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們總是要求完美受害者?

時間 2021-06-06 21:19:56

1樓:映心堂心理

我們可以借助家庭中經常出現的一種關係模式來理解。相當多功能不良的家庭(當然並非功能最糟糕的那一類),是由這樣三個人組成的:

A、乙個有人格障礙的家長:多數時候是父親,少數時候是母親,他持續地用某種方式傷害孩子(肢體暴力、語言暴力、性暴力、過度掌控等),是家庭中的「施害者」。

B、乙個還算善良但軟弱無力的家長:多數時候是母親,少數時候是父親,他知道施害者做的不對,但沒有力量與之對抗,是家庭中傷害事件的「旁觀者」。

C、無辜而承受傷害的孩子——家庭中的「受害者」。

施害者可能會苛責受害者:「我傷害你是因為你做錯了,你自找的,你活該。」

——這是在對自己的暴行進行話語上的重新敘述,使之聽起來不再是「暴行」,而更像是「替天行道」。比如打孩子的家長常說:「誰家小孩不挨打?

」「棍棒底下出孝子。」「打你是為你好。」

這些旁觀者常常並非全然的惡意——否則他們就會成為另乙個施害者,而不是「旁觀者」了。他們迫不及待要讓受害者承擔起改變的全部責任,有時忍不住手把手教,有時甚至恨鐵不成鋼,是因為他們內心多少還有些同情心,並不希望無辜的人持續受到傷害。

他們最大的問題,是不能直面自己的無力感。就像那些看著孩子被父親暴打而無力阻攔的母親,那些看著孩子被母親強迫、掌控,自己一句話不敢說的父親,他們真正的問題是,自己和伴侶的力量對比過於懸殊。但他們既無力解決這個問題,也無法帶孩子離開伴侶,只好把「控制點」放在孩子身上:

「你只要做得足夠好,就不會受到傷害。」

這對受害者來說顯然是殘忍的:乙個要做得足夠好才能免受傷害的世界,是多麼可怕的世界!

但這就是這個世界:權力和力量往往先於講道理和同情心發揮作用。

社會事件的旁觀者潛意識裡未必不明白這個道理。

他們苛責受害者的真正原因是,自己在施害者的淫威面前已經縮成一團,唯求自保,但無法面對這一懦弱無力的自己,於是重新敘述了現場,讓自己得以解脫:「是受害者沒有充分承擔起保護自己的責任,如果受害者像偵探一樣機敏警覺,又像高僧一樣無欲無求,那就不會受到傷害了。」

當然沒有人是這樣的「完美受害者」——這正遂了部分旁觀者的乙個心願:「沒有人有資格尋求幫助,所以我也不需要幫助任何人。受害者得到的,都是ta活該得到的。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這樣,旁觀者終於可以既避開了行動的艱難,又避開了良心的疼痛。

2樓:兩個八與七

假如受害者是完美的,那施害者就是無差別施害,那麼「我」就也可能成為受害者,這也太可怕了吧!不,「我」不接受!受害者一定是不完美的!「我」一定要找出ta被害的理由!

3樓:陽陽

因為施害者不需要我們的同情和幫助。

而受害者呢,因為同情心也好,因為道德也好,我們會不自然的想要去幫助他,可是幫助受害者,肯定會損害自己的時間,安全,精力,金錢等利益,如果不幫助呢,又怕別人覺得我無情,在我需要幫助的時候,因為我當初沒幫助別人所以不幫助我。

那怎麼辦呢?找受害者的問題,他受害是因為他做錯了什麼什麼,是活該,不是我不幫助他,而是他罪有應得。好啦,我不用幫助受害者了,別人也不會覺得我是乙個沒同情心,自私的人,我也可以心安理得的不用付出利益,而好好的過自己的日子了。以上

4樓:林凡愛

同意。做過壞事的人,也做過好事,該說ta是壞人還是好人? 不應該把做過壞事的人一棒子打死,或者說,我們對做過壞事(不是正在做)施暴就是一種正義的。

關鍵還是得看你做一些事時,內心真正的動機。如果制止壞事蔓延,是按了好心,那就很好了。

5樓:

暴力犯罪受害人自身容易招致犯罪侵害的被害因素,一般包括:

1,虛弱。老幼婦殘,群體中的弱者,是所有掠食者優先選擇的物件。

2,財色外露。財和色,就是受害人的廣告。

3,特殊生活方式。社會邊緣人,特殊工作者、厭惡庸常生活熱衷冒險的人,她們是性工作者、拾荒者、流浪者、夜場黑保安……,她們的世界和一般人的世界不一樣。如果你經常出現的場所時段和一些犯罪高發的場所時段高度重合,那麼受害概率必然會高得多。

4,喜歡挑事,主動惹禍。基於自身特殊的性格因素,比如魯莽、殘暴、粗心。

5,隱忍。比如在性犯罪中受害人的隱忍,導致加害一再發生。

6,缺少防範意識,對社會和人性陰暗面缺少認知,把自己的安全輕易託付別人。比如《天下無賊》中王寶強飾演的傻根。

6樓:大頭魚o

他做的好事是好事,但是做的壞事也逃不了,這兩種東西並不能相互抵消。做了壞事就是要受到法律的懲罰,不能因為做了好事就免於刑罰。受害者值不值得同情不重要,重要的是受害者能不能依據法律得到補償。

7樓:淼淼Miko

世界上哪有純粹的好人或者壞人,誰不曾是加害者?誰又不曾是受害者?

完美受害者只不過讓那些看熱鬧的人尋求一種自我實現感罷了,好像這樣做是自己保護了那個弱者,作為正義的化身討伐犯錯的人。

萬事皆有因果,有很多受害者,並非清白無辜;而很多加害者,也曾懲惡揚善。

可是同情心氾濫道德感膨脹紅衛兵們,不想去管這些罷了。

可是一碼歸一碼,即使曾經做過好事,也曾經受過傷害,都不是他日後去加害別人的理由。

8樓:張曉

人很難把好和壞分得那麼清楚

什麼意思呢

舉個例子,你把某個英雄人物挖出來黑點,大家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再舉個例子,日本戰犯裡有人都逃過了制裁,那麼如果他突然得絕症死了,大家會不會叫好?

人總是個受情緒控制的動物。

而我也是其中乙個……

9樓:Anyu安與

一下個人觀點――

因為現在替代了過去,現在的印象是[骯髒],人們會認為你以前的美好都是假象。

當然,也不能一棒子打死所有人……也要看這道德瑕疵的嚴重性

為什麼校園欺凌中人們有時不同情受害者反而支援加害者?

社會弱肉強食,我覺得人本能的會懼怕一些強大的人。最簡單的栗子 寢室裡有個女的很蠻橫,你會發現,寢室裡的其它人會在一些方面謙讓她 或許她們自己都沒察覺到 相反如果寢室裡有個任勞任怨的菇涼,很老 實,遇到蠻橫的室友,她會顯得很弱。你會 發現,她將會是寢室裡被所有人欺負的對 象。不要問我是怎麼知道的,我不...

為什麼每次校園暴力的受害者總是會變得更慘?

有一句話雖說我並不認同但是卻很有道理,為什麼別人單單欺負你而不去欺負別人呢?確實是這樣,乙個班上大約有40 60個學生,但是被欺負的人就那麼幾個,其實被欺負和個人性格與原生家庭有很大關係,原生家庭影響後天性格塑造,父母強勢孩子必定懦弱,這種懦弱幾乎是侵入骨髓的。有時候大家會開導孩子們,你要反抗啊,不...

為什麼會有人認同受害者有罪論?

題主家小區發生了一起盜竊案,小偷團夥還在抓捕中,此時題主依然不打算更換自己的安全性不算好的門鎖,現金及貴重物品照樣放在家裡的醒目位置,出門甚至還在門把手上掛了個寫著 無人 的牌子。結果某天題主回到家發現損失慘重。警察同志立案的同時教育題主要注意防盜,回家後題主在知乎上提問 為什麼這麼多人認同受害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