀格格不入。讀經典的目的在於去粗取精,古為今用。要因時因地制宜。

儒家文化不等於中國傳統文化,只不過是諸子百家中的一派,之所以被抬的很高,是因為漢武帝以後國家管理的需要,從追求真理的角度,絕對不是最高的,但在管理學上的價值巨大。可以說研究人與人的關係問題應該在儒家文化裡找答案,研究人與天地自然的關係問題應該在道家文化裡找答案,研究人與心的關係的問題應該在佛家文化裡找答案。

3樓:「已登出」

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

仁義禮智信,誰不善良,誰不用大腦,誰不誠信,尊崇儒家文化,溫良恭儉讓去哪了?

為什麼沒有溫良恭儉讓?

他們篩選,只宣傳有利於社會穩定的,

溫良恭儉讓,他們做不到,

什麼是道德,社會穩定需要的是道德,

溫良恭儉讓,並不需要,只是美德,

我們已經要求人們性保守了,還能要求人們節約恭敬嗎,那樣不是太嚴苛了?原來美德是不可共存的,

我覺得可能對於六七十年代沒有什麼文化素養的人節儉和其他美德有關,不節儉的人一般沒有其他美德溫良恭讓,

4樓:北柳

話先說在頭里,說是把糖撒在沙地上,螞蟻只會去吃糖,而不會去吃沙子,是何緣故呢。

仁義禮智信,對大家,集體,社會

溫良恭儉讓,對小家,兄弟,人際

忠孝,對事業理想,對父母長親。

儒家的中庸之道,對維護乙個人的名譽和社會地位也大有裨益。

儒家重視教育,有教無類。

儒家重視和擅長指導個人與個人,個人與集體的關係,重視倫理。

吾日三省吾身,與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另,儒釋道法以及諸子百家。分門別類,不可能每乙個都能解決所有現實問題,實事求是的說,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就可模擬墨家思想,注重法制就改良法家思想,講文明通過儒家,自由平等就提倡道家,外交就使鬼谷子……

西方文明好不好不敢說,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死了去地下告訴你們。

話再說在末尾,說是把糖撒在沙地上,螞蟻只會去吃糖,而不會去吃沙子,是何緣故呢。

5樓:「已登出」

包括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包括新文化新風尚,包括中國現代道德標準。

無論看上去多麼時尚有逼格,裡面的東西,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可以在傳統儒家文化中找到。

不過是新瓶裝舊酒罷了,中中國人如果真想拋棄儒家文化,不下狠心洗上幾代人的腦是不可能的,要把自己的文明整個摧毀重來才辦得到,就像其他的古文明一樣。

6樓:遊心ME

儒家四書六經

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

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

由於儒家學說眾多,涉及的觀點、內容、維度相當廣泛。現僅從對個人的作用的角度出發,闡述一點點感受。

相對於其他學派,儒家是最貼近人情的一種學說。不像其他學說將理性或理想主義或現實主義推向極致。儒家是最體現人之七情六慾的學說,是相對容易被多數人接受的。

1)儒家提倡的行仁,就是行忠恕之道,就是推己及人,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就是近人情

2)儒家學說中有很多關於學習的經驗之談,對個人學習很有幫助,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又亦何長師只有?」

3)宋明理學之前,「春秋」是儒家學說的重中之重,因為那據說是孔子自己著的,「孔子作春秋,亂臣賊子懼」。奠定獨尊儒術、提出天人三策的董仲舒就是研究「春秋.公羊傳」的專家,以此聞名,以此斷事。

宋明理學提高了「論語」的地位。前者重「社會」,後者重「個人」。

先說這麼多,這個話題,應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供參考。

為何現在有人無底線完全否定儒家文化?

Fishalan 因為世俗的儒家思想是正兒八經的封建餘毒。有人說,這不是孔夫子的最初意思,是經過漢代以降歷朝歷代的修改的。不過孔子的根子是周禮啊,這個年代了還要厚古薄今?保留儒學的書籍沒有問題,拿他吃飯也沒問題,畢竟這是我們歷史文化不可抹卻的東西。不過不要再把他拿出來當招牌招搖過市標榜什麼,我們的歷...

如何看待「儒家文化 南韓第一」?

日月自由 中國歷史上儒家立國的只有宋.其實秦漢唐明都不是儒家立國.秦自不必說,和儒家有仇.漢也就是漢武帝時期用了些儒生目的是為了打壓劉氏貴戚,其他時間儒家根本就是末流.唐重佛,和儒家不沾邊.明代儒家表面是有些地位,但這時的儒家和孔子時代的儒家已經有了些變化,明代皇帝其實看重的是程朱理學中臣,即官須自...

儒家文化對當代大學生有何影響?

已登出 儒家文化與大學生沒辦法割裂。第一作為印度文化大學生,畢業之後選擇是離開這個國家,絕不會回去。第二作為阿拉伯文化的大學生,畢業之後選擇是盡其所能為真主服務第三東正教徒大學生畢業之後會進入自己家族服務。第四天主教徒大學生,畢業之後是第一為了教士團服務,第二為自己家族服務第五新教徒,路德教大學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