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如何改革才能恢復聲旁的表音功能?

時間 2021-05-10 21:38:21

1樓:YaMang

廢除漢字的五個理由

1.漢字難學,拼音文字好學。漢字需要花費中中國人十年的時間學習,而拼音文字只要乙個禮拜。

廢除漢字還可以讓更多的海外華僑提筆寫字,而不是繼續做文盲。呂叔湘先生保守地估計漢字的廢除可以縮短中小學年制1-2年,提高文字工作效率一倍

2.廢除漢字有利於全國各地普通話水平的提高。拼音文字將字音與字形緊密聯絡在一起,在人們閱讀文字的每時每刻都提示著文字的正確發音,而不像今天有很多南方省份的人分不清r和l,n和ng

3.可以模仿日語和韓語對外來詞彙的音譯,提高中國人背英語單詞的效率並且科研工作者無需再記兩套科學術語。瘋狂打call(寫成kuō),gay裡gay氣(寫成gèi),立個flag(寫成fǔlàgě),wifi(寫成wāifāi),mv(寫成áimǔwēi),up主(寫成àpǔ)),這些詞語都可以用一套文字表示了,再也不需要借助英語了

4.廢除漢字後可以大行推廣白話文,白話文得到推廣後語言就會變得簡單高效(而不是像今天每個中中國人都覺得自己漢語水平不夠高一樣)

5.漢字是外觀醜陋的文字,複雜的比劃容易在中中國人閱讀時損害視力。而拼音字總是筆畫簡單,也能寫出很好看的書法作品。

呂叔湘先生說:"現在通行的老宋體,實在醜得可以。倒是外國印書的a,b,c,d,有時候還倒是真有很美的字型呢。"

2樓:天才李健

我記得倉頡造字。從一開始得到的啟發就是從不同動物的腳印不同這件事得到啟發,從而造字的。不同的事物,刪繁,留下他們的本質特點。

就抓住了漢字的關鍵。漢字從一開始就不打算表示讀音。。。就打算描述豬,鹿,羊之類的。。。。

只要豬還是豬,鹿還是鹿,那麼漢字的本質就不會變。。至於你想將「豬」這個漢字讀成pig,還是讀成「tun」,漢字表示,關我屁事。。。

3樓:

漢語什麼時候是一門形聲詞偏旁表音的語言了?為什麼要恢復呢?難道不是正因為現在這種多音字的存在才使得漢語更有魅力嘛?

還有下面一票說恢復繁體字的人,你們作為愛好玩玩就可以了,實際使用上簡體字不知道比繁體字簡單了多少啊。竊以為如果是覺得不容易掌握讀音的話,好好學習認真讀到高中就行了。高考語文的前兩題足以讓你掌握絕大多數簡體字了。

4樓:beida

題主,漢子什麼時候表音啦,漢子是意音文字,不是完全表音的文字,題主要恢復漢子表音功能,不如說讓漢子拼音化。題主的命題本身就有問題,不要在誤導別人啦,你是在扭曲漢子的發展史嗎?可笑呀……

5樓:jeremiah

語音是善變的,字形卻是永恆的。

語音和字形不照宋代就有人發現了,於是後人就陸續造了一批形聲字,結果到建國時乙個字有數個異體字,簡化漢字時的簡體字大多就是從中選乙個具有代表性的異體字。

有人研究英語史提出過一種觀點,每過一千年,就會有80%詞彙被替換掉。

正是由形聲字,我們才意識到漢語的語音在過去的兩千年裡發生了多大的變化,每個字形都是歷史的,我們也沒必要再使用形聲字來標音,因為我們有更科學的記音方法漢語拼音。

6樓:鬼狐

認字不認字,先認半個字。有些老外說有些公司起來乙個不喜歡的名字就是在折磨他。同理,我覺得學漢字腦子轉的還是挺快的,有時候,手都跟不上。還是希望在軟體,智慧型裝置有更多主導權

7樓:雅樂居士

不出我所料,這個問題果然炸出了搞漢字改革的民科。

首先,我想請問題主,誰告訴您漢字都是表音的了?何來「恢復」一說?

無疑,漢字存在形聲字,但是這是包含的關係。正如水果包含蘋果,蘋果卻不能包含水果一樣,形聲字無法包含哪怕等價於漢字。

自上古至今,漢字的讀音一直在流變。近一些的,也許家裡老者還會記得呆ái板,確鑿zuò等等,再近一點,血的xiě/xuè兩讀題主應該記得吧(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篡改為了xuě,讓我十分想罵街)。

這麼說,假設用~表示què,用#表示záo,用%表示zuò,用&表示yè。「作業」可以表示成%&,很完美,但是難道確鑿讀成zuò就要用~%,讀成záo就要用~#了?未免過於隨便了吧。

題主以及諸民科的漢字改革方案固然是設計新輪子,可是又有幾個設計出了圓輪子呢?

以上。

8樓:GarethWilliam

書面語拉丁化,並換成上古漢語的發音,完美。中古漢語的音素就不太適合字母拼寫了,現代漢語拼音不加漢字同音字太多,歧義很大。而且很重要的是,上古漢語沒聲調,不用加一堆奇怪的上標。

9樓:月鏡星橋

先說結論,不要妄加「改革」。簡化字系統已經夠混亂了,大多數其他答主提出的改革,除了某位答主的恢復繁體字,其他都無異於破壞漢字系統的穩定性和延續性。形聲字反映的是造字時聲旁和新造字之間讀音的相似性,一些原本細微的讀音差異,隨著時間演變被放大是不可避免的事。

世界上沒有語音系統一成不變的語言。即便如答主所說的使用表音文字的語言,發音也是在不斷改變著的。在同樣使用英語的英美,hot在英國讀/ht/,在美國讀/ht/或/hɑt/。

莎士比亞筆下的英文,記錄的是那個時代的英語發音,拼寫與今天的英文大相徑庭。

漢語各方言也是一樣,語音是一直在變化著的。而且漢語與其他語言一樣,當「勢力範圍」拓展到新的地方時,語音演變會朝新的方向進行。這就是堪稱「廣土眾民」的中華大地上會存在這麼多方言的原因。

而且由於音變方向不一樣,中古漢語在隋唐時期傳播到各地,產生的不同方言都會在不同的方面不同程度地繼承中古漢語的特點。

不知道某些答主為什麼要固守「西學的出發點是錯的」,提出「正音系統像一格格抽屜」這樣令人不知所云的命題,卻給不出有說服力的證據。

10樓:

稍稍有點不能理解…為什麼漢字要變成完美表音+表意的文字?

蠻想知道現存語言裡有沒有哪一門常用語言是表音和表意都很厲害「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

就連英語這種表音的不是也有很多類似colonel這種發音比較鬼斧神工的單詞嗎,但是這也並不影響英語的傳播和發揚光大。

11樓:昔遠

對於漢字到底是「表意文字」還是「表音文字」還是「意音文字」不同的學者是持有不同的觀點的。

按照黃伯榮的觀點,漢字的表音只是一種不準確的表音,而且也只有形聲字有表音性,更何況形聲字的形旁也是借的象形字,指事字這些表意字的字音,所以不能完全算表音,本質上還是「表意文字」

按照徐通鏘的觀點,認為是「意音文字」,這個觀點認為沒有完全不標記讀音的文字,哪怕漢字表意程度再高,但它還是有表音性,所以叫意音文字。

這個說法我覺得有點奇怪,「沒有完全不表音的文字」,那我也可以說「沒有完全不表意的文字」,比如英語,就一定只表音嗎?這樣一來豈不是所有的文字都是既表音又表意的,都要被稱為「意音文字」?這相當於說了句廢話——語言本身就是音義結合的,文字是語言符號的書面表現,那肯定也是音義結合的,所以我不是很贊同「意音文字」的說法。

我們用「表音」「表意」來區別文字種類,不是依據本身文字元號蘊含的資訊是不是只有意或者只有音,因為音和意是不可以完全分割開來的,文字的資訊必然既包含音也包含意。我們應該依據的是文字本身的「形式」是偏向記錄「音」還是記錄「意」。

那麼這樣來理解,我就比較認可第三種觀點,認為漢字是「表意體系的文字」,多了個「體系」,表明了漢字本質上是表意的,表音部件只是使用過程中自然發展出的現象,但不影響漢字整體還是以表意為主。

至於是不是從形聲字開始才有表音性,這裡甲骨文的例子舉的其實不太恰當。因為甲骨文時期就已經有形聲字了,不僅有形聲字,還有「假借字」——借其他字來表他義而不表本義,相比於形聲字假借字更能體現表音功能。形聲字為什麼特殊,不僅是因為它們讓漢字在表意的基礎上有了反映語音的功能,還讓漢字的有了系統的造字模式,同時形符聲符的類聚讓漢字的分類有了系統依據。

那麼漢字到底是從何時具有的表音功能呢,的確從甲骨文時期就有了。

漢字還會進行改革或簡化嗎?

漢字點亮人類未來 首先,用 優化 這個詞是不準確的,或者說是欠妥的。一百多年來,中國人圍繞漢字展開激烈的論爭,實際上都是為了解決乙個問題 漢字該往何處去?也就是漢字改革的方向問題,或者說是漢字的出路問題。針對漢字難於識記問題,前輩大師們給出的解決方案主要有兩個 一是拼音化,即另造字母文字取代漢字,曾...

為什麼漢字拉丁化改革沒有成功?

順安牧民 拉丁化有利於方言的儲存,但不利於交流。另外還有很多同音字,著實很麻煩。latinhua di fang iendi baotsen iouliah,di gaoliu bah iouhao.nieng uae,iahdadi tenginz ba naege beidi gen mafa....

如果不進行漢字簡化改革,現在會是怎麼樣的?

LLL ZZZ 反正有一段十幾二十年的時間,肯定被迫用 殘體字 咯。在電腦DOS時代,上面這種糊成一坨的 殘體 字,各位 煩體字 使用者不也開開心心用過來了?說明沒什麼不能接受的嘛。漢字是一種 資訊冗餘 非常大的文字。什麼叫做資訊冗餘?就像乙個點陣圖的乙個區域,2x2,這裡面只要有任何1,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