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梁歡的新書《我說的不一定對》?

時間 2021-05-12 15:40:09

1樓:

對我影響最大的一本書。

平心而論,這本書的文學造詣與思想深度遠不足以稱得上是那種「絕妙的好書」,但它出現的時期對我來說實在太關鍵,因此說它是對我影響最大的書。毫不誇張,這本書某種程度上已經影響了我的整個人生。它在許多關鍵的領域與角度上,指引了我向「正確」去貼近。

另乙個層面上,這本書也直接響了我的寫作文筆。我的文筆當然算不上好,但讀完以後,至少學會了規規矩矩、有條理地去「好好說話」。

或許我會把它推薦給我的孩子,在他懂事以後。

萬分感謝梁歡老師。希望他好。

2樓:西泠

這不是一本很有深度的書,涉及的內容很雜,既沒有所謂的乾貨也沒有雞湯,並且其中某些觀點可能不理性不客觀也不中立,但是讀完它你能感受到乙個敏銳有趣且充滿求知慾的靈魂。值得一讀。

3樓:溫迪精

這是我剛發的長微博,不是很切題,但也想表達一下我的小看法。我還沒讀完,剛讀到「的地得」這一篇。微博原文——

梁歡的一點魅力在於,他會用他的「心機操作」,打破乙個人的刻板印象。

他的書《我說得不一定對》開篇沒有用《關於「直角引號、空格與『的地得』」》一文,讓我這樣的讀者初讀便開始用自以為的書中明顯之「文法錯誤」對他本人先產生偏見——

在筆記第一行我就寫下這樣一句話:寫在筆記前,「的地得」分不清的人來寫書,好看還是不好看呢?

然後,據我不完全統計,前十篇文章一共有十二處將「地」用作「的」的文法。在看到第十一篇文章《關於「直角引號、空格與『的地得』」》時,我才明白他的用意。

這讓我恍惚間反思起「我過早地給乙個人劃定印象」這件事本身——這是我犯的乙個不大不小的錯誤,這個錯誤估計很多人都會犯,並且我也不擔保在此之後我能改掉這個錯誤。

但無形之中,我好像懂了點什麼。

另外還有乙個小彩蛋:在此之前讀他的文章,我都是刻意帶著小心翼翼、不敢苟同的揚棄態度去讀的。

我想,這也倒不失為一種額外的收穫。所以後面,就還是帶著這樣的態度去讀他的書吧;也這樣,去讀別人的書吧(雖然對我來說,在讀所謂的「大家之書」時,這樣的態度往往容易開小差不太樂意爬到我的頭頂上)。

4樓:

說實在的,我看的很爽。但就像梁歡本人說的,這並不是一本「乾貨」滿滿的書,它只是一些「隨筆」而已。感覺就像看了一本「知乎經典回答集錦」。

所以唯一遺憾的是,書裡各個章節之間的聯絡不大,總體看來有些雜亂無章,不過誰讓它只是一本「隨筆集」呢。所以也不算什麼缺點。也正如他所說,無論怎樣,它都不會過多的影響你。

你可能通過這本書,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但它只是站在門口向你招手,想要走進這扇門,需要的是更專業的學習。我想憑藉梁歡的執行力,只要他願意,要出一本專業性邏輯性更強的書,只是時間問題。或者只要你願意,了解他所說的各個方面更深層次的知識,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如何評價「落後不一定挨打」這種論調?

月光舞者 這是槓精論調,落後不一定挨打,但是要看是誰一毛錢掉在地上不一定被撿走,五百塊呢?兩千塊呢?世界各國有為乙個無人島爭奪威脅開戰的,中國有如此富庶的自然資源,會不會挨打可想而知 所以根本不值得去賭,人閉著眼走過獨木橋不一定摔下去,但是人不是弱智就不會去賭命 道理是一樣的,出去旅遊不鎖門不一定會...

明明很多事都沒有 一定 ,因果也是不一定的,所以為什麼會有人相信有付出就一定會有回報呢?

機甲 有付出就一定會有回報。是真的。因為我經歷過很多次了。這個相信的理由夠不夠充分?之所以不信只是因為沒努力過,或者努力前努力中還沒有結果前的恐慌吧?確實沒有一定,因果也不是唯一的。但是努力過,付出了就一定有回報。只是這個回報是不是足夠大到你的期望值而已。你所關注的只是有沒達到期望值,而不是回報本身...

為啥說振動的物體不一定發聲呢?真空中鬧鐘響聽不到是肯定的,但它也發聲吧?書上只說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創生之柱 個人見解 聲音 這種感覺是在大腦中形成的,它的源頭是耳膜的振動,所以任何可以帶動耳膜振動的振動都是聲音,簡而言之,振動就是聲音。真空中的鬧鐘無法帶動周圍的空氣振動從而帶動耳膜振動,所以我們聽不到聲音,不過如果乙個人在真空中直接將鬧鐘貼在自己的頭骨上,鬧鈴通過帶動頭骨振動來使耳膜振動,那麼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