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所有 高尚行為 背後的動機都是自利?

時間 2021-06-03 02:51:22

1樓:「已登出」

其實高尚行為都是在追求榮譽感,別人對自己的尊重、敬仰比生命重要的多。這就是一種價值觀,沒有對錯。這種人往往表現利他行為。

2樓:有所謂瀟灑

太長不看版:不是。

這種觀點叫做心理利己主義,霍布斯就是心理利己主義者,當霍布斯施捨乙個乞丐的時候,霍布斯可以說自己看似進行了損己利人的行為,但實際上在這一活動中他得到了精神的寧靜。

一些心理利己主義者認為心理利己主義為倫理利己主義提供了基礎,這可能源自倫理學中的這樣乙個原則:應該蘊含能夠。中學教授的逆否命題原則告訴我們,這等價於不能夠蘊含不應該。

如果乙個人只可能有利己的動機,那麼假定這個人是充分智慧型的,則他就不能做出損己利人的行為,根據不能夠蘊含不應該原則,我們可以得到乙個充分智慧型的人不應該做出損己利人的行為。

這樣的話或許為倫理利己主義提供了乙個基礎,所謂倫理利己主義,是指乙個人應該做某事,當且僅當這件事有利於他。

比起前者,這一版本的倫理利己主義允許人們做那些對自我利益無傷大雅的行為,而前者要求我們始終為自我利益而奮鬥。

倫理利己主義與心理利己主義區別是休謨定律的乙個例項,休謨定律是說:「是」與「應該是」是兩碼事,二者沒有一般的蘊含關係,乙個人應該做某事不意味著乙個人是做了某事,乙個人是做了某事不意味著乙個人應該做某事。

休謨定律告訴我們事實與價值是完全不同的東西,萬萬不可混淆,但當代一些哲學家對此提出了異議,例如普特南,但這些我就不太了解了,不過這都是極其困難的工作,一般人還是老老實實的遵循事實價值二分的原則吧。

好像說遠了,回過來。

我們可以用心理利己主義去解釋廣泛的人類行為,這種強大的解釋性讓人感覺到了一種真理性,以至於很多信奉心理利己主義,但這實際上只是乙個幻想,廣泛而複雜的人類行為怎麼可能被如此輕而易舉的解釋?

如果依照此定義,那麼我們可以發現生活中處處存在利他行為,這些行為甚至是損己的,當然心理利己主義者可以狡辯說這是因為這些人是不夠聰明的,他們進行了錯誤的判斷,以至於沒有足夠好的維護自身的利益,當然心理利己主義者也可以說這個定義是有問題的。

如果運用波普爾的可證偽性原則,即科學是可證偽的。我們會發現,在常識意義上,心理利己主義是不可證偽的,心理利己主義者總是可以聲稱你看似的利他行為實際上是由於你沒有察覺到你更深層的慾望。

好像在常識意義上可證偽性原則唯一的問題就是演化論?不過嚴格意義上可證偽性原則則是通篇錯誤。至於這一原則為什麼錯誤,可見我的答案

如何看待金燦榮對"反中醫藥"鬥士的評價?

這裡我對我知道的關於證偽主義的反駁做了充分的總結,此外

如何評價「可證偽性作為科學與否的判斷依據已經可以退休了」這種觀點?

雖然這一問題下我也有回答,但只是隨口答的,這裡有著更多人的觀點)

由此我們可以發現心理利己主義是乙個無賴的說法。

我們最值得信賴的當代科學好像已經證實了人類具有大量的利他行為,但對此我幾乎完全不了解,就只說一點,大名鼎鼎的《自私的基因》或許會被心理利己主義者拿來當盾牌,但不好意思,這本書的作者曾經說過:《自私的基因》完全可以換乙個名字,叫做《無私的個體》。

(為什麼科學是值得信賴的呢,只說一點,你可以不信科學試試。你不信任何宗教,不按照宗教或者任何非科學理論辦事往往都不會有明顯的跡象使得你受到懲罰,但若是你不按照科學的說法做,例如你認為乙個科學說是有毒的東西實際上是無毒的,那麼你吃下去,你就明白了為什麼科學值得信賴了。)

當然,即使心理利己主義是錯誤的,你也可以支援倫理利己主義,畢竟事實與價值二分啦。

3樓:望道爭馳

個體的行為是高尚還是低劣是一種個體之外的外加判斷行為,不代表行為者的自身,僅僅是「判斷者」自身的觀念的反應。

觸發個體行為的因素很多,因為無法共識溝通,所以個體行為背後的「動機」是無法準確判斷的,「他心通」並不在「邏輯」判斷認可的範圍內。既然不通,那對其他個體的「判斷」就是無邏輯的,或者說僅代表判斷者「自身」邏輯標準。因每個人自身的邏輯觀念不同,「判斷」也就呈現不同的結果。

如果判斷者認定高尚行為背後的動機是高尚的,代表判斷者在同樣情境下也會做出「高尚的」行為。如果判斷者認定高尚行為背後的動機是自利的,代表判斷者在同樣情境下會做出「自利」的行為,當然,這個自利行為「可能」與高尚行為「表現」上一致,也可能不一致。至於背後的動機,依舊是「別人」在評判。

有句話,人總會為「自己」的背信棄義找到必須去做的「理由」,但「別人」未必認可這個「理由」。行為是別人的判斷,動機就只有自己知道。

4樓:靜光

1、「延續後代的本能」是本能,不是自利。

2、嚴格來說,所有行為的目的都是自利。注意,是所有行為,也包含了對英雄、高尚的讚美,對不道德的譴責等等。

5樓:天風中的塵埃

不是。人是群居動物,有利他性。

另外我特別想說明的一點。

高尚是客觀的,是可觀測的行為和結果。

個人動機和需求是主觀的,只能由結果反推。

兩者之間沒有邏輯必然性。

我舉個例子就很清楚了。

兩個有錢人,A和B。

A的愛好就是看人吃屎,公共場合給人難堪,踐踏別人尊嚴。

B的愛好就是先富帶動後富,回饋幫助過自己的人,也喜歡幫窮人渡過難關。

在主觀層面的動機上,A和B都是滿足自己的愛好,讓自己舒心快樂。

在客觀層面,我們會給A低評價。給B高評價,也就是題主所說的高尚。

即使相同的主觀動機,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行為和結果產生。

決不能因為主觀動機沒有題主以為的那麼高尚,就否定了客觀層面的高尚行為。

6樓:小楓子

高尚者的行為動機不一定是利己,人性當中不僅有慾望,惡,還有善良。慾望引出利己,善良引出利他,惡引出損人。

從適者生存的生物進化角度來做乙個思想實驗,如果乙個動物群體,每個個體都是利己的,則這個群體較強壯的個體會佔據大量資源,而其他個體資源不足,不利於這個群體的生存。如果這個群體每個個體都是利他的,則導致每個個體都犧牲自己,把資源讓給其他個體,也不利於群體生存。於是自然選擇的力量調和了利己和利他的比例,使得這個群體更好的分配資源,從而使整個群體利益最大化。

於是利他的基因被自然選擇儲存了下來。利他的現象在自然界廣泛存在,動物對下一代的保護和奉獻等。利他性便是人類的善良的基礎。

善良是人性之一,它本身就可以作為人利他行為的動機,正如慾望也是人性,它可以作為人利己的行為動機。

回到題目,高尚的行為的動機完全有可能也可以是純粹的利他。

7樓:zhtz

先給出我的觀點:我是對問題執肯定態度的,任何行為都有利己的動機。

自私是乙個貶義詞,高尚是乙個褒義詞。

每個人的每個行為的動機都是利己的。

當你在利己的同時,讓別人也受益了,別人肯定希望你這種行為越多越好,於是給你乙個褒義的評價——高尚,無私等,增加你的收益,刺激你多做這種行為。

當你在利己的同時,損害了別人的利益,別人肯定希望你以後不要再做這種事情,於是給你乙個貶義的評價——無恥,自私等,讓你的收益下降,減少你有這種行為的可能。

//讓別人獲得收益和對別人造成損害,這裡的別人要有廣泛性,讓每個人都有代入感。

//利益不僅僅是物質的收益,還包括精神。主要是精神。因為所有物質上的東西讓你精神上愉悅了,你才喜歡。

//我覺得題主在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心中應該就有答案了吧。在任何行為都有利己的動機的前提下,我覺的很多自私的人,智商是不夠的,他們本能的在做利己的行為,最終卻達不到利己的目的。

8樓:唐康時

區分動機和行為就好理解了。動為不一定必然產生行為,行為也不一定來自動機。就高尚動機而言,唯一的愉悅感來自於對真善美的追求,如果這也算一種自私的話,我不知道這世界上還有沒有無私與高尚了

9樓:「已登出」

自利是一種生存本能

高尚行為本身可以滿足此人的心願,但是多數時候也會犧牲此人很多很多其他利益

不是純粹的得到,而更多伴隨犧牲

因此高尚行為不僅僅自利,並且自利成分沒那麼多如果乙個人本能的高尚,且遵循本能,為此付出了很多代價,我相信這本質上不應當歸為自利事件

10樓:

我認為不是。

自利是乙個理性的行為,是盤算對自己長期、短期有好處後進行的行為。

人的行為動機不完全是理性控制的,一些時候感性部分會占上風。

所以高尚的行為,理論上既可以是受理性驅動,也可以受情感趨勢。

所以不一定完全是自利的動機。

11樓:蒲公英

首先,你要怎麼評斷這是乙個高尚行為,你是看這件事情的結果還是過程,還是說看個人的心理真實想法。乙個人做事情的整個過程和心理活動不會有人知道的, 即便人的行為會遵循一定的規律。不過,乙個人的所有的行為都是從在他看來利己時才做出來的。

12樓:「已登出」

個人見解。

人的所有行為,背後都是自利的,這是驅動這個世界的燃料。(並沒有否定高尚)

高尚的行為本身不過是特殊的一種自利,因為社會本身認同高尚,所以高尚是對自己的一種形象包裝。好的形象會帶來無形的好處。亦或者自我的認同感也是一種自利的形式。

亦或者通過對他人的友好對待以滿足自己的某種需求。

13樓:

我們這麼來說吧,如果說你的高尚行為目的是自利,然後你為乙個人乙個集體乙個國家做出了有價值的貢獻,那麼還要計較什麼自利呢?你要做出高尚的行為的代價是相當高的,那自利只能看作其他計較的人吐槽。我引用模擬:

要賺錢的最好方法就是不去想怎樣賺錢。如果是作秀能做成這樣高尚,那就無所謂做不做秀了

人的所有行為是否都是一種交易?

淡淡堂 贊同,並且無處不控制風險。上學的時候,努力學習以期考上好大學。談婚論嫁時,多多了解,以期婚後幸福。懷孕時,增加營養,以期寶寶健康。反正都是趨利避害的最大化的追求幸福美滿。 Alendre 理查德 道金斯在 自私的基因 裡提了乙個有意思的觀點。基因為了讓自己長久的生存下去,會進化出一種 利他行...

傳播愛滋 HIV 的行為或動機從人性角度是否有其合理性?

燈下君 這讓我想起乙個故事 故事真實性無法考證 說有一對小販夫妻天天在車站周邊賣早餐什麼的,城管一來,其它小商小販跟老鼠見了貓似的趕緊跑了,只有這對夫妻跟沒事人似的繼續做他們的生意。也很奇怪,城管對那些落荒而逃的人窮追不捨,可唯獨不驅趕這對夫妻,而且還敬而遠之。照理也不至於對他們格外照顧,畢竟看不出...

人的任何行為與心理活動背後都是本能或慾望嗎?

造化鐘神秀 做了對別人有益的事情,是善,做了對他人有害的事情,是惡。基本所有事情都是兩面的,這件事情給大家帶來的積極影響大於消極影響,就一定程度上值得被大家稱讚 反之就會被眾人所摒棄。例如我們常說殺人是惡,是因為它帶給所有人的影響遠遠大於你說的 滿足自身慾望 而好人做好事,帶來的良性影響更大一些。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