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部分年輕人說話敘述時會大量使用 然後 就是 覺得 等詞?

時間 2021-05-12 03:09:40

1樓:周家華

節選一下拉丁文版《馬太福音》的第六章,節省篇幅每句只列前兩個詞:

1 Attendite ne

2 Cum ergo

3 Te autem

4 ut sit

5 Et cum

6 Tu autem

7 Orantes autem,8 Nolite ergo

9 Sic ergo

10 Adveniat regnum

11 Panem nostrum

12 et dimitte

13 Et ne

14 Si enim

15 Si autem

16 Cum autem

17 Tu autem,

18 ne videaris

19 Nolite thesaurizare20 Thesaurizate autem21 Ubi enim

22 Lucerna corporis

23 Si autem

24 Nemo potest

25 Ideo dico

26 Respicite volatilia27 Quis autem

28 Et de

29 Dico autem

30 Si autem

31 Nolite ergo

32 hc enim

33 Qurite ergo

34 Nolite ergo

出現頻率特別高的autem和enim直譯希臘語的δ和γρ,就是沒有什麼意思的虛詞,翻譯成「然後」和「其實」完全沒問題。當然中譯本裡面基本沒有翻譯出這兩個詞。

所以看來這個習慣並不是「現在」「身邊的人」才有的呢。

2樓:你的文字裡

如果是日常交流的話,可能是因為習慣和隨意,但如果正式發言都這樣的話,那就是因為講話時思維邏輯不是很清晰,以及表達能力不怎麼樣了。但往往在正式場合發言都這樣的人日常也差不多就這樣了。我們班一女生,從大一到現在,每次回答問題和上台發言時幾乎每一句話都是然後開頭,我是真服了她了。

可以想象一下每次聽到乙個人發言時要說幾十次甚至上百次然後嗎,以前那會兒我習慣性的在她說話時掰著手指數,後來數不清了就不數了 。現在大四了,這妹子還是我們班學習委員,平時也挺認真積極的,所以回答問題和上台講PPT的時間挺多的。她人挺好的,也很積極上進,這裡不是說她的不好,只是覺得她在說話時的思維邏輯和表達能力有待公升級。

總是用那麼幾個詞或是乙個詞把所有再說的話串起來真的挺尬的。

3樓:趙亮亮

這和我所見的農村的青年說話必以媽逼,日恁娘之類的詞開頭是一樣的。應是環境的原因。大概學生時不以普通話作為母語的人,是不太會這種用法的。

4樓:北枕

「我覺得。。。」感覺這樣沒有自信。感覺沒有自信

其實我說這句話也沒有自信。

語言邏輯有一大部分的話,和個人習慣也應該有關係,

5樓:Mr.面巾紙

前面兩個詞可能是邏輯混亂的體現,但第三個詞我也很常用,因為我覺得或者我認為是對於個人觀點的陳述,之前有答主說過,而且我認為這個詞我覺得沒啥不好的啊,為了讓說話更嚴謹加上的,讓聽你說話的人知道這是你的個人觀點,另外如果要引述別人的話我也會加上是誰誰誰說的我覺得有道理之類的,總之是為了讓你的話更精確吧。另外如果我覺得這個詞讓別人會覺得不舒服的話我也沒辦法,我的觀點就是我的觀點啊,觀點這個東西誰都可以有。

6樓:之乎者也

形成這種習慣的原因,我認為乙個可能與性格有關,這種人大多在生活中缺乏決斷力,性格溫和或者軟弱,不愛當家做主,順從的時候多。還有一種可能,對要表達的問題不甚熟悉,沒想清楚就不能說清楚,所以需要連詞來緩解一下。

7樓:日小月

當時六年級講三國故事的活動裡同學們用的連詞全是「然後」,老師提醒之後有好轉,說明我們也不是不知道其他連詞。但大家私下說話還是只用「然後」的,好像已經形成習慣了。

注意題主的這個描述裡,【好像】這個詞其實是一樣的。

所以不僅僅有「然後」「就是」「覺得」

還有其他的一些類似的詞!這是一種說話習慣。

你如果身邊有日本客戶或者說日語的人,有乙個詞他們在說話的時候經常說,那個發音就是——

啊鬧(a nao..)

所以不僅僅中中國人這樣,外中國人也差不多。。

所以說這些詞的目的主要是————

1)象有些答主所說的邊思考邊敘述,需要用這樣的詞來延緩節奏

2)故意拖慢節奏,讓對方有個理解緩衝的時間,否則你哼哧講了5-6句話,那邊還停在第一句話上

3)表達謙遜或委婉的語氣,中國人性格比較內斂,所以就象題主描述裡的,【好像】【就是】之類的詞。口語中經常見到:我好像不太餓,其實意思就是我不餓。

8樓:櫻桃小火

一直使用類似承接詞是無邏輯的表述習慣。

「然後「是個很好用的承接詞,但是一段話如果都用「然後」來銜接證明表述者沒有想好整句話表述的順序,只能用「然後」來強行銜接。

使用「然後、所以、就是、我感覺、我覺得」都是一種很討巧的表述方式,但暴露的是對承接詞的了解和運用水平不高,表述內容邏輯性不強。

當表述或行文邏輯自洽的時候,就不需要用到那麼多承接詞了。

我再舉乙個類似的現象,寫文的時候,很多新手都喜歡用「最近,……「開頭,這也是非常投機取巧的方式,但並不利於寫作能力增長。

9樓:書鬼詩魈

看低能明星看多了,學了人家的臭毛病。其實大部分人都能好好說話,先想好,再開口,就能流暢表達。別學那些滿屏流量卻滿腦子水的明星。

10樓:Lycm

我就經常用「我覺得」,不論是說話還是寫回答

因為每次我覺得我對某件事物的看法僅僅是我的個人感受,不可能所有人都這麼認為。所以我會加上「我覺得」使得我說的話更加嚴謹。

就比如我和別人安利一部電影,我不會說這部電影很好看,因為我不知道對方的感受,可能對方並不喜歡。我會說我覺得這部電影好看,因為這是我自己的感受,我用自己的感受給對方作為參考。

11樓:poem

然後、就是,體現的是邊思考邊說話的現象。這兩個詞都是自己在內心思考時對句子邏輯關係進行組織的邏輯關聯詞。然後,是提示事件先後順序的。就是,是提供對前句的進一步解釋的。

覺得,是用來向聽話人表明態度或看法的提示詞,相當於英語裡說的i think that。

所以,這涉及兩個不同性質的事。前兩個詞是相當於將自言自語時的邏輯關聯詞在實際會話時也說了出來,其實應該少說。後乙個詞是專門對聽話人進行提示的,但這個提示方式是否被聽話人接受,可能涉及到不同的說話習慣。

12樓:春風不改舊時波

從國家普通話測評考試的角度來答一下這個題:

測評第四項是考查沒有文字憑藉的情況下,人的普通話語言表達能力,這裡面有一項扣分,叫無效語料,您所說的這些詞語是"無效語料"的一種,是在人們口語表達中反覆出現的無實質意義的或習慣性的詞彙或短語,除了您說的"然後″"就是""覺得″之外,還有」這個""那個″"說真地""反正",還有"呃一一″"啊一一″等等,都是在大腦構思語句不順暢時,本能加入的無效詞句,緊張時,情況會加劇。

這些無料語料的使用,因人因環境影響因經歷等形成個人特色詞語或習慣。比如總說"我覺得"的人,個人的主觀意識可能較強。這些習慣用詞也是互相"傳染″的,也許恰好您注意到身邊的年輕人說這些詞多。

這些詞語不但沒有什麼好的作用或意義,恰恰相反,是語言表達的扣分項,考普通話等級證書時,評審專家會視程度給予扣分。

想改變這種情況,只有在開口說話時多暗示自己去掉這些無效語料,一是多練習即興口語表達的快速構思,二是多在人前勇敢地張口說話。

獵頭為什麼大部分都是年輕人?

俞容 1 近年的網際網路爆發,it小哥哥年齡不大,但是需求大,專門做這個的獵頭公司就很多,和這些小哥哥溝通,年輕也是可以的 2 國內獵頭行業還在發展過程中待續 Jason 中國的獵頭公司跟國外的獵頭公司有點不太一樣。1,門檻不一樣 國外的獵頭公司對顧問的行業經驗有要求,一般都是具備相關行業的實業經驗...

為什麼現在的大部分年輕人都是月光族?

stardust 生活的大山壓的喘不過氣,乙個月到手30k,無負債也只能單身逍遙,何況是有車貸房貸的,而且現在消費觀念也變了。大部分人積累財富的年齡段也都不是年輕時候,主要是支出太高。 Aries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年輕人上無老下無小又無手足需要救濟。即使上有老基本都有退休金醫療保險金等基本不用兒女搭...

為什麼做網路營銷的大部分是年輕人?

信步之 這不廢話嗎,只有年輕人才懂年輕人,才知道這個社會的關注的什麼話題,因為他們就是年輕人,身在其中在其位謀其職。讓乙個老年人去懂粉絲經濟嗎? Great Marketing 為什麼沒有人認為 是因為國內網路營銷太糙了,基本上不需要經驗和思考,所以年輕人比較多?請去看看 營銷行業是否都是年輕人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