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勺之戰為什麼沒有被史記記載?這一戰的真實情況是怎麼樣的?和三年後的齊魯會盟有直接或者間接的關聯嗎?

時間 2021-05-07 15:10:33

1樓:懷劍聽雨

魯國作為元侯,有兩個軍相當於公爵還多乙個邑,之後周夷王又把費伯四個邑給了魯國,達到了三個軍

魯國插手齊國內戰,所以被齊軍報復,慘敗,國君也差一點被俘虜,已經無力和齊國作戰了

曹沫只是欺負齊軍主帥是鮑叔牙這樣的君子,才能使出一鼓作氣三鼓而衰的戰術,但是從郕地(寧陽市)以北的魯國的灌、鄆和龜陰一共五個邑都還是被齊國占領了,魯國也無力打回

等到鮑叔牙把管仲帶回國,齊國整軍滅了譚國,又和魯國戰於隧國,乙個夏天就敗了三次,齊國達到魯國國都外面的地都佔了

當刺客討回來的,其實只是很少的一小塊土地而已,也就是汶上縣的土地,而汶水以北,不是曹沫丟的,所以齊國不給

所以魯國就只能兩個軍了

2樓:

1、一般認為曹劌和曹沫是同乙個人。曹劌在長勺之戰的表現見於《春秋左氏傳》。柯之盟的詳細記載除《史記》的記載外,在《春秋穀梁傳》和《春秋公羊傳》中也有體現,《史記》記為曹沫,《穀梁傳》記為曹子,《公羊傳》則和《左傳》一樣記為曹劌。

所以基本可以認定為一人。

2、《史記》對史料是有所揀選的。柯之盟體現了齊桓公的「信」。《史記》稱柯之盟後,「諸侯聞之,皆信齊而欲附焉。

」《公羊》也稱「桓公之信著乎天下,自柯之盟始焉。」而長勺之戰並沒有這樣的重要性,其真實情況大致就是《左傳》中所記載的那樣了。

3、長勺之戰與柯之盟或許有關聯,但也不必要誇大。迫使魯國結下柯之盟的直接原因,顯然就是同年魯國被齊國打敗之事。

4、至於人物形象反差的問題,或許可以將曹劌理解為智勇雙全、膽氣過人的形象。長勺之戰突出曹劌之智,柯之盟突出曹劌之勇。而且曹劌在柯之盟的表現是否可以簡單說只是乙個勇力過人的匹夫,也還值得商榷。

戰國時期,在藺相如面對秦昭王、唐雎面對秦始皇時,均有類似表現。

3樓:劉夢婷

曹沫和曹劌確實是乙個人,曹沫的說法我第一次見是在《史記·刺客列傳》(大名鼎鼎的荊軻刺秦王也出自其中),曹劌,就是左傳的《曹劌論戰》了,至於為什麼《史記》沒有詳盡記載長勺之戰,我想這也比較正常,第一,長勺之戰是發生在齊桓公時期的戰役,屬於春秋早期,而春秋的重頭戲還是晉楚爭霸,可以說無論是從時間跨度上或是內容重要性上都不會著重強調,至於有沒有簡要提我實在記不清了- _-第二,《史記》記載的時間主要是戰國,秦漢,如果是看春秋,建議你看看《左傳》,,。。我突然發現我只回答了個別幾個問題,,,-_-

為什麼《史記》沒有被拍成電視劇集或者電影?

想想過去看現在 很多答主已經回答了 沒有主線,沒法拍。沒有主線。這是個硬傷。現代的影視作品,都是講究乙個主線的,其中必須有乙個 或者兩三個 豬腳,所有故事情節都圍繞這個豬腳展開 即使有些內容看似無關其實也是在做鋪墊 但是,煌煌 史記 兩千年,以誰為主線呢?能夠在這麼長的時間段裡當豬腳的,能是誰呢?別...

長平之戰的時候,楚國為什麼沒有去抄秦國的後路?燕齊為什麼沒有去抄趙國的後路?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 第一,長平乃至後續的邯鄲之戰秦國並不算壓老本。贏稷調動的主要是河內的資源。第二,那個把楚國祖墳燒了的 豎子 是偷偷上前線的。 江口洋介 長平之戰時,秦趙兩國的傾全國之力不是破罐子破摔,而是在保留預備軍和相應的守軍後的最大軍隊動員力。像是趙國駐守在晉陽和趙長城一線的精銳兵力都沒有抽...

長平之戰趙國一度以為趙括是投降的,為什麼有一部分人用蘇代的話來證明秦長平之戰沒損失

公子之 不是吧,高平有大量屍骨出土。想想,兩千多年了,還能出這麼多白骨,可見當年死了多少人。而且,四十萬人啊,這麼大的數字,投降了,不可能無聲無息的,必有記載。 小白 買了本史記就答下吧,不過倒是沒怎麼看。就隨便答答吧。之所以有這個問題是因為史記是本古書沒標點,你可能會有誤解。我書裡面加了標點,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