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法道佛,他們治世的道理有沒有殊途同歸之處?

時間 2021-06-01 03:51:42

1樓:花知春

拋開法家不說,法家屬於道家分枝。

另外三家,性質完全一樣,或者說就是一樣東西,只是從不同角度來詮釋。

歷史上治世成功與否,與這三樣宗教完全沒有關係,只能說宗教利用的是否恰當。

2樓:平象法師

【儒道佛】三家區別

一、儒家文化(進取文化)

1、做人標準:

仁、義、禮、智、信。

2、人生觀:

積極進取、建功立業。

3、世界觀:

世界是展現才華的舞台。

4、價值觀:

在創造物質財富的過程中實現自我價值。

5、哲學傾向:

入世哲學。

6、物質食糧對精神食糧的比喻:

主食(如公尺飯、饅頭等),不吃就會餓。

二、道家文化(規律文化)

1、做人標準:

領悟道、修養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

2、人生觀:

順其自然、自我完善。

3、世界觀:

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天人合一境界。

4、價值觀:

以完善的自我帶動和諧的社會。

5、哲學傾向:

出世哲學。

6、物質食糧對精神食糧的比喻:

副食(如各種炒菜、湯羹等),不吃沒滋味。

三、佛家文化(核心文化)

1、做人標準:

諸惡莫做、眾善奉行、遵守十戒、心靈安定、運用智慧型。

2、人生觀:

慈愛眾生、無私奉獻,安分守己,借事鍊心。

3、世界觀:

萬物同一體,法界藏身,相由心生,世界就在自己心中;一念之差,便可創造地獄、極樂。

4、價值觀:

安貧守道,唯慧是業 ,在為他人獻愛心、為社會作貢獻的過程中實現個人價值最大化。

5、哲學傾向:

以空行有,在紅塵不染紅塵,即色即空的內在超越,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

6、物質食糧對精神食糧的比喻:

如營養品(如:蜂蜜,水果,五穀雜糧等),不吃不健康,會營養不良。

如何理解並實踐佛為心 道為骨 儒為表?

洪權 這個說法比較中肯。佛法修心為主。止觀禪是核心。通過止觀禪,身心寂靜清爽,解脫束縛,獲得大自由。楞嚴經把每乙個細節描述清楚。瑜伽師地論中的九心住,寫明白了公升級過程。道家是華夏文明的核心,被丟棄了很久。是通過身體的歸根曰靜,致虛極守靜篤,來達到身體的清爽。是對佛學沒有重點描述的身體每乙個細節變化...

因為寫書的原因,想找些道,儒,佛三教經典看下,有哪位大佬能推薦一下?

不知道怎麼稱呼 都是自然科學,不知道你想寫啥?從地球上第乙個人 起世經 到輪迴 佛說入胎經 到修行 楞嚴經 心經 地藏經 太多了。哪方面呢? 東方呆講善 個人認為南懷瑾老先生對這三家均有高深的理解和簡明的論述,看他寫的書有助於快速了解三家學說的內涵。道家看 老子他說 儒家看 論語別裁 佛家由於本身經...

南懷瑾先生的「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如何解釋?何謂「道為骨」?

認真查了查這句話的出處。應該不是南公本人的原話,而是其他人,在描述南公的時候所作的概括,以訛傳訛就成了南公的了。葉小文憶南懷瑾 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 南公說自己最重要的著作乃是 論語別裁 原本大學微言 對於儒家 道家 佛家,南公會有更加通透的安頓,而不是這種很機械的,這個內在那個外在。請您再查查,南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