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歷史中,「正史」的範圍是什麼,只有陳壽三國志嗎,包括裴注所引史料嗎?

時間 2021-05-07 05:59:17

1樓:相羽拓海

寫三國的材料當時很多,可惜大部分已經散佚。王仲犖先生的魏晉南北朝史史作了個表,現摘錄如下。

可見除了三國志尚存,魏略殘缺外,其餘諸本俱已經散佚。由此可見,裴注的重要性。裴松之雖未能全本抄錄這些書,可是對這些書中與陳壽三國志有出入的地方或者陳壽三國志引用不詳細的地方都會加以補充,極大的提供了三國史料的全面性。

當然,裴松之也引了一些不在上述中的文獻。比如華陽國志,這是一本記錄西南地方的地方志。

甚至一些地理著作也能為三國研究提供參考價值。如酈道元《水經注》記載:又東北過益陽縣北,縣有關羽瀨,所謂關侯灘也。

南對甘寧故壘,昔關羽屯軍水北,孫權令魯肅、甘寧拒之於是水。寧謂肅曰:羽聞吾咳唾之聲,不敢渡也,渡則成擒矣。

羽夜聞寧處分,曰興霸聲也,遂不渡。

2樓:帥醒俠

正史就只能24史範圍內選,就是《三國志》+《後漢書》+《晉書》。

裴注不能算,這是個人註解,相當主觀。

經史子集,陳壽的是史,裴注那是集,是裴松之的個人文集,和何晏的《論語集解》一樣,你看古代有沒有人把何晏這部書列入「經」的範圍?

而且裴注能算,盧弼的《三國志集解》為什麼不能算?寫得比裴松之還好呢。

3樓:楊青青青

想知道三國歷史中的正史,就要知道所謂的正史範圍,正史的代表作一般認為是二十四史,外加《新元史》、《清史稿》、《資治通鑑》以及《續資治通鑑》。所以很明顯,三國歷史中的正史就包括,《後漢書》、《晉書》、《資治通鑑》的部分以及《三國志》的全部。

4樓:虛穀子

正史的話,裴注《三國志》為最佳,《後漢書》和《晉書》可作參考,其他史書的話,我這有幾本,可以作為補充。

陳壽《三國志》

袁巨集《後漢紀》

干寶《晉紀》

王銓、王隱《晉書》

范曄《後漢書》

房玄齡等《晉書》

郝經《續後漢書》

常璩《華陽國志》

習鑿齒《漢晉春秋》

習鑿齒《襄陽耆舊記》

徐眾《三國評》

裴松之《三國志注》

楊晨《三國會要》

李慈銘《三國志札記》

潘眉《三國志考證》

盧弼《三國志集解》

陳景雲《三國史辨誤》

何焯《三國志校訂》

侯康《三國志補注》

杭世俊《三國志補注》

侯康《補三國藝文志》

王先謙《後漢書集解》

惠棟《後漢書訓纂》

杭世駿《後漢書蒙拾》

錢大昭《後漢書辨疑》

沈家本《後漢書瑣言》

林茂春《後漢書拾遺》

姚之駰《後漢書補逸》

吳壽煬《後漢書注校》

何焯《後漢書校訂》

惠棟《後漢書補注》

侯康《後漢書補注續》

沈銘彝《後漢書注又補》

周壽昌《後漢書注補正》

何若瑤《後漢書注考證》

錢大昭《續漢書辨疑》

沈欽韓《後漢書疏證》

杭世俊《後漢書疏證》

侯康《補後漢書藝文志》

劉庠《後漢郡國職方表》

吳廷燮《漢季方鎮年表》

吳仁傑《兩漢刊誤補遺》

陳景雲《兩漢訂誤》

杭世俊《晉書補傳贊》

萬斯同《兩晉諸帝系統圖》

萬斯同《晉諸王世表》

秦錫田《補晉宗室王侯表》

萬斯同《晉功臣世表》

萬斯同《晉將相大臣年表》

萬斯同《東晉將相大臣年表》

秦錫田《補晉異姓封爵表》

秦錫圭《補晉執政表》

萬斯同《晉方鎮年表》

吳廷燮《晉方鎮年表》

秦錫圭《補晉方鎮年表》

盧文弨《晉書天文志校正》

盧文弨《晉書禮志校正》

畢沅《晉書地理志新補正》

方愷《新校晉書地理志》

錢儀吉《補晉兵志》

丁國鈞《補晉書藝文志》

文廷式《補晉書藝文志》

秦榮光《補晉書藝文志》

黃逢元《補晉書藝文志》

吳士鑑《補晉書經籍志》

5樓:流雲追風

三國志本來就只是陳壽自己私人寫的,而且曲筆太多,很多描述都在避重就輕。唯一有意義的地方就是不像魏書那樣「多為時諱」,所以流傳下來了。

魏書再有價值,沒能流傳下來,現在也沒有辦法,畢竟活著才有DPS。

所以三國志也根本談不上正史。離了裴注,根本沒法看。

《三國演義》與三國歷史有多大的區別?

華夏 很大是真的。著重描寫蜀漢。先寫一點。第乙個,周瑜。作為蜀漢粉,我都覺得被黑的有點慘。孫策的智囊 大腦,幫助孫策打下江東六郡,火燒赤壁的主要領導者。只有在周瑜還在的時候,江東才頗有進取心。江東士族心憂家族利益,在曹操南下時大多想要投降,雖然家族勢力強大,私兵很多,但是只想守著自家一畝三分地。周瑜...

如何評價三國歷史上的吳國?

風燭 吳國是孫權建立的政權,被史學界稱為孫吳,又因為統治地區在三國之東,所以又稱為東吳。吳國歷四帝,前後共52年。吳國在滅亡時國土面積有145萬平方公里,共有4個州,43個郡。東吳的軍隊規模也比較龐大,鼎盛時有三十萬,滅亡時也有二十三萬。水軍戰鬥力遠超曹魏,光船隻就有幾千艘。大船穿倉高達五層,可以載...

魏蜀吳三國貴族對三國歷史有什麼影響?

suda 中原和江東世家大族勢力都比較強大,在魏吳沒有建國之前,對一些決策甚至有決定性的話語權。魏吳建國之後,尤其是曹丕篡漢之後,貴族之間已然結成了牢固的利益共同體,圍繞皇族展開了密集的關係網此時的貴族集團則壟斷了朝中要位,在九品中正的魏國,貴族無疑代表了上層的聲音。蜀國則主要是東州派和益州當地豪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