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翻譯是粵語翻譯?

時間 2021-05-30 04:41:01

1樓:

車類馬自達——萬事得

雪鐵龍——先進

斯巴魯——富士

沃爾沃——富豪

賓士——平治

大眾——福士

捷豹——積架

蘭博基尼——林寶堅尼

別克——標域

菲亞特——快意

謳歌——極品

阿斯頓·馬丁——雅士頓·馬田

邁凱倫——麥拿侖

路虎——越野路華

雷克薩斯——凌志[1]

[2]注:「保時捷——波子」屬於民間叫法而非官方翻譯,所以就不放在列表中了。

酒類軒尼詩

尊尼·獲加(順帶一提,我看過台灣的乙個廣告,他們把這酒譯為「約翰走路」,然後年份十五年的酒就叫做「約翰走路十五年」……這也太累了)

2樓:溫室之子

威亞wire,啫喱jelly,基gay,嘉年華carnival ,曲奇cookie,威化wafer,吉他guitar,芝士cheese.

以上應該日常也用得多的吧。

3樓:吃吃

軒尼詩=Hennessy

啤酒=bear

勞力士=Rolex

曲奇=cookie

勞斯萊斯=rolls Royce

屈臣氏=watsons

的士=taxis

4樓:金水

說一些不知道是不是粵語翻譯,但是粵語發音跟原來很相似的。

Hennessy軒尼詩

普通話發音xuan ni shi,跟原來的發音相差挺大的。

Dior迪奧

普通話發音di ao。

Rolex勞力士

普通話發音lao li shi。

Gucci古馳

普通話發音gu chi。

5樓:布法羅比爾

怎麼沒人提到「麥當勞」?

中國大陸第一家麥當勞是在深圳開的,當時是香港引進過來的,名字也沒有改,否則早就叫「金拱門」了,還要等到40年後麼?

梁實秋早就對「麥當勞」這個翻譯不滿,認為「l,n不分」,應該譯作「麥克唐納」。可見麥當勞在中華地區引進的時候就用的粵語音譯註冊商標,導致台灣這個說國語的地方都不得不使用粵語翻譯的名稱。

到了沃爾瑪進入中國的時候就不是從香港進來了,於是翻譯是普通話的翻譯,導致第一次出現沃爾瑪的深圳在粵語人群裡面有兩種粵語叫法,一種叫「wok以馬」,一種叫「yolk以馬」。前者比較符合英語讀音,後者比較符合「沃爾瑪」的粵語讀音。

粵語因為包含的音調比普通話多,而且粵語翻譯的時候跟英語習慣的讀法一樣,就是會省略掉不發音或者在單詞中間發輕聲的子音(比如「麥當勞」裡面的Mac,普通話翻譯就一定會翻譯成「麥克」,但是英語讀起來那個「克」是輕音,幾乎聽不見的,就等於我們說「這兒」,這個「兒」是輕音,不會有人發成這,兒兩個重音),於是粵語的翻譯在發音方面通常更接近英語原來的讀音。

在美國的早期移民中,廣東台山人佔了很大一部分。台山人出國以後發現台山話的發音居然可以跟英語完全重合,於是一些古老的粵語翻譯會讓我們看來莫名其妙。最著名的就是紐約有個地方叫做「民鐵吾」了。

原來,用台山話來讀「民鐵吾」這三個字,發出來的聲音,跟美中國人用英語說Manhattan的聲音是完全一樣的,連重音都一致。於是,在老僑裡面一直把「曼哈頓」說成是「民鐵吾」。以上。

6樓:魔法處男新八雞

巴士的士車厘子屈臣氏天拿水吞拿魚

士巴拿士多沙發

漩渦鳴門公尺高積臣碧鹹喬治布薯

我做夢也想不到碧咸和碧鹹姆是同乙個人

一直以為麥可傑克遜是山寨Mj

日常用粵語看國譯有時候根本不知道說的是誰

7樓:之也奈

大多倫多的萬錦市

這個我感覺比普通話那個平平庸庸的馬卡姆要好聽不知道多少!而且讀音也更接近英文。

講真,估計是因為粵語那個收音的緣故,翻譯外國地名也順暢了多。

就醬,之-也無奈!

8樓:

奇連伊士活 vs 克林特伊斯特武特 Clint Eastwood

柯德烈夏萍 vs 奧黛麗赫本 vs Audrey Hepburn 其實這兩個字面翻譯都不錯,我傾向於白話翻譯,音調輕、短促。普通話全是重音。

士巴拿 spanner(會不會是普通話?)

9樓:零時彌月

說到粵語翻譯,有個不得不提的粗言穢語。

那時候香港還沒回歸,還有很多洋人在當地做買賣,每每遇到對方無法按時交貨款,都會友好(激動)地大喊:

"Delay no more!"(別再推遲啦!)嗯,這就是「丟您老母」的正港港罵的起源啦。(一本正經的地胡說八道)突然想到乙個,看了一下還沒人說,我補充一下。

估計會有人不明白為啥有人會把男同稱為基佬。

其實「基」這個詞其實是gay的粵語翻譯,在粵語裡面「基」的發音就是gēi這個音,和gay可以說是完全一致。

個人猜測可能是隨著香港電影的國語配音過程中,直接沿用了「基佬」(音gēi lóu)這個詞,同時配音時配的(jī lǎo),才導致這種結果。

10樓:

阿諾舒華辛力加 VS 阿諾德施瓦辛格

喬治布希 VS 喬治布希(打錯字,這裡是布希)公尺高積遜 VS 麥可傑克遜

湯告魯斯 VS 湯姆克魯斯

強尼戴普 VS 約翰尼德普

畢彼特 VS 布拉德皮特

祖狄羅 VS 裘德洛

湯漢斯 VS 湯姆漢克斯

碧鹹 VS 碧鹹姆

《我愛西施》 VS 《茜茜公主》

《史密夫決戰史密妻》 VS 《史密斯夫婦》

我挺喜歡港譯的

11樓:

燕梳--insurance

沙展--sergeant

連卡佛--LaneCrawford

惠康--Welcome

祖與佔--Joe et Jim (這個我覺得很經典,在此我覺得只有粵語才能譯得妙。國語是只有「zou」和JOE 音比較近,(當然,要是一定要說「喬」也可以的話,我也無話可說,但是發音差了不是一條街好嗎?)然後這個音裡面找不到乙個字是能用作名字然後能做到和原文一樣是乙個通俗的人名,佔的話得益於粵語有閉音所以能做到和原文很貼近,用字上不是很美)

其實國語譯名裡面我覺得福爾摩斯,奧黛莉赫本是很不錯的,用字貼近中國人取名的字(但是「赫本」的話我覺得粵譯的「夏萍」更美,也不會像碧鹹姆,詹姆斯,特雷斯麥克格雷迪...這種雷死人的,乙個男性的名字你加個「姆」進去是幾個意思?

12樓:Len Sei

我覺得題主列舉的幾個詞也不一定是粵語。但肯定是南方的方言裡面的音。

雖然粵語中劍的音跟cam很像,但是南方其它方言中也不一定就沒有劍的發音像cam的。

我不知道這些譯名是什麼時候形成的,但是在徐志摩把劍橋譯作康橋之前就已經有了劍橋的譯法,也就是說當劍橋這一譯名出現時,普通話肯定不是全國通用語言,不按照普通話翻譯是自然。

我覺得還得知道譯者是什麼時代、什麼地方的,才能說這些譯名是不是粵語音。

如果說確實有許多詞是粵語音譯,我想是因為譯者是粵語區的人。粵語區有一些港口,香港又被殖民過,它率先接觸到一些外來事物並命名也是有可能的。

我瞎編的。

13樓:六封信

這些都不算吧。

試著用粵語讀了一下,只有亞馬遜的讀音和英文本身讀音相似。

其實翻譯詞彙的選擇和使用主要看翻譯的用途以及受眾人群。

在香港的話人名/地名/一些特定詞彙翻譯帶有地區/地域語言特色比較多,比如:

Jennifer-珍妮花

Beckham-碧鹹

Arsenal-阿仙奴

strawberry-士多啤梨

但其實,一般都來說翻譯語言(筆譯)都是以標準漢語為標準而非粵語。

即使是在這個日常生活中使用粵語的地方。

有哪些經典翻譯?

雅言翻譯 英雄聯盟 的國服翻譯裡,千珏稱得上是翻譯裡的神來之筆。在遊戲中千珏的形象為羊靈和狼靈,配合默契且相生相依。在國服換過來之後成為了 珏 而珏 jue,第二聲 的意思是合在一起的兩塊玉,二玉相合為一珏。並且千珏讀起來也跟Kindred 千珏的英文名 差不多,對於文化和語言沒有過多的了解,實在是...

有哪些驚豔的翻譯?

Yueng.C 2019蘇錫常鎮的模考題目 I wonder what chance there is of me passing by the old places without thinking of you.Never mind.Time crues all wounds.我翻譯他 故地重遊...

外文翻譯的書籍翻譯質量,哪些翻譯機構相對不錯,哪些不行?

陳甫鵃 如果必須要說機構的話,我大概推薦下面幾個 計算機書籍 O reilly。作為專業的IT技術書籍出版商,他們翻譯的書在我印象中都比較有質量,大概借了他們一家包辦原作和翻譯的便利吧。計算機書籍2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他們當年出的C 書系非常出色,不僅原書好,而且也請到了侯捷 菜學墉等優秀技術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