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年輕人都不喜歡粵語歌了?

時間 2021-05-30 17:06:18

1樓:何人採菊東籬下

這得看什麼人了,我00年的,但我就不喜歡粵語歌,具體因為我小時候出生在粵語區長大在北方【證是幾年一換的】,去那邊換證的時候都是件麻煩的事,聽著完全聽不懂語言,關鍵是我當時聽到粵語發音,覺得沒有普通話帶兒話音那麼舒服,所以也就不喜歡粵語和粵語歌了

2樓:錫默爾斯多夫領主

,至少我的曲庫300首粵語歌僅有5首,全都是張國榮和beyond的。

二香港和粵語文化圈這幾年的流行樂產出對比80,90年代有肉眼可見的巨大滑坡,不敢說唱功提高多少,作詞水平和風格以及樂器搭配乃至商業化運作等等都幾乎原地打轉。

換句話說,二十一世紀這二十年對於中國來說是全球化紅利的年代,像粵語這種本就侷限於小地區的本土語言在傳播上被世界語言~英語和其他主流語言(普通話,西語,法語等)打的抬不起頭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3樓:瑩瑩蟲bb

我98,還算年輕吧,我還是喜歡粵語歌啊,不過新歌的水平實在一言難盡,沒辦法放進歌單裡反反覆覆去回想,去斟酌,反而舊歌常常能找到一些我沒聽過的遺珠,也可能我的品味不在這個時代吧

4樓:春秋

那是因為以前香港經濟繁榮可以帶的起娛樂產業發展,歌曲種類繁多,聽眾需求增大,粵語歌多外銷。所以以前都聽粵語歌。但是現在內地經濟發展趨勢日漸上公升,內地本土娛樂多元化,自然有更多選擇性。

5樓:你我路都幾多

沒有不喜歡吧,主要是不了解。問比較大眾的海闊天空,光輝歲月什麼的都會喜歡吧,但是讓他們多說幾個就絆住了。大多數人接觸的都是國語歌曲,哪個平台會住推粵語啊

00後,歌單有快千首歌,裡面85%都是粵語歌,我聽歌算很多,我真的覺得粵語歌簡直就是寶藏。我從陳奕迅到張國榮到張敬軒到校長到祖兒到楊千嬅到

粵語歌沒有新生代歌手嗎?但是中生代以前就夠我聽至少十幾年了,從張國榮到張敬軒到衛蘭就像乙個個寶藏庫,運氣好發現像王菀之這樣的滄海遺珠,我現在還對它充滿了新希望

說真的,我現在莫名奇妙的瞧不起內地歌。至少至少歌詞這一方面真的好久好久沒有過驚喜了,這些年室友的歌單裡讓我惡寒的歌詞倒有不少,別的還是別說了更別說內地一直火的都是一些什麼歌啊我其實有點可憐我們內地的

還有最重要的,我認為金多和質量有必然聯絡嗎

我贊成內地金多。但質量真不好。

6樓:爛pen

1、創新的優秀作品太少

2、營銷方式競爭力不足(市場相比狹窄)

3、伸手黨太多,包括廣東人(老實怪香港不行,廣東操著粵語的人,你們有自己去堅持創作麼?有支援新創作麼?還陰陽怪氣說不是粵語母語的人唱粵語歌)

7樓:參鐵

廣東95後,粵語歌在我的聽歌列表中是乙個主流。但對我00後的弟弟妹妹來說,粵語歌已經十分陌生,他們聽的不多,也不會唱。

說到底,粵語是漢語言的乙個分支,其能夠作為一種主要的文化載體,是特殊的歷史背景所導致的。當內地文化產業和人才隊伍逐步發展起來後,起碼在文化產品的產出數量上,粵語歌輸了。

8樓:流沙流影

粵語歌曲的繁華時期已經過去了,沒了經典,喜歡的人自然會越來越少。

好比當年鼎盛時期的香港電影,比如周星馳的搞笑片,李連杰的動作片,等等, 就目前或者以後很長一段時間,依舊是國內電影難以超越的經典。

文化的繁華和經濟的繁榮有一定關係,香港早已步入下坡路,那些粵語歌曲,電影都成為了歷史。

9樓:

因為不好聽,曲子不好聽,歌詞沒意思,無病呻吟不鹹不淡。

以前的粵語歌吼兩句豪氣萬千哼兩句遊情似水品兩句人生哲學,現在的?一句話下去句子都不通順,那個調調真的是沒耳聽。音色千篇一律,國語歌雖然也江河日下但是偶爾也還能聽到不錯的歌曲甚至網路歌曲,只不過抖音了之後爛大街搞得好像很老土一樣。

我是廣東人,以前很愛聽粵語歌的。現在翻來翻去也還是翻上世紀得歌聽。除了之前那個使徒行者越難越愛出圈的(雖然也沒有很喜歡但也算朗朗上口)還有啥?

那也是好多年前的了。以前連電視劇集主題曲否好聽好玩,什麼皆大歡喜嘿呀嘿呀嘿的還有神鵰俠侶那個什麼情愛的甚至外來媳婦本地郎主題曲,現在的?劇都沒幾部好看還說歌?

不怕誇張說,聽起來還不如我抑揚頓挫聲情並茂地朗誦。

10樓:二仄

正在聽哥哥的風繼續吹,突然就刷到這條了。就拿自己來說吧,02年生的人現高三。真的很愛粵語歌,非常愛。

因為粵語韻律的美或者又因為些什麼。推推特別喜歡的歌手吧梅艷芳羅文張國榮陳奕迅鄭中基楊千嬅還有組了一段時間的bigfour

11樓:indie2

其實我年輕時聽粵語歌蠻多的,那時杭州西湖邊的外文書店有原版寶麗金華星EMl等等粵語磁帶,平均18~23元/盒不等,我買過張學友《太陽星辰》,梅艷芳《蔓珠莎華》,陳百強《夢裡人》《神仙也移民》《一生何求》,林子祥《千億個夜晚》,劉美君《點解》,譚詠麟《朋友》等等等,這對於80未時期的學生黨可是一大筆支出。我的壓歲錢,父母姐姐給的零花錢除了買《航空知識》《艦船知識》《兵器知識》《奧秘》《飛碟探索》這少年標配五大件以外,全用來買磁帶了。什麼時候慢慢不聽粵語歌曲呢?

聽了更多英文歌曲,惠尼休斯頓,MJ,麥大姐,邁克波頓,槍花,皇后,等等等聽粵語歌的比重直線下降。等聽貝多芬,蕭邦,李斯特後,基本停止購買粵語磁帶

人與社會都在變化的,我兒子什麼都不聽卻對《驚雷》這些感興趣,我能說什麼?年輕人有年輕人的興趣愛好,我自己都是這麼一步一步變過來的,有那個必要對現在的年輕人不聽粵語歌大驚小怪。

粵語歌是我們一代人的共同記憶,但卻不是現在人的共同記憶,為何我兒子要擁有與我一樣的共同記憶。

粵語文化的傳播者象極了傳教士病毒似的傳播,我們相信也要讓其他人相信。

12樓:巴瓏

千禧年後出道的歌手為大家熟知的有幾個呢

張敬軒,Twins,周柏豪,謝安琪.......

可他們都年近四十了,已經不再年輕了

距Twins開創的一時無兩的年代已經過去了十幾年了

張敬軒因酷愛大火也是十幾年前的事情了

謝安琪早已結婚生子

周柏豪深陷hk獨危機

這群我們熟知的,離我們年代不遠的歌手,淡圈的淡圈,結婚的結婚,繼續發展的也沒了十幾年前的盛景

現在香港二十幾歲的歌手大家熟知的又有幾個呢,對不起,我聽過歌,但真的叫不出名字了

我聽的歌停留在Twins,陳奕迅,梁詠琪等等,最晚晚不過張敬軒

年輕一代的詞曲人資源也不復當年,歌曲缺乏新意,就像港姐選舉,越來越普通,讓人越來越提不起興趣。

小時候年年都會等頒獎禮,Twins是不是有時最佳組合啊,不知不覺Twins也成為大前輩了

盛世不復返

13樓:啦啦

d那是因為剛改革開放的時候華語歌壇也就港台能打,所以z全國十多億人只有港台歌曲可以選,造成了港台文化畸形的爆紅

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內地飛速成長,華語歌壇最終還是回到了以大陸為主的正常狀態,粵語歌就自然回落到「地方文化」的本來定位。

不是現在都不喜歡了,而是之前喜歡的人數量過於多,多到畸形

14樓:勇敢的心

不好聽是很要命的,所以現在華語樂壇整個不行了,大家都迷失了,那些風格抄過來也沒法流行了,歌迷都碎片化了,也沒可能再出天皇巨星了。

15樓:chloe

我98不知道老不老,但是我很喜歡,我的00後朋友也很喜歡,經常一起唱粵語歌。基本以粵語為主交流區,其實粵語歌還是有一定影響力。

16樓:木有枝

之於我——

林夕引進門,兩個偉文五五開

Twins、容祖兒、楊千嬅、王菲、張軒、鄭秀文、陳奕迅、農夫、謝霆鋒、古巨基、Kay、陳慧琳、李克勤…老一輩的Sam、哥哥、譚詠麟等等

無論人生中哪個階段,都能找到配襯的歌,友情、愛情、親情、成長、人生道理……

加之粵語調和發音本來就很動聽,粵語歌詞深刻雋永,港樂圈這個喜歡的大家庭,會中意一輩子的。

17樓:一半

本質上是因為香港的相對文化影響力衰退了,大陸的輸出在增加。如果高中是文科生,應該聽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一點都不難理解。以上

18樓:大笑

95後廣東人,初中以前大部分聽的都是國語,初中時接觸了粵語歌,一聽不可收拾,以至於現在聽的百分之九十九點九都是粵語歌,基本上算是聽不習慣國語歌了(沒有說國語歌不好的意思,純屬個人喜好)。日常喜歡聽楊千嬅鄭秀文謝安琪等的歌,也喜歡哥哥張國榮許冠傑 beyond 陳奕迅張敬軒等等

覺得粵語歌唱出來有靈魂,有心靈的共鳴,林夕和黃偉文的詞功不可沒。

19樓:眼濛濛

我在廣東。從小聽粵語歌長大。

前些天,香港歌神許冠傑通過網際網路,在維多利亞港的落日餘暉中,抱著吉它低吟淺唱,用他那特有的嗓音為經受疫情的人們打氣。阿sam的聲音裡有一種社會再浮躁,依然保持的淡定自若;風雨再飄搖,堅守不變的樂觀積極。

世事如棋,悲喜半參。

沉默是金,笑罵由人。

獅子山下,同舟共濟。

鬼馬的歌詞裡還能品出不少人生哲理。

聲音溫暖的有陳百強。唱著揮不去的愁緒和散不盡的苦悶時,沒有撕心裂肺的叫吼,只有淡淡的鬱結和直抒情懷的溫柔。那時半大少年的我們,也都會唱那麼一句「一生何求,迷茫裡永遠看不透,沒料到我所失的,竟已是我的所有」。

然而,溫暖無法自癒,歌詞無法警醒。他,可惜了。

還有在當紅時毅然決然暫告舞台,繼續求學的陳慧嫻。在一場又一場的告別演唱會上,哭了一場又一場。然而歌如人生,難料際遇。不管如何徐徐回望,她歸來時已物轉星移。

還有九十年代的四大天王,芳華絕代的阿梅…

聽別人的歌講自己的故事。我們那時懵懂的青春幾乎都用粵語歌曲來傾訴。當我跟著熟悉的旋律唱出來,回顧這些記憶深處的好曲、好詞、好聲音時,不免感慨歲月是個神偷。

如今,昔日星光熠熠的香港漸漸式微。粵語歌曲就只剩經典了。

期待再見粵語歌的輝煌。

20樓:麥味加糖

你怎麼讓乙個聽不懂,看不懂,不會說粵語的人去理解你所喜歡的東西?

歐美圈室友說:粵語歌太纏綿悱惻,旋律太複雜,電音發展得不夠好古風圈室友說:這是大城小事嗎?我聽過乙個古風翻唱!哇,原版在這!

韓圈室友:哇,好多香港歌手喜歡粉墨,BTS啊其實大家是可以接受的,只不過因為語言限制,或者曲風限制,而粵語歌得不到推廣

再加上現在的香港,歌手新人層出不窮,但是再難出乙個「明星」,乙個帶頭人,跨越文化語言限制的人

21樓:

作為廣東人,我常年混港樂圈,說實話在較為新生代的歌手中我除了張敬軒和陳奕迅的歌聽得多之外,聽得大多還是張學友,譚詠麟,林子祥的歌。

新生代的香港歌手不少,歌曲卻沒有新意,走的經典港式情歌路線,作詞都有意模仿林夕,黃偉文這兩位填詞人,只在乎歌詞美不美,強行美化歌詞,聽久了開始審美疲勞,無論點開哪首歌就是受了情傷的感覺。

而粵語歌除了香港歌手唱的多,在澳門,兩廣地區甚少有出圈的粵語歌,至少我一首都沒聽過,有時候感嘆身在粵語區,整個廣東好像一直沒有和香港一樣,有過粵語歌發光發熱的時候。

希望廣東有一天也能出一位像張敬軒,陳奕迅一樣紅遍全廣東香港澳門甚至全國的粵語歌手。

為什麼現在年輕人不喜歡聽中文歌?

因為現在的選擇麵相當寬。一種理論是,太容易記住的東西會因為太簡單,很快使人失去興趣。什麼人願意一直上一年級?所以你同學會因為記憶力太好 國文段位比較超過,紛紛水平轉向更挑戰記憶的外語歌,甚至轉向從樂理層面做專業鑑賞。所以你,以及古代年輕人的另一條超越之道,是垂直探尋歌詞的內涵。聽港台算是溫和的異質接...

為什麼現在年輕人都不喜歡太子車了

鏡海晴空 很好奇R1戰斧長什麼樣?然後,你沒預算怎麼推薦?我推你個印第安?還是哈雷?還是其他的什麼。再乙個,你的標題是真的槽點滿滿,不知道從何吐起。最後,買正規車,上牌上保險。騎車要有駕照,上路管好右手。 阿爬 問的有點問題。太子的源頭是早期民用通勤街車diy修改的產物。日式太子車偏緊湊,基於該風格...

為什麼現在年輕人都不結婚?

浮雲鶴 現在人與人交流沒有深入到彼此的內心,都在走過場,加上各種見識與比較,例如彼此的家教和學歷,各自的經濟基礎,單單這些就已經讓年輕人很難做出婚姻抉擇。 Devin 並不是現在的年輕人都不結婚,相反,20出頭都開始找物件,相信題主是個生活在大城市裡的人,本人也有幸去一線城市打過工,確實大齡不結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