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們總是容易被煽動?

時間 2021-05-10 14:21:03

1樓:月光舞者

不是人們總是容易被煽動

是受教育水平低,不善於思考,情緒暴躁的人容易被煽動

因為受教育水平低,所以沒有足夠的知識理解讓他不爽的事的前因後果

因為不善於思考,所以需要別人代替自己思考,煽動家就是這種人

因為情緒暴躁,情緒迫切需要乙個出口,容不得相反的事實,順著毛捋就容易控制這種人的思維

偏偏這類人還不是少數,你只需要投其所好,說不定名利就可以到手

當今商業社會,資訊已經商業化,從事順毛捋的工作,形成了各種資訊繭房,更助推了這一情況

這年頭,連理智客觀都被叫做理客中來汙衊了,煽動已經成為一種網紅經濟的商業模式

是非對錯不打緊,你只要長得漂亮,或是會煽動,你就是對的,至少網路上是這樣

2樓:按時吃飯

看看這遍文章,主要寫大眾心理學

3樓:伍銘

古人云:兼聽則明

當只有乙個聲音的時候,你必須也只能相信他,否則會有危險,這時候必須被煽動。

比如北韓人很大程度上認為美國人窮。

什麼時候不被煽動呢?大家都能自由發表言論的時候,都能擺事實講道理的時候,情況就會逐步的好起來。注意是逐步的好起來。

我們現在比30年前言論自由的多,所以被煽動的少很多了。

4樓:愛澤

煽動在字典裡解釋的意思是:慫恿人做壞事。

首先是利好,這裡的利好不僅僅指的是實際得到的東西而是一切讓自己有略微愉悅的好處,可能是精神上讓自己更舒服,或者是挽回了什麼,甚至僅僅是認同感,成就感之類虛無縹緲的東西。

這個可以說是前提,沒有這種利益的融入是不可能達成煽動的。或者說正式因為有這樣一種東西才會導致這個煽動有發生的可能性。

但是個體往往是理智的,我們有法律有道德,甚至有自我價值觀,別人的眼光等等細小的框架束縛住我們。個體幾乎很難被煽動。這也就需要「煽動」的另乙個要素——群體。

這裡的群體是指乙個共同利益體。比如搶劫團夥,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目標,有的是生活所迫,有的是親人生病,有的是個性使然,有的是享受過程但是有乙個共同點每個都希望搶劫能夠成功。而且搶劫這個利益點構成了達成他們各自目標的其中一種途徑。

但是最重要的是他們不是乙個人,而是一群人。這個利益點哪怕再小,風險載大也會在人數的數量上無限的放大。群體把這種不可能變成了可能,同時淡化之前制約我們的框架讓我們感覺無所不能。

這種情況下,只要有乙個細微的共同利好的事情出現,所有人就會被煽動成為做壞事的人。哪怕這些個體在生活中是和藹的,善良的,有好的,禮貌的,但是在群體中就會表現出這種明顯的會被煽動的現象。

模擬於傳+銷營造乙個大家庭、或者打雞血的群體,造反的時候拉一批受壓迫的人,創業的時候拉一批有理想的人,讓個體深陷其中,哪怕是文化水平較高的人也會受到其中的影響。

可以參考《烏合之眾》不過一定要看最新的修訂註解版,原版中也存在一些後來被證實是錯誤的觀點。

5樓:小釦

1人是群居性動物,所以人會接受周圍人和環境的暗示。

2人是有感情的動物不是冷冰冰的機器,所以人情緒受受周圍的人和事的影響。

3煽動他人也是動物一種尋找聯合的生存方式。

為什麼人民很容易被煽動?尤其是網路發達後更加明顯。是好事還是壞事?

理中平 看 貨幣戰爭 裡面有段話說的非常有道理。就是某家族利用金融手段和貨幣發行權割韭菜,有人問道,等老百姓都明白你的手段的那一天,都起來反對你怎麼辦。某家族領袖說,不可能有那一天,就算有再多的老百姓懂割韭菜的道理,他們照樣還是韭菜,還是被割。我深以為然。個人永遠都會淹沒在群眾裡,群眾的力是合力。起...

為什麼人們總是容易回憶痛苦,沉浸痛苦,卻難以感知到當下的快樂

跟其他朋友多聊聊,別憋著,這個事情不是你的錯,其他人也有問題,可能你覺得受傷害了,受傷後的感覺就是這樣的,慢慢會過去和變得平淡的。 已重置 絕大多數人都會注意到這麼乙個問題 相比起快樂的事情,我們更容易把注意力放在所謂的負面事件上。雖然我們渴望快樂和開心,但是我們卻往往更容易盯著那些令我們不開心的事...

為什麼人們,總是好為人師?

天津莫扎特 人是需要被需要的。這是人的正常需求,既不高尚,也不醜陋。幫助別人可以滿足這種需求,所以算是互利行為。但是如果幫助別人是為了顯得自己高人一等,就另當別論了。這樣的人,往往過得不太好。也許他們家庭事業都很成功,但是因為渴望被認同,往往不是非常開心。其實只是因為沒有人告訴過他們,他們已經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