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所看的書和所學的知識內化?

時間 2021-05-06 18:16:52

1樓:Excel Brain

建立乙個屬於自己的外掛程式大腦,隨身攜帶這個大腦,每次遇到事情都在這裡找到理論基礎,長此以往,這個外掛程式大腦就會內化成自己真正的大腦,詳見:

Excel Brain:知識地圖(總目錄)

2樓:G先生

想要內化知識,把書籍中看到的東西轉化為自己的東西、把知識轉化為力量,要把讀和思結合在一起。

讀書的時候建議以不同的閱讀速度快速閱讀一本書。

一本書通常都有觀點和材料之分,有主要內容和次要內容之別。對於我們讀者來說,一本書通常也都有「重要資訊」和「一般資訊」之別。因此,我們要學會以不同的速度對書籍進行閱讀,而不是以同樣的速度慢慢的讀。

像我的話,通常是以每分鐘兩千字左右的速度對整本書籍、或某些章節進行快速閱讀,在讀的過程中,我會找到這本書中我感興趣的地方、對我重要的地方、或者一些看不懂的地方,然後放慢一點速度進行閱讀。或者是對這些內容進行簡單快速標記,之後再進行二次閱讀或者精讀。如果說,你不會快速閱讀,也建議不要乙個字乙個字去慢慢地讀,這樣不僅速度慢,理解也不會高,盡量把自己的速度放快一點。

如果你想學習快速閱讀,也可以參考「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學習和練習一下,掌握到一兩千字每分鐘的乙個閱讀速度是非常容易的。

像這樣的一種變速閱讀法,可以把粗讀和精讀結合在一起,既能擴大閱讀視野,又能掌握書中的精華,做到既有量,又有質,可以很好地幫我們提高閱讀效率。

在讀書的過程中,當你讀到某些有用、有價值的內容時,一定要規劃今後應用。

在規劃運用的時候,要盡量考慮可應用的目標,寫下達到目標應實施的行動。寫的時候,要有明確的時間、執行內容和驗證指標,寫好之後貼在書頁上。在讀完書之後,把它們拿出來貼在諸如冰箱、牆上等容易看到的地方,用來提醒自己落實行動。

讀完一本書還沒有完

讀書之後要看看自己讀書前後對知識的乙個理解情況,思考一下:哪些東西是你之前不知道、沒聽說過的,哪些知識對你比較有啟發等等。這些東西通常是可以讓你獲得提公升、精進的地方,要多關注。

比如:嘗試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東西說清楚,講給別人聽,看看別人能不能聽懂;

想想這個知識和我過去的哪些知識、經驗、案例類似,或是相反;

以及思考一下這個知識可以用來解決生活工作中的什麼問題,具體該如何運用等,然後把這些思考後的內容寫下來。

3樓:心智玩家

這是乙個很有趣的問題,也是作為讀書人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一本書上的知識,從書的角度看來,知識=文字

但是,從作者的角度來看,知識≠文字

知識,在作者的意識感受中,是某種很真實的、具有通感的意識影像」體驗。

文字,對於作者的作用來說,是在傳達這種意識影像」的體驗。

那麼,文字是怎麼傳達的呢?

文字本身並不能直接傳達!

需要讀者與作者有著共同的經驗,讀者才能理解作者文字背後的意識影像」體驗。

如果沒有這種共同的經驗做媒介,讀者所理解的,僅僅是基於TA自己的經驗對文字的理解。

換言之,這些文字,在讀者的意識中還原出來的意識影像」,並不等於作者的意識影像」。

這就產生了這個問題:如何把所看的書和所學的知識內化?

關鍵就在於,閱讀這類書的時候,要懂得拋棄自己已有的經驗、判斷、理解。

而是要想欣賞一件偉大藝術作品一樣,通過文字走入作者的意識世界,去揣摩、想象、體會、還原作者文字背後的經驗感受。

你越是能還原作者的經驗感受,就越是能把TA的知識轉變成你的自身能力。

4樓:劉洪良

內化於心的基礎是你正在實踐該領域,以及你知道目前你的實踐水平和狀態。

實踐該領域自然會在你腦中形成乙個吸收知識的正規化。

帶著正規化去讀書,正規化會自動吸收知識。

該死的應試教育,為考試而考試,離生活世界太遠,離奴隸之城太近。

古人的活學活用說得太好了,活的背後是乙個發揮天性的自我主體。

再次詛咒萬惡的應試教育!

5樓:遊心ME

尊德性而道學問,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

「中庸」裡的這幾句已經把學習的精要明明白白的指出來,要有誠意,然後談學習,要有戰略的系統思考能力,也要有把握細節的能力,複習舊的,悟出新的,這就是學習。

學習是一種生活方式,正如吃飯、看電影一樣,是你應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每個人都想追求學以致用,但很多人片面和狹隘的理解這種「用」,他們認為能快速變現、掙錢的那才是「用」?其實學習的用處又何嘗是侷限在那一點小小的「用」上呢?

學習至少是能幫助你提公升某些方面的認知、理解的,這樣你就在這個方面比很多人強了一點,比較的優勢出現了。雖然你不知道近期、眼前這些能給你帶來什麼,但你怎麼知道哪一天這些認知和理解不會造福於你呢?

天下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這是從學習的實用性角度出發來考慮問題。

如果不那麼功利,學習本身其實就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關鍵你怎麼看待它。也許很多人被小時候學校的那種填鴨弄得對學習產生的抗拒和厭惡感,那實在是一種偏狹的理解。不是說看書才是學習,聽課才是學習,受教才是學習。

學習不是與考試、聽課這些必然相關的,不是全部與這些設定了人為標準的,讓你產生壓力和不適感的系統相關的。

其實每天,我們都有無數的機會去學習,小到柴公尺油鹽醬醋茶,大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的道理和規律,等待著用心的人去發現,發現了一點,突破了一點,掌握了一些規律,那自然就會形成正向反饋,啟用你的內部系統,去進行更多的學習。

學習源於觀察,成於思考,最終體現在內外之道上,從你的內心,到你的外在行為,都依著你所明白的規律去前進。

如果學習有了自發的動機,那將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

明白這些,堅守這些,才能步入持久的學習、成長之路。

再來看,如何使你學習的成果最佳的呈現出來,達到如臂使指的效果。

君以為難,其易也將至也。君以為易,其難也將至也。其實很多人對即便是極為日常的常識、場景和事物,在事情發生之前,於腦海中進行判斷的時候,都會發生很大的偏差,即便是這些常識、場景、事物已經在其身上千百遍的發生過,但每次在預判的時候,很多人將它們片面化了,極端化了,因此會導致事中的措手不及,預期不至。

對於多數人來說,了解的道理已經足夠多了,甚至誇張一點說,乙個成年人從小到大,在各種教育、引導、暗示下,這些道理如果都學透了,常識成為意識,你能隨時從外部場景的觸發中抽取這些早已藏於你腦海中的道理和常識,並靈活運用,那就相當、相當的了不起了。

這首先需要的是一種認識,認識而後成為意識,意識然後指導行為。許多人是停留在認識和淺認識的層面,當其他人提到某個道理的時候,他會不屑的一句「這我早就知道啊」,是的,他早就知道了,但他只能靠這種語言式的最直接的刺激和提示,才能想起他聽過這個道理。他並不「真正」覺得這個道理重要,或者根本沒有理解這道理成其為道理的原因是什麼,當然就更不可能成為一種意識,也不可能在遇到具體的事情的時候,去提取和運用這些道理了。

只有等別人說出來,他才會有反應。

天下的道理很多麼?是的,如果你要那蒼天大樹的每一片枝葉的話。但別忘了,你的根本,根本多嗎?一棵樹有幾個根呢?從根出發,才能成就那繁茂的枝葉。

這根本的道理,其實也就是自覺的學習了,那就是從觀察到認知到意識到行為的乙個系統的過程。每乙個步驟都不可或缺,這才能夠達到從心所欲而不踰矩。

不一定要到孔子說的70歲,但這確需要乙個漫長的修煉過程。

6樓:毛臉雷公嘴的妖怪

我覺得要把知識內化需要分兩步,首先你需要把知識給牢記在心中,就像@羅文益說的那樣,通過這些方法可以把你所學的知識所看的書充分記住並且理解。

然後就需要經歷來將這些知識更深層次的內化,有些時候你雖然懂得了很多知識道理,但面對現實時你依然會措手不及,這時便需要在慢慢面對現實的過程中一步步驗證並試用這些知識,並不每個知識的每一部分都適用於每乙個人,在面對現實的過程中你就會找到你自己所適用的那部分知識,才能慢慢內化成自己隨時可以使用的。

7樓:

昨天不經意和好友Deep Talk後警覺內化這個過程是慢不容易達到快速的滿足感但是如果被緊急但沒那麼重要的事情壓著而不去內化等到急需connected的時候就會傻眼

看到另外乙個關於內化的問題就一併copy過來了大家是靠什麼將知識內化為習慣的?有哪些這方面的經驗嗎? - 習慣@伊卡洛斯

我的經驗是,知識的內化需要以下幾點,以重要性排序:

1. 時間(時間不是刻度,而是能帶來改變的東西)2. 全面(過度專業的知識難以吸收消化)

3. 實踐(體驗是第一要務)

4. 目標(正如我簽名所說)

對於少年派來說,如果漂流只有1天,那麼再多的知識學習也沒有意義;如果不能全面掌握知識,那麼他很難以深入進行求生訓練;如果不是親身體驗而是模擬遊戲,那不能夠去讓自己真正去面對真正的道路;如果沒有漂流的目標,他要麼被老虎吃掉,要麼被大海吃掉,要麼被食人島吃掉。

8樓:探索者19

昨天剛給學生講這個問題,他們有問為什麼,是什麼,怎麼辦?好像該思考的問題都思考過了,是不是就真的理解了呢?

事實告訴我並不是這樣的。

當我再問自己:他們為什麼還沒有理解、他們少問了什麼問題的時候,我終於想到了:

那就是矛盾,他們沒有把不同情況下聽到的對相同問題的不同解釋聯絡起來,從而發現他們內在的矛盾性。

他們沒有問:為什麼這個老師講的是這樣,那個老師講的卻是那樣,到底誰講的是對的?還是他們講的都對,是同一問題的不同解釋?還是他們講的根本不是同乙個問題?

這個問題和那個問題很相似,他們之間有什麼共性,又有什麼不同點?

我們認識世界的方式包括新知識或資訊的獲取和對舊知識的革新。

如果只是不斷地增加新知識,而沒有對舊知識的革新,就很難真正把知識內化。

所謂內化,就是把新知識與舊知識整合到乙個符合邏輯的知識系統中去,

當新舊知識發生矛盾的時候,可能是舊的錯了,於是你的知識得到了一次革新;

也可能是新知識錯了,於是你的知識得到了鞏固;

也可能講的其實不是一回事,於是,你的視野變寬了。

如何和追求的女生攀談她所學的專業知識?

1.如何和她進行有建設性的 能夠讓她眼前一亮的專業知識博弈。你怎樣保證有建設性呢?為什麼好多人要嘲諷民科?不就是很多人以為自己的想法有建設性,實際上古已有之了。2.試想你有乙份追逐多年的事業,你有乙個伴隨多年的少年。你能保證他不會被你感染麼?你允許他對你的追隨毫不了解嗎?你能忍受他用輕視 不在乎甚至...

如何科學地複習所學過的知識?

哈佛大學博士後 艾兵豪斯僅僅針對重複死記硬背,可以看他的原著,這個不適用於想象理解應用實踐的操作,換而言之,只會這個曲線效率就太渣了,等著完蛋,兩百多年前的理論了,未免可笑 Snake 複習知識最好的結果,是能隨時準確地調取。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首先要對知識進行重複。而重複又分為機械重複 間隔重複 ...

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談談如何理解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

呼哈 第一,兩個堅持 的根本方針 乙個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這是新時代黨的建設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另乙個是,堅持黨要管黨 全面從嚴治黨,這是黨的建設的一貫方針和要求。在從嚴治黨前加上 全面 二字,是對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建設的實踐經驗的規律性把握,實現了...