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應不應該烏江自刎

時間 2021-05-31 18:21:08

1樓:興奮的老爺爺

1.司馬遷的評價太史公曰: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徵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

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問題:司馬遷為什麼把項羽的傳記放在"本紀"中?

2. 廈門大學教授易中天的評價項羽死得壯烈,死得英雄.項羽的死是高貴的,有無與倫比的人格魅力和審美價值。

項羽的悲劇是時代的悲劇。項羽是英雄,那叫本色英雄;劉邦也是個英雄,那叫實事英雄.在那個時代,本色英雄抵不住實事英雄。

3.河南大學教授王立群的評價我們評價歷史人物,一般來說,有兩個很重要的標準,乙個叫歷史評價,乙個叫道德評價,道德評價是要服從於歷史評價的。

2樓:王靖海

所謂「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那是一千年以後的江東子弟。

至於西元前3世紀的江東子弟,嗯…位於淮河的楚廷覆滅以後,咱們江東都沒有打算劃江固守意思意思,稀里糊塗就被秦軍攻破會稽了。

當然,這不是江東望族的個別表現,戰國時期各地的望族都這個德行——可能心裡不服,但不妨礙像牆頭草一樣投機。

所以,你就知道了為什麼項羽分封的時候要把自己的大本營用到原魏國境內(含宋郡)。

也能想象到如果項羽在戰敗後真跑回江東,到底是個什麼下場。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為君王捲土來?」

這可不是肯不肯的問題。

最終,項羽只有兩條路。要不然死,要不然被俘。

當然,你那是辯論賽,估計你扯這麼多歷史背景是沒機會的,評委也沒時間消化。

你就咬死了項羽是不想讓故鄉再受戰爭連累,然後一通詭辯過去應該能贏。

3樓:龜兔賽跑

項羽絕對是秦末數一數二的戰神,垓下之戰以前從未敗績,最後一戰楚國的兵將所剩無幾,以項羽驕傲自負的性格,自殺是肯定的了。

再說劉邦,從影視劇裡大家以為他是流氓,但是別忘了,從古至今能夠從布衣成為天子的人,那個不是天時地利人和?400年的漢朝基業更加奠定了中中國人民大一統的思想,才能使我們不像歐洲都是像中國乙個省大小的國家。

4樓:

不應該!看看呂布臨時都要乞活,你說呂布是貪生怕死之輩我只能呵呵。

項羽最大的問題就和許多優秀的學生一樣,從小到大太優秀了導致性格上的驕傲。驕傲到受不了一點打擊。

說穿了太看重面子。

到死想到的不是如何翻盤,而是自己沒臉回家。對於乙個戰士來說是可以理解的,但對於一位君王、政治家無疑是幼稚的,致命的幼稚!

5樓:陳老師的忠實粉絲

項羽根本不是該不該自刎烏江的問題,而是連項羽自己都認為自己輸了,他本來就想死

最後的烏江自刎其實史記是這樣寫的

於是項王乃上馬騎,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餘人,直夜潰圍南出,馳走。平明,漢軍乃覺之,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項王渡淮,騎能屬者百餘人耳。

項王至陰陵,迷失道,問一田父,田父紿曰「左」。左,乃陷大澤中。以故漢追及之。

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漢騎追者數千人。項王自度不得脫

謂其騎曰:「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今日固決死,願為諸君快戰,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乃分其騎以為四隊,四向。漢軍圍之數重。

項王謂其騎曰:「吾為公取彼一將。」令四面騎馳下,期山東為三處。

於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遂斬漢一將。是時,赤泉侯為騎將,追項王,項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里與其騎會為三處。漢軍不知項王所在,乃分軍為三,復圍之。

項王乃馳,復斬漢一都尉,殺數十百人,復聚其騎,亡其兩騎耳。乃謂其騎曰:「何如?

」騎皆伏曰:「如大王言。」

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檥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

願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項王笑曰:

「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

」乃謂亭長曰:「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

」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

項羽率軍到了東城,此時已經認為不能脫身,【今日固決死】,可見項羽已經認為自己今日一定會死,但是他是貴族,是戰士,臨死前也要讓手下知道,【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也就是要最後再讓漢軍知道自己的厲害

然後打敗了那幾千漢軍,項羽【乃欲東渡烏江】,這裡要說下,項羽渡江的地方應該就是漢軍不遠,烏江就是長江的一段,而其中東城有一段,因此,項羽當時應該是這樣,打退漢軍以後,打算帶著剩下的二十六名弟兄泅渡江河,是淹死也好,是游過去也好,反正就是打算跳江,不說會不會淹死,但漢軍也可以泅渡,因此,項羽渡江應該是尋死

但烏江亭長的出現,改變了項羽的看法,亭長讓他回江東,項羽說【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也就是說,求死的渡,我可以渡,求生的渡,我就不渡了,因此,項羽把馬交給了烏江亭長,【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可見漢軍就在不遠處,只是適才被項羽打怕了,不敢在上

因此,項羽從未想過渡江回江東,他是渡江求死才對

6樓:南才22

項羽若真能逃走就不應該自刎。

鄙人覺得項羽最大的劣勢是太年輕了,絕非後人上天視角的什麼「優柔寡斷婦人之仁」這般成王敗寇的論調。

相較老辣的劉邦,項羽最吃虧的就是太年輕。當然如果他能逃過去苟活下去,年輕就又是最大的優勢,只可惜死的早。

7樓:蕭音丿泣水寒

瀉藥。這一點,我覺得不好說,雖然很多人都說項羽當時要是回到了江東,肯定是能捲土重來之類的。但是講真,我覺得哪怕他是回到了江東……估計也是多蹦噠幾年(輕噴,我對楚霸王也是很欽佩的,只是個人淺薄觀點。

)當時劉邦手下是一些什麼人,大家心裡應該都是有數的。

戰略上,張良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

戰術上,韓信,百戰百勝,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後勤上,蕭何老大哥我就不說了,大家都有數。

別的優秀將領,謀士就更多了。咱也不提了。

再者,當初垓下之戰,劉邦可是正面剛的項羽,雖然用了韓信這個大殺傷器,但是人家拿的出來。反觀項羽,自己近戰無敵不錯,可是打仗可不是靠你單槍匹馬的。隨意,綜上,我覺得霸王就算回去,估計也是多蹦噠蹦噠。

或許也有人說,他洗心革面呢?

對於這種假設,先不說存在的概率多少。假設這種情況存在,那你起家和劉邦打架,總需要將領、謀士吧?去哪找?

天下的頂尖謀士將領基本都在劉邦那裡,你拿什麼繼續鬥?或許會有些隱藏不出的名人隱士……但是你覺得,人家幫你帶概率多大?還有,劉邦這個流氓,會給你時間慢慢發展?

就算你竄回去,他也會痛打落水狗,他可不會學你霸王那一套窮寇莫追。

至於所謂的策反劉邦旁邊的謀士之類的……我都懶得假設這種情況的存在了。

項羽烏江自刎是英雄氣概嗎

孔家歷史愛好者 可以是,也可以不是,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豪氣干雲的詩句,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為西楚霸王項羽所唱的一首頌歌。但無論這詩句包含了多少對項羽的崇拜和敬仰,歷史卻終於將這一代梟雄 一方霸主定位為一位悲劇英雄。然而,這決不是我眼中的項羽,而理由大概有兩個!首先,不可...

如果你是項羽,你會選擇在烏江自刎嗎?

君悅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普通人在危機邊緣肯定是選擇保命,而項羽從小接受的思想教育,和他之前的榮耀和高傲,注定他不能選擇苟活於世。而你,也許你從小一直是周圍圈子裡優秀的寶寶,老師的掌上明珠,鄰居嘴中的別人家孩子,你覺得現在的你不是你理想中優秀。你這樣想,說明你意識到了自己...

如果虞姬沒有自刎,並且陪項羽一起逃亡到烏江邊,項羽還會烏江自刎嗎?

力如太 首先1.虞姬怎麼死的司馬遷沒寫從離別哀歌痛苦就直接轉向帶兵周圍的場景。虞姬下場有以下幾種情況 1.為讓項羽一心一意逃離自殺而亡,現在主流相信這個觀點 2.項羽殺死虞姬這點也是有很大的可能因為史記中的項羽本就是個非常自私的人他斷然不可能把虞姬留給漢軍侮辱。3.項羽把虞姬留在軍營這種可能性比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