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古人是如何學習外語的?是否存在某些詞彙的翻譯在一開始就不準確的可能性?

時間 2021-07-02 02:02:18

1樓:

先腦部場景,最早的時候,語言肯定都是「聲音流」,就好比中國的各種歌曲唱法一樣。

假定有兩個不同部落的人,偶然碰到一起,乙個手指著太陽,來了一句美聲唱法的「太陽」。

另外乙個滿臉疑惑,伸出手指著太陽,接了一句民族唱法的「太陽」。

兩人低頭一琢磨,你的美聲唱法,這麼說「太陽」,而我的民族唱法,是這個調調啊。

當然,更多的時候,會發生誤解,甚至衝突。

我想早期交流的內容,往往是日常的,大家都可以接觸到的,所以準確性的問題,並不大。前提是,有足夠的耐心,或者時間。

需要專門翻譯(也許是「解說」),貌似是語言具備雛形之後的事情了。到了那個時候,才需要細緻的了解語音的含義。

2樓:雨鶴千波

學習語言,首先語言屬於文化範疇。所以兩個不同的文化生活環境中必須存在相同的東西才有互通語言的基礎。比如說,太陽,月亮,這些詞彙在兩種語言中都有,因為在這兩個環境中人們看到的是同乙個東西,儘管名稱不同,但其指稱物是相同的。

每個文化存在差異性,因此自古以來也就有些東西「不可譯」或者錯誤翻譯,這都是存在的。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古代官職名,我們中國在歷史上有三公九卿,有三省六部,還有各種地方官職,但是其他語言文化中,沒有這些,在無法生造新詞的情況下,只能找出對方文化中大概對應的官職,其實就已經是在進行欠額翻譯了,即攜帶的資訊量不符合原文,甚至是錯誤的資訊。也就是說,當我們說出某個詞的時候,不同文化環境中的人會根據他們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理解。

比如「媳婦」一詞,有的地方理解為本人的妻子,有的地方理解為兒子的妻子。

既然有很多不可理解,或者說兩個語言所處的文化和其語法相差太多時,翻譯者往往選擇音譯加注釋,或者直譯,學習者只能通過自己的環境去聯想對方的環境,在沒有去國外生活的情況下,錯誤理解是很普遍的事。。。而兩個語言如果本身文化相近,地理位置相近,那基本上可以準確學習外語的。

學習外語的過程中如何降低母語的影響?

實意名詞用腦海影象具體化。抽象名詞,去多看詞典 非漢語 實在很吃力,看它的漢語。如果難僻名詞在一篇裡超過5個,降低自己閱讀難度。 已登出 這只是乙個學習的過程,外語的理解是建立在母語詞庫的基礎上。只有初中級的語言學習會產生這種問題。給你舉個例子。我是學汽車專業的,我的專業課都是用德語來上的,很多專業...

大學學習外語專業的學生,你們每日學習生活日程是如何安排的?

四丫頭 每天早晨6點半起床,週末也不例外,7點準時晨讀,晚上8點到10點練習發音,模仿演講,春冬在室內,秋夏在室外,大一大二堅持了2年,大三大四開始與外中國人交流,帶著留學生參加各種專案,兼職。我只能說那兩年比較苦,但現在想起來感謝那兩年。那兩年裡我沒和室友們一起吃過早飯,早晨走的時候他們還沒去,晚...

學習外語時,背詞典是乙個好的方法嗎?

桃夭夭 我正在從頭學英語,也在考慮要不要背詞典,然後我讓我媽給我聽寫了一下新華字典寫了三行十幾個字不會不認識,我放棄了背詞典的想法了,我還是找找小學到大學的英語書背書好了,反正我的目的是考試,不過我覺得不以考試為目的的也可以試試從教材開始學,畢竟人家是精心編總了的,從簡到難有詞有語法 英語思維 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