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項羽不殺劉邦,劉邦也得到了項羽的封地和漢王位,最後還要反兵把項羽逼死?

時間 2021-05-06 01:12:37

1樓:新蘭home

還不如問為什麼劉邦都滅了項羽了,還要對功臣諸侯王趕盡殺絕呢~~人的慾望總是無限的,而權力是不能分享的,乙個天下只能有乙個人做老大,對自己有威脅的存在都要徹底消滅掉。

2樓:大流士Lily

我來給答主解釋一下吧。首先項羽不殺劉邦並不是因為他心慈手軟,而是他沒有能力,他所作為剛剛奪下諸侯聯軍的實際領袖要充分的考慮諸方平衡,而不是開上帝視角看到之後劉邦把自己滅掉。其次而且劉邦應該得到的不是秦地三王鎖住的巴蜀,而是整個秦國舊地。

最後項羽將整個戰國格局分割的支零破碎,他打的小算盤看一下地圖就能明白。

3樓:永遠的留級生

懷王之約先入關中者王之

項羽把劉邦的關中黑了,然後把關中之地一分為三,分給三個秦降將。

換做是你,長途奔襲殺入咸陽,為滅秦立下汗馬功勞,結果說好的封地給秦將了,而且三秦要死不死剛好卡自己家門口,秦一代名將章邯為自己當「門衛」。求你的心理陰影面積

4樓:西伯利亞的小熊

說明項羽行王道,劉邦行帝皇道。不殺他,難道還給他一塊地繼續分封他做土霸王嗎,回歸春秋戰國分封制嗎,一山能容倆猴卻不容二虎,人家連韓信都殺更別說爭天下的項羽了,劉邦是受過胯下之辱的人哪能相信這些狗屁仁義呢,於時代於個人都殺的情理之中。

5樓:科比韋德

劉邦和項羽的關係就如三國時鄧艾和鍾會的關係。

項羽率本方主力與敵方主力周旋,劉邦率一支小分隊直取對方都城實施斬首行動。

以秦國的實力,就算損失再嚴重,經營了200多年的都城真會擋不住一支偏師的進攻嗎?要知道長平之戰後的趙國仍然打贏了邯鄲保衛戰。

就如劉禪投降鄧艾一樣,秦國投降劉邦,是因為打贏這一仗很容易,但是後面的敵方主力實在沒有信心。現在投降可以利用對方主將的矛盾爭取更好的待遇。因為劉邦是弱勢方,所以更容易接受秦國的條件。

子嬰投降劉邦並非無條件投降,劉邦肯定對秦國做了一系列保證,約法三章由此而來。在咸陽沛縣集團是絕對的少數,如果不能保障秦國的利益,秦國舊部來個反水,沛縣集團估計就是徐州曹豹反水後劉備集團的下場。

諸侯聯軍之所以對於劉邦那麼憤怒,大概也是認為劉邦背叛了革命,居然私自與子嬰勾結,出賣反秦聯軍,劉邦跟到項羽面前,也主要不是解釋劉邦之功,而是解釋劉邦私自與秦國合作的罪過。

我相信,鴻門宴上,劉邦主要會解釋自己之所以這樣做,並非是想和秦國勾結,而是想盡快滅秦,對於約法三章的之類只是權宜之計,現在請項羽率聯軍親自去解決秦國。當然,劉邦並不是只向項羽一人解釋,而是對大家都作了解釋。

各路諸侯肯定都贊同了劉邦的解釋和認罪,在這種情況下,項羽自然不能殺劉邦了,因為劉邦並沒有私自與秦國合作的罪名。(就算有也認罪了)隨後,項羽聯軍入咸陽,對秦國舊部進行了大清洗,因為項羽實在不放心子嬰,(從子嬰殺趙高的表現來看,子嬰的政治手腕是相當高明的。)

如果項羽在鴻門宴上殺掉劉邦,恐怕劉邦舊部馬上就會和子嬰聯合舉起反項大旗,秦國就此翻盤也未必不可能。留子嬰在關中,項羽可賭不起,在項羽看來,子嬰才是最重要的敵人。由此可見,當時的劉邦不是項羽的主要敵人,不殺就再正常不過了。

因為如果連認罪的劉邦都不能容下,那秦國舊部和沛縣幫還有什麼幻想呢 ? 他們只能更緊密地團結起來對抗項羽,而諸侯聯軍也會兔死狐悲,那項羽還能進的了咸陽嗎?一邊是本方離心離德,一邊是對方放棄幻想堅決抵抗。

而劉邦實際上了出賣了秦國舊部,但把罪名丟給了項羽,後來的劉邦肯定會對秦國舊部說,不是我不想幫秦國不想幫子嬰,而是我自己都差一點讓項羽給殺了。而項羽則沒法解釋,因為殺子嬰總歸是事實。

從後面的歷史看,秦國舊部在楚漢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如果留著子嬰,秦國舊部還會不會那麼賣力地為劉邦拼命?實在是很難說。

6樓:何楚之

「項王是舊時代的悲歌,高帝是新世界的序曲。」

從現實角度分析,項羽不殺劉邦無疑是乙個理性決策,而非一時衝動或者所謂婦人之仁。

第一,【 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 】,雖然看上去項羽的部隊遠遠多於劉邦,但是必須要考慮到的是,項羽的四十萬大軍是諸侯聯軍,各個諸侯只是因為項羽鉅鹿之威而臣服於他,如果真的發生大變,未必能夠忠於項羽,然而而劉邦一人便坐擁十萬大軍,是當時的第二大勢力,即使諸侯聯軍真的能夠齊心戰勝劉邦,對於項羽而言無疑也是個巨大損耗;

第二,劉邦畢竟是滅秦的第二大功臣,若是項羽殺了劉邦,實際上是給予剛剛安定下來的諸侯乙個極其不好的訊號:劉邦都死了,我們又怎麼會安全呢?這樣的訊號無疑會加劇諸侯聯軍的不穩定,一旦聯軍瓦解,項羽之前的所有努力便全部付諸東流;

第三,即使在鴻門宴上殺掉了項羽也不意味著劉邦的十萬大軍會憑空消失,豐沛集團仍然具有很強的凝聚力,最有可能的結局是曹參會擁劉邦之後,立旗反楚,到時項羽剛剛獲得的天下又將大亂。

因而我們看到,項羽不殺劉邦無疑是一種理性的選擇,這樣的選擇對項羽而言最大的好處便在於穩定局勢、完成諸侯大分封。因而我們可以說,更深層面而言,劉邦和項羽的不同結局,根源於他們不同的政治理念,如果用一句話來說的話,項羽雖然比劉邦小了三十歲,但是他是最後一代戰國遺民,而劉邦則是第一代秦漢新人。

秦漢時代是中國歷史的重大轉折,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便在於政治體制的變化,正是在秦漢時代,中國從列國時代走向了帝制時代,這不僅僅是國家統一與否的問題,更是世界觀念的變化。在秦漢時代以前,天下是有眾多諸侯構成的,在戰國時代,長期的征戰塑造了戰國七雄,也在三百年的歲月長河中塑造了時人的世界觀,人們習慣以楚人、齊人自居,也習慣了這樣的身份認同。在諸侯國背後,又是一整套與之相應的政治文化。

比如秦國集權強大,耕戰一體,形成了以編戶齊民為核心的一整套軍國體制,而關東的齊楚受制於貴族傳統,集權程度則相對較低。

秦始皇統一六國,在全國範圍內推行郡縣,在短時間內打破了關東六國數百年的政治傳統,這無疑會引起關東民眾的強烈不滿,【明年祖龍死】的詛咒正是這種思潮的集中表現,陳勝起義之後關東再次戰火燎原,從陳勝到懷王,恢復關東六國一直是繞不開的主題,這也昭示了起義軍的目標不僅是反秦國,更是反秦制,他們試圖恢復延續數百年的列國體制,而項羽則是他們的集大成者。

項羽的這一傾向集中體現在 【乃立章邯為雍王】一事中。彼時懷王立下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王,而項羽卻在塵埃落定之前就許諾章邯封王關中,這不僅打破了懷王之約,更是為他的分封大計埋下了伏筆,他試圖用這種方式告訴各路諸侯:諸位皆可封王。

然而,也許是由於項氏本身便不是腐化的王室,而是新興的軍功貴族,項羽分封體制與戰國時代有很大不同,這集中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舊有的七國格局被徹底打亂,秦國一分為四,齊國一分為四,趙國一分為四,楚國一分為三,原有的強國全部被打散;第二,六國王族地位下降,軍功貴族地位上公升,包括章邯、英布等人在內的軍功貴族得到了妥善的安置,但是六國的王族卻多被遷徙,勢力較弱,這也為田榮的反叛埋下了伏筆;第三,最為重要的是,項羽以西楚霸王自居,這就表明他既無意統一,做楚始皇,也不願回到紛亂不休的戰國時代,他希望憑藉自己的能力,重建列國之間的秩序,屬於齊桓和晉文的秩序。

如果說項羽屬於舊時代,那麼劉邦無疑是新時代的開創者。但是需要強調的是,包括劉邦、張良在內的眾人並不是一開始便意識到自己的天命的,他們是被時勢推上了這條歷史的大路。張良曾是堅定的列國主義者,無論是早年行刺秦王,還是反秦時期積極復國,他都表現了舊貴族應有的所有特徵,然而隨著韓王成被廢, 張良終於知曉了天命,面對酈生的分封獻策,直言【誰為陛下畫此計者?

陛下事去矣。 】

同樣,在反秦時期,劉邦最大的理想也不過是封王關中,然而鴻門宴的險象環生、項羽章邯對自己潛在的威脅,最終使得劉邦還定三秦,韓信重申軍法、蕭何掌控戶籍,劉邦從「楚將」變成了「秦王」,也繼承了秦國恐怖的軍國體制,蕭何 【發關中老弱未傅者悉諸軍】 的鐵令與西楚【丁壯苦軍旅,老弱罷轉漕】的弱勢形成了鮮明對比,其背後正是關中與關東不同政治體制動員力的鮮明差異。

項羽天真的希冀於鴻溝議和,是因為他至死都不明白,劉邦想要的和他不一樣,他是西楚霸王,而劉邦則是西漢高祖皇帝。所以問為什麼劉邦在成為漢王之後還要起兵造反,其實很簡單,因為項羽許給了劉邦漢中,可劉邦想要的,是整個天下。不是劉邦野心太大,而是舊的時代終將過去,乙個編戶齊民、四海一家的世界必將到來。

7樓:xxoodaxia

這個問題

在看完了張小花寫的史上第一混亂之後

就會覺得這個是問題麼?

更多的是對歷史人物一笑泯恩仇的豁然開朗

。回歸到實際來看

一是楚霸王內心的不屑於此

二是漢高祖各種細節做的很到位

人生如戲

歷史如是

8樓:

然後回到問題本身,項羽劉邦是必有一戰的,春秋戰國諸侯混戰數百年,劉邦項羽這兩個大諸侯能不戰?何況這二人的恩恩怨怨說都說不清。懷王讓劉項二人伐秦的時候,就有意扶持劉邦牽制項羽了。

到了鴻門宴這兩人的樑子就大了,相信絕大多數人語文課都學過《鴻門宴》,就算沒學過,你問乙個文盲他也知道鴻門宴不是什麼好宴。楚懷王和諸侯約誓先入關中者王,劉邦先入關中,約法三章,深得民心,理應為關中王。他不過因為聽了鯫生的餿主意,封鎖關隘,阻擋了項羽,項羽就要滅了他。

要不是項伯這吃裡扒外的通風報信,劉邦真有可能就完了。鴻門宴是幾個聰明人陪乙個糊塗蛋吃飯,劉邦的委屈求全,樊噲的忠心,張良的機敏,范增的咄咄逼人,項羽的圖樣都表現的淋漓盡致。這次死裡逃生後劉邦被項羽封了個漢王發配到窮山惡水,還被三秦圍著,你還指望劉邦感激涕零啊,劉邦對項羽絕對是想要除之而後快的,同樣項羽也視劉邦為眼中釘,這二人不共戴天。

9樓:獅子黃

鴻門宴上,劉邦一番辯白「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於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卻。」

項王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乙個老奸巨猾,乙個缺心眼,項羽不再把劉邦當作政治對手,所以沒必要殺他。

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當蕭何月下追韓信後,劉邦發怒,蕭何說:「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

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顧王策安所決耳。」王曰:

「吾亦欲東耳,安能鬱鬱久居此乎?」

而當項羽屠咸陽燒秦宮時,人或說項王曰:「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

項王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

乙個志在天下,乙個目光短淺。

在後來的楚漢戰爭中,劉邦虛心納諫,善於用人,項羽呈匹夫之勇,婦人之仁。劉邦的領導才能遠遠高於項羽。

最後時刻,項羽也只是認為「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高傲如項羽,不可能在劉邦的統治下苟且偷生,只能選擇烏江自刎。

項羽不殺劉邦的原因是什麼?

皂蒔 因為一方面項羽聽從項伯讒言,使項羽無法抉擇 第二方面是因為項羽謀士多次像項羽示意,項羽舉棋不定沒有趕盡殺絕,並愚蠢的將劉邦贈送的物件供奉在主座位上 未完待續 項羽氣的要攻打劉邦,決不是因為他覺得劉邦是他的乙個威脅。項羽英雄概世,不會把小無賴一樣的劉大人放在眼裡的。項羽生氣只是生氣小小的劉季居然...

請問項羽為什麼會輸給劉邦?

Alex Julius 項羽個性軟弱,缺乏決斷 自大,喜歡把責任推卸給外界,缺乏自省能力 多疑又少審察,不能知人善用 妄想,喜好把玩,不切實際 暴戾,缺乏穩定性。劉邦雖然很糟糕,但是比起項羽的上述缺點好了許多。 腳踏實地 僅從個人性格的缺陷上來分析,四點原因 1 關鍵時刻,喜歡呈匹夫之勇,竟然在兩軍...

劉邦為什麼贏了天下,而項羽沒有

黃石公 Chin國以殺伐而征服天下,刀馬箭銑已極矣,但是要得天下,在Chin國的基礎上,還需要多那麼一點點人性 劉邦 記住了,再來點人性 項羽 記住了,再來點任性 為啥中國歷史上南方政權老是打不過北方政權啊,鬧了半天原來是吃了聽不清普通話的虧! 千離月 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蕭何,劉邦早就死了很多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