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時,小諸侯國國君過得怎麼樣?

時間 2021-05-11 14:48:53

1樓:郭祥

看看現在非洲小國家的酋長們過的怎麼樣就知道了。再不好也比平民強的多。至於多好就看國君自己的本事了。總也超脫不出時代的侷限性。

2樓:村口的聾貓

我們分別說說吧。

在周初時期,儘管當時的諸侯國數量,已經比夏朝時的「萬國」少了許多,大大小小,有名沒名的都算上,基本還剩一千二百個左右,流傳到後世能叫出名字的大約也就幾十個而已。

他們都過的怎麼樣呢,看怎麼比較了,我覺得如果把他們之間橫向比較,意義不大,畢竟有遠近親疏,大國小國之分。還是跟他們自身縱向比較更合適。

周初的時候,這些小諸侯國的生活,基本和前朝時期,相差不大,他們要想生存還是要依附於附近大諸侯國的羽翼之下,尋求保護,並為此向大諸侯國進貢。

因為周初的政治理念是「不弒君,不滅祀,不殺民」。

所有諸侯國都有自己的領地,也依照同樣的禮制行事,彼此的衝突不大。

直到大諸侯國內的貴族、功勳階級的興起,這一切都開始起了變化。

這基本到了春秋時期

大諸侯國內的貴族、功勳階級的興起,導致的乙個直接結果就是,國君要對這些人進行封賞。那時候最普遍的封賞就是土地,但是當這個階級裡的人數越來越多,就會導致土地資源的緊缺。怎麼辦,只能通過兼併小國來解決。

因此,在春秋時期,最顯著的幾個大國都是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化解國家內部的矛盾。比如,晉國,就是通過向南吞併了虞國,虢國,等,向北吞併了霍、楊,以及戎狄的土地;楚國也同樣吞併了江漢流域的英、六、隨、等國家;秦國,則稱霸了西戎。

這時候,大國通常出現在版圖的邊緣,如晉,齊,秦,楚。因為他們能毫無顧忌的吃掉戎狄的土地,而不用承擔任何的道德,和政治風險。

但是,當這個邊際效益逐漸降低時,諸侯們不得已只能向內兼併,這就到了「戰國時期」。

戰國時期的小諸侯國,活得異常艱難,每日都要擔心這自己被殺,國家被吞併。

所以,總之,國君過得怎麼樣,完全取決於自己手裡的土地資源的多少,而土地資源則需要軍事實力的保護。

3樓:Master.Z

這個問題非常好玩,基本上可以貫穿一部周代史。

西周還好,大家都忙著結親戚、守規矩。最失意、最難受的是楚國,分封結果不佳。

到了東周,禮樂崩壞,大家各玩各的,稱王稱霸、名垂青史的有,喪權辱國、妻離子散,甚至祖墳被刨了的也有。當然,楚國也很能幹,憑藉自己的能力封了王。

戰國開始,士大夫階層開始篡權、野人個體開始躍遷……不過,再輝煌也不過乙個結果:滅亡。

秦帝國撐了15年,六國舊部,哪怕是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楚貴項羽也沒戰勝劉邦,最終一一滅亡。

儒家的「存三統」壓根不保佑諸侯。

如果你是戰國小諸侯國君,你會怎麼做?

金鱗戲蘭池 如果是戰國時期的小諸侯國,只能等著被人收拾了。當然,如果是穿越回去的,那就展現一下自己的站隊技能,然後混個肚兒圓,外加 不如且討紅裙趣,倚翠偎紅院宇中 別說戰國,就是春秋時期,小點的諸侯國已經沒有什麼蹦躂的空間了。首先,該進貢時進貢,該會盟時會盟,而且絕對不能遲到,否則就是不敬,不禮,然...

為什麼孔子都是在小諸侯國晃悠?

四藏居士 孔子時的大國,有齊楚晉秦,孔子嚴夷夏之分,所以楚秦不會去的。又說過 齊一變至於魯 實際上看不上齊,所以只在中原魯衛地區周遊。 樂正禮義 嗯?孔子去過的大國可不少。我覺得,題主你會這麼想是很可能因為你犯了乙個今人普遍存在的認知錯誤。這個認知錯誤就是 現在的人們經常把春秋戰國並稱,但是春秋 戰...

嚴格的說, 各諸侯(國) 的用法正確嗎

最早 諸侯 中的 諸 字確實是有實際含義的,是 眾 許多 的用法。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一來是漢語中存在大量的多音字,所以為了在口語中更方便理解交流,詞彙傾向於單字向雙字轉變,這樣不容易誤解。二來是詞彙使用多了之後,會變得平凡常見化。在這個過程中 諸侯 中的 諸 字本來的含義消失了,沒了實際用處,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