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轟炸珍珠港導致美國參戰是否是乙個愚蠢的決策?

時間 2021-05-10 06:54:51

1樓:

日本打算一舉摧毀美國太平洋艦隊,使美國再無還手之力。

只不過沒想到

2023年到2023年,日本製造了七艘耗資巨大的巨型航母。

同一時段,美國製造了九十艘航空母艦。

2樓:十字戰爭

是,但是當時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日本急於開拓東南亞及太平洋戰場,勢必要試探美國的態度

日本確實在賭,但是是賭美國不會參戰,但是他們打錯算盤了

3樓:申公豹

日本NHK乙個紀錄片在反思二戰的時候,主要乙個錯誤就是和德國結盟,而與英美為敵。所以就日本人今天看來,他們偷襲珍珠港從戰略來講是錯誤的,毫無疑問。在戰術層面,沒有消滅主要目標,美國的航空母艦,也沒有摧毀或者占領珍珠港。

取得的成果是有限的。

但是這個決策是否愚蠢呢?不能簡單的下結論。這個決策本身冒著巨大的風險,策劃偷襲這件事是成功的。

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這個偷襲帶有很大的偶然性,假設恰好炸沉3艘美國航母,日本就可以立即控制太平洋,這個結果是非常可怕的。日本進而獲取足夠的戰略資源,變得異常強大。美國依然會取得勝利,顯然要艱難的多。

4樓:獨孤小才

我覺得不是,因為當時建造珍珠港軍事基地就是為了儲備資源以備不時之需,也就是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自己的貢獻(其實是謀取自己的一些利益罷了),而且日軍偷襲珍珠雖然使得美軍提前參戰,但也確實摧毀了美國的一部分軍事儲備,從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自己的軍事壓力。

5樓:FM233

打乙個小小的比方

你是乙個重罪犯,被關在監獄裡面,監獄裡面幾乎什麼都沒有。

而你想要越獄,趁獄卒不注意把他打暈(甚至殺死)再逃跑,這乙個計畫是不是相對最有保障的乙個?不然,莫非還選擇肉身賄賂獄卒或者是徒手挖地道?

6樓:老皮

第乙個被美國俘虜的日本兵,是偷襲珍珠港時派去的乙個潛艇兵。這個命大的小子在美國本土關了4年,戰後回日本,寫了本回憶錄。說他踏上美國土地,驚訝於美國國土遼闊,工業發達,當時就想完了,日本不可能打敗美國。

7樓:

太平洋戰爭爆發並沒有什麼可以選擇的餘地,尤其是對於40年,41年的日本來說,早就上了這個單行道了

珍珠港甚至可以說打的非常好

至於是不是愚蠢,你看偷襲珍珠港以後,光頭都敢宣戰了,你說呢

8樓:飛琴梨集

不談綜合國力的軍力比較都是耍流氓

當時日本軍中陸軍基本就一群瘋子,海軍軍官不少有留學經歷的多少要有點眼光

據說山本五十六偷襲珍珠港成功以後在赤城的艦長室裡面抽了一晚上煙他們自己都明白,你說蠢不蠢

問題不打也不可能的,美中國人逼得又緊,再加上國內壓力又大,沒什麼別的選擇

只不過日本人應該是沒想到美中國人會把他們揍得這麼慘吧

9樓:去死吧拉麵君

很明顯不是,站在當時日本的角度,襲擊珍珠港是最好的選項。

在諾門坎戰役失敗後日本南下已成定局,而南下就意味著同美國的開戰,與其在南下過程中被美中國人從背後插刀,不如先下手為強爭取到數年內在太平洋上的優勢,進而為南下東南亞爭取時間,待消化東南亞占領區縮小兩國差距後再謀迎敵。只是可惜日本人算錯了兩件事,第一他們高估了自己的消化能力,一日本的人口和工業基礎僅僅兩三年消化時間並不足以令日本國力產生飛躍式的提公升;第二他們低估了美國的戰爭潛力,即使戰前日本海軍高層已經很清楚得認識到美日兩國國力的巨大差距但他們並沒有認識到差距是如此之大,大到在留有餘力的情況下美國依然可以爆發出日本十數倍的生產能力

10樓:張指導

這個回答裡真正了解太平洋戰爭和形式的人沒多少。

我認為是正確的:

1. 當時日本外部戰略上,被美國壓制,資源補給線被封鎖(參考tg為何要突破島鏈,即使在和平時期)。

2. 美國早就在計畫開戰了,只是沒有進入全員戰備,準備的比較慢。日本人知道美國開始全面暴兵的話,日本毫無一戰之力,不如趁美國發展科技的時候先發制人。

3. 珍珠港偷襲使日本人取得了兩年的太平洋戰略優勢,美國在艾塞克斯級下餃子前的太平洋海軍實力與日本相當,甚至一度劣勢。

4. 日本計畫是偷襲珍珠港後採用艦隊決戰的方式在一定時間內讓美國海軍處於絕對劣勢,從而逼迫美國和談,佔據太平洋的制海權。這樣美中國人就沒有機會暴兵了。

5. 日本人的確忽視了美國抵抗的意志,沒想到美國靠最少的時候只有兩艘航母,擋住了IJN的航母大軍。

6. 偷襲珍珠港已經是當時戰略情況下的最優解了。

11樓:風標路瑪

裝Ⅹ不成……不對,裝也沒好好裝,上去嚇唬人家美國一下就閃到一邊,人家美國也只能理解為:你丫有種來弄死我。

美國於是就成全了日本。

12樓:三說

愚蠢至極,日本應該做的是拖延美國入局的時間,時間無論對德對日都是相當重要的。善戰者無赫赫之功,表面上偷襲是成功的,實際上是勞而無功,轟炸只破壞了一些無用的戰列艦。如果偷襲珍珠港有用,中國早被日本滅了幾十次了。

山本和南雲都是只有小聰明狂妄的膽小鬼而已,之後的中途島海戰更證明了他們的無能。

13樓:禁與千尋

外行路過強答,回答有錯見諒。

站在歷史的最後,我們知道了,因為日本偷襲珍珠港,導致美國正式參展,最後在太平洋戰場節節敗退,並促成原子彈的研發。所以看起來日本偷襲珍珠港是乙個極其錯誤而又愚蠢的決定。

但是同時我們知道,偷襲珍珠港對美國的軍事實力造成嚴重打擊,使得後面很長一段時間對日的戰鬥很無力。但是同時珍珠港事件並沒有完全摧毀美國的主要軍事實力。

其實不考慮歷史的必然性,或者說現有結果。

日本必然是要首先發動對美國的襲擊的,因為當時的日本戰爭越打越打,而這個時候其實美國已經參與進來,只是不是明面上的而已。而當時在太平洋地區瘋狂侵略的日本,是不可能不考慮美國這個潛在對手的。而戰爭從來不是兩個人商量好然後較量。

用最少的兵力造成最嚴重的打擊,那是最優先的策略。

雖然美國的國力很強大, 但是如果正面和日本較量,最後必然離不開海戰和空戰。如果能優先毀滅對方的海上實力,則對方不能有效的軍事支援。

而且當時日本占領的地方很多,已經充足的資源去支撐,所以這是乙個博弈,一方損失慘重,並且再也無法翻身。因為艦船飛機的建造是需要時間,短時間內無法形成戰鬥力,而戰鬥力不足則等於是送死。

而事實上即使珍珠港事件後美國又很多艦船保留了下來得以在以後的戰場發揮作用,但是也在珍珠港事件後很長時間裡被壓制。要不是後面幾次戰鬥贏了,那麼美國就再也沒有能力支援東西戰場了。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日本就能贏得最後的勝利。

只是就和德國打蘇聯一樣,很多時候你需要乙個選擇,是孤注一擲尋求最大的勝利,還是保持當前戰國還要擔心有乙個虎視眈眈的對手。

另外我們還要考慮乙個歷史就是,日本除了對於資源領土的渴望還有一些歷史的恥辱,例如被某國開啟大門,現在等於是報復了。

尤其當時日本的軍事實力很強,又在太平洋戰場上匯出取得勝利,野心和信心並行,這個時候,難免狂妄些。

所以我們以歷史的結果來看,這是愚蠢的

但是以當時的環境來看,這並不愚蠢。

14樓:「已登出」

蝴蝶效應了,進攻中國導致資源不足,占領東南亞補充資源觸犯英美荷利益,美國禁運+資金凍結要了親命,迫使美國讓步催生出珍珠港事件,催生出珍珠港事件讓日本走向德國,靠近德國則必敗無疑。開啟上帝視角的現在如果說有變數,則是佔了滿洲就算了,政治上親近英美反德,但以後蘇聯做大,日本還是第乙個扛在前線。

15樓:大地的擁抱

實際上並不愚蠢,真正的愚蠢的是美國情報部門,因為一旦開始石油禁運日本海空軍都要集體趴窩了的情況下。日本主力艦隊,從11月26號到12月7號攻擊發起消失了十餘天,要知道這支消失艦隊包括六艘航空母艦2艘戰列艦、3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3艘潛艇。這種龐大艦隊消失在,美國已經把日本逼到牆角的情況下,美國情報部門竟然沒有告訴軍隊!

尤其是一線海軍!簡直就是送人頭!

實際上偷襲珍珠港無論從戰術還是戰略都是最好的一步。山本正確的找到了美國的命門!如果當時航母在港,那麼南雲必然敢放手一搏持續不斷的對珍珠港進行轟炸,而不是二個來回就跑路的節奏。

持續性的轟炸必然導致再港艦隊損失的擴大化以及港口修復難度係數大大增加。而如果航母被擊沉在港中。美軍只能從珍珠港、中途島等基地大規模收縮戰線。

否則只能看日本玩蛙跳了。而美國一旦沒有珍珠港和中途島這兩個太平洋上重要的軍事據點。日本就有能力突破美軍放線對美國本土進行打擊,這樣將迫使美國將一部分精力放到本土防禦上。

這樣日本大概可以贏得三到四年的時間,這段時間將是日本的戰略進攻時間。但是當日本戰線展開的時候。日本反倒可能更快的被拖垮。

總之,偷襲珍珠港從軍事上來說戰略戰術都沒問題。但日本VS美國一定是美國贏!

16樓:螺絲Loscock

孫子兵法有云,「敗兵先戰而後求勝」

日本之所以冒巨大的風險,全軍萬里奔襲,是由於山本五十六認為,日本打不過美國

這個打不過是全方位的,軍事技術上的、資源上的、工業能力上的、人口上的既然打不過,那我就去撞運氣

願意把自己所有家當拿出來,下如此大的賭注,上來就跟你賭家產說明沒底氣

要說愚蠢,不是偷襲珍珠港愚蠢

而是決定和美國發生衝突,很愚蠢

國與國之間的差距,不是總能通過軍事行動抹平的你必須花很多時間,頂住個方面的壓力,管控巨大的矛盾,韜光養晦,把國家實力提起來

日本領導層要是聰明一點,簽個日美互不侵犯條約噫,想想都不得了

17樓:121

不是。前面許多答主已經給出很詳細的分析,我這裡不再贅述。

簡而言之就是,乙個比較弱小的人,與乙個強大的敵人,他們之間有一場必可不可避免的戰鬥。對於這個弱小的人來說,既然必須要和這個強大的敵人戰鬥,最好的戰勝方法無疑是趁其不備,先偷襲他一刀,然後再和他進行廝殺。這樣一來,這個弱小的人便大大增加了戰勝強大敵人的機會。

在正式交手之前先偷襲對方,這可能是這個弱小的人能夠取勝的最好的方法了。

18樓:林釗文

1940到41年美國對日的金屬和石油禁運使日本迫切要占領英屬和荷屬的東南亞產油地,但美屬菲律賓的存在讓日本擔心後方。與其打菲律賓,然後美國參戰,不如先重創美太平洋艦隊,這是日本當年的判斷。但是打菲律賓美就會參戰可能是個誤判,2023年底羅斯福給太平洋艦隊指揮官Richardson的回答是日本如果拿下菲律賓我們不一定參戰。

日本作為乙個後起帝國,處處被老牌帝國打壓,所以總想證明自己,其實如果忍辱負重,一步步拿下整個東亞,東南亞,等美國幾年之後參戰可能就是另乙個結局了。

如果沒有珍珠港事件導致美國參戰,那麼中日之間最可能的結果是什麼?

王濤 1941年日本的財政已經到了事實上破產的地步,不靠珍珠港這一針興奮劑打在身上,搶點英美在東南亞的存貨,42年日軍就得從占領區收縮 Henry 美國參戰是一種必然,珍珠港事件只是給出了絕佳的理由。沒有這個理由,還會有其他的理由。當然,如果問題改為如果美國不參戰的話,那麼中日戰爭的前景就比較撲朔迷...

日本為什麼要在侵華的同時偷襲美國珍珠港?

乾貨香菱 石油阿。美國當時封鎖了對日本石油出口。日本要打東南亞獲得印尼緬甸的石油。印尼中間隔了個菲律賓。菲律賓是美國的殖民地。偷襲珍珠港,把美國海軍實力給打掉一大半,這樣美國要馬上派海軍來東南亞,一來美國沒那麼敢,二來日本海軍這時的實力足夠守 維爾金 實際上這是兩線戰爭思路,甚至是由不同的軍方派系推...

日本偷襲珍珠港 真的不怕報復嗎?

大蘿蔔 怕報復就沒有戰爭了 日本當時的小算盤是靠一次完美的偷襲重傷美國海軍,10年內能掌控太平洋 東南亞地區 的制海權,就算等你美國10年後恢復了,戰爭也打的差不多了,就算打我也有底子跟你打。但是本子明顯是錯估了漂亮國的實力。 余雷 以暴力手段解決問題就會考慮到會遭受暴力報復,有兩種可選擇,1是能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