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學上看,12期免息購買手機划算還是一次性購買划算?

時間 2021-05-05 17:39:35

1樓:seven210

免息分期根本就不符合經濟學原理,所以,結論很簡單,免息分期一定會在某個你不知道的地方給你設定了代價。

如果真的給你免息分期,就是說賣家放棄了資金的時間價值,他獲得的錢比他應得的少了一部分,那為什麼不乾脆給你打折呢?直接降價打折應該更容易刺激消費,既然他沒這麼做,那只有乙個可能就是:他把少得的那部分錢從別處找回來了。。。

2樓:老鼠

利息倒是免了,手續費呢?換個說法而已。所有的分期,最終支付的額外費用都是10%~18%,特殊情況除外。

如果真是一分額外費用都沒有建議分12期,如果一分費用沒有,根據近30年的M2比值,你分12期,會多賺老闆10%,相當於給額外你打了9折。

3樓:孟德

單從經濟角度肯定是免息貸款合算。試想著你把免息貸款(或者是準備用來一次性付款的資金)拿去存款,都可以拿利息了。但生活不是單純的經濟學,還可能引起以下(不僅限於)的問題:

1、不必要的消費,加快了手機更換頻率。

2、養成不良的消費習慣,部分自控能力差的人,人生可能迅速倒塌。

常言道「免費的東西是最貴的」,享樂型別免息貸款裡賺到經濟角度那點點利息,比它所引發的非經濟範疇的問題,實在不值一提。同樣的道理,我個人贊成像房貸、創業貸款等,是因為它解決的非經濟範疇的問題,比利息引起的負擔要大的多。

4樓:蒼皇小狼

相比較的話,免息分期更划算一下,同樣是擁有了手機,但購買手機的錢分散到十二個月,壓力會相對減少,而且保證了你購買手機當月現金流的更好使用。

5樓:qiu

免息分期划算

有良好的自控能力最好選擇免息分期

沒有良好自控能力的就算了大多數人都沒有

沒有自控能力的人信用卡常常刷爆

這也是為什麼辦了信用卡了的人都會懊惱的原因

6樓:doubleU

這是乙個好問題。

如果確實12期免息,而題主又有一次性付清的資金。只要注意兩個小問題,必然是分期划算!

①可以使用類似Alipay花唄的自動還款功能,避免逾期風險!同時把這筆資金放入餘額寶中不用,讓其自動還款,同時部分產生收益!

②如果是信用卡分期,存在較大不穩定因素!這個不用多說,大家都明白。做什麼動作來還分期,都會產生成本。時間,精力,路程等,還有較大逾期風險!

但有乙個小細節,也跟題主提個醒。即使你使用了某平台的信用卡到期自動還款,也有乙個銀行收取服務手續費的問題。每期超過一定金額,就要服務費。

說點題外話,我個人是信用卡和花唄都在用。買國外的東西用信用卡,免去兌換外幣的麻煩!這也實屬無奈,我們大中華的銀行屬於國家直接管理的,基本就是壟斷。

平時吃飯買東西,基本用花唄。把花唄下調至10k的額度,每月到期後自動還。能免息用花唄的,必用!很方便

7樓:閒暇自由好奇

從純粹的概念而言,其實是沒有12期免息這個概念的(這是乙個假的概念)。貨幣是有時間價值的。企業靠現金流生存,不可能不算息(顯然,12期免息後的總價必然比一次性購買要高)。

然而,總價不能成為是否划算的標準。」划算」是很嚴格的東西。我們又不知道你的機會成本,收入水平,你的個人偏好及其效用曲線……這種條件下是不可能形成最優決策的。

(你讓我們怎麼幫你,我也很絕望好嗎)

8樓:八折

當然是12期免息划算了。

什麼?你沒有能讓錢生錢的本事?

那也沒關係,你拿著這些錢天天在家數著玩,心情愉悅了,效用增加了。

亦或者,你把錢每天摔地上發出和諧動聽的節奏和聲音,效用也增加了。

所以,還是分期划算。

經濟學上怎樣解釋「價值增值」現象?

價值增值倒沒聽說過。但根據你描述的,經濟學的乘數效應倒是挺符合的。你花的100塊錢實際上可以數倍於這個價錢增加乙個國家的GDP,比如你支出的100元等於他人收入的100元,那麼他人再從收入的100元中支出80元又是別人收入的80元,別人收入的80元再支出60元又是。經濟學中很多方面都牽扯到了乘數效應...

怎麼看經濟學人?

Monica的英語世界 說句實話,專八過了你也不一定看的懂這些外刊雜誌,因為它的用詞不是我們經常看到的,但是讀外刊的好處在於學習它的遣詞造句,有時候中文很複雜的表達,到了英文可能乙個詞就搞定了。而且經濟學人中很多小詞用的非常好,再加上國內一些考試,它的題源就是這些外刊,所以誰看誰知道,如果怕看不懂可...

經濟學上怎樣區分有效需求和社會負擔?

改之理zcw 有效需求這個概念通常是針對gdp這類東西提出的,也就是多生產出來的產品,而不是財富的總量。換句話說,財富減少了,所以我們提高生產,雖然財富並沒有變多,但有效需求提高了。有效需求的提高並不必然帶來產出的提高,它只在實際產出低於潛在產出的時候才能帶來這種提高。而如果例如治安惡化降低了潛在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