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學地複習所學過的知識?

時間 2021-06-05 04:54:19

1樓:哈佛大學博士後

艾兵豪斯僅僅針對重複死記硬背,可以看他的原著,這個不適用於想象理解應用實踐的操作,換而言之,只會這個曲線效率就太渣了,等著完蛋,兩百多年前的理論了,未免可笑

2樓:Snake

複習知識最好的結果,是能隨時準確地調取

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首先要對知識進行重複

而重複又分為機械重複、間隔重複、間隔檢索重複。機械重複適用於「突擊戰」但對於我們將知識長久地記好並沒有好的效果。因為遺忘機制的存在,這些短期進入我們大腦的事物注定是匆匆過客。

拿我自己舉例子吧,上學期期末突擊的高數知識,由於只是在短時間內大量刺激,所以其只是幫我撐過了期末考,但是現在我回想,會發現我記住的東西幾乎為零。但是我對於工程圖學的複習,則是滲透於其中,時不時就看一看,這樣複習的效果就好了不少,現在記得的也相對於之前較牢些。間隔重複需要我們對間隔的時間、週期有較為合理的規劃。

而間隔檢索重複則是相對於間隔重複而言更為科學的方法,因為它在輸入的同時還會有對應的輸出,這和我們「學以致用」的第一原理是差不多的,在這個檢索的過程中,我們是在把別人的東西逐漸地本人化,嘗試用自己的語言去重構它,讓它進入自己的知識體系,試問長此以往,知識想溜走難道不是也很難了嗎?

而間隔檢索重複在蘭陵王的講解中又有兩種方法:費曼學習和做中學習。採用哪種我們需要「因地制宜」,如果資源允許我們可以多採用費曼學習的方式;如果資源相對較少,那我們可以多採取做中學習的方式,但個人認為這個過程本質上也是一種費曼,只不過教的物件由別人變成了自己。

拿做題來舉例子,費曼是自己給別人講題,而做中則是自己給自己講題。

至高境界,自然兵來將擋,水來土屯矣。

3樓:

似乎很多答案的側重在記。而我想說的是,記憶並不等於學習

首先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本質是利用人類的記憶規律去記憶乙個東西。

通俗點講,也就是有人的記憶存量與時間的關係,如果我們能有一定的規律去重複記憶,可以達到記憶存量保持在一定高水平的情況下。

這裡我想講的並不是如何去保持乙個高水平的記憶存量。

本質上我們還是學習,學習就代表我們會面對未知的問題,單純靠記包括記住某道題,記住某類知識點並不能很好的讓你解決未知的問題。所以怎麼辦?

這時候就要靠你接觸過的記憶材料找到相應的規律,把規律給學會了,這時候不僅對於記憶的材料,也包括對未知的材料都能有乙個很好的解決能力。

那麼如何進行科學複習呢?其實這裡我更想把描述改成進行一次學習以後如何進行多次學習(包括二次學習、三次學習等)

首先,我們使用乙個極端情況進行考慮,那就是一次學習的內容,再二次學習,三次學習仍然是學習這些內容。這裡簡單用一下數學建模的方式。假設每一次學習都能學把不懂的地方學會50%(每個人針對不同的內容可以是不同的比例),那麼第一次不會的就剩下50%,第二次不會的就剩下25%,第n次不會的就剩下 。

而花費的時間,假設全部內容學習的時間為單位時間1。那麼n次學習就需要n的時間。我們就可以做乙個學習率與時間的函式圖

x為學習時間,y為學習比例

這時候感覺似乎還行,但是學10次才能差不多學會全部內容會不會太浪費時間了。假如每一次學習的內容都是我不會的,是不是就能減少時間。也就是第一次學會了50%以後,下一次學習的時間假如能變成0.

5,是不是就會更快了?我們嘗試畫一下函式。

x為學習時間,y為學習比例

哇哦,雖然也是10次複習,但是只需要2個原來的學習時間就能幾乎達到同樣的效果。

說明,假如我們每次學習都是不會的,確實可以加速我們的學習(複習)效率。

從這個想法我們簡單歸納出乙個規律:

找到自己不會的地方(需要建立會與不會的判斷標準)

進行二次學習,三次學習,到n次學習

判斷自己是否已經完全掌握這塊內容,結束這一塊的學習

4樓:阿離2號

先學會收拾本身學習狀況,以講義為基礎,結合自己做的筆記、試卷、掌握的薄弱環節、存在的問題等,合理的分配時間,有針對性、詳細的去一點一點的去複習、落實。哪塊內容掌握的不好就多花點時間,複習的時分要系統化,不要東一下西一下,最後啥都沒溫習。這樣更科學的複習

5樓:炎火火

德國心理學家

艾賓浩斯(H.Ebbinghaus)研究發現,遺忘在學習之後立即開始,而且遺忘的程序並不是均勻的。最初遺忘速度很快,以後逐漸緩慢。

這條曲線告訴人們在學習中的遺忘是有規律的,遺忘的程序很快,並且先快後慢。觀察曲線,你會發現,學得的知識在一天後,如不抓緊複習,就只剩下原來的25%。隨著時間的推移,遺忘的速度減慢,遺忘的數量也就減少。

一、主動回憶

每次學習完畢,請務必做到主動回憶。

舉個例子,如果你剛學完一章新的知識點,那就合上書本,寫下你剛剛學習的內容,或者將它們背誦出來。

通過這樣主動回憶,我們可以很好地檢查自己的記憶效果。多次重複,不斷鞏固。

久而久之,你就從似是而非的「我大概學會了吧」的階段飛公升到底氣十足的「我真的學會了」的階段。

二、間隔重複

正如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所示,人類的記憶在首次學習後的短期內遺忘量最多。因此,我們需要及時複習,除此之外,還要保持重複複習

而最好的複習方法是間隔重複。當你複習的時間間隔幾乎相等時,這樣的間隔重複最有效。

比如,你可以連續四天每天早上覆習一次,晚飯前複習一次。

6樓:燈塔考研

就是重複重複再重複!

就拿背英語單詞來說,比如一天規定自己背20個單詞,背完之後第二天在開始背新的單詞之前,要把前一天的回顧一遍。以此類推,在第三天開始之前要把前兩天學習的單詞回顧一下,在一周的只是都學習完後,要留出時間回顧這一周所學習的單詞,同樣,在下一周開始前要回顧前兩周學習的單詞,只有多次重複才能做到熟能生巧。

科學地複習就是要有規劃、合理。

每天只學習新的東西不複習的話只能說是徒勞但是又怕複習的時間占得太多,這裡要注意複習可以把當天學的知識簡單的過一遍,大腦中有個印象就可以,但是這種方法只適合剛開始學習知識。

要是在考研後期進行複習的話就要規劃清楚。相對比較簡單的知識點每天看一眼即可,不會的甚至還生疏的要花大量的時間去背誦或者練習,也就是說要注意主次矛盾。

目前我們這個年齡是記憶的最佳狀態,無論怎樣複習我們都要有規劃,只有做到熟練才能應對各種狀態下的考試,考場上考的就是我們的應變能力。

要知道在考研面試中,給我們思考的時間只有1-2分鐘!所以只有不斷的重複才能讓我們做到熟練。

7樓:前進

1、用知識樹做複習,對知識進行分類歸納等。知識樹化,可以加深記憶,也可以幫助領悟其本質。

2、用知識樹做主題閱讀,填充到原知識樹中。一方面,間隔重複,加深記憶。另一方面,新的知識對原知識樹做補充,做到了擴充套件。

3、用知識樹進行費曼,即教給別人,在教給別人的過程中可以發現盲區,從而再去查缺補漏,對缺漏之知識進行再次加強記憶。前提是,已進行知識樹化,即完成了結構化和歸納本質,這需要思考。不要腦袋還是一堆碎片化的知識就去急著教給別人。

4、做中學。實踐中驗證知識,調整知識。實踐是最高目的。實踐是檢驗知識是否為真理的唯一標準。

@思維有了模型

8樓:羽衣不愁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對遺忘現象做了系統的研究,他用無意義的音節作為記憶的材料,把實驗資料繪製成一條曲線,稱為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這條曲線告訴人們在學習中的遺忘是有規律的,遺忘的程序很快,並且先快後慢,間隔性重複比死記硬背記憶效果更好。

當然,也有其適用範圍,這是記錄無意義之時的記錄,如果是有意義的知識,我們會投入更多注意力進去,並且會有新舊知識可以聯絡,那麼遺忘的速度則會慢很多。

如何的科學安排自己的複習計畫?

腦神經科學指出學習的本質是建立連線和加強連線。我們已經學習了知識,與舊知識相融合,建立知識知識的連線,接下來就是加強連線,也就是說鞏固複習,然而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原理使用間隔重複,但是間隔重複也有幾種花樣,可以玩。

①普通間隔重複

比如說三天後要考試,複習那些知識點,總共要6個小時,你把6個小時分開三天,一天重複兩個小時。

②偶遇型重複

簡單來說就是以學代習,簡單的通過主題閱讀,來不斷實現間隔式的重複。

其原理就是存量思維,世界上所有的知識都是收斂的,如果你做主題閱讀,你就會驚訝的發現,很多知識其實都是在說那個她,不止在這本書,在其他的書籍也會經常偶遇她的內容,你只需要把這些內容收集進她的集錦就好,這就是一種間隔重複的方式。

③間隔檢索(間隔重複2.0)

其實它也是一種重複,不過更高效,之前我們一直以為重複就是重複閱讀,不過其實還有一種重複就是檢索,簡單的來說就是從大腦呼叫知識。

1.以教代習:費曼學習

顧名思義,就是把學會的東西教給別人,你可以教身邊的人,也可以向在知乎上回答相關問題,這樣可以能幫我們發現知識盲區,查漏補缺,還能夠幫我們在無意之中促進檢索練習,幫助我們加強記憶。

2.以練代習:做中學習

其實就是實踐運用,在做中學習,例如題海戰術,它能夠補足微觀體感驗證理論的正確性,修正並完善瑕疵的理論,同時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做之前構建乙個初步的知識體系,然後不斷的刻意練習,不斷的糾正完善現有的理論。

最後提醒乙個最重要的點

就是學習的時候一定要集中注意力

集中注意力

集中注意力

集中注意力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不要因為在前面看過相似的就不認真學。根據科學表明,人集中注意力的時候會促進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分泌會刺激大腦神經元,從而加深對大腦對知識的印象。

注意力是一切學習的前提,也是學習的靈魂。

(知識樹訓練營第5期學員可曾錯過) @思維有了模型

9樓:硬幣兩面

通過學習我們知道學習的本質分為三步,第一步是提煉模型,第二步是建立連線,第三步是加強連線。對已有知識的複習,就是強化長時記憶,也就是強化連線,強化連線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刺激的強度,一方面是刺激的次數。所謂刺激強度,就是提高對所學知識的重視度,投入專注力,與此同時進行間隔檢索,按照蘭陵王的學習方法,一種是以教代習~費曼學習法,一種是以練代習~做中學習,這就是刺激的次數。

我回想以前我上學時的學習方式,每週把自己學習的課程在不看書的情況下,盡力回憶一遍主要的知識點,並寫下來,記不住的模糊的再看書,每個月或考試前再回憶一下,並寫下來,如此反覆。現在想想,這可能是最簡單的檢索方法。這是我個人複習知識的方法。

你所學過的課程裡,有哪些關鍵的知識點是不經過20個小時以上的系統學習很難上手並且很容易出錯的?

傾斜的天空 Spectral Sequence.經常感覺自己需要補一點同調代數,去翻這方面內容,當時看懂了,但過段時間就會因為不用而忘記 寫完回答才發現已經有人說過Spectral Sequence了,為了不重複有空更新一下具體內容 範疇論應該是需要大量的實踐才能內化的數學觀念吧。舉最簡單的例子,Y...

快中考了,如何科學地進行複習備考?有哪些做題或者考試技巧?有哪些好用的方法?

乙隻吾皇 首先不要認為你沒希望了,中考高考考研最重要的是信心!首先說複習備考,語文多看輔導書,數學,如果您基礎題沒問題,可以試試多突破點難題,做錯題本,其他學科多複習,初中的知識都不是太難,嘗試融會貫通 語文技巧也就那些,閱讀看分數寫答案,比如這道題三分,有可能是2到3點,可以用整除來判斷,考試的時...

如何對待學過但容易忘記的程式設計知識?

未來機器程式設計 兩個簡單的原則 1。大部分了解,小部分精通 很多東西,你知道知識結構就可以了,真正用到時,去查。2。實踐才是學習的最捷徑 懸壺醉世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首先你要學透這個東西,然後弄個技術blog去記錄下來。即便是看別人的東西也要自己親手記下來,以後你要用的時候看自己的筆記你就全部回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