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陸遜打敗劉備後孫權要主動講和?

時間 2021-05-30 00:32:06

1樓:

很簡單,夷陵之戰結束,同一年,曹丕三路伐吳,尤其是江陵快被曹真打崩了,看看江陵位置就明白了,情況由不得孫權想不想求和,是他必須求和,夷陵之戰之後,永安地區又集結了兩萬軍隊,劉備似乎也沒有回成都的打算,孫權一定會避免曹丕劉備聯手,這不是沒有可能性,220年,劉備派遣使臣韓冉入魏求和,這時的劉備已經瘋了,寧可和曹魏聯手也要置孫權於死地。

至於孫權說劉備謙恭,陸遜危脅劉備,口嗨而已,那是出自吳國史料,借荊州一說都能搞出來,還弄不出來其它的?自己都快被曹魏打崩了,我是不信已經知道自己被曹魏耍了的孫權會這麼硬氣。

2樓:

孫權還能繼續推劉備嗎,不能,白帝城打了,打不下來。

劉備還有餘力,剛在夷陵大敗後去打孫權嗎。要是劉備有這種田能力,諸葛亮傻了去北伐,我有黑科技可以無限拉人,我種田種出60萬大軍一波推死你。

這時候曹魏開始三路伐吳,還都是正規軍,沒有三國演義裡面塑造丞相智謀安居平五路時候用的湊數南蠻。既然大家都沒法打 ,孫權不求和幹啥,難道宣布兩個宿敵可以加倍漲外交點(愚蠢的Continental玩家+1000)嗎

3樓:琅邪楊文理

謝各位邀。

很簡單,夷陵之戰閏六月結束,冬十月曹丕便發動三路伐吳,這一戰役綿延近半年。

捎帶,南征之初,東吳連戰連敗,長江防線險象環生。東線,呂範大敗於江中,曹休率軍突入江南。中線,一頭是朱桓殺得曹仁「死者千餘」,一頭是曹仁據濡須,「其所禽獲亦以萬數」,按照我大魏戰功以一當十的傳統愛好計算,雙方大致是個互相傷害。

西線是魏軍主攻方向,吳軍更為不濟。諸葛瑾還了赤壁的債,被夏侯尚一把火燒得大敗虧輸,江陵遭團團圍困。

權將諸葛瑾與尚軍對江,瑾渡入江中渚,而分水軍於江中。尚夜多持油船,將步騎萬餘人,於下流潛渡,攻瑾諸軍,夾江燒其舟船,水陸並攻,破之。

魏遣曹真、夏侯尚、張郃等攻江陵,魏文帝自住宛,為其勢援,連屯圍城。權遣將軍孫盛督萬人備州上,立圍塢,為然外救。郃渡兵攻盛,盛不能拒,即時卻退,郃據州上圍守,然中外斷絕。

權遣潘璋、楊粲等解而圍不解。時然城中兵多腫病,堪戰者裁五千人。再分析一下史料,此時的陸遜有何作為?

《建康實錄》:

拜陸遜為輔國大將軍……渡江拒魏

易言之,東吳西線的主將正是陸遜本人,末了被魏軍刷了一連串戰績,其部下宣城侯蔣壹戰死,綜合起來成為《曹真碑》的一句評語:施嚴霜於陸議(遜)。

這就是劉備寫恐嚇信的大背景。陸遜固然倒驢不倒架,嘴炮回敬,但於形勢有何幫助?彼時的孫權又沒開上帝視角,能料到朱然可以憑藉疫病流行的數千人馬死守江陵不失。

諸葛瑾援軍已敗,若江陵有個短長,東吳的荊州防線便有土崩瓦解之勢,倘若劉備率軍再來趁火打劫,真是阿彌陀佛。且不說和曹丕合夥,一旦再度東征,三峽地區的宜都諸郡孫權還要不要?

如此形勢,聽聞劉備放風要動手動腳,孫權能不懼?簡直是笑話嘛。

因此,《三國志·先主傳》的記載:

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

完全符合情理。這應當是事實,但並非全部的事實,而僅僅是於蜀漢有利的部分。

再看看東吳方面的記載:

《江表傳》:

權雲:「近得玄德書,已深引咎,求復舊好。前所以名西為蜀者,以漢帝尚存故耳,今漢已廢,自可名為漢中王也。」

很顯然,十二月孫權遣使之前,劉備先寫了書信,而這封書信據孫權說姿態很低。

再看東吳國史《吳書》:

使蜀,劉備問曰:「吳王何以不答吾書,得無以吾正名不宜乎?」泉曰:

「曹操父子陵轢漢室,終奪其位。殿下既為宗室,有維城之責,不荷戈執殳為海內率先,而於是自名,未合天下之議,是以寡君未復書耳。」備甚慚恧。

一副正氣凜然,懟得大耳朵無言以對。

然而,認為蜀漢方面的記載是專美之詞的同時,卻對東吳方面的記載照單全收,這是什麼腦迴路?

哪怕扒出這兩段東吳立場的史料,立馬能發現問題:既然劉備書信已深引咎,求復舊好,孫權為何不答信?這麼提氣的書信,倒是引兩段留諸青史,漲漲大吳國威啊?

一目了然,劉備在書信中非但沒有放低姿態,顯然還把漢帝架勢擺了個十足十,瞅瞅同時期劉備寫給陸遜書信的格調,這封信必然是軟硬兼施,沒幾句好言語。孫權既不能認這筆賬,又不想踢開遞來的梯子懟回去,於是乎只能沉默是金,該派使者照樣派使者。

因此,東吳一方的記載同樣只是片面的事實。

結合一下兩家的事實,事件脈絡大致便可清晰:

曹丕南征之後,陸遜率軍抵抗不利,東吳防線險象環生。劉備乘機向東吳發出書信,軟硬兼施,試探應手。孫權鑑於戰局不利,又恐怕劉備趁火打劫,派遣使者求和。

劉備正中下懷,就坡下驢,兩家復通。

一言以蔽之,都是千年的狐狸,說的哪門子聊齋?孫權主動求和是鑑於曹魏大兵壓境,以及其後持續的軍事壓力,在此局勢下必須修好蜀漢。這是國家利益,在利益面前,其他統統都要讓步。

面子這種東西,通過對內宣傳的話術,通過修撰國史能找回來就成了。丟開利益去糾結誰先向誰認慫這麼點面子?太年輕,腦迴路太簡單,咋看還有點幼稚。

4樓:

打輸的一方,你打gg,還是cnm,還是nmsl,還是noob再來一局,都沒區別,自己和外人都知道你惱羞成怒。你最好的選擇就是閉嘴。不停和別人說贏方其實很慫,其實怕我,不敢re,都會顯的更丟人。

5樓:雲海過客

因為兩邊都明白不能再打下去了,劉備雖然夷陵毀敗,本人仍在白帝城,成都方面也依然有兵力,進攻不足,憑藉川府險要,自守游刃有餘,具體例項在季漢滅亡那時節,羅憲已然證明了,無需贅述。

孫權方一樣,雖說在關羽身死那一年,有了點進圖巴蜀的小想法,然而這個念頭必然是很快打消的,以劉璋之暗弱,劉備入蜀尚且耗費數年,而當時諸葛亮法正黃權張飛黃忠馬超等人皆在,孫權所謂欲進圖蜀,不過是得隴望蜀的又一戰略性恫嚇罷了,你要讓他玩真的,他玩不起,曹丕在邊上可不是吃瓜的,荊州之地落入吳國之手以後,曹丕打孫權可比從關中入蜀要順當多了。

在後世,孫劉只能看做是乙個利益共同體,因為我們上帝視角知道內耗是不行地。

但是孫權本人沒這麼想過。

最後個人認為,不喜歡劉備,我還是蠻理解的,但是因為不喜歡劉備就跑去給孫權洗地這種滑稽的因果關係,就屬於智力問題。

6樓:

不是求和,是羞辱劉備。

第一否認了劉備的偽帝,第二要劉備接受失荊州的既成事實,第三當然是關羽那檔子事抹平。

劉備全答應了。

至於誇備哥深謀遠慮,先丟荊州後損兵七十萬,鬱悶致死的,確定不是備黑?

7樓:孫郎談古

其一,吳蜀兩國的交戰得利的只有魏國,兩虎相爭,都會大傷元氣;

其二,在劉備舉大兵攻吳前,吳國先後派出幾撥使者效益利弊,欲和蜀國和好,但都被劉備拒絕;

其三,吳蜀不和的話,對吳國來說相當於多乙個敵人,而且夷陵大戰也只是讓蜀國元氣大傷,達不到全滅狀態,況且要乘勝追擊全覆蜀國也難,當時還考慮到魏國已在合肥一帶(吳國江北邊境)有動作,所以避免了兩線作戰;

其四、吳蜀聯合的利大於弊,孫權的一直採取和的戰略,從開打前就一直保持,只是劉備大軍來襲,吳軍只能自保反擊,蜀國這時元氣大傷,也冷靜下來,況且劉備死後,諸葛亮等人扶正也是比較理智,考慮蜀國幼主上台,根基不穩,也不可樹敵多過,所以接受吳國的求和。

8樓:Sllery

1、羅憲固守有功

2、北魏南下,諸葛誕馳援。

說白了,吳國不是要和蜀國一起打魏國,而是蜀國找來魏國打吳國,吳國自顧不暇就撤了。

9樓:

題主說的非常接近了,不過不是要一起攻打魏國,是要一起在魏國的壓力下保命。

打魏國是個幌子,誰也打不了。

戰略只能熬,熬到安樂死也要熬,熬著看看魏國有沒有可能自己出亂子。

可以搞小動作,硬打是沒戲的。

10樓:嶽知知

簡單說就是劉備本來跟孫權單挑,被孫權打斷了條胳膊,躲在自家牆後邊,孫權可不怕劉備,這時候曹丕帶了倆人過來要揍孫權,孫權看了看牆後邊的劉備當然心裡感覺怕怕的……

11樓:遺臭了

首先,先提出講和的,是劉備方面(正史是劉備提的,演義是諸葛亮提的)

然後,就算是孫權提的,也沒什麼奇怪。這貨不要臉的程度,上下五千年裡不能說前幾,絕對能進前幾十。在利益面前,面子是個啥,能吃麼?

這時候孫吳政權最大的利益,就是趕緊從蜀漢方向抽身,為啥?曹丕打過來了……

12樓:LZHWY

先給簡述答案:

222年,9月曹丕三路攻吳,圍南郡;10月東吳向季漢求和;11月東吳因天氣原因(大風)戰不利;12月東吳再向季漢求和

223年3月,東吳擊退曹丕三路大軍。

所以答案很明顯:因曹魏大軍壓境,處境比季漢還要艱難的東吳,為自己率先挑起的【兩弱相攻】的惡果做修補,避免東吳陷入被圍毆的地步。

其實這個問題的本源是孫權攻關羽,率先挑起兩弱相攻,該問題不過在此的延伸而已。

襲荊州到迫於曹魏求和這一系列下來:

從一時的結果來看,魏是最大贏家(從國家動搖到依舊穩如泰山,兩敵手掐架自戕),吳險象環生但小賺,季漢輸了一塌糊塗。

從長遠看,魏成最大贏家(苟住了就是勝利,其他兩家就沒有機會),吳、季漢自掘墳墓。

有點類似明末,滿清大敵(魏)當前,李定國(季漢)重挫滿清(魏),仁人志士無不歡呼雀躍,起義此起彼伏(中原群盜響應),孫可望(吳)進攻李定國(季漢),滿清(魏)趁機攻孫可望(吳),孫可望投降滿清,大局已定,李定國獨木難支,天下歸滿清(魏晉)。

實際上,從長遠看,在孫權攻向關羽那一刻起,就注定了,無論劉備和陸遜勝敗如何,吳、漢都是輸家,贏家只有佔據北方的魏晉。

13樓:鯫生

題幹有誤,要主動講和的並非孫權。

造成這個假象的原因可能是題主只看到了《先主傳》的記載。

【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先主許之,遣太中大夫宗瑋報命。】

這段話直譯過來意思就是

孫權聽說劉備停留在白帝,心裡很害怕,於是派出使節向劉備求和。劉備答應了孫權的求和,並派遣太中大夫宗瑋到東吳答覆。

乍一看,確實像是孫權主動放低姿態向劉備認慫,劉備強行很得體並識大局答應了孫權的請求,於是兩家和解。

但是結合當時的史實看,不覺得這一段寫的很詭異很不合理麼?

東吳作為夷陵之戰中大獲全勝的一方,作為戰勝者居然會對輸得僅以身免的劉備主動低頭?

然而事實上,陳壽在這裡毫無疑問是使用了春秋筆法強行為劉備虛美挽尊,提及甚懼的字眼,《先主傳》除了此處,早在建安十四年孫權嫁妹的時候就用過了,但其實想想也知道,【孫權甚懼,進妹固好】的記述手法究竟是個什麼用意,根本就不難判斷。

更何況,陳壽在《先主傳》的這段內容中還刻意隱瞞或者是混淆了三個很重要的內容。

一、孫權究竟是為何要遣使求和?

就像上面分析的一樣,孫權甚懼的理由肯定是無法成立的,結合史料不難發現最關鍵的原因其實是曹丕的三路伐吳給孫權帶來了極大的軍事壓力,因而孫權選擇同劉備和解緩和外交壓力,但在此處陳壽無疑把原因簡單歸結為了:因為劉備待在白帝城,所以孫權很害怕派人求和來了,實在是「貪天之功「了。

二、孫權遣使求和的這個使者又是誰?

《先主傳》並未給出交代,但《吳主傳》和《吳書》則給出了詳細的介紹,這個人就是鄭泉。

【十二月,權使太中大夫鄭泉聘劉備於白帝,始復通也。】

陳壽在這裡又隱藏了乙個春秋筆法,即「聘」字,諸侯使大夫問於諸侯曰聘,聘在這裡作訪問的意思,這段話直譯的意思就是:十二月,孫權派太中大夫鄭泉到白帝城訪問劉備,兩家這才開始重新恢復往來。

《江表傳》也對孫權對劉備的態度有所記載,稱孫權收到劉備的來信,認為劉備已經深刻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現在漢獻帝已經被廢,劉備只能自稱漢中王,與自己吳王的地位對等。表現的極為趾高氣昂。這段記載分別與鄭泉使蜀的性質和孫權對劉備的真實態度對應,無疑是推翻了《先主傳》的記載。

《吳錄》中還記載了夷陵之戰後不甘心失敗的劉備曾致書陸遜揚言要趁曹丕三路伐吳的場景再度東出,卻被陸遜以其夷陵戰敗的實際慘狀反懟,其中陸遜就提到了【始求通親,且當自補】的字眼,無疑也與孫權所收到的劉備的信件裡的【已深引咎,求復舊好】的內容對應。

《吳書》中又繼續補刀,對鄭泉使蜀的過程給出了更細緻的描寫,鄭泉直稱劉備「殿下」與《江表傳》裡孫權認為劉備【但可自名為漢中王】的意見完全對應,而劉備對鄭泉說【吳王何以不答吾書?】則可證實劉備確實是首先向孫權發出過信件,又與《江表傳》和《吳錄》的內容形成對照。而鄭泉則毫不客氣的劈頭蓋臉懟了劉備一發,壓根就體現不出《先主傳》所言的孫權甚懼的態度,反倒是劉備被鄭泉懟的無地自容。

由此可見《先主傳》的這段記載看看就行了,拿來高潮無疑是不合適的。

第三點,鄭泉使蜀的時間問題。

按照預設的時間順序來看,孫權遣使請和後,宗瑋作為身份對等的太中大夫入吳報命,但陳壽在《先主傳》裡把這個時間放在了十二月之前,承接上句的冬十月諸葛亮於成都營郊的記載,那麼就《先主傳》的內容來看,對於鄭泉使蜀的時間記載無疑是有誤的,據《吳主傳》,鄭泉使蜀標誌著兩國邦交【始復通也】,這個時間是在十二月,也就是說,十二月之前東吳沒有派出過任何乙個使者到過蜀國,那麼陳壽在《先主傳》的這段記載就只有兩種解讀方式:一種是陳壽在此動用了春秋筆法不惜罔顧事實也要維護故國先主的顏面,卻又在《吳主傳》悄咪咪的實事求是的記載事實真相。如果持這一種解讀方法的話,那麼我們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劉備首先通過信件釋放出了【求復舊好】的意願,隨後孫權鑑於受到來自曹丕的壓力也選擇了接受了劉備的請求,兩家達成和解;另一種則是,《先主傳》的時間記載沒錯,但事實和邏輯是完全錯誤被顛倒過來的,即孫權並非甚懼而遣使請和而且宗瑋其實並非報鄭泉使蜀之命,而是確實在十二月之前赴吳強化了劉備此前信件中的意願(結合孫權不回信來看,可見孫權一度是懶得搭理劉備的),隨後孫權於十二月派出的鄭泉實際上才帶有「報命」的性質,因而鄭泉使蜀才能最終標誌著兩家的重新和解。

所以,綜上,主動求和的並非孫權,而更有可能是劉備,孫劉兩家最終達成和解的原因也很簡單,孫權面臨著來自曹丕的軍事壓力也很焦頭爛額,同時也無法吃掉劉備,因而與劉備達成和解屬於現實需要的。而劉備這邊於夷陵之戰元氣大傷即便想要乘人之危也是有心無力,而大限將近的劉備為蜀漢的未來考慮最終還是決定低頭與東吳達成和解,並託孤於諸葛亮,使得諸葛亮後續與東吳結盟的決策得到很大程度上的代表自己的支援意見,而當時時局也由不得劉備不做出這番選擇,兩家基於現實利益重新結合在一起,從這一點上看也是必然趨勢。

怎麼看待劉備率軍攻打孫權,卻被陸遜火燒連營?

雅緻的駱駝 1 曹丕太蠢錯失滅吳的好時機 2 孫權其實也不是很願意讓陸遜獲得這麼大的勝利,他可能很希望夷陵之戰是呂蒙打的,然後呂蒙再死掉 3 劉老闆慘啊 月光下的9527 夷陵之戰,劉備孤注一擲,連營七百里,勝則吞併吳國,敗則屍骨無存,真的如此嗎?或許,劉備在期待第三種結局!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

如何看待孫權和陸遜的關係?

孫權有進取之心,卻無相關才幹 陸遜有才幹,卻只有保全江東的心思,全然不顧主公的志向。這就是最大的矛盾。當呂蒙襲取荊州卻染病身故後,孫權任用的陸遜擊敗了蜀漢復仇大軍,東吳局勢得以安定,但這遠遠不夠。孫權偷襲盟友的目標是進取天下,而非偏安一隅。秦始皇一匡天下後,大一統就成了中國政治舞台的最高標準,偏安苟...

既然陸遜因孫權而死但為什麼陸抗還是為孫吳出力

陸遜的死是和孫權有關,但是陸遜又不是孫權殺的。也就是說,這兩人之間沒什麼深仇大恨。陸遜死的時候,孫權那邊的洩密案子,陸遜可是還沒洗脫嫌疑,何況還有楊竺咬死陸遜有二十條罪。陸抗說個不好聽的,他出仕的時候,底子是花的,他沒資格要求什麼。就這樣,孫權還允許陸抗接管了他爹部曲裡的五千人,已經算是很給陸遜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