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史記》能流傳下來

時間 2021-05-07 22:39:23

1樓:gm zeng

東漢受詔刪節《史記》,反映的正是此書受重視,皇帝讀不了那麼重的原書,而不是搞閹割版替代原書。看看漢末,也是刪節《漢書》編成《漢紀》,都是方便皇帝閱讀。

2樓:

首先,古籍失傳是大概率事件這沒錯,但也要看是什麼書了,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不能都一概而論。

就說儒家那些書籍,那能丟嗎?那叫大概率嗎?人家無數儒家子弟拼了命去保護書籍,所以基本上儒家典籍就不存在「失傳」這種事,只能是間接性失傳,但總有人會努力保護的。

當然極其個別的那就另說了,總之在儒家這裡失傳才是小概率事件。

至於太史公的《史記》,寫的那麼好,一出來肯定就是暢銷貨,所以肯定會有很多人進行抄錄的。再加上漢廷也不會完全控制,但即使控制也沒辦法,真想藏書,辦法還是很多的。

另外希望很多人不要總拿今天的思維去思考過去的問題,是,人家是用的竹簡,但是你知道秦漢時期用竹簡寫的東西有多少嗎?漢軍邊地最基層的每個烽燧的士兵每天都要用竹簡進行記錄邊地情況,而那些資料也都要進行儲存,所以邊地都如此,更何況的內地,事實上秦漢之時竹簡使用是非常廣泛的,因此《史記》咱們覺得用竹簡寫數量龐大,但其實在漢時就是毛毛雨,根本不值一提。

所以《史記》能夠流傳下來,並不是什麼奇怪事。

一言以蔽之,凡是人民群眾喜歡的,不管是在哪個時代,都是很難真正禁止的。

而這種東西其實才是官方真正極力打壓的,但是有用嗎?毫無卵用,大家就靠著這個發財致富呢,所以怎麼可能官府說禁就禁的。只是可惜隨著漢代和平時間太久,這種屠龍術也沒多大用了,所以就越來越少,導致就剩下咱們今天看到的那幾本兵書了。

所以說,不管什麼書籍,只要大家喜歡,不管什麼載體,都很難出現失傳的問題,可如果大家不喜歡,就算當時有再多,也避免不了全軍覆沒的可能。

至於《史記》,太史公那麼精彩的描述,怎麼可能不被人喜歡呢?很多人估計都能倒背如流的,所以怎麼失傳?

3樓:

大概四個原因,

第一,司馬遷把母本藏起來了,

凡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為太史公書。序略,以拾遺補缺,成一家之言,厥協六經異傳,整齊百家雜語,藏之名山,副在京師,俟後世聖人君子。

第二,群眾基礎。漢宣帝時期,司馬遷的外孫楊惲開始把該書內容向社會傳播。(但是篇幅流傳不多,很快就因為楊惲遇害中止)

第三,漢朝沒有搞焚書運動。

第四,後來的朝代中,幾個說得上話的人推崇這本書。

4樓:

在《史記》流傳初期,除了有刪減之外,也有多次補亡和續作,對兩者應同樣看待。

西漢馮商有「受詔續《太史公書》十餘篇」,題主提到的東漢楊終「受詔刪太史公書為十餘萬言」,實際上都說明《史記》已經處於官修的地位的,這對於《史記》後來的流傳是非常有利的。

此後,諸種版本最終匯合成至今仍通行的百三十卷本《史記》,該版本魏晉以後已基本定型,《四庫全書總目》稱「自晉唐以來,傳本無大同異」。

《史記》成書後,「臧之名山,副在京師「。研究認為,兩漢之際《史記》至少有官藏和私傳兩種流傳途徑,在民間流傳中,還可能存在一百二十四篇的殘本。但由於補續者眾多,篇數更多的不見得就更接近《史記》公布時的原貌。

筷子為何能流傳下來?

天翼 以前也有這個疑問,刀叉比筷子容易上手 雖然使用場合確實有限且不便 為什麼我們會一直使用筷子。後來看到我一歲多的外甥女,從小就對吃極為迷戀,第一次上桌吃飯就非要抓筷子用,給勺子給她還不樂意,當時確實不會用。再過一星期再看她,已經不在需要勺子了。才2歲的娃。可能就是這種對吃的執著,烤了野味,手裡隨...

為什麼以前的文學作品能流傳下來?

首先文學作品是什麼?所以題主的問題直接把無意義 無價值的低俗作品過濾了。若是這樣看,不僅僅是以前的,就是現代的,以後的文學作品都可以流傳下去。而應該引起我們注意的是 為什麼現當代的文學作品少之又少?首要原因必定是社會環境使然。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社會環境不斷變遷,我們的時代迷上了速度魔鬼,由於這個...

史記和資治通鑑等古籍的古本是怎麼流傳下來的?抄錄過程中是否會有篡改遺漏? 古本又現居何處?

史記 剛開始是通過手抄的形式流傳下來的。由於傳超過程中難免有訛誤和遺漏,再加上歷史上多人的考證和修訂,所以說到唐宋時期印刷術出現的時候,史記 已經不再是司馬遷寫的原本,而且還有幾個不同的本子。到了唐宋以後,由於印刷術的普及,這種現象逐漸減少,再加上歷代學者的努力,史記 內容開始逐漸統一。資治通鑑 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