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上的內線和外線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5-08 13:34:11

1樓:D版樸信陽

內線通常指戰役行動發起前處於己方控制下的區域。

內線作戰的優勢:

1.交通優勢;

2.後勤優勢;

3.情報優勢;

4.預設戰場。

內線作戰的劣勢:

1.戰略上處於被動;

2.損失民心士氣;

3.戰場縱深受限。

外線通常指戰役行動發起前處於敵方控制下的區域。

外線作戰的優勢:

1.戰略上處於主動;

2.戰術選擇多,戰場空間大;

3.給地方造成多種損失;

外線作戰的劣勢:

1.交通劣勢;

2.後勤劣勢;

3.情報劣勢;

4.不確定性因素多。

上面的優劣本身是相對概念,很多時候是隨著戰役程序發生變化的。

因此內線和外線本來就是相對概念,不是絕對概念,因此談不上有很嚴格的界限。

2樓:暈船水手

從這個回答來看,不少所謂的軍迷對戰術常識一無所知原來在好多人眼裡,內線/外線等於己方陣地/敵方陣地,或有陣地/無陣地,還能引經據典來一番長篇大論,軍事理論老師都要哭出來了好麼

@Lee General 、 @蘇維 和 @楊何 對內外線的劃分是對的,但具體的理解有可商榷之處

在戰術學上,內外線的關係是這樣的:

1、在戰術上,外線通常有利

2、在戰略上,內線強而消極,外線弱而積極

外線的特點是:

1、進攻時是向心運動,力量由弱(分散)到強(集中)2、可以從多個方向上進攻敵人

3、在實施過程中容易分散兵力

4、易於遮斷敵人的交通線,實施包圍殲滅

內線的特點是:

1、進攻時是離心運動,力量由強(集中)到弱(分散)2、交通線較外線短,利於後發制人

3、兵力較集中

4、戰果較小,敵人容易撤退

不同的歷史時期,對內外線的傾向也有所不同

3樓:蘇維

進攻時表現為離心運動/向心運動

而從另乙個角度來說,內線作戰是追求分而治之、各個擊破,外線作戰主張左右開弓,兩面夾擊。

兩者的概念更像是互補而非相互衝突的,所謂的內線作戰常用於防禦,其本質應該是縮小接敵面積,並謀求在作戰正面的部分位置上形成對敵實力上的優勢,而外線作戰則應該是增大接敵面積,在己方實力相對固定的情況下謀求新的作戰側面。

個人理解,拋磚引玉

4樓:熊承武

內線是背靠作戰基地,外線是遠離作戰基地、或者與作戰基地之間存在敵軍阻擋、或者深入敵方作戰基地。

主要意義在於後勤及作戰地域內其它因素的配合。

次要意義在於作戰力量的使用方式。

積極的作戰方式是運用內線優勢集中本方力量集中打擊敵方的薄弱環節,比如我只一路去或者截糧,伏擊之類。

消極的作戰方式是逐次抵抗消耗敵軍攻擊勢能,以待反擊。俄羅斯有三次成功的大戰局。

軍事上的指揮與控制有什麼區別?

李陽 買本軍事百科詞典或者軍語,上有麵定義。我的理解,簡單說,指揮是通過一系列命令協調下級完成目標,控制是通過一系列條令 條例 命令使部 分 隊保持可指揮狀態。指揮 連長命一排長帶1 2班於XX時XX分,沿XX向XX方向前出,於XX時占領XX高地,完成XX防禦工事,並制定了通訊方案。控制 一排長吹哨...

軍事上常說的切斷補給線和包圍到底是怎麼」維持 」的

馬桶上的沉思 軍隊之所以是軍隊,靠的是組織架構和紀律,二者缺一不可.一旦被圍,或者被切斷補給線,時間一長就會失去凝聚力,士氣渙散。如果圍困方兵力不足,不能夠封堵所有的通道,被圍部隊的散兵是有很大概率突圍,但是只要主力跑不掉,或者說主力潰散,失去了組織架構,跑出去的人很難再組織起來,一盤散沙的人再多也...

知乎上的 IDF 教主 是什麼意思?

雪鴞 idf教主其實挺好玩的,拿出的資料不少,只是他對這些資料的解讀非同尋常,以激怒他人為基本目的。他那點子斷章取義 偷換概念 指鹿為馬的把戲見多了就沒感覺了。 鐵幕青冥 教主成名時候我還不混知乎,作為乙個局外人第一次見教主應該是隨機重新整理時出現的,個人對教主的印象是臉被拍腫了也要堅持下去,然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