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同為生物鏈頂端的生物,人類的數量遠多於其他生物呢?

時間 2021-05-06 01:44:41

1樓:

人類在原始採摘者那個階段我覺得還能算是生物鏈一般生物。但進入農業文明之後就不能按照以前的動物去看了,是地球上唯一的擁有文明的生物。

2樓:

什麼叫同為生物鏈頂端?

同為是什麼概念?

生物鏈頂端是什麼?食物鏈?

你是想問為什麼其他食物鏈頂端的動物數量都不多?

那原因是,捕獵者太多了導致獵物稀少,捕獵者數量自然也會降低。二者會維持乙個平衡的比例。而人類學會了農業和牧業,解決了獵物太少的問題。

3樓:慕詩

某些答主答非所問的回答真的很讓人崩潰啊,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因為人除了吃還會養,雖然吃得快,但養得也快,雖然養的得快,但吃得也快。

讓雞鴨鵝豬牛羊等禽畜,大公尺小麥玉公尺土豆等糧食,以及水果蔬菜等都處在乙個動態的平衡之下

一邊吃,一邊種,一邊吃,一邊養

就像乙個工廠,每年生產銷售上百萬件產品,但他的倉庫,放三萬件貨都有困難,你看他的倉庫那麼小,就認為他生產的少,其實人家是一直流動著的。

既不讓它們過多,過多了浪費資源

也不讓它們過少,太少了不夠消費

人不光自己分工,還給動植物分工

比如有的雞專門下蛋,有的雞專門長肉

有的瓜讓它無籽,有的瓜讓它籽又大又多

這樣的操作節省了時間,增加了產量,降低了消耗,提高了效率

野生雞43天5公斤糧食長出3公斤肉,根本不可能,兩倍的時間,兩倍的糧食都不一定夠。但現在的白羽雞就可以。又省糧食又省時間。

以前家裡幾畝地靠天吃飯,一天兩餐甚至一餐,經常是稀飯,還要搭配野菜,糧食才能勉強維持到第二年。要是碰上旱澇病蟲災害,赤地千里人相食。

現在科學育種水利灌溉化肥增產農藥抗病蟲,一畝地的糧食夠你一家人三餐吃到撐。現在和古代比,耕地增加了不少,但人口增加的更多,生活質量不但沒下降,反而提公升到了古人做夢都想不到的高度。這是為啥?

效率高了唄

現代分工導致很多人一輩子沒接觸過農林牧漁業。麵包都吃過,但麥苗長啥樣很多人都不知道;雞肉都吃過,但雞蛋怎麼孵小雞就沒多少人知道了。所以你覺得它們很少,是因為你沒看到。

最後給你算一下,假如你一家人,每月要吃10隻雞,平均3天吃乙隻。

傳統養雞要三個月才行,那麼你的最優解是:第一天買乙隻雞仔開始養,第四天買乙隻雞仔,第七天再買乙隻,然後每隔三天增加乙隻,到第3個月時,你的第一隻雞可以吃了,此時你一共有30隻雞,然後你每吃乙隻雞就補充乙個雞仔,長期維持30只。

現代養雞43天,那麼你還是照老辦法,每三天買乙隻雞仔,當你第一隻雞可以吃時,你一共有15隻雞,以後每吃乙隻就補充乙個雞仔,長期維持15只。雖然你每月吃10隻雞的消耗沒變,但你維持的雞的數量卻少了一半,消耗在養雞上的時間也能節約不少。

這就是為什麼看上去人多動植物少的原因,但實際上這些動植物生生死死加起來數量很驚人的。沒有消耗掉大量的動植物,我們生活會這麼舒服?

4樓:自詡書生

誰告訴你人的數量遠多於其他生物的

先不跟昆蟲啥的比了,光是雞地球上就有220多億只,老鼠大概三百多億隻,沙丁魚啥的光是每年太平洋在不影響生態的條件下就能撈個幾百萬噸……

跟這些東西比起來,我們還能說人的數量大嗎?

5樓:逆風飄揚

因為,只有人類會自己農耕和畜牧。

這才是突破數量極限的重要技能。縱觀歷史,農耕技術對人口的影響是很大的,典型的就是明末紅薯、玉公尺的引入,使中國獲得了前所未有的人口大爆發。

如果不是自己耕種。想象下這麼多人如果只能去野外找野草,摘野果,打野味可能養活這麼多人麼?那簡直就是一堆蝗蟲,走到哪吃光哪,然後吃完等死。

6樓:盧江

人是雜食性動物,並不是像食肉目動物,是真正在食物鏈頂端。

人類有意識的種植行為或游牧行為保證了食物的供給,從而維持種群數量穩定和增長。

7樓:小草

人類的捕食方式,目標是同類,觀察人類社會,利益的轉移代入食物鏈的邏輯,就是如此,製造大量人類是為製造大量捕食物件,食物鏈頂端的人類並不多。

8樓:

可利用資源總數*生產力水平/個體平均最低消耗=物種上限可利用資源總數:大半個地球的資源,遠多於其他生物生產力水平:採集狩獵文明》農耕游牧文明》工業文明》資訊科技文明,遠高於其他生物

個體平均最低消耗:低於生物鏈頂端的生物

9樓:Native

世界人口總數是多少?

這個數量即將達到78億人。 聯合國估計,在2023年將進一步增加到112億

昆蟲的數量是多少?

昆蟲的數量無法確定,但是昆蟲學家EO威爾遜博士表示,在我們的星球上,大約有十的百萬的三次方個昆蟲,也就是說在數字「10」後面加上18個0之多。這意味

每個人身邊大約有20億昆蟲。如果假設有500萬個昆蟲種類,那意味著每乙個物種都有「大約50萬億個」。

世界上的鳥類有多少?

世界上數量最多的鳥類:紅嘴奎利亞雀,非洲多達100億隻而且世界上目前已知的鳥類種類多達9020多種。

個體越小數量越大,相反體積越大數量越小當你在google 緯基上檢索人類時你會發現人類只不過是一種還沒有瀕臨滅絕目前安全的一種生物而已。

10樓:暴走

個人感覺是被人捕食的太多,人有足夠的食物繁衍下一代。蔬菜,食草動物,食肉動物都可以吃。

加上自己養殖的,人一生可能要吃掉無數的生物,像我家一年20多隻雞,10多隻鴨都不夠宰。

古代中國食物短缺也沒有達到十多億,明清時期從國外引入高產農作物也還是四億,當然還有醫療技術的提公升。

還有就是人的壽命,想一想老虎可以活多少年,那把人十幾年分成一段,比如0-20多少人 ,20-40多少人,那一段中的人的數量也沒有那麼多了。

11樓:紫川v流風

這個問題原因非常多,但是有乙個點大家可能都想不到,所以我補充一下,那就是食物獲取。

天南海北,即使同樣是人,他們吃的東西一樣嗎?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人這個物種就是基本所有能吃的東西都不會放過。這也許就是人類之所以能站在食物鏈頂點,卻可以有如此大數量的原因之一吧。

放眼動物界,除了人類,很少能有其他動物能做到這一點,那這些站在食物鏈頂點的動物就不得不受到其食物的制約,這就導致環境無法承載過多的種群數量。

在陸地上,一般來說都是草或者樹,從Sunny中獲取能量,然後被一些食草動物吃,這些食草動物再被食肉動物吃點,食草動物的數量就制約著食肉動物的數量,於是作為食物鏈頂點的食肉動物就不可能有太多的數量,否則不是被餓死就是食草動物死光然後再被餓死。而人類則不同,不但吃食肉動物,也吃食草動物,甚至直接吃草,如果不是因為動物的關係,人類可能直接從Sunny裡獲取能量了,所以人類的種群數量,相較於其他食物鏈頂點的動物,要多得多。

看看大海裡面,本來的規則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公尺,結果出現了鬚鯨這種反常的動物,直接大口吞吃小魚小蝦,不讓中間商賺差價,所以鯨的體型可以長那麼大,如果不是受冰期影響,海浬魚蝦數量不足,鯨類的數量不會像現在這麼少,有了大量的鬚鯨類,大型海洋掠食動物也不會大規模滅絕,也許我們就能看到巨齒鯊和梅鯨的對決了。

12樓:殤風

「食物鏈頂端」是個很侷限的概念。

和數量不一定掛鉤。

在很多特殊環境,生物鏈頂端的生物不一定就少。

比如某些湖泊裡,魚就是食物鏈頂端了。

我們在適合自己的環境裡,是食物鏈頂端。。

所以我們在自己建造的適合自己的環境裡,數量眾多。只不過我們恰好會建造適合自己的環境而已。

而且雜食性的動物在食物鏈頂端的數量都不少。食物鏈頂端不是營養級頂端。

某些捕食生物數量少,是因為營養等級太高,食物單一,導致數量無法到一定程度。

人類不但可以吃的食物眾多,還會自己創造食物,這就更允許種群數量增加了。

13樓:我喝西公尺露

因為作為頂級掠食者的人類只有在達到一定數量以後才會是頂級掠食者,沒有文明的人類做不到用科技吊打其他生物,沒有社會的人類甚至無法勉強完成對其他頂級掠食者的圍殺。無論是科技還是社會都對數量有要求,所以數量是人類頂級掠食者身份的前提條件。

14樓:BkbK

我們以為自己站在頂點,

實際不過是生命進化史上一條死胡同的末端。——作家七月在科幻作品《擦肩而過》中寫到。

我不認為人類站在食物鏈的頂端,恰恰相反,人類面對環境的突變後,進化方向的多樣性還不如大腸桿菌。人類無疑是脆弱的。

但是人類創造了文明。

15樓:抽根棒棒糖

同為?

自然界還有能達到人類這種掠食能力的嗎?

能打得過海陸空所有食物鏈頂級的掠食者,甚至能把它們殺到滅絕。

我個人認為人類並不應該在生物學意義的食物鏈上。

因為智慧型,就是更加強大,而且無法反駁的力量。

16樓:孤獨的人不會相遇

人都沒必要進入食物鏈,反正最終的都是人類。

況且,人類不依靠捕食。不會有正反饋調節還是啥來著的調節存在吧。生物太差,想不起那個詞了。

17樓:暴流雪

其他生物鏈頂端的生物,都是靠〔捕食〕過日子,而食物的多少它們不能控制。所以當食物總量不變的情況下,那些生物鏈頂端生物的數量也沒辦法有太多增長,因為沒東西吃。

而人類,可以說是,唯一乙個,可以大批量培育食物的生物。所以人類的數量可以持續增長。

18樓:養豬醬

南京一年吃一億隻鴨子

四川一年吃3億隻兔子

廣東一年吃1.7億隻鵝

算算歷史平均,人類的數量不算多,,,被人類圈養、屠宰、食用的動物那才叫多。。。。

同一營養級野生動物的食譜大多是相通的,鬣狗也能和獅子捕食同種獵物,角馬和水牛吃的也是同一片牧草;人類的食物麼,看看來田裡偷吃玉公尺被獵槍打死的野豬就知道了,除了人類及其附庸(寵物、牲畜),誰能從人類這裡搶吃的,敢偷吃農藥伺候。

除此之外,人類還懂得「食用」上億年前古生物的屍體——煤和化石——用來驅動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可以代替人工的機械人,以及提公升在黑夜的能見範圍;釋放自己不能消化的有機物中的能量——過去是柴火,現在是沼氣;更是能越過生產者,直接轉化太陽能。

19樓:

你想多了

細菌的數量遠遠比人多。

想多了,乙個搖瓶1L過夜培養可以最少有70-100g大腸桿菌菌體,乙個小瓶1億不成問題。

另外生物鏈是個什麼?

20樓:風行依依

作為乙個相對對專業的問題,我來發表一下個人看法:

先談談題主之所有有這樣的問題,主要可能是因為食物鏈有乙個特點:能量單向流動,逐級遞減。

人類處在食物鏈的頂端,但是其數量確遠遠大於某些不在食物鏈頂端的物種,如熊貓、老虎等

基於以上的猜想,我們來回答一下題主的問題。

1)在乙個生態系統(這個概念要清楚:一定的空間內,生物與環境構成的統一整體,在這個統一整體中,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並在一定時期內處於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狀態。度娘說的)中,對於單條食物鏈而言,食物鏈確實具有能量單向流動,逐級遞減的模式。

換句話說這個系統中位於實物鏈底層的物種所含的能量加起來的總量(不是單純的個數來形容)一定比更高一級的物種所含的能量加起來的總量(不是單純的個數來形容)高。

我們現在研究的物件這個生態系統可以以整個地球為物件來分析。

以上圖為例,在這個食物鏈的圖譜中,多個物種都處於不同的食物鏈中,人也一樣(想想人獲取能量的渠道,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游的幾乎全方位覆蓋,除了不能吃的其他都吃)處在多條食物鏈的最上層,所以產生我們如果要對比,不應該以其中某一種物種作為對比物件,而因為以人獲取能量渠道所有物種的重量作為對比物件。

2.其次,對於對比物件不能以某種相對稀有的物種作為物件,日常能看到的稀有物種只佔了可能滅絕和已經滅絕物種中很少的一部分,很多物種可能還沒有被人們發現,就已經因為人類的生產生活而滅絕了。

「英國生態學和水文學研究中心的傑里公尺·托馬斯領導的一支科研團隊在最近出版的《科學》雜誌上發表的英國野生動物調查報告稱,在過去40年中,英國本土的鳥類種類減少了54%,本土的野生植物種類減少了28%,而本土蝴蝶的種類更是驚人地減少了71%。一直被認為種類和數量眾多,有很強恢復能力的昆蟲也開始面臨滅絕的命運。

科學家們據此推斷,地球正面臨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員、中國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常務副主任蔣志剛博士也認為,從自然保護生物學的角度來說,自工業革命開始,地球就已經進入了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時期。

據統計,全世界每天有75個物種滅絕,每小時有3個物種滅絕

綜上:1)生物鏈頂端的生物數量和其他任意一種或幾種生物個體數量之間沒有關聯關係,不具有可比性。

2)生物鏈可以理解為某乙個生態系統中所有的食物鏈集合。

3)人類因為具有超強的智商及團隊合作能力,可以創造文化和宗教信仰等等,對於其他生物物種一方面會造成威脅,但從另乙個角度講也可以對有的物種起到保護作用,尤其是現在人類已經開始逐步認識到保護環境,維護物種多樣性的重要性。我相信以後會越來越好。

機械人會是取代人類成為生物鏈頂端的下乙個物種嗎?

美麗陳 知乎首答 我想應該會機械人取代人類成為成為下乙個超級文明。首先,人類一直發展下去一定是往太空進行探索的,在宇宙中有各種宇宙射線和未知的危險,沒有重力的宇宙環境也會對人體造成骨質疏鬆和肌肉萎縮。不利於人類進行遠距離的探索。而機械人在遙遠的以後肯定會擁有超級智慧型,至少跟人類的智力差不多。但是機...

眼睛長在前面的是生物鏈頂端的生物,長在兩邊的是中層或者底層。這句話是真的嗎?

壓切長谷部 看了這個問題之後 蝸牛感到了無比的自豪 皮皮蝦也是如此 比目魚高興的吐了個泡泡 鯊魚在想難道真有什麼東西能吃了我?不過變色龍倒是沒想起來什麼東西能吃自己。 CXA 眼睛長中間是為了能夠更好的計算距離,眼睛長側面是為了獲得最大視力範圍。理解了這點就比較好理解為什麼了,因為頂級掠食者往往是其...

如果蚊子被徹底滅絕,對生物鏈有什麼影響

相似魂飛 回答的能不能找點專業資料再來說話啊,一口乙個滅絕沒有影響。人類隨便乙個基因的改變都有可能帶來滅頂之災,乙個遍布全世界的類群滅絕怎麼可能會沒有影響? 肯定會造成毀滅性的災難呀,蚊子滅絕,蜻蜓蝙蝠就滅絕了,吃蜻蜓和蝙蝠的動物滅絕了,然後這條鏈條最終會到達人類自己,別忘了這條生物鏈裡還有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