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在古籍善本收錄時的對古籍進行尺寸和色標卡的記錄有何講究之處?

時間 2021-05-05 20:33:48

1樓:雪熊真人

其實國內的很多圖書館也會給古籍拍這樣的「證件照」,舉個不恰當的例子,你可以想象一下這個場景:

我們對古籍進行描述的時候是有一套固定標準的,包括但不限於:尺寸(寬、高)、裝幀形式(包背、線裝等)、封面顏色、藏書印(形狀、印文顏色、內容等)、牌記、版框、魚尾、書口、半頁行數、單行字數、欄色(朱絲欄、烏絲欄)、版本(抄本或刻本等)、序跋等等。現在許多古籍影印整合專案工程都需要為古籍寫提要,一方面影印古籍不可能全部是彩印,另一方面可能會放大或縮小,因此需要描述原書的詳細形態,使人讀來就可以知道原書大致是什麼樣子的。

在古籍再造工程中,有一部分追求完全還原複製古籍原貌,因此詳細記錄古籍形態就很有必要。很多古籍都做成了膠卷或者電子文獻,如果某種古籍不慎被毀,我們可以根據這些記錄進行修復或者再造。下面是我為某專案寫的一篇提要的一部分:

《****》有明刻本*卷*冊,藏於國家圖書館(善本書號****)。無封題,正文題「*****撰」。半頁九行,行十八字。

版心刻「**」二字,單邊,黑口,單魚尾。框高一八五公釐,寬一三〇公釐。全書凡***頁。

內頁牌記正頁題署檢」。末有***跋一則。民國二十六年(一九三七)***據明刻本整理排印,現亦藏於國家圖書館。

民國本卷首鈐「**」陽文朱色方印、「北京圖書館藏」陽文朱色方印。反頁題「丁丑*****梓」。後目錄。

因為現在還沒出版,所以隱去一些無關緊要的內容。

這樣看來尺子的用處很好理解,就是記錄尺寸。色卡也就是為了記錄顏色,因為紙是很脆弱的,現在很多古籍我們看不到原本,有些年代久遠、狀態不好的書看一次就破壞一次。當我們看電子文獻或者微縮文獻時,也只能通過這兩種簡單的工具來了解古籍的形態。

請問古籍中的這種標點符號是做何用處?

返點,用於漢文訓讀。由於漢語日語語序不一致,在用日語讀漢語的文章時要將一些字的順序調換,就用這樣的記號來標註調換的位置。 這是漢文訓讀 漢文訓読 一種日本人用來解讀文言文的方法。閱讀文言文時,用乎古止點 點 在文中新增助字,用返點 返 點 表示詞語閱讀順序,用送假名 送 仮名 振假名 振 仮名 片假...

請問,在遇到截然不同的建議時,該怎麼辦?

呆先生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因此相同的問題對於不同的人來說,你所得到的答案或者說是經驗是不同的,立場不同,看法不同。同時題主在對待一件未處理的問題上時,要先搞清楚自己想要什麼,而不是聽別人的經驗怎麼怎麼做,別人所說的經驗只可以當作參考,而不是讓它領導你,我們隨時會遇到新的問題,這些問題有...

父母在孩子一兩歲時沒有在孩子身邊,對孩子的心理上有什麼影響?

並不覺得有什麼影響,我反而是回到父母身邊有了自虐傾向。從小和奶奶爺爺一起長大,很快樂,所以就養成了特別老實的性格,後來上了小學回到父母身邊,母親經常說讓我多張心眼,因為從小到大學習不好,經常挨打,漸漸就有了自虐的習慣,初中最嚴重,不過還好,現在已經沒有自虐的傾向了,要是硬說有什麼缺陷的話就是害怕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