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盧梭認為自然原始淳樸安寧的狀態反而能比文明精緻的生活給人們帶來的快樂更多?盧梭這種看法是否是一種 人類文明的倒退 ?

時間 2021-05-05 15:29:07

1樓:墨染

我認為不是一種倒退。盧梭更多的是用自然狀態作為一面鏡子來照出社會狀態下人們道德的喪失,普遍的人心墮落,文明社會的諸多醜惡與不堪。他在《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中表示過,自然狀態是一種「過去也許從來沒有存在過,將來也許永遠不會存在」的狀態。

他所謂的「自然」與我們如今所知的概念內涵外延有所不同,因此他所推崇的「回歸自然」也並不是我們理解意義上的排斥一切文明的、科學的東西而回到叢林做乙個原始人,因為,這樣顯然與當時啟蒙運動的宗旨相悖,而盧梭卻又被稱為法國18世紀偉大的啟蒙思想家之一,這不免又產生了乙個悖論,為何?那是因為我們只從表象去認識物自體,不免以偏概全。

在文明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社會的不平等開始加劇,勞動的分化加劇,一部分人付出較少的腦力勞動,另一部分人付出較多的體力勞動,生理上的差異是先天就有的自然差異,但當付出較少勞動力的人卻能得到較多的報酬的時候,這就是不平等的差異,是一種精神,政治上的差異了。此外,盧梭認為人對技術工具的過分依賴會喪失人的某些天性,剝奪了人對完美的追求。

2樓:我超萌超有愛的

盧梭的這本書倒不如說是人類思想文明的進步,之所以不能被稱作倒退,是因其書中的思想是在比平常人要先進的太多。他只是深刻剖析了人類為什麼會發展成如此的現狀,正如他的書中所說:「我是多麼地無法離開與我同樣墮落的人類,獨自一人生活

」顯然,你想要人類文明因此而退步是不可能的,沒有人會願意擺脫這麼一種奢侈的生活,即使他們痛苦。

正如盧梭在書中所述,他只是想要尋求一種在混亂生活中的安寧,因為他自知無法擺脫這一混亂的生活。

奢侈與舒適並不代表著人類的進步,同樣簡單與無作為也不代表著人類文明的退後,真正的人類文明應是與人類這一物種所特有的思想所掛鉤的,而不應是與技術的先進與否和生活環境的舒適與否來判斷的就像猴子若是學會了用木棍、石頭來代替爪子去攻擊他類,是否就應稱為猴子文明的進步?

3樓:ParanoiaDannnng

題主的發問很有意思。首先盧梭並非現代的庸俗功利主義者(跟mill那幫人有很大不同),也不是伊壁鳩魯學派的繼承者。他不承認在社會層面上,個人的快樂是政治體構建的目的。

另外,盧梭的觀點不能抽離他的體系,將他的一句話剝離出來單獨理解會造成誤解。

對於題主所說的文明精緻的生活,盧梭主要是在一論即《論科學與藝術》中批判的,這本小冊子概括起來就是科學與藝術的進展會消解公民美德,雖然盧梭並沒有在這本書中定義公民美德,而且他在一論中展示的公民美德跟之後他構建性的作品中的civil virtue有很大差異,可以說他在一論中所指的美德是乙個誇張的版本。一論的寫作與盧梭對巴黎浮誇的上層社會的感觸有關,但不限於此。他背後的靶子是霍布斯。

霍布斯在利維坦中通過恐懼的力量將個體帶入社會並相信乙個有秩序的社會能從個人對私利的追逐中產生出來。曼德維爾,斯密等都大致持此觀點。但盧梭覺得,霍布斯構想的那個人太low了,這樣的人的典範就是巴黎社交圈那些烏七八糟的人。

所以他覺得,任何社會都需要積極的美德才能夠維繫。正是基於對virtue的強調,盧梭才攻擊浮華的社會生活。

再者,盧梭對自然安寧的生活確實是偏愛的,但這種偏愛也是有條件的。我們回到二論,即《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中說。在二論中盧梭勾勒了人類從自然狀態走向社會狀態的過程,我們看到,這個過程其實是人與外部環境相互塑造的過程。

盧梭認定人具備可完善性,因此在偶然外部因素的作用之下,人對環境的除錯能力使得他作出反應,從而開啟了人走向不平等的潘多拉魔盒。在這個過程中,能力capacity與desire的失衡是人敗壞的自身特徵。這一點,二論實際上有乙個複雜的兩者交替的過程。

簡單來講,他對安寧的生活,淳樸鄉村的偏愛主要在於鄉村有助於培養人們健康的mores,更重要的是,在非商業社會中,人的desire不會過度膨脹從而導致能力與慾望的失衡。

最後再回答下題主所說的文明的倒退。首先盧梭本人的學說顯然沒有導致事實上的文明(你所定義的文明)倒退,其次盧梭本人並不意圖使得文明(盧梭本人所認為的文明)發生倒退。所以你們並不在在乙個維度考慮這個問題。麼麼噠

4樓:Eric Chen

盧梭的本意並不是說這是「人類文明的倒退」,而是「人類文明在進步的同時也在退步」。

一方面,盧梭承認,科學與藝術的確有巨大價值;另一方面,他也敏銳地感知到其對人類有著種種負面影響。舉個例子,自從智慧型手機高速發展,兩人面對面低頭玩手機的現象變得普遍,而且,感覺現在吃飯帶手機已經對飯桌上的某些同志的飯碗構成了威脅......

盧梭對於單純寧靜的生活有一種迷戀,所以他的筆下有著濃濃的嘆息和惆悵的意味。盧梭並不認為我們應該回到原始狀態,像伏爾泰指責他那樣。盧梭覺得那是愚蠢的(和主流觀點一致)。

只是盧梭會認為,人類本可以繼續原始狀態生活。

簡言之,盧梭對科學至上主義提出了有力的批判,雖然有時會覺得偏激,但仍有著巨大的意義。

P.S. 盧梭的文筆實在是太優美了......

5樓:

就像第歐根尼一樣,哲學中有一派叫做犬儒派。他們憤世嫉俗,反對極度奢華的物質生活,認為脫離了物質的控制,人才能貼近自然,才能獲得快樂。

盧梭雖然不屬於犬儒派,但他這個思想是跟犬儒派的思想有共通之處的。

6樓:

問題裡說的快樂應該指的是幸福,而幸福從來就不是跟物質和文明發展有絕對關係的。這個可以從人類發展歷史來講,自然原始狀態吃飽就很幸福了,後來隨著生產力發展,工業革命的到來,解放了很多人的生產力,使很大一部分人無事可做轉向了休閒娛樂,也就是第三產業,或服務別人或享受服務。這時候人們就需要精神層面的追求了而不是物質。

當文明發展,歌舞、電影、遊戲等娛樂方式不斷發展,而人們對這方面的要求也不斷提高,越來越難以得到滿足,所以幸福度不一定會比以前要好。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可以看出這一點。

當然我說的超出盧梭的時代了,但是性質應該是差不多的。以前看到乙個某個動漫作品裡乞丐講的,富人永遠體會不到乞丐得到乙個麵包時的喜悅。文明帶給我們很多享受,同時也會給我們很多煩惱。

7樓:longway

自從有了孩子之後,我對盧梭的敬佩上公升到了無比的高度。

小孩子喜歡抓臉,很多家長會給他戴上手套。

我採用愛彌兒的方式,不給他手套。

然後事實證明,她把臉抓破了,而後兩天就自我癒合了。

而且,在此之後她再也不抓自己了!!

8樓:劉坤別來無恙

因為我們都在文明精緻的生活中待的時間太久了,厭倦了,所以嚮往另一種生活——自然原始淳樸安寧的狀態,反之亦然,總而言之,就是夠了!

9樓:張晴

這與現實有關吧,因為現實太複雜,技術變化太快,人類總在追趕這些快速變換的東西,以免被時代拋在後面,所以活得很累,於是,就會想,那麼到原始社會吧,大把大把的空閒時間,然後慢慢享受現在渴望的精緻生活,但是忘記了,到了原始社會,你現在精緻生活依附的一些物質就不存在了,最終還是乙個平衡問題。但是平衡這種問題,永遠是最難以解決的現實問題。

10樓:都靈彩虹

在人類進入文明的開始階段,應該說技術的進步的確給於我們更方便的生活,我們無需鑽木取火,鑿穴而居,;但是當進化與自然的平衡打破,人類的技術帶來的更多的是無限的索取和破壞,這個時候,人們自然會覺得自然原始的生活要比精緻文明的生活帶來更多的快樂。

當科技對自然的破壞達到上限時,人類將一無所有,只有重新回到無可選擇的原始狀態。

11樓:周曉農

最好能用感受來說,否則爭論不清楚。

我曾經在烏江上行船,常常是幾十里峽谷不見人煙,懸崖上的溶洞、森林、一線天上的藍天白雲、咆哮的江水,千姿百態,美不勝收,於是自以為是地認為,船員們天天在旅遊,太幸福了。結果和船員們交流,船員說,他們在船上呆了10多天了,天天都是這些,有啥看的,相互間也沒什麼話說,無聊透了,嘴都閉臭了。

一曲《茉莉花》,多好聽,天天都聽,受得了嗎?肉吃多了,想吃菜,可是天天都只有蘿蔔白菜,行嗎?

戰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在其代表作《五蠹》中說:「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民食果蓏蜯蛤,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

這表明,上古時代的自然狀態,並不意味是舒適的生存。在西南地區一些地方,過去由於山高林密,山霧瀰漫,惡性瘧疾流行,被稱為瘴癧之鄉,動輒致人於死命,乃至有「人在前面走,鬼在後面追」之說。

人類會趨利避害地創造適合自己的生存狀態,但這種創造過份時,會破壞自己的生存基礎。所以需要乙個與環境相得益彰的環境,取得一種平衡。快樂應該在這種平衡中。

盧梭可能是出於對他所處的那個時代,某些文明對自然狀態破壞的不滿,而在心裡上希望上得到一種安寧,從而以此說對原始安寧狀態進行了詩意化想象,這是把問題絕對化了,恐怕他也不會真想回到宇宙洪荒的狀態中去的。

如何看待自然語言處理未來的走向

atom Native 短回答 ACL系列 NeurIPS AAAI Tutorial Invited Talk Evaluation則是human out of loop,不過這是永恆的話題。至於昂貴的預訓練模型,其實只佔自然語言處理中的一小部分。當然坑是挖得不小了,一波引發各種魔改加可解釋。畢竟...

如何看待人類的原始野性或獸性?當今社會人類的原始野性或獸性的表現形式是?

殤風 原始野性和獸性是很沒有意義的詞。基本上沒有什麼具體的含義。人類的本能都可以算是原始的獸性。人到現在也是動物,也算是獸。非要算,人性也是獸性。人們說什麼原始的野性之類的,都是在給自己做出的一些沒經歷大腦而按本能和直覺而導致的錯誤找理由。人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有本能和直覺,只是看你怎麼去處理,什麼時...

如何看待人們對自然 社會的探索中面臨的諸多威脅?

八個字 膽大心細謹小慎微 補充 膽大心細 要有勇敢的探索精神,對未知領域充滿激情和興趣,但又不是魯莽蠻幹和無謂的冒險。謹小慎微 並不是猶疑不決裹足不前,而是要儲存足夠的責任感,對所涉足的領域要反覆進行試驗論證和風險評估,盡可能降低試驗成果給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帶來的風險,絕不能為了眼前的利益或個人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