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唯識學中,真如能作為種子生起出世之法嗎?

時間 2021-05-12 05:38:29

1樓:天雪地靈

哈哈~~恐怕是你理解上的問題。瑜伽師地論說的「真如非因」,可能是說真如是無為法,是故說非因。但是在成佛的種子這個角度講,它是個因,意思是人人都具有佛性。

2樓:王路

呂澄說的沒有問題。我逐句解釋一下。

曰︰出世之法,由真如所緣緣為種子而生,

先要解釋一下什麼叫「出世之法」。唯識家講五法:相、名、分別、正智、真如。

其中,相、名、分別,是世間法。真如,是出世間法。正智,包括兩部分:

唯出世間正智、世間出世間正智。前者是出世間法,後者既是世間法,又是出世間法。(見註1)真如是正智的體,是出世間法;正智是真如的用,依體來看,是出世間法;依用來看,既有出世間法,又有世間法。

這句話裡的「出世之法」,指的是正智,而非真如。因為真如是「不生」的,不能說「真如,由真如所緣緣為種子而生」,自己怎麼能成為自己的所緣緣呢,所以,這裡意思是,「正智,由真如所緣緣為種子而生」。正智與真如,非一非異。

正智是藉以通達真如,以及通達真如之後所得者。

一切現行法,都是從「種子」生的,「正智」也不例外。種子,一般指的是「親因緣」;但是,「正智」的種子,卻不強調親因緣,而強調所緣緣——正智的所緣緣是真如,也叫做「正智緣如」。為什麼別的法把「親因緣」叫種子,「正智」卻也把所緣緣叫「種子」呢?

下面解釋。

此以真如為種子,由真如因屬所緣緣稱為種子。種子即因,因以生果得名,範圍甚廣。

呂澄說,「種子即因,因以生果得名,範圍甚廣」,意思是,這裡的「種子」,是廣義的「種子」,不要理解成我們平常說的「親因緣種子」,但凡對生果有幫助的,都可以叫「種子」——因此,真如才有「種子」的名字。

出世法不談因緣生,但顯其從真如所緣生。

要注意,呂澄說的是「不談」,而不是「不從」。出世法不談因緣生,意思是,正智不談因緣生。這裡的「出世法」,一樣不能理解成「真如」,說到「真如」,一般強調的是體,真如體是「不生」。

而且,如果理解成「真如」,「但顯真如從真如所緣生」,根本不通。所以,這裡「出世法」指「正智」。佛陀說,「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世間滅。

」——兩個「有因有緣」,前乙個說的是「苦諦」,後乙個說的是「道諦」;「世間滅」,說的是「滅諦」。由道諦而通達滅諦,就是由「正智」而通達「真如」。世間滅,就是「出世間」,佛陀是不會說「無因無緣世間滅」的。

正智,也是有因有緣而生的。

雖然有因有緣而生,正智,卻不談因緣生,而談所緣緣生,為什麼?因為正智的因緣種子是「無漏種子」,無漏種子一切眾生都具有(能不能解脫在於有障無障),既然大家都有,談它不說明問題呀。每個有准考證的人都能參加高考,大家都有准考證,但考上考不上大學看什麼?

看分數。不看有沒有准考證。因為一切眾生皆有無漏種子,皆有解脫的因緣,但是,有眾生有障(不具備所緣緣、增上緣),有眾生沒有障(具備所緣緣、增上緣);有障的,就不能生起正智,無障的,就能生起正智,所以,能不能生起正智,關鍵不在「親因緣」,卻在「所緣緣」——因此,這裡把所緣緣也叫種子。

這個所緣緣,就是真如。真如,一方面,是正智的所緣;另一方面,是生起正智的緣;所緣即緣,持業釋,叫「所緣緣」。

補充幾句:

1、真如,是諸法圓成實性,攝在無為法中。無為法,可以說「不生」,因為「不生」是無為法的定義;也可以說「無為法不在因緣所生法中,但由因緣所生法顯了」;甚至還可以,依據無為法也需由因緣所生法顯了,把「諸法因緣生」的「諸法」,看作涵蓋有為無為。這是界定開合的不同,意思上不矛盾。

但要注意的是,「無為法」和「出世間法」並不能夠劃等號。「無為法」通常指「滅諦」,而「出世間法」則通常指「道諦」。「見道」、「修道」、「究竟道」都是「出世間法」,但不是「無為法」。

由「究竟道」無間而得的「轉依」既是「出世間法」,也是「無為法」。

2、正智,以無漏種子為因緣,以真如為所緣緣。現起的正智,薰長無漏種子,以真如為所緣。「所緣緣」的定義是,「謂若有法,是帶己相心或相應,所慮所託。

」 「帶己相」,有兩種「帶」,一種是變帶,一種是挾帶。這裡唯是「挾帶」的意思。

4、為什麼要「轉識成智」?因為識是五法中的「分別」,即「三界所攝諸心心法」,以「分別」作為「能緣」,「所緣」只能是「相」、「名」,而不能是「真如」。所以說,「法身無相」。

「真如」不能成為「分別」的「所緣」,但可以成為「正智」的「所緣」。轉識成智,轉「分別」為「正智」,就可以緣「真如」了。第一次轉「分別」成「正智」,就是在「見道」時,轉掉了分別我執、分別法執,「妙觀察智」最初發起。

5、正智是怎麼生出來的呢?沒有「正智」的時候,現行法是「分別」——三界諸心心法。這時,有法爾本有的「無漏種子」存在,接受正聞熏習,在某個時刻生出「正智」。

這個過程中,重要的是「正聞熏習」。「正聞熏習」本身不是「真如」,而是「名」、「相」,是關於真如的教法。「出世間法」,是在「見道」之後的,之前的都是「世間法」。

第一次生起「出世間法」,是「見道」,其後的「出世間法」是「修道」。「見道」的「等無間緣」,就是「世第一法」——世間法中「第一」的,接下來馬上就生起「出世間法」了。「見道」的所緣緣,就是「真如」。

6、《佛地經論》說,有五種法攝大覺地:清淨法界,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清淨法界,就是真如、法身、涅槃。

「界」,有種子的意思,但不是「親因緣種子」,而是「真如所緣緣種子」。「因者:即是清淨法界。

是能生長聖法因故。果謂聖智。緣彼生故;依止彼故。

」 這裡解釋「因」,叫做「緣彼生故」,也就是以「真如為所緣緣」而生,並依止真如。

注1:「問相當言世俗有。當言勝義有。

答當言世俗有。由二因緣故。一雜染起故。

二施設器故。問名當言世俗有。當言勝義有。

答當言世俗有。由三因緣故。一雜染起故。

二施設器故。三言說所依故。問分別當言世俗有。

當言勝義有。答當言世俗有。由四因緣故。

一雜染起故。二施設器故。三言說隨眠故。

四言說隨覺故。問真如當言世俗有。當言勝義有。

答當言勝義有。是清淨所緣境性故。問正智當言世俗有。

當言勝義有。答初正智當言勝義有。第二正智當言俱有。

」《瑜伽師地論》卷72(CBETA, T30, no. 1579, p.0696,b15-TML)

3樓:六天走使

真如。這個東西如果和如來藏同義。那真如不能是種子。

種子只能在阿賴耶識內。只有捨掉阿賴耶識才能趨近真如。有論曰十地菩薩不能見如來藏。

那麼真如就是如來的代名詞。就是法華經中所言究竟諸法實相。所以真如不能作為種子。

但另一方面真如作為如來清靜法身。隨時等雨法雨。那麼。

它從清靜法界平等流出又可以使每個阿賴耶識去緣。所以。又能夠。

4樓:fks

1. "正智緣如」好像是內院的主要內部爭議,呂澂主張「真如作為正智的疏所緣緣」,正智這裡要作為後起智了;

2. 因為常言道:「根本智見分緣真如」,學習唯識學的都應理解「見分緣」是親所緣緣;

3. 真如在《解深密經》中指法性,也是勝義的圓成實性,在唯識學中指阿賴耶識的體性,也是無為法,所以不能作因;

4. 種子是有為法,由於是依他起的,故此在世俗諦中是真實可依的,可作因;

5. 出世法是「四聖諦」的「道」,是有為法。「滅」是無為法,即是智慧型所證得之真如。既然道可以抵達滅,出世法可緣真如。這可緣的本生成為證道的因;

6. 智慧型和真如的關係只能是所緣緣,用現代話說就是心中公升起直達真理的神秘直覺。由於智慧型是有為法,必然是依他起無漏種子的現行。以此類推,佛與菩薩的功德也是有為法;

7. 根據南傳的阿毘達磨,四道心和四果心可緣涅槃無為法,說的也是同樣的道理。歸根結底,瑜伽行就是修心的過程,這方面《清淨道論》是受其影響的,當然南傳佛子們是不承認的;

8. 唯識學把佛法框定在修心的境界內,造成了自己的困境,這也是中國大乘的根本問題之一。

5樓:一葉菩提

事物的自性是依他而起的,所緣緣就是事物必須攀緣其他事物才能顯現性質,而本身無自性。

文中這個意思我理解是:因為事物本身是無自性的,所以事物才具有了因為所攀緣事物的不同而產生不同性質的可能性。

文中所陳述的有種把真如實體化的傾向,有邊見嫌疑。

6樓:普波居士

真如因屬所緣緣稱為種子,是說心生萬法。

真如非因,是說真如本心,本自清淨,了不可得。如果還有個因,就不清淨了,即非真如。

能生萬法是說真如之作用;非因非果,是說真如其性空寂。用時了了分明,尋時了不可得。

這是兩個角度的定論。

其實研究這些一定要清楚《種性義》、《瑜伽師地論》之類論著是幹什麼的?大家學這些東西,有什麼好處?沒好處誰學他幹什麼,不是白搭功夫嗎?

到底能不能滿足眾生吃飯睡覺等生活問題?講這些法究竟要幹什麼?這個一定要研究懂,不懂還是迷惑顛倒。

7樓:離即離非

世間法的生,是孕婦生孩子、種子生長成大樹那種生。真如這種生,是捏目看見各種Phantom的妄生,不過實在沒有對應的詞描述這種生,不得已用了這個生字,補充說真如非因。

在唯識學中的阿賴耶識得種子是怎麼來的,有漏種子的被汙染是被什麼汙染了?為什麼它會有漏呢?

心靈樂園 唯識宗他們認為,每個人從無始以來到成佛之間,都有乙個心的相續,此心相續有時候有眼耳鼻舌等五識,有時候沒有,但無論它有怎樣不同的分別,總有乙個恆時不滅的存在,就叫阿賴耶識。造了業以後,就會在阿賴耶識裡播下乙個種子。有乙個比喻是 下雪的時候,如果將墨水倒在雪裡,雪就變成了墨水的顏色,雪化之後,...

唯識學中,五識間斷的話,根身器界如何延續?

陳璽謠 第七識,意 的存在保證了整個系統的執行。瑜伽師地論 中五識身相應地中,注意看每乙個識的 彼所依 裡面有乙個 等無間依,意 這個 意 就是第七識,末那,末那翻譯過來就是 意 思慮 意地中說 意謂 恆行意及六識身,無間滅意。第七識是恆行思慮,無有間斷的,所以即使現行剎那生滅,但是這個念頭沒有消失...

作為學霸中的學渣的困苦?

滿眼星河 還是蠻痛苦的 本人是重點高中的學渣一枚 高一剛開學的第一次月考就墊底了orz 然後每次周考還要經歷差點不及格的絕望 偶爾會非常沮喪,比如考完成績公布的時候 嗯是這樣的 不過現在好多啦 我現在處於班級中上水平 有很棒的夢想還在不斷努力著 Yukine貴志 你可以去查查往年600分在你們省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