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後殖民主義?

時間 2021-05-07 08:03:47

1樓:militant

甚至在後殖民這一概念誕生以前,不約而同的,人們都指出這個世界存在著兩種不同的,也許形式相近或者相遠的後殖民主義:後殖民主義與反殖民主義

乙個標準的後殖民主義者應該是乙個學術上的有成者,在英美歐洲的學院裡面發表出各種成果來完成自身價值的後殖民補充,就好像乙個對霍公尺巴巴等人在九十年代掀起的後殖民文論潮流的攻擊一般,作為第三世界的「代言人」,他們連第三世界母語自身都無法真正激進的認識,只是在第一世界用著第一世界的語言為第一世界補充一種第三世界情感傳奇

而乙個反殖民主義者,類似法農或者馬爾科姆X,他們的理論在後殖民的角度上是被視為剽竊,甚至是過激的過度解讀的,法農完全基於臨床經驗的反殖民精神分析觀察,被視為是對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學科的背叛,而馬爾科姆X的主體先驗的堅定信仰,也在今天被駁斥為某種伊斯蘭極端思想的體現

更糟的是,在這樣的情勢下,去政治化成為主流的操作。以 90 年代以後在英美成為風尚的「後殖民論述」,它雖然成功地接收、轉化了後現代論爭的能量,並且將其政治化,但是在第三世界地區仍然被擺置在資本主義新殖民結構中的條件下,原住民、工人、女性、同性戀,仍然被強勢族群、資本家、男性沙文父權結構及異性戀體制所殖民,宣告後殖民文化結構的形成,確實是肇因於「後殖民論述」所處的全球結構強勢位置。效果上它不僅模糊了資本主義全球化過程中新殖民結構的面貌,為原先強勢的殖民主體脫罪,且有可能成為全球霸權秩序重組的先頭理論部隊。

其實隱藏在「後殖民」背後的仍然是「國族 – 國家」的幽靈,以政治主權的轉移與取得,作為殖民與後殖民的分水嶺;經濟、文化的持續殖民、政治上的新殖民便似乎可以一筆勾消。

————《去帝國》,陳光興

那些還在以非洲黑人名義作戰,以這個文化名義下反覆召開會議的非洲文化人們,今天應該領悟到,他們的活動和作品,實際上只是在核對一些文獻,以及比對一些石棺

———《大地上受苦的人》,弗朗茨·法農

2樓:小台臺

通常對於後殖民主義(postcolonialism)有以下五個層面的理解:

1.後殖民主義,即殖民時代之後,通常寫作post-colonialism,以post的字首表示時間先後,表示新的時代。

2.後殖民主義表示乙個條件,與第一種理解相關。

3.後殖民主義作為一種形而上的、倫理道德上的、政治上的理論。通常關注和解決身份(identity)、種族(race)、民族(ethnicity)和性別(gender)的問題。

主要挑戰在於發展後殖民時代國家身份關係,和權利與知識之間的關係。這是在社會學、國際政治學科中通常會涉及到的理論。比如在國際發展中,後殖民主義學者批判西方世界對發展知識和定義的壟斷權,在地緣空間上的二分劃分方式(如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第一世界/第三世界,世界核心地區/周邊外圍地區等),和對不同地區的偏見。

4.後殖民主義作為一種文學理論,批判並反對長期文學作品中視被殖民地區和人民為相對劣等的表現和展現,用替代的角度來書寫被殖民地區和國家。

5.後殖民主義為反殖民主義。批判所有形式的殖民主義權力,包括文化、政治、經濟層面,包括過去和現在。

Reference:

McEwan, Cheryl.2009. Postcolonialism and development.

Abingdon, UK : Routledge.

李安的電影作品中有沒有體現出後殖民主義?如果有,具體在哪些地方表現?

很多人都忽略了一點,價值觀和文化在我們這個星球上的地位,取決於歸屬種族或國家的物質實力。很少有人去關注印第安人 瑪雅人 埃及人的文化價值觀有何意義。所以比較悲哀,現實總是物質決定精神的價值,而精神的核心意義,少有人能領會,卻往往倒因為果的認為是某種價值觀導致了物質生產的發達。所以單純比較價值觀是很難...

誰可以用簡單的話給我解釋一下什麼是後殖民主義嗎?

liu livia 不知題主問的這個問題是否單純的指後殖民理論。Postcolonial theory是從上世紀開始發展的,簡單的來說,他是一種基於殖民話語的理論,後殖民所研究的範圍很廣。首先從後殖民定義來講,英文目前現在學者們統一的認為應該使用postcolonial 而不是post coloni...

為什麼說周朝分封是武裝殖民?

半夜補作業 因為周分封的諸侯國並不是憑空出現的,實際上很多的分封諸侯國在很久遠以前就已存在,周代商後將自己的宗族分封到這些方國去立社稷,取代了原住民對土地的控制,這種封建不是完全意義上的拓荒,本質上就是一種殖民。當然這種理論也只是一家之言,周分封的性質還是比較複雜的。 蘇拉夏爾 因為商周交替之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