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木立群巒
要看外部環境是否一致。如果複製體聞到了花香而本體沒有呢?
2樓:李澄宇
同一個人在不同的環境,會產生不同的想法。同一個人接收不同的資訊,也會產生不同的想法。
複製體的相同程度,不可能超過本人吧!產生一樣想法的難度,可能有點大吧!
3樓:RabbiaGola
我個人覺得的話應該是不一樣的。如果本體和複製體不在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座標上的話,思想是會有差異的。通常我們靈機一動時想法就會改變。
為什麼會這樣呢?實際上是接收的資訊不同。我們的五感本質上就是獲取外界資訊的手段。而不同的資訊對我們的思想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而且一秒也足夠長了,足夠讓我們身體感官感受到的東西傳導給大腦了。所以思維會改變。
那麼假如說時間足夠小呢?極端點的話比如一普朗克時間呢?那樣的話資訊沒有傳遞到大腦裡,思想也不會發生變化了。
4樓:TC2009
多少會有差異的。
你看雙胞胎,DNA一樣,但還是能找到差異。
從理論層面來找支撐,那就是混沌理論和量子力學對微觀世界的概率解釋。
5樓:wzq48
從目前理論看來,應該是一樣的。只是不知道目前理論對不對?
6樓:許哲佳
複製體會覺得自己被強烈地電了一下。
因為題主說的是在原子水平復制而不是在電子水平復制,所以所有的神經細胞的膜電壓都是亂的。
還有個問題是線粒體,線粒體內膜在正常情況下應該是有很高的電壓的,要是這個電壓沒有被複制的話,也許線粒體會暫停工作一段時間。我猜會導致渾身無力一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