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運動強制將文言文移除是否全然合適?白話文究竟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時間 2021-05-11 15:03:20

1樓:桃源悅也

他們的目的只是普及白話文。由於當時復古派的擁躉過於強勢,所以不得不提出了極其激進的論調:廢除文言文(錢玄同甚至要求廢除漢字)。

這場運動最終成功了,我們普及了白話文但沒有取締文言文。

過程往往是極端的,結果往往是妥協的。這就叫「矯枉必須過正」

2樓:

我最先想到的就是,如果言文一致,白話文隨語言變化而變化。百千年後的後人看史料會不會很麻煩。

漢語的讀音和語法都是會劇烈變化的,讀音就不說了,今天講北京官話的人穿越到崇禎時代的北京估計都夠嗆能聽懂,更遠的就別說了。語法好一點也差不多,看看西元前十一世紀(武王克商前後)文學作品,公元一世紀(王莽時代)的文字,十一世紀(北宋)的作品再到現在,每乙個一千年都能看出劇變。沿用文言文的話,只需要學會就可以看史料了。

而如果語言變化文章也跟著改,那千年後會變成什麼樣,兩千年以後又會什麼樣。豈不是越往後的人越吃虧。

不要以為普通話和現代漢語確立了乙個標準就不會變了。看看這幾年的審訂標準就知道了,不是什麼對用那個,而是大家用的多就選哪個作標準。語言和讀音該變的還在變,我敢說,一百年後的普通話無論是讀音還是語法一定會和現在有明顯差別。

3樓:

問這問題就是瞎扯淡。

從古至今,一直是文言和白話相愛相殺。

一方面,語言文字要經濟,一方面新的事物不斷湧現。

假如現在讓你寫甲骨文,說古漢語,你願意不?

4樓:

果不其然,這個題下面又開始復讀《甲寅》、《學衡》時期的濫調。歷史總會重複上演,第一次是悲劇,面對強大的傳統和根深蒂固的習慣,魯迅看到的盡是鬼氣,而第二次就是笑劇了,問這個問題的人對於問題裡的三個元素:文言、白話、新文化運動幾乎乙個都不了解,自然只能鬧笑話。

新文化運動是否是胡適、魯迅、錢玄同幾個人謀劃於密室之中,傳檄於千里之外,於是文言文就被一掃而空,都被白話取代了?稍微有點常識就知道這是不可能的,關於白話普及的艱難,大眾教育的缺少,以及和那些反對白話者的筆戰,現在在網上都能看到資料,提問之前,何妨自己先去了解一下呢?

白話不是一兩個作家謀劃於密室之中,傳檄於千里之外,就一躍而出奪取主導地位的。一方面,文言從來就沒有占領過這個地位,自然也就無所謂奪取。不要看了幾篇古文就覺得這是過去的主流,在當時,絕大多數人根本就不識字,是不會說起話來也「且夫」的。

對普通人來說,白話其實就是「口語」,它並非出於幾個人的創造,而是在長期的社會發展中,結合人們的實際需要而自然形成。而新文化運動所做的事情,不過是將它應用於「文」的領域,用它編寫新書,翻譯外文,投諸書面的使用而已。你若要堅持抱住古文不放,當然也可以,你以為當時沒有這種人?

恰恰相反,新文化運動一直就並不順利,改革一兩,反動十斤。當時就有各種古文的刊物出來反對,為什麼你會覺得沒有?因為它們都在這個過程中消失成渣渣了,2023年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了,再在那「且夫」不覺得可笑嗎?

那不管實用性,只要好看行不行?那當然可以,你現在想每天寫古文,甚至寫駢文,都不要緊,想怎麼欣賞都行,實際上這種人真不少,寫古體詩的圈子還是挺大的,作為一種文化活動,確實還挺有韻味,只是你沒去了解而已。但指望全國十幾億人,工程師談技術,商人講報表,全都「且夫」起來,那就不要怪什麼魯迅錢玄同,千萬普通人第乙個不答應。

最後說一句,在當時除了遺老們,難道就沒有別人像題主一樣關愛文言文,希望它在生活中長存下去嗎?答案是有的,大英帝國港督崇奉「國粹」於香港,日本軍隊拜服駢文於北平,都非常希望中中國人愛護傳統文化。現在很多人說外來侵略者要搞文化入侵是通過否定其他文化來作為進攻的手段,然而這是雙方差距不大時,只能間接對抗的方式,真要是差距巨大,輕易攻進來之後,是不但不否定本地文化,而且要特別表揚,鼓勵當地人努力發揚堅持的。

5樓:iTOfR

合適否?就拿詩歌來說,新文化運動的領導者,不論倡導「格律」的聞一多,嚮往自由詩風的郭沫若,頗具現代意識的茅盾還有堅決抵制舊中國的魯迅,這幫嘗試新詩的人,不都還是老老實實回去寫舊詩了?甚至在抗戰時候,舊詩還有乙個小巔峰。

他們還不是在實踐之後,乙個個「真香」了呢。

「勒馬回韁作舊詩」——聞一多

6樓:帶刀文匪

白話文帶給了我們什麼?

答:白話文如果沒有普及,你有可能根本沒機會在這提問題,因為你可能更本寫不出你想要說的話,甚至根本不認字兒。

7樓:不可問天

改革的初期矯枉過正是必要的。這不僅是關於語言文學的事情,更是關於整個民族存亡的事情。

漢字是古代傳下來的寶貝,但我們的祖先,比漢字還要古,所以我們更是古代傳下來的寶貝。為漢字而犧牲我們,還是為我們而犧牲漢字呢?這是只要還沒有喪心病狂的人,都能夠馬上回答的。

——魯迅:我真的說過這句話

如何看待新文化運動「全盤反傳統」?

如果可以 當然不該全盤反傳統,同樣也不該把弘揚傳統作為文化事業的中心。位居中心的是我們的生活,發展的需求,或者具體的能滿足我們這些需求的東西。如果把這兩個需求作為中心,那麼傳統就可以隨著現代文化的建立被順勢發揚。舉個例子,就比如我們的制度,是要符合這兩個要求的,我們的傳統的揚棄取捨則要與之相匹配。將...

新文化運動為什麼全盤否定傳統文化?

璠璠 三百年前,有個叫彭佳年說 金錢鼠尾乃新朝雅政,巍冠寬頻為亡國之兆。肆無忌憚高舉新文化大旗開始開始否定傳統文化。是因為梳辮子的打敗戴高冠的。三百年後,剃短髮的打敗梳辮子的。結果金錢鼠尾成了豬尾巴被割掉了,又開始肆無忌憚的高舉新文化大旗開始否定傳統文化。這是中中國人傳統,先進文化必然替代落後文化。...

新文化運動時期,為什麼有人提出廢除漢字?

louzhiguo0000 1 客觀講,漢字的獲得基本的讀寫能力的過程要比其他語言文字的學習成本高的多。使用拉丁字母和西里爾字母的西方國家,兒童大概需要一年或者半年就能學會寫日常會話 使用印度類字母 阿拉伯類字母的兒童的情況可能又不同,所以不太清楚 而漢族兒童至少要多花2年時間,這個障礙始終是無法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