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裡的乙個疑點?

時間 2021-05-12 05:30:11

1樓:Logan

題主問題: 那麼金剛經裡為什麼好幾個地方會寫「此經」?難道釋迦摩尼在和須菩提說話時就知道會把這個時刻寫成經嗎?

這個是當然,大乘法無比深厚,如來知過去,現在,當來。而且"經"屬於法,早在就在那兒,佛示世人以"佛之知見",所以一一說出。

2樓:沈風雲

此經,就是一種比喻,只是假借乙個名而已,這很正常吧!我可以對乙個不認識的人說成,那個張三,這個李四,都只是引用乙個關聯而已,佛用「此經」來通俗易懂的表達方式告訴大家如何修行。這無可厚非!

佛更知道佛講的道理就是成佛的要點,用此經來形容也就是佛要告訴大家般若的智慧型是從金剛經出,金剛經也可以叫此經,也可以叫般若經,也可以叫佛法,都只是假借乙個名而已,重要的一點是明確的就是要大家如法受持分所以者何。樓主我們學金剛經都知道不住相,無我相。無人相。

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必何必拘泥文字

3樓:靜靜

佛經所記錄的僅僅只是普通的對話嗎?

顯而易見佛經都有主題,佛經可以看做是講課記錄,對於某些主題的講課記錄。

經名就相當於說,今天講課的主題是什麼,相當於課後小結。

有些講課的內容就是乙個法門,那學生聽完課後說,老師您講的這個法門、這個修行方法,叫做什麼名字呢?然後佛說,叫某某名字,佛也會解釋下為什麼叫這個名字。

看到有些人說這是大乘經的問題,我真是呵呵了,我剛查了下南傳典籍,同樣也是類似的記錄:

諸比丘!如來之身,切斷引導生之根而住。凡如來此身住之間,彼等人、天則見此。然,身壞、命終已,人天皆不能見之。

諸比丘!恰如一束之庵羅樹根被所斷時,任何枝莖茂盛之庵羅果亦隨其斷去。諸比丘!如是,如來之身,截斷引導生之根而住。其身住之間,人、天雖能見之,身壞命終已,人天當不能見。」

如是說時,尊者阿難白世尊言:「尊師!希有哉!

尊師!未曾有哉!尊師!

此法門當為何名耶?」世尊曰!「然者,阿難!

今汝應以此法門,名之為「義網」而奉持、名之為「法網」而奉持、名之為「梵綱」而奉持、名之為「見網」而奉持、名之為「無上戰勝」而奉持之。」世尊如是言已,歡喜之諸比丘,倍受世尊之所說,說此授記經時,千世界震動!

《漢譯巴利語三藏》Sutta Pitaka 經藏》梵網經》

諸比丘!實不管任何人,於七日間如是修此四念處者,得二果中之一果,即於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者,期待不還來。如敘述:

「諸比丘!此為眾生之清淨,為度憂、悲,為滅苦惱,為得真理,為證涅槃,唯一趣向道,即:四念處,」為此而說此經。

」世尊如是說已,彼隨喜之諸比丘,歡喜世尊之所說。

《漢譯巴利語三藏》Sutta Pitaka 經藏》大念處經》

4樓:

在別的佛經裡有巨集大久遠的世界觀。這些佛經並不是第一次說,也不是僅僅在這個世界說,也不單獨只有釋迦文佛說。

按照大乘佛教的世界觀,這不算問題。

5樓:釋迦摩尼佛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哎!你怎麼不回答題主的問題,說四句偈幹嘛?」

「笨!你沒聽世尊說嗎?於此經中,就是說如果有人能從我說得這些話中,有所領悟。乃至受持四句偈。為別人說,福德不可限量啊!」

「原來是這樣!我也說一句:禪非語文可闡揚,祛除妄心能品嚐,人人心中皆有禪,心外覓禪空自忙。」

「咦?你這不是金剛經裡頭的!」

「哦?哦哦!不好意思,這知識都學雜了。莫見怪,哈哈。」

念誦金剛經的流程,念誦金剛經有什麼好處?念誦金剛經怎樣回向?

兔兔勃爵 念一遍可以增加功德值100,在佛誕日當天念可以有2倍的功德加成。當然還有更簡單的方法,佛曰 只要錢幣落進功德箱叮噹一箱,罪人的靈魂就會從阿鼻地獄直衝上須彌山頂翻三個跟頭,可見充值可以對功德積累產生巨大的加成,充值滿648還送彩色稱號 南無氪金無量佛 哦!快來一起充值吧!阿門!陀佛! 你的心...

用通俗的語言解釋金剛經?

愧修 般若部經典以 空 為主,當然這點大家都知道,所以我認為應該經由每次的誦經後,好好的想一些經文,說不定哪天隨意想的那句便是開悟的關鍵 心靈樂園 每個人的人生,都充滿了起伏不定 喜怒哀樂,這一切看似實實在在,但你若學了 金剛經 就會明白 它並不是人生的真相。只有斷除了對萬法的執著,通達本來無 我 ...

什麼是 金剛經 說的 住 ?

塵心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中心問題不是 如何無所住 而是 如何生其心 佛法是用於修心的方法,但世人卻為佛法而 修 心。蓮花出淤泥而不染 世人多關注於清淨不染,而不關注於蓮花之身。身不立而修佛法,就如法雨潤於無種之田,如何開出清淨無染的蓮花?人們之所以盯著佛法而不盯著己心,說明白點就是功利心在作怪。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